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561

  钟子瑜道:“丽水诏的事,就是我们黑山诏和南吴州的事,焉能坐视?王参军有什么话便请明言,咱们一起为孙国主讨回公道。”
  王如虎点头,当场将原委讲述一遍。他和钟子瑜、原道长一般,都是为税赋一事而来,只不过到得稍早一些。见了鲜于向某位幕僚后,那幕僚同样向丽水诏和永昌诏索要报效。
  两诏相加,取三成,是笔几十万贯的开支,王如虎想要对方减一些,那幕僚却说,需要请三娘子亲自来谈。
  于是王如虎赶回丽水诏,请了三娘子同来益州。三娘子来了节度府,被殷勤招待,还给她安排了一间奢华的水榭小楼休憩,弄得她也一头雾水。
  她在这里等着,王如虎和那幕僚则继续谈税赋的事,结果没谈几句,那幕僚竟然提出,鲜于节度正妻已经过世三年,至今枕边无人,想和三娘子共结连理,只要三娘子同意,丽水诏的事立刻就办。
  这一下还了得,当场就谈崩了,王如虎怒气冲冲向三娘子一说,三娘子立刻炸了,故此才有这一场。
  话一说完,李宓、何履光面面相觑,冷场片刻。见下方城中无数人仰头观望,李宓招手示意:“下去说。”
  几人落入节度府的断壁残垣中,李宓开始四下喊话:“鲜于节度——”
  何履光也在找:“鲜于节度——”
  三娘子和王如虎在找,原道长和钟子瑜也在找,却始终没能找到。
  三娘子气道:“这老匹夫!”
  李宓问:“那个幕僚呢?”
  王如虎摇头:“我刚才也在找,没有看见。”
  李宓又问:“姓什么?”
  王如虎回答:“姓骆,骆师爷。”
  从府外寻了几个逃出去的节度府书吏,都说今日没见鲜于节度,骆师爷是今年五月新入幕的,鲜于节度对骆师爷很信任。
  李宓道:“此事待寻到鲜于节度后再做计较,也不能听信你们一面之词。至于孙国主,只能委屈你们暂时留下了,光天化日之下攻破节度府,此为重罪,我等要上禀天子,再定处置之策!”
  三娘子盯着李宓,冷冷道:“很好。”
  李宓道:“那就请三娘子去我军营,暂住些时日吧。”
第二十二章
应该开始练兵了
  益州军营分为六座,各屯一门,李宓、何履光“押送”三娘子等人去的是南门军营,这里也是益州兵马使衙门所在之地,就在南城墙下。
  一路行来,李宓陪着三娘子在前,何履光盯着钟子瑜、原道长和王如虎在后,貌似随意,却看押得很紧。
  将到兵马使衙门时,有几位金丹迎了出来,打头的军将向李宓行礼:“大人!”
  李宓道:“吾儿去准备几间洁净的客房,孙国主是贵客,不可怠慢了。”
  那军将正是李宓长子李贞元,他拱手应诺,吩咐军校进去准备,其余军将则向两边散开,隐隐呈包围之势。
  李宓向三娘子道:“委屈国主在我衙中暂住几日,待我上奏天子,等候朝廷处置。”
  三娘子点了点头:“好,那鲜于向羞辱我的事怎么说?”
  李宓道:“等见到鲜于节度后,我会过问,若此事属实,我也定然具本奏明。”
  三娘子问:“你和何履光,都是节度府麾下重将吧?都是受鲜于匹夫辖制的吧?你们怎么过问?”
  李宓微微一滞:“……自当,秉公……”
  三娘子冷笑道:“据我所知,鲜于匹夫只是个金丹,你们两大元婴,甘愿受其辖制?”
  李宓道:“此为朝廷制度,孙国主就不必多问了。”
  三娘子忽然止步,脸庞稍侧,仔细倾听,似有所觉。李宓、何履光等众将不明所以,正要询问,三娘子已经转身,向着西北方向注目,只见她抬起手臂,指向了一处院落。
  众将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就在转头间,三娘子衣袖暴涨,卷向李贞元。
  李贞元猝不及防之下,勉强向后急退,却没退开两步,已被三娘子长袖卷住,向后一拽,当场就要擒在手中。
  何履光离李贞元最近,大喝一声,掌中出现一对金锤,双锤脱手而出,砸向三娘子,这是围魏救赵。
  原道长飞出一柄长剑,当头向着何履光斩落,同样是围魏救赵。但他刚入金丹,修为比何履光不在一个层次上,虽说飞剑声势惊人,却被何履光一拳击在剑身上,顿时飞出十七八丈远。
  也有赖于原道长一剑之助,何履光的双锤停了一息,就这么点工夫,三娘子已将李贞元拉到身边。
  此地离着城墙近在咫尺,正是逃跑的好时机。旁边的王如虎早就做好了准备,拽住钟子瑜就往城墙上飞,钟子瑜又去拽原道长,却被原道长一胳膊甩开。
  钟子瑜大吼:“走啊!”
  原道长不理,准备奋力上前助阵,却没想到被三娘子一脚扫了过来,正踢在臀上,原道长顿时腾空而起,疾速往城外落去。
  人在空中,原道长自王如虎和钟子瑜身边冲过,六目相对,各自心情复杂。
  三娘子将李贞元抓在手中,李宓的铁爪已经飞到面门前,百忙中三娘子侧头躲闪,口中轻叱:“开!”
