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561

  苦桑和贾贵尚且不知内情,玩得挺开心,王维和灵源道长也同样如此,就不由顾佐不感慨了,这是有多没心没肺?
  点花魁之后的卷烟叶大赛,就比较香艳了,似张富贵、尚执事、灵源道长之流,都遗憾着纷纷退场。
  李十二带着一帮贵妇们又去西河道馆新开了一个场子,玩一些投壶、牌九、行令、猜枚之类的游戏,共同守岁,顾佐身为南吴州之主,要与民同乐,就只好迫不得已去大赛之处露个面,这也是应有之意。
  结果一进赛场大堂,顿时被晃瞎了眼睛,露完面后干脆坐了下来,等待结果。还不时在各处走来走去,观赏选手们搓烟叶的技巧,不时点头赞赏:“好,好啊……”
  看了半天,才发现场中窜来窜去的评委里还有一个洛君,当即将她拽住:“你不是说在南疆过年不回来么?”
  洛君还在转着头看:“小贾说请我当评判,总要给个面子。”
  顾佐怒道:“你把军士们丢南疆,自己回来了?”
  洛君解释:“我也是刚回来,评判之后就飞回去,放心,误不了事。我回来也是向你申请天都阵的。”
  洛君两个月前带兵南下,剿杀妖兽,防止兽潮再度爆发,战果相当不俗,几乎将五龙口向南三十里内的妖兽都杀绝了,拉回来的妖兽材料堆积如山,极大的丰富了炼器库存。
  其中还有十几种罕见的妖兽材料,甚至让谷执事都更改了原定的炼制方案,进行了多次替换。
  顾佐原本让洛君带兵回南吴州歇息一个月,谁知洛君却见到个稀罕物,非要捉回来,顾佐知道后也坚决要求她抓住。此物,正和顾佐那片叶子有关。
  当年为了那片叶子,南华派林长老等几十名修士被兽潮所困,据说引导兽潮来攻的,是一个小娃娃。这小娃娃也不知什么来路,更不知修为如何,但能引导兽潮,可见妖异之处远超旁物。
  据洛君说,已将这小娃困在某处山谷中,只等活捉。但这小妖精很不好捉,洛君是特地回来申请天都阵的,她准备用天都阵将这小妖绳之以法。
  听了她的建议,顾佐非常支持,当即拍板让她带走两座天都阵。
  元宵节后,阵盘材料的炼制速度陡然迈上了一个台阶,所需材料开始大批量炼制完成,这样的提速,来自于三百余名阵法流修士熟练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也得益于朝廷发来的大批量灵材和灵矿。
  在杨国忠的主导下,朝廷从各州征纳的材料开始涌向南吴州,珍稀的原料按千斤计,普通些的原料以万斤计。顾佐知道,这些堆积如山的原料后面,不知有多少辛酸血泪,但他顾不上了,只能假作不知,然后让户司按承诺的价格支付户部。
  到了三月底,需要炼制的材料完成了八十余种,储备数量也越来越多,总体进度超过了六成。
  顾佐在欣慰的同时,却越发焦急了,一件阵盘还没开始炼制呢,就过去了快一年,时间非常紧张。
  但材料炼制进度超过六成,意味着这一步工作已经理顺,可以进入下一步的阵盘炼制阶段了。顾佐毫不耽搁,让灵源道长、御城散人、平都八阵门卢长老和南华派林长老继续督促材料炼制,让谷执事和惊鸿道长从这种琐务中脱身出来,开始培训阵盘炼制人手。
  当年崇玄署炼制连山太极蟠龙阵,投入了四位炼虚、十二位元婴和三十六位金丹,顾佐没有那么多炼虚,只能从元婴和金丹的数量上进行弥补。但如此一来,就不能按照崇玄署的方法进行总体炼制,必须按照从套件到总装的思路炼制阵盘。
  四十根蟠龙柱进行分拆,可以得到三百六十个“套件”,因此,炼制阵盘又可以拆分成两大步骤,即套件的炼制、套件的总装融合。
  炼制套件可以由金丹修士主导,而融合套件则需要元婴修为,或者至少是金丹修士中极为擅长炼制阵盘的修士。顾佐发出命令,开始集中人手,开展培训。
  套件的炼制上,顾佐召集了第一期三十六名金丹修士,其中,华山西玄派、平都八阵门和南华派共有八名,剩下的二十二名,则从南吴州本地寻找。
  两诏八州之地,要找二十二名合适的金丹还是不难的,除去跟随洛君前往南疆剿杀妖兽的,剩下的依旧多达三十余人。顾佐选了又选,很快确立一份大名单,然后立刻调派,包括黑山四部的钟子瑜、陈大麻子,怀仙馆的屠夫等等,都被纳入套件炼制组中。
  顾佐挨个和他们谈话,强调了怀仙馆即将炼制的这座法阵的重要意义。到了这个时候,顾佐必须放开部分知情权了,比如屠夫、钟子瑜和陈大麻子,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金丹修士,事到如今,也不能再瞒着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灾害
