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77

  浑人!洪涛觉得任何词汇都不足以描述朱八斤的整体风格。他不是傻,也不是坏,更不是暴脾气,就是浑。
  这毛病没治,能躲就躲,躲不开只能忍着。杀了他也改不了,因为他根本没意识到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还以为挺正常呢。
  一个浑人走了,前脚跟后脚的功夫,一个怪人又来了。
  当时洪涛正撅着屁股跟王大头等工匠蹲在金火作坊里讲授新技术呢,根本没发现有人悄悄的站在了窗外,把屋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得分分明明、听得清清楚楚。
  按道理说渭桥镇只有一条官道和两条水路连通外部,都已经被水虎翼禁军封锁了,没有乌金行的阿拉伯数字身份牌进不来。即便有了身份牌,每一道工序也都有技术员统领,新面孔是需要核对身份的,很难混入。
  小路就更不可能,洪涛自打来到此地,工地还没开工,就让工匠和禁军们把附近的树林全砍光、草地全烧掉了,还沿着皇庄的范围挖了一道两米深、两米宽的水渠,从灞水引入、渭河放出,既是护城河,又是基地内部的生活污水出处。
  渠内侧每隔三百米立有一座十五米高的瞭望塔,日夜都有禁军士兵在上面瞭望,要想跨过沟渠、翻过木栅栏、避开瞭望哨、躲过带着猎狗的巡逻队潜入基地,不是绝对不可能,却也难上加难。
  能进还得额能出啊,渭桥镇的出入制度一样严格,进的来不意味着就出的去。费这么大力气、冒着被射杀的危险,进来干吗呢?
  但有一种情况是能进来的,也不会及时通知洪涛,那就是朝廷派人来了,来的还是熟人,至少水虎翼的禁军认识,或者负责基地实际管理工作的高翠峰认识。
  这个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来的,并第一时间用圣旨接管了水虎翼的控制权,不许任何人去通知驸马,然后才带着苗魁、高翠峰在基地内好一顿转,最后来到了驸马所在的金火作,正赶上驸马在里面撇着瓢嘴充专家呢。
  洪涛正在吹什么呢?还真不是吹,他又把宋代的金属加工技术向前推进了至少六七百年。
  此时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小铁环和一串熘圆锃亮的钢珠组合,然后命王大头把一个直径更小的铁环用木锤直接凿进了大铁环和一圈钢珠中间。
  “嗯,不错啊,这套花架子弄的不错,珠子磨的也规整。看到没,这就叫滚珠轴承,把它装在车上,车抽插在中间,在轨道上跑起来根本就不用牲口拉,踹一脚就可以跑老远。现在各位就别琢磨怎么能让咱的矿石车跑快点了,赶紧琢磨琢磨如何减速吧,否则它能带着一串矿石车直接扎进渭河里去!”
  旁边还放着几个差不多模样的东西,看来这个试验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那些都不能让驸马满意。
  轴承?古代能做轴承?怎没说呢,如果古代可以冶炼钢铁,就可以制作简单的水力或者畜力冲压机械了,或者叫冲床。
  有了冲床,现代化的高速滚珠轴承做不出来,可是比木头咬木头轻便很多的铸铁钢珠轴承还真不是太难。
  形状好做,真能用吗?洪涛可以负责任的讲,有了自己这个二把刀金属热处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必须能用,还很好用。
  这个玩意就是大三一项重要实操试验,为首钢代培的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稍有一些课程上的不同,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上反而不是太讲究。
  假如洪涛不没事儿就泡病假的话,四年里能有小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不同工厂里度过,从炼焦开始一直到金属加工,每一道工序都得看看摸摸。
  说白了就是企业不打算弄一群书呆子,毕业之后马上就得走上工作岗位,一边当实习技术员、一边跟着老师傅继续学技术。
  至于说书本上那些东西,该扔的全得扔,百分之八十都用不上。只有等你爬到助理工程师那一级时才会发现,原来上学时候读的书是那么重要,想要继续往上爬,没有理论知识就考不下来职称!
