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61

  那司命笑着将表章给他:“小尹很勤奋,将来前程远大!”
  尹书道:“前辈多关照。”
  表章来自一个新的灵力世界,未曾标注过方位坐标,但从它出现的位置判断,应该是晋第十八世界的衍生世界,尹书心头一跳,将其标注为晋第十八甲世界。
  连忙翻阅,果然是个法号叫做如花的道人拜表飞升,于是向另一边关注着自己的精确道人点点头,精确道人走到刚才接表司命的身边,热情的拉着他到外面闲聊。
  趁此机会,尹书将接到拜表时法阵自动记录的痕迹消除,拿着拜表匆匆前往桂香府。
  张富贵正看着对面的傲云道长,两只拳头攥得越来越紧,傲云道长兀自不知,捏着根鸡腿满嘴流油,嘴巴吧唧吧唧个不停。
  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尹书出现了,冲屋子里的张富贵勾了勾手,张富贵起身出门。
  傲云道长望着他们离去,遗憾的叹了口气,嘟囔了句:“想吃就说出来嘛……无趣……”
  和尹书在偏僻角落碰了个头,张富贵匆忙取了份诏书前往宣诏殿,殿中无人,于是抓紧时间完成仪轨,按照拜表来的坐标,将宣诏书打了进去。
  刚刚打进去,尹书拍了拍头,道:“诏书是空白的,还没写……”
  张富贵也挠了挠头:“有点紧张,忘了……”
  尹书问:“会不会有影响?”
  张富贵想了想,道:“飞升没影响,但是没赐下寿元。”
  尹书道:“寿元应该用不着吧,那就没事。”
  对顾佐来说,没赐下寿元的确不算事,但他接到诏书时还是愣了愣,这怎么空白的?转念一想,可能是张富贵他们怕泄露自己的行踪而刻意为之。
  只是空空荡荡一份诏书,啥也没有,就这么飘荡在天上,也没有以往曾有的宣诏声在天际回荡,着实诡异,庐山顶上十二合道都有些懵圈,各自猜测天意。
  顾佐干咳了一嗓子,飞上去,将那诏书扯到手中,取出纸笔,快速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匆忙之间也没有堆砌华美的章句,就是大白话:“诏白虎监兵神君速归天庭!”
  写完后将笔扔了,拍了拍手,向庐山众合道拱手:“我去也,诸位天上见!”
  潇潇洒洒踏上信力构筑的虹桥通道,消失不见。
  一干合道仰天望了多时,郑隐喃喃道:“还能这样?”
  寇谦之也不敢置信:“居然能这样?”
  杨曦、李谱文等忽然一窝蜂飞下庐山,在三叠泉周围仔细搜寻,须臾之间,见有大袖在林中一晃而过,于是众皆追逐。
  “谢安拿到了,在他手上!”
  “抓住谢安,挡住他,别让他跑了!”
  “安石公,那笔是神君留给道盟之物,不可妄取啊!”
  “谢公,此为镇压世界之宝,不可动了私心杂念!”
  顾佐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在晋第十八甲世界庐山之上引发一片骚乱,踏着虹桥进入了虚空通道。
  望着虹桥飞入某处虚空墙壁,知道这是信力投入天师府的信力海中,不禁又多看了两眼。信力当真是种神奇之极的力量,不同于一切顾佐已知的真元法力,体现了超越诸天万界的规则优越性。
  连山太极蟠龙阵都打不开灵力世界和混沌世界的通道,信力居然就能硬生生穿越过来,此中真义,令人思之而敬畏。
  这一道虹桥耗费的信力超过了六亿,为八亿之数,果然是大大高于原来的数量,表明刚才飞升的世界距离主天界又“远”了一些,打开通道的难度增加了。
  八亿信力投入天师府信力海中,实时分到了每一个相关仙神的头上,顾佐一瞬间就拿到了其中的一亿零六百万,应当是其中所获最多的。
  其余将近七亿则分到了别人头上,其中有三清、有尹祖,也有张天师,还有魏华存之辈,都属于躺下赚信力的,张天师和魏真人分那么多信力没啥用,真正得益的是三清和尹祖,典型的不劳而获,着实令人羡慕。
  但顾佐并不嫉妒恨,人家今天能躺赢,是因为之前的努力,当顾佐努力努力再努力之后,将来也会走到躺赢的一步。
  前方来了接引天使,正是精确道人,顾佐将天庭战甲罩上,遮住面容,和精确道人默默点头示意,随他转身去了南天门,又从门外直接下了东胜神洲,两人之间一言不发。
  东唐水伯元君洞府中,李十二还有些不敢相信:“怎么就回来了?”
  顾佐笑道:“跟那边待了八年多,不回来做什么?”
  李十二道:“我这边刚两年又一个月。收获如何?”
  顾佐道:“超额完成任务!”
