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477

  “就是蝎子弩的功劳,师傅不仅看了大人的弩,还亲手发射了几支弩箭,这才相信了我的保证。有黄蜂和蝎子弩在,大人身边三十尺内不会有危险。只是小人觉得此弩还是大了、射程太远,要是大人能再把它做小一些,可以藏在袖中就更好了。”
  蝎子弩就是洪涛弄的反向滑轮弩,因为弩臂是向前方左右张开的,很像蝎子的鳌钳,后方的弩身则是蝎尾。
  巧了,蝎尾上也有一根针,射出去的话比蝎尾针还歹毒,故此得名。这次洪涛终于风光了一次,从黄蜂到富姬等人都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好,皆伸出大拇指称赞。
  “先凑合着吧,此物并不完美,也不值得再费心思改进。待到官人闲下来会做一种更小巧、更准确、更毒辣的暗器,到时候保准你会爱不释手。现在陪我去营中看看,此地看来不能久留。官人我在此待着,地方官员们不甘心、朝廷里不放心、陛下也不安心。还是去湟州吧,早去晚去早晚得去,那不如早去!”
  黄蜂的请求倒是不难满足,如果他要求改小蝎子弩的尺寸还不能降低射程和威力,这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在牺牲射程的前提下,再小一点且威力不减真不难。
  可洪涛现在没精力去琢磨弩的问题,又要搬家了,这次路途更远、更艰难、更危险。在此之前他要把能准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充足,务求做到尽善尽美。
  另外还得挑选去湟州的工匠和留在渭桥镇的工匠名单,再把渭桥镇工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再和高翠峰落实一遍。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繁杂,即便天天不闲着恐怕也得忙一阵子了。
  “你们是害虫、你们是害虫,正义的儿童团、正义的儿童团,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杀、杀!”黄蜂出去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童声,稚嫩但坚定、冷酷。
  这是那群被收养的孩子,他们也跟着一起来到了京兆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们完全摆脱了在慈幼局时骨瘦嶙峋、蓬头垢面、战战兢兢、畏畏缩缩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健康、坚定、初生牛犊不怕虎和一种对未来的狂热追求。
  许东来,就是让这群孩子发生根本变化的具体执行人。实际上他也只是这个计划中的一枚棋子,对计划的全部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出于正义和怜悯,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并引以为荣。
  有时候吧,好人更容易被利用;有时候吧,看上去明明是件大好事,可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大多数人只能看到眼前,并以此为基础联想未来,还觉得自己很睿智。其实事情的发展很可能与他们的所见所闻背道而驰。当有人能看明白,进行善意的提醒时,反倒会被认为是恶意的。
  这套东西洪涛也说不清具体是从哪儿学来的,好像也没刻意去学。后世里通讯发达、信息量很大,日常生活里的很多事情仔细琢磨琢磨,好像都是这样的,也非常明确是由一部分人刻意引导的,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
  既然会了那总得试试好用不好用,事实证明确实好用。人在某种环境下确实是可以被操控的,不仅仅是操控行为,而是操控思想。
  这个问题就不用论证了,洪涛在前几辈子都用过类似的方法,无一不成功。其它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古今中外都有涉及,人们还给这种方式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洗脑!
  洪涛比较懒,洗衣服都懒,更别说人脑了。怎么偷懒呢?很简单,成年人脑子里东西太多,完全洗干净有点难,但小孩子的思想相对纯洁,更容易洗。
  尤其是这些曾经被社会抛弃的孩子,他们本能的会对当下社会有抵触甚至仇恨情绪,只要你能编出一副未来的美好画面,他们就从心底乐意相信。
  人这个玩意是主观动物,少部分人可以通过学习、见识刻意做到客观,但大部分人依旧会受主观操控。只要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好,那这东西就必须好,不好也会被掩饰、美化。人们宁可欺骗,也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些孩子们对驸马编出来的未来很快就接受了,因为驸马玩的更高级,他不全是在编,而是有原型、有成套的逻辑思想、甚至有明确的阶段细节。成年人天天听这玩意也很难找出逻辑上的错误,大部分也得入套,只是时间长短和程度深浅的区别。
第212章
她们就是未来
  更何况驸马是个能人,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状态。人这个玩意又是很容易崇拜能力的,他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一个人某方面能力强,其它方面也必然强,跟着强者走肯定没错。
