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1

  孔安国只是个山神,属于社稷神祇部,虽然是个美职,但说实话,社稷神祇部的仙官实在太多,任何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太多了就不值钱了,因此地位并不高。
  他也不能想上天就上天,也得等日子,要么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么是等待天庭规定的日子,比如今天。
  每隔三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盛宴,宴请各路神仙。能够拿到请柬入座瑶池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能,孔安国肯定没戏,但在瑶池之外,昆仑山间,也会布下酒席,招待他们这些常年下界的仙神。
  三十六主天界的仙人们没有必要,是不愿下界长待的,因为寿元的计日都按照日升月落而定,仙人们的寿元也是按照所在世界的规则计时。
  举个简单的例子,孔安国得封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但任官却在四大部洲混沌世界,按照混沌世界的规则,寿元顶限只有一万零八百岁,在潜山每过一年,就相当于损耗寿元的一万零八百分之一,换算成他本身应该具备的寿元,实质上是十二年,相当于净折损十一年寿元,这种情况,谁愿意轻易下界?
  级别越高,损失就越大,比如天上真人、仙君一流,有获赐三元之寿的、五元之寿的、七元之寿的、九元之寿的、十二元之寿的,下界一天,损失就要依此翻倍了。
  如此一来,天庭派活,岂不是都不愿接了?天庭当然有办法,办法就是蟠桃宴,入瑶池正宴者,可以食用人参果、蟠桃和老君金丹;进山中旁席者,是吃不到人参果、蟠桃和老君金丹的,但依然有昆仑山特产的其他灵果、灵食。
  除了人参果和老君金丹,蟠桃等能增寿元的果子、食材都是昆仑山特产,其他地方难觅踪影,一次蟠桃宴,就是一次酬功盛宴,也是一次补寿之机,仙神们对此趋之若鹜。
  说起来,顾佐也算来得正合时机,早到了半个多月,若是晚到这半个月,孔安国还得另外寻找合适的时机才能上天替他奔走,这就不知要等多久了。
  盛宴的日子是三天之后,故此孔安国今日就要上天了,一来补一补寿元,二来替顾佐打探符诏一事。
  目送孔安国凌空飞起,顾佐又追了一句:“别忘了,若是问起,我乃楼观十真人弟子,玄门正宗!”
  孔安国含笑点头,飞上云端,倏然不见踪迹,这是穿越虚空,往天庭去了。
  顾佐仰着脖子张望片刻,放眼四下苍翠的树木,心情好了许多,有了希望和盼头,日子就是舒坦。
  都说天上一日,世上一年,其实并没有那么玄乎,按照孔安国的估算,大概在一比三左右,也就是天上一日,世上三日,仅此而已。
  孔安国上天,短则四五天、长则九到十天,因此,需要顾佐等待半个月到一个月。这些日子,他委托顾佐看护潜山,如果遇到能处理的,处理了就好,遇到难以处理的,或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那就不用理会。
  于是,顾佐便挑起了重担,出任潜山的临时山神。潜山本就不大,看得出来,孔安国也是个懒汉,顾佐怀疑他平时是不怎么理事的,所以山神庙既小且破,更没什么香火。
  顾佐也趁机清闲自在,就跟庙中这方小天地里吐纳修行,偶尔在山中散散步,看看风景。
  直到第三天,山神庙前才迎来了香客,三炷信香燃起,吹入庙中,竹楼外的银杏树上落下一片叶子。
  想要召唤山神土地有两种办法,要么念咒,咒声可直达竹楼,这是上仙或者道友召唤的方式;要么恭祝信香,叩拜如仪,只要符合仪轨,所求之事便能显示在银杏叶上,这是百姓祈愿之途。
第五十二章
香火
  顾佐将飘落的叶子摄入掌中,愣了愣,不禁苦笑,原来却是个求子的。
  这个愿望,顾佐恐怕是帮不上忙的了,不仅是道术方面不专业,就算亲自上阵也有点难,他自家三个老婆到现在尚无子嗣,让他帮忙,岂不是缘木求鱼?
