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561

  正商议间,书房文吏送来一封龙武军送来的书信,顾佐看完之后默然无语,将书信传递下去。
  十二月二十六日,李林甫查完岐山地震损失情形后,在返程的路上积劳成疾,病故了!
  看到这个消息,顾佐一时间生起极强的荒谬感,李林甫病故的日子,是顾佐在相府拜会之后的第九天,以顾佐当时对李林甫的判断,他压根没有病故的可能性。
  但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他夜间修炼时出了岔子,有可能是他服用灵丹时吃到了假货,也有可能是遭受意外,甚至被人行刺也说不定,唯一不可能的,就是病故。
  顾佐忽然想起自己在杏园中装扮神棍的时候,李辅国和元载都问起李林甫的吉凶,自己说过他命中该有一劫,没想到那么快就应验了。
  但无论如何,李林甫的死,绝对会引发天下震动,先不管各州各郡怎么样,至少南吴州的所有人都在奔走议论。
  天宝十一的正月初一,顾佐见到了两个来自长安的朋友,正是法号一行的司天台监丞张遂、法号鉴真的太医馆博士淳于鉴。
  顾佐打趣他们:“二位何其心切,连正旦都不过了,就来到南吴州?听说今夜芙蓉园大宴群臣,娘娘和李十二都要登台献艺,你们可真是错过了!”
  鉴真却很无所谓:“贫僧……我和张道友辞官了,哪里还有资格入宴芙蓉园。就算歌舞再好、宴会再盛,又岂能比得上南诏之行?”
  一行也笑道:“我和淳于道友都恨不得插翅南来!”
  见他们如此急切,顾佐便将永昌诏舆图取出来,给他们指明了范围,这两位当即摩拳擦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闲谈之际,说起了李林甫的“病故”,一行道:“此中或有蹊跷,有传言,李相从岐州返回时还好好的,座船经停武功县时,赴县令之宴,宴席之中,人就忽然不行了。”
  鉴真补充:“武功县令已被拿捕,但听说已于狱中自缢身亡,尚不知真假,天子已将此事归由杨相核查。这哪能查出个好歹来?”
  都知道李林甫和杨国忠视同水火,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此事或许和他有关,让他去主持查证,也不知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行和鉴真离开了南吴州,前往顾佐给他们标出的那块无人区,寻找合适建立山门的所在,顾佐则去了富贵院,把这件事和那一家子说了。
  张富贵当即道:“顾师弟说得没错,的确很像当日唐淞元摆酒的情形。”
  唐十三和唐红玉也深以为然,当即决定初四以后就前往长安,想办法查一查。
  这家子走了没有多久,朝廷的公文就发下来了,杨国忠晋中书令、迁尚书左仆射,成为政事堂第一人!
  一直观望朝廷风向的丽水派立刻反应过来,三娘子再次来到南吴州。
  “鲜于向是杨国忠的人,杨国忠一手遮天,鲜于向必然更加张狂,听说他已经返回益州了,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们很想听一听顾馆主的意见。”
  “历史已经表明,战争不可避免!”
  “历史?”三娘子表示疑惑。
  “我的意思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必然性……行吧,说白了就是要打仗了。”
第三十六章
顾氏同族
  二月初一,剑南节度府行文丽水诏、永昌诏、黑山诏、通海诏和南吴州,由于四诏一州之地至今未按要求报送兽灾情况,已过了朝廷允许的有效期,要求立刻将过去三年的两税补上。
  同时,去年的两税逾期未交,也一并要求立刻缴纳,另各罚钱三万贯。
  上述税赋的最后缴纳期为本月底,逾期不交,节度府将予严厉惩处,并查办相关人等云云。
  传阅着这份公文,原道长冷笑连连:“这厮开始了!”
  赵香炉脸色煞白:“之前还说三成,如今可是如数补齐,这得多少钱……”
  刘玄机哀叹:“真和朝廷撕破脸了啊,这可如何是好?不如我再去趟益州,和鲜于向谈谈……”
  成山虎勃然大怒:“谈鸟?你个投降派!待本官提兵杀进益州……”
  屠夫看向顾佐,道:“如何应对,你就明示吧。”
  顾佐点头,向众人道:“鲜于向会怎么办,其实大伙儿心里都有数,我也早就跟你们吹过风,大伙儿也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鲜于向的所作所为,是拿不上台面的,不论是皇帝还是政事堂,都不会公然替他出头,长安有很多深明大义之人,都是同情我们的,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因此,我要提醒诸位,我们并没有和朝廷翻脸,一切的根源,都在贪官鲜于向,我们是在和鲜于向做斗争,对此,诸位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么一说,众人的心情就好多了,刘玄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的点头,连声道:“没错,就是鲜于向这个狗官,欺瞒陛下、哄骗政事堂,咱们就冲这狗官来,非让他丢官免职不可!除非他向咱们低头……”
  顾佐打断道:“总之诸位都不要被他吓着了,一个节度使而已,不要以为他是虎,在我眼里,不过是个病猫!退一万步,哪怕他不是病猫,也给他打成病猫!”
  刘玄机喃喃道:“还真打啊……”
  贾贵一把捂住他的嘴,向顾佐表态:“坚决拥护顾馆主的英明决策!”
  议事之后,贾贵埋怨道:“老刘,你脑子进水了?再这么下去,就真被划成投降派了!”
  刘玄机道:“我是为了大局考虑,又没有私心。”
  贾贵冷哼:“你为了大局,你的大局有多大?能比馆主的大局还大?”