  脸颊上泛起一片红光,铁爪在红光上划出“刺啦啦”的抓挠声,从耳畔略过,将她发髻打散。
  三娘子双臂吐力,李贞元立刻如流星般被抛向城中心最高的七层钟楼,这要是撞上去,不死也残。
  李宓救子心切,转身疾飞而去,要将长子拦下,这边何履光却被三娘子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大环刀猛攻几记,逼得步步后退。
  将何履光击退后,三娘子不进反退,直掠出城,何履光手握护城大阵的阵盘,在后高呼:“孙国主,再逃我就启用大阵了!”
  三娘子在空中冷笑:“那就请便吧!”头也不回冲了出去。
  益州大阵在节度府被毁时便已发动,但和所有护山大阵一样,都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李、何二将欺负三娘子不知益州大阵的根底,刚才一直在拖延时辰,但这点伎俩已被三娘子看穿——将原道长奋力向城外一掷,便是为此。
  何履光无奈,只得在后紧追,但三娘子赌的时辰很准,他带着几个军校追出城外,益州大阵就开启了,嗡的一声将城墙罩住,反倒将后面的益州军将拦了下来,等他们从城门处追出来时,三娘子已经飞远了。
  李宓将李贞元救下,再追出城门时,已不见了何履光和三娘子等人的踪影,顺着军校手指的方向追下去,却迎面碰到返回的何履光。
  何履光脸上眉毛和胡须都被烧焦了,模样甚是狼狈,向李宓惭愧道:“中了这女人的埋伏,大意了。”
  前方已是茂密的山林,无法再追,李宓望向远处沉默良久,叹道:“没能留下她,恐生大变。”
  何履光道:“鲜于向惹出来的祸,让他去应付,这老东西,当真是昏了头,连三娘子的主意也敢打。”
  李宓摇头:“实情如何,一切都不好说。”
  何履光冷笑:“他敢向各家诏国索要几十万贯、上百万贯好处,打三娘子的主意又有什么不敢?当真鬼迷心窍了。”
  李宓叹道:“就算真是他鬼迷心窍,也不可能是他一个人的事,咱们益州、朝廷都要受其牵连。先把人找到再说,不仅是他,还有那个骆师爷。”
  何履光点头:“我晓得了。”
  李宓再次看了看三娘子离去的方向,问:“如何?”
  搭档多年,何履光明白他的意思,道:“三娘子名副其实,别看刚入元婴一年,但很是难斗。”
  李宓道:“我当然晓得她难斗,刚才不是没见过,我是问那几个参军,王如虎、钟子瑜,还有一个姓什么?”
  “不知,回去查一下就清楚了……”何履光思索片刻,不得不承认:“刚才那一场,我手下的两个校尉吃了大亏,虽说他们以二敌三,又是中了埋伏,但我看了两眼,就算一对一也难胜。”
  李宓摇头:“不是难胜,恐怕是必败。南诏修士好勇斗狠,常年在南疆出没,没一个好相与的,反观咱们益州,舒服日子过得太久了……”
  何履光默默点头,李宓说得没错,哪怕是兽潮来袭时,益州也没在妖兽们肆虐的主要地带,仗着护城大阵的保护,益州军实际上接触的阵仗并不多,反倒青城山是妖兽主要侵袭之处,损失惨重,但青城派修士们也借此经受了磨砺,斗法经验和实力大增。
  应当开始练兵了,何履光暗下决心。
第二十三章
应对
  三娘子力破节度府的故事,很快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南诏,黑山四部的四位长老再次联袂而至南吴州,和顾佐商谈应对之道。
  很快就是年底,再要完不成今年的税赋,就要面临朝廷的处置,这是当前面临的首要大事。
  长史书房中的议事已经过了三天,议来议去,无非就是两条,要么按照鲜于节度的要求,报效四十万多万贯,或者就干脆等下去,看看朝廷是个什么章程。
  又是一天争吵过去,顾佐从南二峰乙矿视察完今天的采掘工作后,返回了自家居住的长史府,刘玄机和原道长都等在了门口。
  三人对坐饮茶,顾佐问起了今日议事的情况,原道长冷哼道:“还能如何,依旧是那些废话罢了。”
  刘玄机点头道:“钟子瑜他们还是想保住黑山诏的庶务权,不想效仿通海帮。他们倚仗的还是崇玄署时不时发来寄卖的灵石,搞点小动作,就能全部留下来。如今只是崇玄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点小聪明谁又不知?若是真追究起来,有得他们哭的时候,就算不追求,直接给他们断了供应,哭都来不及!”
  原道长表示同意:“他们既然不提,咱们也就不主动说,大家都拖着好了。”
  黑山四部实际上期盼着的是第三个办法,上京告状。但他们自家是没有门路的,只能倚仗顾佐。可问题是一旦他们主动开口,实际上就相当于将黑山诏的庶务权也拱手让了出来,而如果由顾佐来提出的话,他们就可以顺带沾光。其中的关系相当微妙。
  刘玄机在旁忽道:“段银生闭关冲击炼虚也半年了,比照尚长老,差不多是出关的时候。”
  他是在提醒顾佐,或许可以继续拖延一段日子,等段银生出关之后,再向黑山四部施压,到时候多半就能收到效果了。黑山四部的指望是段银生,但从元婴到炼虚,想要破境谈何容易,从常情考虑,段银生能够破境的几率是很小的,也就是一成的希望。等段银生闭关失败以后再合并黑山四部,那就事半功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