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7

  “官人请放心,大上已经准备好了三辆箱车,一旦情况有变,就会带着弟弟妹妹们直取湟州城,再带上王四和所有工程师,用最快速度去往渭桥镇找王冠王大人和高翠峰高判官,商议后事。”高俅用只剩下八根手指的双手给老师抱拳行了一礼,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给出了答案。
  “……成,有你在官人我就放心了,逃跑你应该也有天赋!”洪涛使劲儿拍了拍高俅的肩膀,又想起这孩子的奸臣身份了。一般来讲,奸臣都有逃跑天赋,所以撤退的重担才交给他负责执行。
  既然他半个字不差的记住了,洪涛也就没啥可担心的,一把抱起宸娘上了马,在几名特种兵的簇拥下,跟着一大熘箱车向前跑去。
  “蒋大人,我等坚守不退大人反倒不喜,此人还未战就已经备车要逃,大人为何如此欣喜?”
  洪涛走了,高俅半秒钟都没耽搁,马上回头往城里走,丝毫留恋都没有。看到如此白眼狼的行径,苗魁又忍不住了,四下里好像只有蒋大郎还算熟识。
  “鬼才知道,本官只知道帅司大人绝对不会败,所以才敢夸下如此海口。这孩子刚来的时候也不这样,自打入了青年团之后就一天比一天不是东西,可知道他没过门的媳妇是谁?”
  蒋大郎与其说是要死战不退,不如说是在赌桌上押宝呢。至于说高俅的本性他还是挺了解的,变化的过程更是一天天看在眼里,早就见怪不怪了。
  “……”苗魁做人还是比较爷们的,没有八卦的毛病。
  “王大,抹脖子的王大……”蒋大郎明明知道王大跟着帅司大人出征了,可是说这句话的时候依旧不由自主的左右环顾了一下,还把声音放得很低。
  “原来如此……难怪难怪!”苗魁听闻这个名字之后立刻就释然了,心中对高俅的一切看法全部化为乌有。看着那个一瘸一拐远去的背影,眼神里不再有鄙视,全都是浓浓的同情。
  其实冬天的山路要比春天好走,只要有雪橇,在积雪上前行更平稳更迅速,所有的坑坑洼洼都被雪填平。但积雪一开化,雪橇就不能用了,车轮和雪橇板比起来,再好的悬挂减震也相形见绌。
  为了能尽快走出这片大山,洪涛把新军分成了三部分,由特种兵带路分别从三条山路北进,走出山区之后再到集合点汇集。
  分散兵力会不会出现危险呢?百分百不会谁也不敢保证,大体上讲还是很安全的。
  新补充到卓啰和南军司军司的西夏军队还处于熟悉环境、分派兵力的阶段,除了几个必须占领的战略支点外,很少往边境地区派遣大规模部队。
  估计此时他们也分不出太多兵力了,熙河路的宋军已经开到了兰州城,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呼之即来,哪儿还有多余兵力往山区里扔。
  除了判断之外,蒋二郎的特种部队也提前以二三十人马的规模前出了几十里。他们会用旗语和望远镜定期和后面的大部队瞭望哨进行沟通,能把发现敌军的时间提前二个时辰左右。就算是偶然遭遇,洪涛也有足够时间决定到底是进是退。
  这三条路里西路最好走,也就是嵬名阿吴进出的那个山口。这里的坡度还算平缓,沿途的几条小溪也都被刨开的巨木搭上了临时桥梁,只要不出现滑坡、滚石之类的自然意外,对箱车来说并不算太难。
  另外两路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很多地方根本没路,就是从半山腰被羊群、牛群踩出来的小径通过,时不时就要用人力顶着箱车不发生侧翻才成。
  洪涛当然没谦让,怎么说自己也算中军,什么身先士卒、哪儿苦就去哪儿的事儿坚决不能干。那不是打仗,是作秀。主将就该待在最安全的地方,就像人体特意长了一个硬壳把脑子保护住一般。
  现在他不光不赶路,还使劲儿压着行军速度,一天只许走三十里,慢悠悠的往前蹭。他要等到另外两支队伍都出了山区,确定前面没有危险了自己再出山。
  这片大山就是自己最好的主场,啥步跋子、脚跋子的,进了这片大山就算入了坟墓。每座山顶都有瞭望哨,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眼中,真不想出去啊。
  洪涛只是在离开马尾城的时候跨马而行,那是做给苗魁和禁军看的,拐过一个弯之后就爬上了箱车,骑马哪儿有坐车舒服啊。
第329章
欺负孩子
  “你老磨它干什么,王大也是,哪儿有这么当姐姐的,拿刀子当礼物送,蕃人女子之间也没这个规矩。”坐在他对面的就是宸娘,这个小姑娘也穿着全套的盔甲,甚至比自己的还整齐,就像个小机器人。
  这是她大头爷爷送的礼物,钢甲片很薄,不能说全是样子货,象征性也比实用性高。但宸娘自我感觉不错,她一点不怕打仗,没事儿就拿着一块磨石蹭那把匕首。
  这也是礼物,王大送的,还很有纪念意义。它是王大在湟州城北门外抹钱铜脖子的那把刀,凶器还能传承呢。现在她用不上了,有了更趁手的武器,就传给了宸娘。
  “宸娘要手刃敌人,至少一名!”宸娘根本不听话,愈发使劲儿磨砺起来。
  “别老想着杀人,搞不好咱们也会成为别人的刀下鬼。”洪涛总喜欢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提起警惕不放松。