  话扯远了,洪涛所做的滚珠轴承在五六十年代很多地方小厂都会做,那时候大厂的产能跟不上,广大群众又得生产生活,总不能连个轴承都没有。
  于是大厂就派出技术员到下面指导小厂生产,有些地方连土高炉都没有,那就用废铁化铁水浇铸,然后买现成的圆钢手工制作钢珠。
  啥?车床,我滴天啊,要是偏远农村能有车床,人家还费这个力气干嘛。当地连电都不通,有个手电筒就算高科技了。
  这种铸铁钢珠轴承,就是在当年那种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干的大环境下、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生生逼出来的。
  它的内外圈都是用白口铁、钢模和沙模浇铸的,和浇铸生铁炉子一样,细节甚至更简单,不用找啥老工匠,朱八斤的徒弟都会弄。
  钢珠肯定浇铸不出来,它得用粗细合适的钢条放到手摇截料机上先截成一节一节的小钢块,然后放到回火炉里回火,降低硬度、增加机械加工性能。说白了吧,就是让这一节一节的小钢块变软点,否则下一步不好成型。
  找一个钢锭,上面用更硬的钢凿冲出一个半圆的凹陷,再找一块小点的钢锭,同样弄出这么一个凹陷。把小块的钢锭装到水力锻锤上去,通过轨道上下对准,必须很准。
  这时把回火完毕的小钢块拿出来,放到大钢锭的凹槽里,落锤……咣当……一个球形的滚珠半成品出来了,用铁钳夹走,再放一个……咣当……又出来一颗半成品。
  假如想加快制作速度,千万别占用好多锻锤,那太浪费了。只需要把大钢锭上多弄几个半圆凹槽,然后在锻锤上多固定几个带同样凹槽的小钢锭就成了。每咣当一下,就会冲出来N个钢珠半成品。
  记住啊,是半成品,这玩意还不太圆,并带着毛刺。下面一步就该石磨上了,不过要把磨盘上半部分换成木头,再贴上牛皮,把滚珠半成品和粗细差不多的砂子一起放入,压上重物开磨吧。
  啥时候把滚珠上面的冲痕、毛刺都磨没啥时候算完事,反正水车也不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转,闲着也是闲着。
  其实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有时候看着很硬的东西,却抵挡不住相对软一些的摩擦,关键就是次数。
  这就算磨圆了吗?不算,还得换成更小的磨、更细的砂子,比较轻一些的重物接着转,道理类似球磨机。
  这次出来的是成品了吧?不不不,还差的远呢,还得用木头磨盘贴上牛皮抛光,不锃光瓦亮照出人影来,也好意思叫滚珠!
  抛光步骤也完了,应该可以算成品了吧。等等,还不成呢,因为这些滚珠大小不一定相同,差一点也不成,就这么较劲儿。
  现在要找一块小木板,上面用相同的钻头钻出来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洞,再用手工把洞四周的毛刺修饰光滑。它就是滚珠大小的标准,凡是可以通过这些小洞的滚珠就算合格。
第208章
窗外有耳
  筛选完毕之后,尺寸合格的滚珠还不能用,因为它们经过回火之后硬度不够,必须再经过一次淬火,把硬度提高才可以。
  这次淬火就是滚珠轴承能不能用的关键,不管前面的工序做的多完美,滚珠一颗颗就和用激光测量般的圆,还大小一致。但达不到硬度,放入轴承里也是白搭,有了负荷之后转不了多少圈就得掉皮。
  用多少石灰、多少纯碱、多少木炭粉,都是有比例的。渗碳箱温度多少,保持多久,也是有对应数据的。
  没错,这种淬火方式也叫表面渗碳硬化处理,只不过和盔甲比起来,滚珠的渗碳层要更厚一些,最好能完全渗透到中心。
  这样的滚珠就是宁碎不扁的,不会因为变形过大而把轴瓦磨坏,一旦扛不住压力,就咔嚓一下碎了。
  这一套工序挺复杂吧,洪涛眼睛一翻,撇着嘴说:复杂?靠,我才刚干了一半!
  是啊,滚珠处理完了,轴承的内外圈套瓦还得处理呢。白口铁硬是够硬,但太脆了,容易折断。咋办呢?弄个闷炉像烤鸭一样烤,温度够了、保温时间够了、降温速度控制好了,这些白口铸铁会变成黑心铸铁,也叫灰口铸铁。
  它的硬度并没太大降低,但韧性和机械加工性都好了很多。而这种烤鸭一般的方式,也是金属热处理的基础,称作球化退火。
  神奇吧,一冷一热、一烧一烤、水基、油基带盐浴,洪涛就像变魔术一般,通过看似很简单、实则总结了几百年的技术,把这些钢铁翻过来掉过去的揉捏。
  让你软立马就得跪下、让你硬穿着棉裤都得捅个洞、让你一边软一边硬……这个姿势太难形容了,只可意会。
  光有了合格的轴瓦和滚珠还不成,这种滚珠轴承比较原始,仅靠内外轴瓦中间的凹槽只能限制滚珠的左右移动,无法阻止珠子往一起挤。
  咋办呢?还需要用薄铁片做成保持器把滚珠互相隔开,并不会影响珠子的转动。这种东西还有个俗称很形象,叫花架子!