  这个愿望虽然超出了他的业务范围,却是头一单生意,不免很是好奇,索性打开浑天仪,只见庙门前跪着两个人,不是预想中的女子,却是个书生,身边还跟着个僮仆。
  这书生他还见过,便是第一天来时,坐着马车由修士护卫的那个书生,当时顾佐被王钦引错了方向,还是拦住这书生问的路。
  这书生很是虔诚,跪了又跪,拜了又拜,口中念念有词,说是自己每月都来上香祈愿,已经坚持三年,望请山神开恩,赐他个子嗣,哪怕女儿也行,以免房家绝后云云。
  顾佐心说求子求到山神庙里,你不是拜错了庙门吗?
  可转念一想,作为自己履职山神的第一桩生意,还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所谓事过留痕,无论如何要有所表示才好。
  思索片刻,扔出一粒保精丸来,砸在了那书生头上,见那书生感激涕零的拜了又拜,顾佐忍不住一阵好笑。
  该帮的已经帮到了,能不能让你老婆怀上,就看你自己了!
  送出去一粒保精丸,顾佐也没当回事,这玩意是什么功效,他自家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当然,他给出的还是老版保精丸,最新加强版那种,里面有玄龟的精血,非修行中人可不敢乱用,这个问题上,他还是很注意的,正所谓谨慎谨慎再谨慎嘛。
  可谁知三天之后,那书生又来了,这回却不止是带着书僮,而是大队人马涌上山来,除了他本人,还有书生的老父老母,更有一队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的乐手。
  毫无疑问,这家人是大户,抬了几口大木箱,装着果蔬米饭,还有一头烤猪!
  鼓乐齐鸣间,一家人轮番跟山神庙前虔诚叩拜,高香三烛,信香九束,庙前的破烂小香炉都插满了。
  看着老泪纵横的公婆、满脸兴奋的书生、娇羞喜庆的妇人,听着他们一通马屁拍到天边的颂语,顾佐一脸发懵,这还真怀上了?保精丸有那么厉害吗?
  可算了算时间,不对啊,这刚三天!
  沉吟片刻,忽然醒悟,顿时捧腹,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隔壁家老王的故事吗?
  兄弟,你头上真长草了,顾佐同情的看着那书生,强行压下了出去揭发的冲动,算了,大家开心就好。
  从书生的角度来讲,求了神,服了“灵丹”,马上就怀了孩子,还的确挑不出毛病,至于日子不对什么的,那都不是事儿,日子要对得上,那还能叫神迹么?
  顾佐坐在竹楼中,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活话剧,当真是惬意无比。
  潜山山神显灵的故事,立刻口口相传,传遍了周遭村镇,第二天便有三人上山祈愿,第三天是十人,第四天是三十余人,第五天一下猛增到百余人,小小的香炉插满了,许多人就排队干等着,等信香燃成灰烬后再插自己的。
  顾佐不忍他们排队辛苦,满屋子寻找新的香炉,找了许久才从床底下翻出个瓷盆来,偷空给布上,如此才免了很多人久候之苦,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人里,有求子的,有求财的,有求祛病的,更有求姻缘的。
  顾佐用浑天仪看他们“演出”,对长得顺眼的、看上去老实憨厚的、家里有财的、年岁大的就关照一下,求子的扔粒保精丸出去,求财的等他们返回的路上掉块银锭在脚边,求祛病的倒是慎重一些,仔细观察脸色身形,开出些保养的药方飘在他们面前,当真是玩的不亦乐乎。
  至于求姻缘的,顾佐就爱莫能助,这事只能月老来,不是他的业务领域。
  顾佐最喜欢的是那些求学业有成的、求仕途顺利的、求家庭合睦的、求万事顺心的,这些愿望太过空泛,验证时间也长,不需要他做任何事情,信香和供物却一点不见少,最是无本的买卖。
  只是过了七天,顾佐忽然发现,亩许大小的山神庙天地,似乎大了一圈。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眼花,他在八个方向最边缘的位置插了树枝,又过了七天,他终于确定,这个小天地又扩出去了三寸远。
  这令他分外好奇,对履职尽责认真了起来,更加卖力了。
  在顾佐出任潜山临时山神的半个月后,山神庙外来了几十名工匠和壮劳力,他们赶着十多驾大车,车上都是斧子、锯子、锄头、铲子等等各种工具。
  却是远近乡里几个大户人家带头认捐,凑出钱来,准备重铸山神庙。
  这批工匠里有好几个营造修士,修为大致在筑基和炼气期,就好似当年的高长江师徒。在顾佐的目瞪口呆中,他们以极高的效率修筑起了一座崭新的山神庙。
  全新的山神庙高七尺半、阔两丈、深一丈,虽然也只是个单间,却算得上是个正儿八经的庙了。原来的山神庙被包在新庙正殿的中央,庙前架起了半人高的炉鼎,安置了三个草蒲团,庙上挂了块横匾,据说是请了镇子里有名的书家写下的墨宝,语句虽俗,却贵在真实:
  有求必应!