  李十二忙问:“多少?一千万?两千万?不会是三千万吧?”
  顾佐轻描淡写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这两年弄了两个多亿吧。”
  李十二被震到了:“今后呢?”
  顾佐道:“来,给爷捶捶腿,这个腰酸背痛的……咱们这里一年当他们四年,所以算下来就不是原来那点了,每年应该在两个亿吧。那边人太少,还不到一千万,谢安他们向我保证,二十年让人口翻一番,到时候也许有三亿或者四亿。”
  李十二喜道:“原来是这么算的,怪道东华帝君能一年九千亿,下回咱们挑个人多的,比如三千万、四千万的世界,那不是一年得有十亿了?”
  顾佐笑道:“这次先不忙,咱们要深耕。”
  李十二不解:“深耕是什么意思?”
  顾佐合身扑上:“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十五章
晋又太元中
  所谓深耕,指的是对晋第十八世界的周边世界反复耕耘,尽可能挖掘出更多的信力贡献。
  这个世界以及周边世界的最大缺点是人口太少,但对于去过一次的顾佐来说,却有着另外一个显著优势:获取信力的套路已经玩熟了,反复去刷就是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顾佐很快便将目标锁定在晋第十七世界,只猫在水伯元君洞府中准备了一个月后,便启程出发了。
  降临之后,望着下方有些熟悉的山川,呼吸着有些熟悉的空气,顾佐哈哈大笑:“晋第十七世界,我来了!”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南阳名士刘雅于书房中津津有味的读着一封书信,面前的两碗春面只吃了一碗便被他忘了,全副身心沉浸在信中描述的故事里。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吾亦盼之。”
  读罢,刘雅掩卷叹息,心绪久久不平,起身转了几圈,摊开纸笔匆匆回信,询问真假。
  将信交给仆役,令其送往柴桑后,刘雅坐回桌边,忽然挠了挠头:“怎么会有两碗面?我以前就吃的两碗么?不记得了……”
  等待几日,仆役未归,他干脆不在家干等了,来到浔阳江边,取出茶杯法器,化作小舟,直趋柴桑。
  到了好友陶渊明隐居的南山之下,刘雅却没有看见陶渊明,问童子,童子回道:“子骥先生,太守邀我家先生前往武陵源,已去多日。临别时先生嘱咐,若子骥先生到了,请往武陵源。”
  刘雅大喜,连忙赶往武陵,到了地头,于溪边见到一位渔人钓鱼,刘雅在旁边看了多时,终于忍不住上前搭话:“敢问可是发现桃花源头的渔翁?”
  那渔翁道:“莫不是又来寻访桃花源的?”
  刘雅忙道:“正是,可否请示路径?”
  那渔翁道:“贵客不问我这鱼竿就要进山么?”
  刘雅愕然:“鱼竿怎么了?”
  渔翁道:“桃花源里有位仙姑借我此物钓鱼,说是若有人询问鱼竿,便可带路进山,贵客您不问,我是不好带路的。”
  刘雅忙道:“问问问,敢问这鱼竿……有何奇处?”
  渔翁道:“承惠,三十文。”
  刘雅无语,只得掏钱,那渔翁才开始解说鱼竿的妙处,什么鱼线如何神奇,什么但凡下钩,片刻就是一尾,每天收获个百八十斤不成问题,又是什么家里也起了三间瓦房之类,叨叨个没完。
  好在最后掏出点干货,告诉刘雅,说是山中别有一方天地,村中有百十户人家,不愁吃穿,这些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村中有位仙姑,自称白虎神君弟子,护佑村寨,法力无边云云,令刘雅对山中的景象多了几分期待。
  直到此刻,渔人才说完,又非拉着刘雅进村去看白虎神君庙,说是进山必看的景点,不看不给带路。
  刘雅无奈,只得从了。临走时,那渔人冲旁边树下招手,那边又出来一位,接了渔人递过去的草帽和鱼竿,渔人道:“三伢子,你先守着,我带客人进村。”
  三伢子戴上草帽,接过鱼竿往水里垂下,眼神却瞄着下游旅人来处,满脸期待。
  刘雅去了村里的白虎神君庙,按照渔人的指点,高价请了三柱高香敬拜神像,这才终于坐上了入山的小舟——理所当然又交了十文船钱。
  刘雅问:“你这么收钱,就不怕白虎神君生气么?”
  渔翁笑道:“丁仙姑说了,但凡愿意入山学道的,没人在乎这点小钱,在乎这点小钱的,那就是没有仙缘。”
  刘雅顿时笑了:“言之有理。”
  渔人操舟上行,渐入山中幽深处。舟行多时,山林更密,天色渐暗,刘雅忽然指着溪边一棵桃树道:“便是这桃树么?花开得极为茂盛啊。”
  渔人道:“客人也听说了?那里就是这番光景,美不胜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