  之所以想起来做滚珠轴承,并不是洪涛一时起意,或者闲的蛋疼。渭桥镇基地里运送石炭、焦炭、矿石都是用一种木头轨道的畜力小火车,其实应该叫小牛车,根本就没火。
  这种车的轱辘是木头的、轨道也是木头的,虽然比人肩挑手抬要省力的多,可是赶上下雨啥的,轨道会很涩、木头轴承也同样涩,把大老牛累的嘴里直吐白沫,依旧是老牛拉破车,慢的很。
  洪涛其实是心疼那些牛,正好有了热处理设备,干脆顺手试试能不能把滚珠轴承造出来吧。这种东西也不是仅仅解脱了牛,还可以用在马车上。
  等以后到了湟州,大部分给养都要从京兆府运送。有了滚珠轴承的车肯定比原始的车省很多力气,毕竟湟州是高原,往上送东西不容易,也算是体贴一下王冠,让他和水虎翼兵将们少受点罪。
  “来人,给我围住,一个人不许走!”洪涛说得挺高兴,一高兴嘴上就缺了把门的,和工匠们又聊起了火车的前景。
  谁承想隔墙有耳,当外面的人听到一个火车就能拉着十万斤重物跑得比马还快时,眼珠子都要瞪圆了,再也忍不住,一声吼就冲了进来。
  “……裴、裴、裴中贵?真的是你!这、这是闹的哪一出啊?苗指挥,难道你也要谋逆了,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庄里对驸马和提点监司图谋不轨!”
  这个人的出现让洪涛的脑子有点短路,裴英向来是跟着皇帝转的,怎么突然出现在渭桥镇了呢?皇帝肯定没来,因为窗外依旧是一片噪杂声,到处都是工匠的身影。大舅哥就算再没架子,也不会微服私访的。
  再看看苗魁的德性,他居然听了裴英的命令,带着手下亲从官把这座大屋子给围了,即便没亮家伙,手却是抓在了刀柄上。不管因为什么吧,反正洪涛已经学会了先把大帽子给对方扣上,合适不合适戴过才知道嘛。
  “王大人……裴大人他……”苗魁的脸已经变成酸梨了,要说驸马是坏人他第一个不信,可要说为了维护驸马就违抗皇帝旨意也肯定不敢。干脆,还是把责任推给裴英吧,中旨他拿着,凭啥自己背黑锅呢。
  “王诜,此等机密之事你却在此毫不掩饰,可知如走漏了消息会是什么后果?这些人里你就能保证没有夏国、辽国的探子,就算现在没有,以后会不会有?”裴英并没否认,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个事儿。
  “啥消息这么紧要?”洪涛让裴英给说愣了,自己已经很注意保密了,别看渭桥镇地处荒野,真不比开封城里的南北作坊容易进,怎么还会受到如此指责呢?
  “你刚才说过可以背负数十万斤货物,日行百里的火车还不紧要?如让北朝造得此物,呼吸间就可兵临开封城下,置陛下于何地!”裴英本就是来调查驸马的,好像有点先入为主了,总把驸马往坏处想。
  “火、火车?嘿嘿嘿……裴中贵,这只是下官和工匠们劳累之余的一种消遣,权当故事听听就好。好吧,口说无凭,来来来,大头,和裴大人讲讲,本官还对你们说过啥故事。”
  洪涛终于听明白了,合算是偷听惹的祸,这不是无妄之灾嘛。但还不能轻视,必须解释明白,否则人最这玩意最不靠谱,裴英真回去和皇帝瞎说,自己真吃不了兜着走。
  “嘿嘿嘿……裴大人见笑了,都尉大人说可以用钢铁做个大鸟,肚子里灌上许多石油,头上装个竹蜻蜓,就能冒着黑烟飞起来,还日行万里,比玉皇大帝飞的都高……都尉大人还说到时候要带着小人几个藏在铁鸟肚子里,每个人背一把大伞,然后从云彩上面往下跳……嘿嘿嘿……哈哈哈哈……”
  王大头也是从宫里出来的,可能见过裴英,也知道此事的轻重,但说着说着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位驸马对人好,尤其对工匠们好,也有本事,唯独这张嘴太能说了,什么都讲,讲得还和真的一样。你要不信他就拉着你打赌,这玩意谁敢赌啊,有一个苗魁输了五年时间就够了,谁再上当谁就是傻子。
  “……堂堂驸马都尉、朝廷经略安抚使,提点坑冶铸钱司监司,穿成这样成何体统!王诜,你还嫌惹得事不够多吗?若不是陛下处处回护,你早就成阶下囚了!”
  裴英也听明白了,合算闹了半天又是驸马吹牛惹的祸,于是就更生气了。自己大冬天还得快马赶路,差点没把一身老骨头颠散架,不就是因为他吹牛吹的嘛,到现在还不止悔改!
  “不能把大人下狱,大人犯了什么罪!”屋里在说话,外面也能听到一些,还有人接茬了。
  “你们、你们要做什么!”裴英很愤怒的看了苗魁一眼,这都是什么规矩,什么身份都敢胡乱插嘴!
  苗魁自然明白宫里的规矩,赶紧扭头要呵斥一下,顺便让部下把不相干的人赶远点,谁承想这一回头差点没趴在地上找地缝钻。
  屋外不知何时已经围上了一群工匠,带头的就是胡家、武家那几个老家伙。他们不仅人来了,其中有几个肩上还扛着一窝蜂。
  这玩意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但被点燃就谁也躲不开。这么近距离穿不穿甲胄其实都一样,挨上就是个洞。谁也不敢保证工匠们就不会用,毕竟是他们生产出来的。
第209章
钦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