  一个月后,孔安国自天上回来,快要落下云头时,又怔了怔,重新飞起,围着周遭转了片刻,确信自己没有走错,这才使了个障眼法,来到庙前。
  绕过排队上香的香客,走到庙门前看了看,钻进了山神庙。
  顾佐正在小天地的边缘丈量大小,向孔安国拱手:“安国先生回来了?”
  孔安国很好奇:“怎么来了那么多香客?这新庙是怎么回事?”
  顾佐简单讲了讲,把个孔安国听得一愣一愣,只是拱手:“有心了。”
  顾佐见了他的表情,还有些纳闷,瞧他这无可无不可的样子,香火旺盛难道不是好事吗?还是说有什么内情,自己办错了?
第五十三章
元宝
  见孔安国面上殊无喜色,顾佐惴惴不安道:“安国先生请看,我发现外围土地似乎大了一些,不知是什么缘故?”
  做错要承认,挨打要立正,赶紧第一时间表明态度、搞清状况,不要心存侥幸。
  孔安国瞅了瞅,笑道:“香客们虔诚祈拜,送上信香,庙里收到的信力多了,地盘自然就扩张了。”
  他知道顾佐在这方面什么都不懂,于是进一步解释:“主天界的产生和扩张,是靠规则支撑的,信力是其中主要的一种规则,天庭便是以信力构筑的,每一丝信力都能令天庭扩张一分。这座山神庙和庙里这方天地都属于天庭的一部分,同样受此约束。”
  顾佐消化了片刻,问:“安国先生似乎于此不是很高兴?”
  孔安国淡然一笑:“也谈不上高兴或是不高兴,信力多了,地盘也大了,当然不是坏事,只不过跟咱们关系不大,不过是住的地方大了一些而已。将来转任别处、或者老去了、隐退了,还有别人来接此任。”
  顾佐恍然,这方天地不是孔安国的,是天庭所有,因此对扩张土地并不上心,对收纳信力并不积极,换位思考,若是自己,恐怕也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顾佐也就立刻消了这份热情,拉着孔安国打听自己的事了。
  “安国先生,蟠桃宴可还热闹?”
  顾佐询问蟠桃宴,关心的当然不是蟠桃宴,这一点,孔安国心知肚明。他简单讲述了蟠桃宴的情况后,便立刻转到了顾佐的事情上。
  “蟠桃宴后,老夫去了一趟桂香府,仗着老脸求告,桂香府的书吏帮忙查档,并未收到接引殿的报知。其后老夫又去了接引殿,接引殿当值司命去查阅去年那段日子的记录,的确有怀仙你合道时引发天地异象的灵签出现。”
  顾佐欣喜:“有就好,有就好!”
  孔安国道:“别忙着高兴,老夫请那司命调阅卷宗,当时的记录灵签也确实被人取走了,一个月后,与其他两张灵签一并转送桂香府。于是老夫返回桂香府询问,再次查阅时,那批转呈桂香府的灵签只有两张,一个拜了南瞻部洲某镇的灶神,一个拜了北俱芦洲的某处水伯。你的那张灵签,并没有送达桂香府。”
  “这……”顾佐眨了眨眼睛,“什么情况?”
  孔安国继续道:“老夫接着回接引殿,想要查问当时是哪一位司命神办理的呈报手续,为何没有呈报怀仙,但当值司命却不给查了,怎么说都不行,只是让老夫回来等消息。”
  顾佐急问:“安国先生有没有跟接引殿当值司命提过楼观十真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