  现在这些孩子、包括许东来在内,已经成了驸马的思想复制品,凡事必先琢磨驸马会如何如何,然后以此来界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驸马府到渭桥镇,大部分人对此并无异议,主要是他们并没刻意去关注,孩子们自成一体,平日生活、学习、劳动都是单独进行的,很少也不愿和外人接触。在孩子们眼中,除了驸马之外都是蠢人,和蠢人有什么可聊的呢?那样会拉低自己的档次。
  以前在驸马府和飞鹰社时,孩子们以学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到了渭桥镇,两者反了过来,多一半时间都是实践课,少一半时间用来增加理论知识学习。
  另外还增加了一门课程,就是军事训练,洪涛单独给孩子们设计了军装,分冬夏两种。这次没再顾虑任何人的习俗,改都没改,直接套用了后世的军队作训服,还是迷彩的。
  不过这时还没有迷彩工艺,染料颜色也不那么正。就是凑合把布料染成淡黄色,再用蜡染和扎染把淡绯色和土黄色弄到粗布上。
  效果嘛,反正也是各种不规则裂纹、色块纠结在一起,躲在冬日的北方地区,距离稍微远点确实不太容易被发现。夏装再把颜色调深一些,以绿色为主基调也凑合能用。
  在洪涛的特意引导下,孩子们已经有了后世的国家、民族、荣誉观念。一听说是为了保家卫国、杀敌建功,训练起来还是很刻苦的。她们原本也不是太娇贵的孩子,这些苦对她们而言其实算不得太苦。
  她们,没错,不是笔误,就是她们。慈幼局里的孩子性别差距很大,女孩占了大多数,男孩不仅少,还多有残疾。洪涛收养的这十九名小童,包括宸娘在内十六个是女孩子,只有三名男童。
  到了京兆府之后,许东来又去当地的慈幼局中收养了第二批孩子,依旧是差不多的男女比例。
  没辙,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思想太严重,当家长的但凡有一口气在,也不会把健康的男童抛弃。就算真的有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男童送到慈幼局,很快也会被需要孩子的人家领养走,想大量收养健康的男童很难。
  别看孩子多了一倍不止,许东来的工作强度反倒下来了。因为第一批孩子已经养成了固定的习惯,从生活到学习再到训练,她们就是第二批孩子的老师。
  这可真是言传身教,集体生活最能洗脑,比生硬的灌输效果好很多,后世的传销组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简单而有效。
  现在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徽章、一个简单的晋升等级,就能让孩子们卯足了劲儿的互相竞争。而且洪涛特别交代许东来,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们内部的争斗,欺负人与被欺负都是社会实践,早点尝试尝试没坏处。
  “我需要她们将来成为我的帮手,并不打算让她们封侯拜相、治理国家,你觉得朝廷会允许一位女宰相出现吗?”
  许东来对这一点有些抵触,他意识到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会丧失掉一部分人性的优点,非常担忧,可洪涛的回答让他无言以对。
  确实,就算这些女童个个都有王安石的魄力、欧阳修的人品、苏轼的文采,也无法步入仕途,更不能忧国忧民。能学得一身本领,将来当个女掌柜或者女匠人就算大福气了。
  “大家辛苦了……”洪涛也跟着黄蜂一起出了屋,顺便向操练的队伍挥了挥手。
  “为陛下尽忠!为大宋尽忠!”当院子里的小童们见到他之后,立刻停止了操练,收起手中的木刀木枪立正站好,异口同声的喊起了口号,每张小脸上都带着兴奋、激动的神情,就好像谁喊的声音最大,谁就是最忠心的一般。
  “恩,很好,很整齐。来,十八,把鼻涕擦一擦,下次记住要自己带手绢。你是大官人的养子,带着鼻涕出门是会被人笑话的。”
  既然孩子们都停下了操练,洪涛索性也停下脚步,走到队尾伸手抱起那个刚七岁的小男孩,替他把被冷风冻下来的清鼻涕擦掉。
  他叫王十八,除了宸娘,是第一批孩子里年岁最小的男童。当年他在慈幼局里脸色蜡黄、皮包骨头,像是随时都有可能死掉。但洪涛知道这孩子没大病,就是肚子里有虫,用砒霜打一打、再增强点营养就是个健康的孩子。
  果不其然,现在他的个头虽然还是最小,可身上已经圆鼓鼓的了,眉眼也端正,再过七八年就是个大小伙子。
  “……手绢被风刮跑了……”这里的孩子比同龄人要成熟懂事早,即便只有七岁,王十八也要自己打理内务,大件的衣服洗不动可以找哥哥姐姐帮忙,但必须要用同等的劳动交换,没有谁必须照顾谁的规矩,更没有嬷嬷能帮忙。
  而且除了吃喝之外,每个孩子的花销都有固定数量,谁弄坏了、弄丢了自己的物品,那就只能忍着等待下一次分发。
  洪涛并不鼓励大孩子去无休止的照顾小孩子,他更希望看到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独立的习惯。这玩意光说没用,让他们自己难受几次会学习的非常快。
  “那官人先借你一个用,等你发了新的立刻洗干净归还。来,都过来,官人有话要讲。”
  洪涛也不想从小就对这些孩子太严格,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心软。这些孩子的将来就是自己的将来,他们没时间去享受温情,因为环境太恶劣。
  “都冷不冷?”看着周围一圈被风吹得像小苹果般的脸蛋,洪涛咬了咬牙,很严肃。
  “不冷!”回答依旧很整齐,这是经过千百次不整齐磨合出来的效果。谁敢不整齐就等着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拳头吧,因为大家会跟着他一个人同时遭受惩罚。
  “不冷最好,过些天官人还要去更冷的地方,那里不光冷,还有野兽和敌人,怕不怕?”虽然回答的很整齐,洪涛也没露出半分笑摸样。
  “不怕!”依旧是斩钉截铁、整齐划一的喊声。
  “报告大官人,我们已经可以杀死坏人了。但王五、王十二、王十三、王十七不及格,真丢人!”
