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61

  黄昏来临,日影西斜,蒋七还在咔嚓咔嚓,顾佐后退一步,松了松背上有些发麻的筋骨。
  日头彻底躲到了山坳的后面,小院中已经昏暗了,蒋七依旧在咔嚓咔嚓,顾佐来回踱步,不是向窗外瞄一眼。
  明月高悬,院子中已经响起了虫子的鸣叫,蒋七终于起身,顾佐脑袋立刻凑到窗缝处盯着他的动静。只见蒋七走到屋后,抱了一堆木柴回来添火,火苗扑腾跳动的同时,他又坐回磨刀石边,继续咔嚓咔嚓。
  顾佐颓然倒在了床榻上。
  蒋七在院子里一直磨刀,顾佐在咔嚓咔嚓声中不知睡了多久,忽然醒了过来,却是外间的磨刀声停了。顾佐侧耳倾听,王道长原本住的主屋中,隐隐传来了鼾声。
  此时天色已经发白,到了快要蒙蒙亮的时候,小孤山上开始起雾,正是最佳时机!
  蒋七是有功夫的武夫,推门时响起的铜铃声很可能会将他惊醒,从屋门出去肯定是行不通的,顾佐也早就想好了,取出定向罗盘,跟屋子角落处开始挖掘。
  盖屋子的时候地面是压实了的,但毕竟还是泥土,把准备好的几碗水浇上去,立时就开始松软了。他虽然修为低浅之极,但好歹是有了点修为,将丹田气海中的那点法力运至手腕处,力道就大多了。
  挖不多时,一个深达尺许、长两尺的坑道就渐渐成形,正好从最下方绕过撑墙的几根木桩。
  顾佐从坑道中爬到屋外,又将背篓轻轻拖了出来,背在身上,蹑手蹑脚打开院子的柴扉。
  回头望去,天光已亮,晨雾渐浓,蒋七的鼾声自屋中持续传出,显然睡得正熟。
  顾佐心情舒畅,冲屋子挥手告别,转身下山。
  心中忽然冒出一句诗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不管妥当不妥当,总之极其贴合此时此刻的心情!
  哪知刚走没两步,山道间的浓雾中就显出一条身影,顾佐顿时大骇,这种时候上山的,不是陈六还会是谁?慌乱间转身想跑,却一时间不知该往哪儿去、该往哪儿藏,如没头苍蝇一般。
  也没时间没机会再考虑躲藏的问题了,身后已经响起一声招呼:“顾仙师,是你吗顾仙师?大早上的还出来迎候魏某,实在是不敢当啊,哈哈。”
  这声招呼是如此热切,这笑声是如此爽朗,顿时穿透了小孤山寂静的清晨,带起一群早起捉虫的飞鸟。
  不是陈六?
  顾佐转身,看见了迎面大步走来的魏计,他的脸上堆满了欢快的笑容。
第十章
追摄之法
  此时此刻,顾佐有一种想把对方捏死的冲动!
  长长吐了一口憋在胸前的浊气,所有的无奈只能全部收起,脸上强行挤出笑容:“魏公子,哈哈,你好你好,你好你好……”
  院子里正房的房门吱呀一声推开,蒋七走了出来,看了看柴扉外的顾佐,又看了看顾佐对面的魏计。
  顾佐扭头打招呼:“早啊七哥,那什么,贵客上门啊七哥,哈哈。”
  蒋七面无表情的冲魏计抱拳点头,走到顾佐住的茅屋处,盯着拴在门上的铜铃,然后伸手拨了拨,铜铃发出“叮当叮当”的鸣响。
  顾佐伸手延请:“魏公子请进,一大早的,怎么有空过来啊?七哥就这个性子,不擅言辞,魏公子莫怪。”
  两人进了院子,魏计道:“老七的性子我了解。”
  蒋七转过头来问顾佐:“你在干嘛?”
  顾佐偷瞄了一眼屋后自己挖的坑,还好被挡住看不出来,于是笑指魏计:“这不是魏公子登门么,我出去迎候迎候。”
  魏计抱拳:“顾仙师客气得紧。”
  蒋七试着开门、关门,关门、开门,问:“你怎么出来的?”
  顾佐在铜铃的清脆鸣响声中回答:“就这么出来的啊。”
  “那怎么没响呢?”
  “什么没响?啊,七哥说铜铃啊,响了的。”
  “我怎么没听见?”
  “七哥或许太累了,睡得熟了些,呵呵。”
  “你背着竹篓做什么?”
  “啊?哈哈,出门习惯了,见笑见笑。”说着,顾佐从蒋七身边挤进屋中,把背篓放在挖出来的坑道边,大略挡住了一大半。
  回头看了看蒋七,见他没有跟进来,还在门外执着的捣鼓铜铃,于是三两下把旁边堆着的土又填回坑里,匆忙间大略填平,这才出来把门带上。
  见蒋七皱着眉还在疑惑,顾佐赶紧打断他:“七哥,魏公子一大早前来拜山,想必肚子饿了,你那里的吃食,还请取一些出来?我去烧些热水!”