  三十六名金丹修士,在谷执事和惊鸿道长的主持下,开始学习炼制方法。他们有两个月的时间,这点时间肯定无法系统性掌握法阵知识,实际上也毫无必要。他们需要学会的,仅仅是将要炼制的阵盘套件。
  别管为什么这么炼制,就照着这个程序和步骤炼制就是了。两个月之后,等各项材料炼制妥当,他们就要分别带领一个由三名筑基和两名炼气士组成的炼制小组,直接上手。
  这三十六名金丹修士只是第一期,等他们开始上手后,顾佐还会动员第二批次、第三批次金丹修士加入,总数量将过百。
  与此同时,顾佐也在考虑下一步套件融合的炼制人选。按照分解计划,融合套件的时候,将分成二十个组,每个组由一名元婴或者资深阵法流金丹修士牵头,配备四名金丹和十二名筑基。
  说白了,没有大高手,就用降低炼制难度和增加人手的方式弥补,最终炼制出来的阵盘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好。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炼虚都跑了,就剩下一个岐王,岐王又是那副及时行乐的模样,说啥也没用。
  而且此事还不能到处宣扬,崇玄署留下的元婴高修虽然不少,但都是各宗各派的长老,要是都知道了世界覆灭的消息,又知道怀仙馆有法阵能够助人逃脱,会是什么结果?因此,对进程需要精确的控制。
  顾佐能够想到的二十个阵盘融合小组牵头人,苦桑道人算一个,去年七月破境元婴的尚长老算一个,加上在益州领兵的何履光、在河东当节度使的封常清、在洛阳为留守的高仙芝,这是怀仙馆当前的五位元婴。
  精确道长也是一个,他是知情者,所以都峤派六百余人也在一起走的计划之内。
  此外,在京城坐镇的陈玄礼和李嗣业,杨国忠麾下的哥舒翰、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五位元婴也要招到南吴州来。
  丽水派的三位国主、唐门的唐十三、洞庭派蒋长老也在顾佐计划之内,当然,要带上这五位,就必须考虑将丽水派和唐门修士,以及蒋小猪一家也接到南吴州来,需要增加将近两千人。
  顾佐对丽水派修士的加入其实是很犹豫的,人太多,负担很重。但当他让法司将入籍修士名册取来查看时,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即修士中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问题,虽然有百花门大量补充,依旧男多女少,这才下定决心,让丽水派一起走。
  此外,华山西玄派硕果仅存的刘、吴两位长老肯定是要拉过来的,他们应该是元婴里最懂阵法的修士了,只是时间稍微往后拖延一些。
  最后是谷执事和惊鸿道长,这两位虽然只是金丹,但阵法水平很高,勉强也能试着融合阵盘,如果实在不行,再让别的元婴相助就是了。
  当然,顾佐还有备选方案,将其中几个阵盘的融合分包出去,比如包给苏仙馆两个、云梦宗两个等等。
  到六月底的时候,炼制材料的进度完成了八成,三十六名金丹的培训任务也结束了,按照谷执事和惊鸿道长的安排,他们开始上手试行阵盘套件的炼制。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维发来的世界湮灭进度,还剩两年另六个月。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中了,因为世界变小的现象,已经瞒不住了。
  九月中,东海、南海发生了大海啸,海水冲入内陆达十余里,淹没了十多个港口和无数村庄,据说广州都被沿江倒灌的海水没入城内,冲毁房屋上千。
  政事堂专门派元载前来南吴州,向顾佐禀告此事,他毕竟还是当朝太师。
  元载将广州府上报的奏章交给顾佐,等他看完后,问:“杨相说,请太师定下赈济方略。”
  顾佐听了元载对政事堂的赈济计划后,点头道:“有你们三人坐镇政事堂,我是放心的,你们定下的方略也没什么问题,我只多说一句,再好的方略,也要落到实处,一是选派能员,不折不扣的执行,二是谨防贪官胥吏,在其中动手脚。”
  元载记下,道:“太师还有什么吩咐吗?”