  之后说话的是个和紫菊差不多大的小丫头,长得虎头虎脑,摸样也更像男孩子,尤其是发型,比男孩子还男孩子,和炼铁炉上的工匠们一样,剃的是光头。
  她就是这群孩子里年纪最大的那个,实际年龄十三岁多,名叫王大。
  “……”洪涛回头看了看黄蜂和许东来。
  “……”这两人完全是两种表情,黄蜂微微点了点头,很肯定的样子。许东来则一脸苦相,勉强点了点头。
  “你觉得应该如何惩罚她们呢?”洪涛又把头转了回来继续问王大。
  这件事儿自打来到渭桥镇自己就和黄蜂交待过,也和许东来探讨过,黄蜂没意见,许东来不想干。
  啥事儿呢?杀人!洪涛想让孩子们尝尝亲手把人杀死的滋味,以免将来遇上特殊情况全尿裤子不敢下手。
  训练得再刻苦也不如直接见血管用,这也是不用论证的真理。杀鸡、杀羊、杀猪在开封城里就练过了,可唯独杀人没法练。
  但在渭桥镇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天高皇帝远,地方官躲还来不及,没人愿意到渭桥镇查案,也不用和公主、王嬷嬷她们解释。
第213章
未来很残酷
  可是杀谁呢?总不能随便抓个人就杀了,那样会影响孩子们的认知。必须让她们明白,杀人可以,但得有充分理由,不能想杀谁就杀谁。
  最终还是高翠峰无意中的话让洪涛找到了合适的诛杀对象,矿霸!
  这是一种类似后世不白社会的组织,他们原本也是矿户,因为本事不济或者时运不济,开矿挣不到钱,于是就改为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了。
  说白了吧,就是忽悠流民签假合同真卖身契到矿上来干活儿,然后从矿主这里拿到一部分钱、再从流民身上拿一部分工钱。
  流民很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签错了契约都没地方告去,去了也告不下来,还得被这些矿霸揍一顿,只能忍着。矿主根本没损失,他们才不管你从哪儿来、为什么来,签了契约就得完成,其它的一概不管。
  按说矿霸和洪涛也没半毛钱关系,矿石上带不带鲜血都是矿石,只要能按时凑够矿课就可以。高翠峰也没有铲除矿霸的意思,相反,他还要和这些黑不黑、白不白的组织打交道,免得这些人成为对立面。
  但洪涛觉得这些人里肯定有手上沾了人命的,既然这样抓来宰了也不是啥坏事儿,把他们的罪行和孩子们说明,也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是非观,还为当地铲除了一害,好像也是双赢嘛。
  当然了,矿霸的家庭就忽略了。他们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就要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总不能说只许你祸害别人家庭,不许别人祸害你吧。
  如何分辨谁罪大恶极、谁手上沾满了鲜血的工作由高翠峰负责,把人抓回来的任务自然交给了黄蜂。
  看来他们都完成任务了,孩子们也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实践。效果嘛,洪涛觉得很不错,只有四个孩子没敢动手,相当不错了。
  “让她们刷一个月厕所、洗一个月衣服!”王大很像电影里的红小将,满脸都是兴奋,一点看不出来对同类的怜悯。
  “这是许先生的决定,还是你们的意见?”洪涛没说这么处罚对与不对,反倒是比较关心来由。
  “……是我等私下定的,许先生只做仲裁。”王大挺得意,连先生都得听自己这些孩子的,官人说的道理确实好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