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561

  乾闼婆王怔了怔,望向身后的赤身火金刚,赤身火金刚无语,勉强笑道:“看你……”
  乾闼婆王犹豫着正要开口,青除灾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定除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集体自刎,一溜烟去抢魂幡,最终由青除灾金刚抢到了酉鸡丛魁宫副座之位。
  没抢到的也不气馁,又去争抢乾闼婆王身后的位置,齐刷刷站在了她的身后。
  辟毒金刚还跟乾闼婆王面前傻站着,张大了嘴合不拢,知道自己晚了,连忙把自己干掉,加入八大金刚行列中,与众金刚同声高呼:“守护最美的乾闼婆王,从此只奏自己想奏的曲、演自己想演的舞!”
  魔礼海伸手一指奈何桥,向对面的魔礼青和魔礼寿道:“看,这就是人心所向!”
  魔礼青冷哼:“人心?色心而已!”
  李十二、种秀秀、何小扇三位仙人道兵甚为感动,来到乾闼婆王跟前,拉着她的手:“姐姐过去受苦了,诸位奉请金刚说得不错,以后不用再受那身不由己、被呼来喝去的委屈。我们姐妹都好歌舞,今后常去我那琵琶仙山,到雄妙台探讨乐舞音律,岂不舒心快哉?”
  乾闼婆王喜道:“今后就有劳妹妹关照了。”
  酆都世界中形势大变,此消彼长,魔礼青和魔礼寿立时势单力孤,胜败已分。
  魔礼海再次邀请:“大哥、四弟,来吧,你我兄弟操劳多少万年,天庭不爱、佛门不疼,始终找不到成就金仙之路,不如共创恒翊三界,在这里,我们是头,不是尾,若有机会,必定优先!”
  魔礼青骂道:“他顾佐连个金仙都不是,你我兄弟谈什么金仙?我看你是昏了头!”
  魔礼海道:“但至少,他有远大的理想和广阔的胸襟!”
  魔礼青翻了个白眼:“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胡话……也罢,你且说说,这恒翊三界是怎么立起来的?”
  魔礼海便将顾佐艰难的发迹史讲述一遍,直讲了不知多少时候。
  乾闼婆王听得动容,不时在旁以曲乐相合。她最擅长的就是渲染气氛、调动情绪,顾星君的创业故事顿时无比励志、无比传奇。
  听完之后,众皆叹息连连,魔礼青点头道:“气运倒是不错。”问身边的魔礼寿:“四弟什么章程?”
  魔礼寿道:“你我兄弟,向不分离,三哥战死这几年,大哥不是一直伤心哀叹么?照我看,什么金仙、什么气运,都不如一家人团聚来得重要。”
  魔礼海听得感动不已:“四弟,哥哥我也想念你们阿!”
  魔礼青眼圈微红:“说得也是,罢罢罢,天庭拿咱们挡灰、佛祖拿咱们应劫,受尽无数鸟气,这回谋算为三弟报仇,本也做好了被严惩的准备,不如留在这里试试。”
  “大哥!”
  “三弟!”
  “四弟!”
  “三哥!”
  “二哥……”
  魔家兄弟团圆,乾闼婆王立刻召集部众奏乐,又有李十二、种秀秀、何小扇随乐起舞,当真是伤感惆怅中透着喜悦,欢天喜地里满是悲伤,奈何桥边泪如雨下。
  须臾,在众人陪伴下,魔礼青、魔礼寿自裁,一个上了丑牛大吉宫正座,一个就了卯兔太冲宫副座。
  至此十二元辰宫正座、副座全部就位,酆都世界大成。
  酆都世界大成的一刻,方圆扩展不知几千几万里,笼罩四野的天穹如同盖上了罩子,被彻底封闭。除了能与琵琶仙山和洞府世界沟通外,再也无法与外间直接勾联,成了恒翊三界的第一个闭环。
  这也就意味着,顾佐再与旁人斗法时,无法再将对手卷入酆都世界。这是巨大的损失,却又是世界向前必然前进的一步,是恒翊三界正式启动自我循环的开始。
  将来恒翊三界固化之后,这一情况才会再次演变,到时候魔礼海等人就可以恢复原样,重生如初。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顾佐,由于无法借助酆都世界之力,在斗法上处于最虚弱的时候。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继续向大道迈进的代价。
第七十七章
天界大成
  魔家四将都是数万年的真仙帝君,见识自然不同,不需顾佐再多说什么,魔礼青将青云剑向上飞出,穿越世界屏障,来到琵琶仙山的西南方向竖起来。
  顾佐于虚空之中调理剑伤,伤情很重,但只要没死,问题就不大。感知之后,将其纳入琵琶仙山的大道规则笼罩范围,全力助其融合。
  过不多时,青云剑化作高山,形如长剑,万仞绝壁。顾佐名之青云仙山。
  魔礼红的混元伞来到琵琶仙山的西北方向,同样化作高山,行如撑开的大伞。顾佐名之混元仙山。
  魔礼寿的紫金花狐貂则栖于正西,化作貂儿一般的横卧大山,貂毛变为密林,层层绵绵。顾佐名之紫金仙山。
  魔礼海高呼抗议,说是四兄弟一体,要求将琵琶仙山改名为碧玉仙山,顾佐没有搭理他。
  名字而已,爱叫什么叫什么,没人拦着你魔礼海。
  演化完毕,四山成为一体,向着四面八方延伸开去,天界为之一震,如酆都世界一般关闭,开始启动三界内循环。
  恒翊三界中,酆都世界首先大成,紧接着是完成了四山构筑的天界大成,这是顾佐向着金仙大道迈进的标志性事件,虽然令他的斗法实力受到巨大削弱,却令他对大道的领悟更深了一层。
  现在就剩洞府世界这个三界中的“人界”没有完成了,这也是构成最为繁复的一界。在建立三界的过程中,顾佐深刻感受到,人界虽然是三界中最为虚弱、最没有战力的一界,他的构建却又最为复杂、最为精细,所需的天才地宝和大道规则也最多。
  但人界却是三界的基础,没有人,就没有仙神鬼怪,这才是最为核心的环节。
  当人界大成的那一天,顾佐就可以开始考虑成就金仙大道的第二步——神识固化了。
  但在此之前,距离人界大成,路还很远很远,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顾佐于虚空中起身,这里永远是旋转的虚空细线,延伸向不知何处。之前的斗法实在太过紧张、太过激烈,追逐之际,已经完全感知不到自己熟悉的自己熟悉的天庭方位了——不止是天庭的方位,所有三十六天、四大部洲的方位都无法感知。
  顾佐很怀念当年那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制出来的连山太极蟠龙阵,如果有那座大阵在,只需送上去任意一物,就可以定位出正确的方向,从而直接跃迁。
  回想起来,当年通道玄都世界的修士们虽然修为不高,但阵法一道却实在了不起,从传承上来说,或许应当感慨一句:“田谷十祖,真了不起!”