  顾佐道:“受灾范围前所未有,常平仓调拨二十万石,恐怕是不够的,我这边再捐五万贯,聊以弥补。政事堂也可向天下宗门倡议,请各宗各派捐钱捐物。此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元载点头:“是。回去后就办。”
  见元载犹豫着,似乎有话要说,顾佐道:“你如今也是参知政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元载道:“这几月,灾害越来越多,好在去年大丰,仓中还有余粮,这且不说,关键是各州都有反映,说是往长安的路,越来越近了。这次我奉命南下,也深感如此,比前年来时,路程似乎少了三分之一。上次来时,曾在剑州高灵山停留,观赏了山景,可这次却只见到几座不到十数丈的山岭。当地人说,今年二月地震,高灵山下沉,陷入地底了。可就算陷落,也总会留下山址。我看了半天,感觉似乎高灵山所在之地,就好似从未存在过,又或者是……变小了?”
  顾佐认真听着,不置可否,又问:“还有么?”
  元载道:“眉州彭女山、荣州大牢溪、戎州牛头山、思州南广水也没了,这只是下官一路停驻时所见,我相信,更多没有名头的山川,应当是都没了。”
  顾佐沉默片刻,道:“不仅是山川土地,山中的村民、水边的渔民也消失了吧。”
  元载道:“原来太师知道的。这半年来,地方官府向政事堂报送的公文多如牛毛,很大一部分,禀告的就是百姓失踪,一个村子一个村子,随着山川消失而消失。”
  这样的公文,顾佐也同样收到了不少,黑山诏、通海诏地广人稀,还稍微好一些,但岭南道的几个州郡,都上报了有村镇合着山川一并消失的情况。
  上报最多的,便是杨鉴主持的剑南道节度幕府,元载说的这几个地方,顾佐也同样知晓,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力回天。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它表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突然随着脚下的土地,一起湮灭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票
  这一年半以来,王维报送的世界湮灭进度报告对湮灭形式的分析,又做过几次修订,原先对湮灭总进程的猜测保持不变,但又稍有不同。
  湮灭的时候,最先消失的是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地方,人口大量聚集之处、灵矿产地、森林茂密的河谷平原,这些地方则基本不变。
  测量小组认为,或许与灵力的疏密有关。因此,他们的建议是,尽量不要离开大城,不要离开有灵石矿脉的南吴州,哪怕实在要出行,也尽量走树木繁茂之处。
  此刻元载问起,顾佐斟酌良久,决定告知他实情:“我猜测,也许这方世界就要毁灭了。”
  世界湮灭的进程正在逐渐加快,很多事情,在聪明人眼里是瞒不住的,元载亲自赶到南吴州,就很能说明问题。
  也是时候逐步放开知情权,让更多的力量投入进来了。
  元载怔怔看着顾佐,道:“所以先帝和娘娘飞升了?所以崇玄署带着终南山逃离了?所以太师让朝堂搜集材料,是打算效仿崇玄署?”
  顾佐点头:“正是如此。”
  元载苦涩的笑了笑:“其实大将军、杨相都差不多猜到了,所以这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的搜罗太师给的清单上那些材料……有希望么?”
  顾佐道:“有没有希望,谁也不知道,但如果不去做,就一分希望也没有。”
  元载问:“若效仿崇玄署成功,能带走多少人?”
  顾佐道:“不会太多,大约两三万人,但不管多少,也有你元载一张船票,每张船票,可附带五人。”
  说着,顾佐从怀中掏出一张名单,上面自天子开始,列着大约一百个名字,元载的名字位列前十,后面标注的是“五”,意味着他能带五人同行。
  再往前看,位列第一的是岐王,第二是天子,分别标注“十”,之后的标注都是“五”,第三位是高力士,第四位是陈玄礼,第五位是越国夫人,之后依序是杨国忠、虢国夫人、李辅国,再下来就是自己,连房琯、寿王夫妇都排在自己后面。
  这个名单并不以官位排序,很显然是以顾太师的个人喜好作为排序标准,比如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颜真卿一干小官,都在前二十,之后才是李嗣业、郭子仪、哥舒翰等等。对此,元载还是相当欣慰的。
  同时,这张单子上也没有剑南节度使王维、掌书记杨鉴、益州兵马使何履光、河东节度使封常清、东都留守高仙芝等人的名姓,这些公认的太师党想必在另外一张单子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