  刘玄机不说话了,叹了口气道:“咱们怀仙馆正处于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这个关键时期……我这心里难受啊……”
  贾贵道:“我也不好受,但这两年我看得很明白,顾馆主的眼光,不是咱们能想象的,凡是他要做的事,其中必然有深意,凡是跟着他干的,都赚得盆满钵满!”
  刘玄机道:“馆主早就打过招呼,这两句话不要乱说……”
  剑南节度府的公文很快就传遍了各地,出乎顾佐的预料,很多人都明里暗里前来劝说,希望顾佐不要和剑南节度府硬顶,该服软的时候就要服软。
  顾佐接见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和这些人交谈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心里那股根深蒂固对朝廷的畏惧,哪怕顾佐解释,说这是鲜于向造成的,和朝廷无关,他们也听不进去。
  这种时候上下如果不能一心,真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可就不好办了。
  作为顶替尚长老的委员会主席,屠夫那边也同样收到了不计其数的谏言,两个人谈及此事,都觉得有必要扭转过来,可是怎么做才能消除人们的顾虑,鼓舞大家的斗志,却深感棘手。
  就在这时,节度府派来一位幕僚,此人名叫顾佑。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顾佐有点不敢相信,他问刘玄机:“这是玩儿呢?鲜于向什么意思?假名吧?他故意的吧?是套交情还是故意羞辱我?”
  刘玄机唏嘘道:“此人还真是叫顾佑,乃剑南道梓州司法参军,我当年入南诏之前,途径梓州,就被此人下文海捕,那段日子,可真是不堪回首。想来是被鲜于向发现,调入节度府了。”
  顾佐点头道:“那就看看他怎么说。”
  顾佑进门后,四处打量了一番长史府书房,在顾佐的邀请下,昂首入座,又打量起对面的顾佐,打量片刻,笑道:“久闻长史大名,佑甚奇,听说长史出自会稽,却不知是哪一房?”
  顾氏是会稽望族,乃江东四姓之一,顾佐虽然“出自”会稽,但跟顾氏名门扯不上半点关系,顾佑来之前必定是有所准备的,说这些话,目的无非是炫耀一下家世,大意无非:我是本房,你又是哪一处听都没听过的偏支?
  对于这种家世血统论者,顾佐没什么闲谈的雅兴,直接问:“鲜于向派你来,有什么要说的?”
  顾佑冷笑,心下暗笑,果然是寒门出身,不敢回答,回头倒真要写封家书送往族中,查一下这厮到底是哪一支的。
  口中道:“节度公文,长史当已收知,不知长史可筹措齐备了?”
  顾佐道:“别兜圈子,我要处置的公务不少,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猜测。你就直说,若是再兜圈子,那就恕不奉陪了。”
  “嘿……也好,那我就挑明了说。知道节度为何给尔等宽限一月之期么?”
  刘玄机问:“不知节度何意?”
  顾佑道:“我本梓州参军,照理,此事与我无关,但既然我与长史同族,此事便不好置身事外,免得外头人还以为,我顾氏之人都不晓事理。”
  这句话就有点大族家长指斥族人之意了,不是很客气,旁边的成山虎双眼一瞪,正要发作,被屠夫摁在肩膀上,成山虎顺着屠夫的示意,瞥向顾佐,却见顾佐并未发怒,而是在思索中。
  见自己这句话奏效,顾佑心下冷笑,端过茶来啜了一口,慢条斯理道:“因此我专程前来南吴州,打算居中调节,照我的意思,低个头、认个错,该报效多少,说个数,以咱们顾氏的家望,凭我在鲜于节度跟前的情分,他不会不卖我这个面子,大家和和气气,一如过往,不是挺好吗?”
第三十七章
伴君如伴虎
  在一干人的注视下,顾佐缓缓点头:“有理。”
  有理?屠夫、成山虎、原道长和刘玄机等人都很诧异,他们可是知道顾佐想法的,莫非现在想明白了?
  顾佑明显松了口气,微笑道:“能识大体,便是好的。”
  刘玄机忙问:“不知报效多少合适?还是三成么?”
  顾佑摇头:“若是去年,三成已然足够,可形势变了,要想说服鲜于节度化干戈为玉帛,三成哪里够?至少六成,有这个数,我便好去向鲜于节度求情……”
  成山虎冷冷问:“化干戈为玉帛?节度府打算向南吴州用兵?”
  顾佑微笑:“用不用兵,要看长史的态度,但看在同族的情分上,我可透露一二。来之前路过益州,见益州校场上人喧马嘶,旌旗漫天,李、何两位将军,正在日夜操练兵马啊。总之诸位莫要自误!”
  刘玄机嘴角发苦:“六成实在太多了,二十七万贯,怎么拿得出来?这还不包括黑山诏,单黑山诏那边就是五十四万贯!能不能减减?”
  顾佑鼻孔里冷哼道:“六成已是减免了,否则让尔等全部交出来,你又能如何?再若不交,大军到时,一切立为齑粉!”
  成山虎正要发飙,被顾佐伸手制止,顾佐起身道:“请至客房歇息,此事容我等即刻着手准备。”
  顾佑神清气爽的离开了长史书房,剩下几个人都围在顾佐身边,等他下令。
  成山虎率先问道:“是在饭食中下毒,还是今夜放火?”
  刘玄机白了他一眼:“老成,你不要胡闹好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