  而现在,则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碰着运气慢慢尝试了。
  在虚空之中是完全无法辨别方向的,也不存在方向问题,顾佐只能不停的试错,寻找那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机缘。
  一次又一次,顾佐开始了跃迁。
  好在储物法盒中随时存放着上百万灵石,真元消耗之后,可以停下来修行补充恢复。按照自己跃迁的消耗,差不多可以补充十万次,而且用完之后,他本身的庞大真元也可以坚持很久。
  没有时间、没有方向,见到的只是一个个虚空细线旋转构成的通道。不停的重复穿行,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算是仙神,也难念会有烦躁、沮丧、挫败、孤独、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对于道心的考验是极其可怕的。
  如果顾佐自己孤伶伶的穿行虚空,也许他真的会疯掉,他已经不知穿行了多少回,自穿行过万后,就已经放弃了计数。
  好在他还有恒翊三界,有四座仙山中的八位仙人,有酆都世界中的众多“道友”,有洞府世界一万多道兵居民,可以看李十二她们跳舞、听乾闼婆王奏曲,听魔家四将他们扯闲篇,看小镇上的人间百态……
  在一次跃迁之后,顾佐停了下来——他的两极宙光盘忽然有所反应。
  两极宙光盘采虚空之中的元磁真气炼制而成,可破万物,可以说是顾佐目前手中最强的攻击性法宝,在和魔礼海、魔家三兄弟的两次大战中都发挥了极佳的威力。
  法宝的自发反应,大概率是和元磁真气有关。
  顺着虚空细线旋转消逝的方向逆行而上,也不知飞了多久,某个关卡处的通道忽然变宽。
  能够看出变宽,是因为两侧的虚空细线都在向外折射,飞逝时角度有所扭曲。顾佐大概估测了一翻,心里默默数数,从一头飞到另一头,约莫一百余里,宽出来一半。
  这段虚空通道之所以变宽,正是因为正对着的两侧虚空“墙壁”上附着了大量元磁真气,而且两边都是阳极元磁真气。
  同性相斥,才会出现变宽的现象。如果两侧是一阴一阳,那么这段通道就会变窄,乃至最终吸合在一处,这条虚空通道便会中断,然后轰然坍塌,消失在时光长河之中。
  元磁真气是个好东西,是炼制法宝重要材料,既然见到了,自然不能错过。
  顾佐将两极宙光盘贴了上去,任其自行吸收和补充元磁真气,同时摸出个瓶子,将这些元磁真气炼化了,一共得了小半瓶凝炼后的液化磁水,沉在瓶底。
  有了这么一次,他在跃迁时便开始注意收集元磁真气了。虚空之中的元磁真气其实不少,大概每跃迁数百次就能发现一回,数量的多寡不定,都被顾佐收了。
  当他完成一瓶阳极元磁、一瓶阴极元磁的收集之时,从这条虚空通道的一头,漂浮过来一个人!
  顾佐立刻做好了斗法的准备,这种虚空通道,正是杀人越货的好地方,就算他不想这么做,也要防着别人这么做。
  来人逐渐接近,顾佐更是万分紧张,因为他感知不到对方的真元,能够自己穿行于虚空的必然是合道的仙神,能够不被自己感知的仙神,必然是金仙一流、或者至少极其接近金仙的人物。
  顾佐靠向旁边的虚空“墙壁”,随时准备跃迁。
  那人漂浮到近前,却见他双眼紧闭,头戴青精玉冠、身着素青羽衣,保持着趺坐修行之姿,一动不动。
  在虚空通道中修行?顾佐对此非疑惑。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人有问题,漂浮之际,趺坐的身姿在以肉眼不可察知的速度慢慢旋转。
  不是自发旋转,而是不由自主的旋转。经过顾佐身边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没有感知到他的存在。
  顾佐好奇,远远跟在后面,跟了多时,就见此人终于碰上了这条虚空通道的墙壁,然后被虚空细线组成的墙壁碰了回来,改变了前行的方向,斜斜向着另一侧墙壁漂去。
  而他趺坐的姿态,也变成了头下脚上。
  于是顾佐确定,这是个死人。
  要不要摸尸?这还用问么?如果能摸到指引回去方向的标识之物,自己也就可以回家了。
  顾佐小心翼翼靠了上去,围着这人转了两圈,瞧模样肯定是没见过,试探着招摄,却摄不下对方腰间那个看上去像是储物法器的玉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