  蒋七疑惑着进屋去取面饼和熟肉,顾佐把水烧好,三人围坐在院中,一边吃一边谈。
  魏计道:“昨日魏某和家父谈起怀仙馆,言及顾仙师,家父提醒我,说是三个月前的家父寿宴上,顾仙师是来过岱岳馆贺寿的,顾仙师是王道长的弟子,当时在王道长身边。我这才想起来,总觉得自己失了礼数,怎么都坐卧难安,干脆一早赶来向顾仙师致歉。”
  顾佐无奈,心道真不用,嘴上客气:“不敢不敢,何须如此。”
  魏计又道:“说起来,恒翊馆关张,实在是山阴县的损失,王道长虽然没有牌票,但一身道法是极好的,家父也钦佩不已。对了,怀仙馆拿到牌票了么?”
  顾佐看了看蒋七,蒋七没搭理他们,自顾自的吃肉。
  于是顾佐只能自己斟酌言辞回答:“拿到了,多亏了六哥和七哥。”
  魏计点头:“那就好!既然有了牌票,将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不知王道长去了哪里?何时能回来?”
  顾佐道:“他临走时告诉我,要出趟远门,半月即归,但至今还没有回来。”这也是实话,顾佐没有骗人。
  “有办法联络上么?”
  “这就难了,他没告诉我去哪里,只说是去捉妖。”
  魏计想了想,道:“既然王道长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请顾仙师也是一样。顾仙师……”
  顾佐打住他:“魏公子莫叫我顾仙师了,我这点微末道行,当不得仙师的称呼。若是愿意交我这个朋友,干脆叫我小顾。”
  魏计摇头:“焉能如此?顾仙师有字么?”
  顾佐抬头看了看新换的匾额,想了想,道:“怀仙。”
  魏计点头:“好字……怀仙老弟师承王道长,于追摄法术上必有独到之处,我这次来,也是顺便想请怀仙上门,家父在岱岳馆中恭候,有点事情想请怀仙出手相助。”
  顾佐有点懵,王道长在山阴县立馆三年,的确以擅长追摄闻名,自己偷偷誊抄的《搜灵诀》,也的的确确就是这门道术,但问题是自己才修炼了六天,吸纳了两块残次品灵石的法力,别说王道长两成的本事,连半成都没有,如何帮得了堂堂筑基修士、岱岳馆馆主的忙?
  当下拼命谦虚,可着劲儿的承认自己“学艺不精”。
  他越谦虚,魏计那边却越是言辞恳切,并且一再表示事情不难,而且愿以重礼馈赠。
  正谈论之际,陈六回来了,听了魏计的来意,直接将话题转到了“重礼”上。
  魏计表示,事成之后,岱岳馆愿以两贯之资酬谢,又或者是两块灵石,一切好说。
  陈六当即做主:“行,就这么定了!灵石……就算了,我们要钱!”
  顾佐有点着急,忍不住道:“哪里就那么容易成事的?”
  魏计笑道:“怀仙此言有理,天下没有万全之事,不到最后一步,都难说成与不成。家父也说了,只需尽力而为便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论最终如何,都会感谢的。”
  话说到这份上,顾佐再要推脱就真说不过去了,而且他也不打算推脱了,财帛动人心啊,有陈六和蒋七两个地头蛇相助,或许真能办成!于是问道:“不知究竟是让我去找什么?”
  魏计看了看陈六和蒋七,满怀歉意道:“两位恕罪,此事不便让他人知晓,就连怀仙,也需到我家之后才能告知。”
  陈六很痛快:“小顾去就是了,江湖规矩嘛,我们哥俩懂!”
  顾佐跟着魏计下山,陈六和蒋七也跟了上来,边走边解释:“我们哥俩刚好进城办点事,同去。”
  到了城里的岱岳馆,陈六和蒋七告辞,陈六叮嘱顾佐:“我家在哪里你是知道的,事情办完来寻我,我和老七就跟家等你消息。”
  顾佐笑着答应:“六哥放心,我一定去找六哥,等着好了。”
  岱岳馆虽然不是本地的传世老馆,但开设已历三十载,还是很有底蕴的,财帛之丰厚,由其门面可窥一斑。
  两根门柱以金丝楠木而成,各自雕着十几只仙鹤,绕着柱子由下盘旋而上,最后钻入云中,雕工极其精美。
  “岱岳馆”三个字镌刻于横匾上,遒劲有力,笔势浑厚如山,一望而知必是名家所书。只是落款略草,顾佐一时没看明白究竟是哪位书法名家,就被魏计热情的拽进了大门。
第十一章
岱岳馆主
  岱岳馆有六名修士,属于大馆,除了馆主魏长秋是筑基修士外,其余五人都是炼气士,包括最不成才的魏计。
  魏长秋在花厅见了顾佐,稍事询问了王恒翊的情况后,没有在这上面多纠缠,而是直接挑明了请顾佐过来的原因,找一样东西。
  听说又是找失物,顾佐这回有点信心了,一来他已经初入修行,有了几分底气,二来有陈六和蒋七在,似乎很多事情都有办法。再说,并不是所有要找回来的失物都是猫,那种东西真的不好找。
  魏长秋向顾佐道:“我有位忘年交,前些时日来山阴会我,走时却丢了随身带来的狸猫。我这好友擅长驯化兽类,他走失的这只狸猫,是个稀罕物,驯化了多年。他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能看得出来,很是不舍。他走了之后,我一直念着此事,正巧昨日犬子说及顾贤侄,我这才想起来,你们师徒不是擅长追摄之术么?若能帮老夫这个忙,必有重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