  经历过两场胜仗之后,身边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了一种随便打打就能获胜的观念。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好的是让他们燃起了斗志,敢于和强敌作战。坏的是盲目自信很容易骄傲,过份看高自己的能力很危险。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古来征战几人还!”宸娘可比洪涛积极向上多了,说得还特别真诚。
  “这又是从许师傅哪儿学的吧?别听他们瞎得吧,除了听着热血沸腾之外屁用没有。鼓励士兵牺牲并不是好将军,不怕死也不符合人性,如何避免更多伤亡并取得更大战果才是带兵之人需要考虑的。
  商人做买卖会尽量避免赔本,军人打仗也是同理,得想尽办法杀死敌人而自己不死,这才叫本事。和敌人同归于尽是士兵需要有的勇气,不是指挥官该有的美德。”
  洪涛自己会的古代诗词很有限,也不想在这方面加强,所以听到别人张嘴就是诗句很烦。这种唧唧歪歪的话很容易蛊惑人心,让人听了之后总觉得打仗是个多么彰显人格魅力的事儿。
  其实等那些作者上了战场,三分钟不到就得尿裤子,狗屁灵感,尿意还差不多。战争是人类史上最残酷、最血腥、最没人性、最没道德的大集合,同等条件下比的是谁更坏、更无耻、更缺德。
  非要去战争里找美好,也只能拿着放大镜掐头去尾截个片段,还不是老有。自己的孩子不管以后会不会从军,都必须让她们懂得这个道理,别纸上谈兵抱着太多幻想。美好多了半点好处没有,那玩意是麻醉剂,会让人脱离实际。
  “官人昨天可不是这么说的……”宸娘再聪明也不到八岁,和洪涛这种老狐狸、老油条比起来,浑身都是纯洁,就算她已经比同龄孩子狡猾了很多倍,依旧还嫩。
  “那不是说给他们听的嘛……你们俩看啥?转过头去!”箱车上不仅有洪涛和宸娘,还有两名特种兵和一名形影不离的影子,黄蜂!他能容忍驸马在马尾城单飞,但决不许驸马独自出征,死也得死在一起,这是他的工作。
  “将军和士兵就像店铺里的东家和伙计,一家店铺如果想长久经营下去,伙计不能太懒太笨,东家也不能太抠太狠。适当的鼓励必须有,但也不能死命的使唤。伙计要把活儿干好,东家要明白该干什么活儿,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
  鼓励士兵奋勇杀敌就是东家的责任,努力完成东家的任务就是士兵的责任。士兵杀敌不利,店铺得垮台,东家指挥方式错误,店铺也得垮台,明白了不?各司其职,没有谁骗谁的说法。”
  两名特种兵很听话的把头转了过去,可是耳朵还支楞着呢。他们也想听听帅司大人的古怪理论,对错先放一边,以前肯定没听过,多了解一种思路没害处嘛。
  但是等他们听完这番教育孩子的理论,心里就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帅司大人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吧,很多时候越是有道理的话就越难听。
  再说了,这么教育小孩子真的好吗?才八岁啊,如果她长到王大的岁数,这人还能要嘛,还不得成为世界第一大坏蛋啊!
  “……那宸娘也要当东家,东家干不好不用死,活计干不好就死了!”宸娘转着花眼珠想了想,觉得听懂了,也有了决断,还脆生生的讲了出来,等着官人的评价。
  “噗……咳咳咳,那你黄叔叔是东家还是伙计?”黄蜂正举着水壶往嘴里倒水呢,听到宸娘的话差点把自己呛死。
  “这个问题官人没有教宸娘……”想和宸娘套话,有时候比洪涛还难对付。因为她是个孩子,小女孩可以顺理成章的耍赖。
  “小娘子了不得,王大在这么大的时候可比她好对付多了。”黄蜂也不知道是在夸宸娘聪明啊,还是在示意这孩子太狡猾。继续仰起头喝水,不再掺合两个人的谈话了。
  “知道官人为何要带你出来,儿童团里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却都要留在马尾城吗?”
  洪涛也是闲着没事儿干,行军速度什么的自有王大掌握,索性就利用这段时间和宸娘聊聊。这孩子早熟的肯定的,有些事已经可以理解了。
  “她们没有宸娘聪明!”小丫头不光早熟还很自信,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
  “她们没了官人照顾依旧能依靠学识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你不成,你在大宋只是个外族,除了去瓦市做一些娱乐大众的嬉戏,你见过本朝有外族女人做官为贾的吗?广州、泉州可能有阿拉伯海商受人尊敬,但他们依旧有祖国,能给大宋人带来利益,你能吗?”
  这确实是洪涛特意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出征的唯一理由,宸娘已经被自己带歪了,如果把她独自留在大宋早晚是个悲剧。与其让她走向悲剧,不如和自己共生共灭,这就是她的命。
  “……”这个问题说到点子上了,宸娘这些年已经有点忘了自己的长相与众不同,现在想起来一脸都是懊悔和委屈。
  “如果官人打胜了还能保护你,要是官人打败了,咱爷俩只能一起马革裹尸还,你怕不怕?”看到宸娘居然没掉眼泪,洪涛觉得还得再刺激刺激。要打击人就得一棍子闷死才有效果,不疼不痒的没意义。
  “……怕!”这次宸娘眼睛里终于出现水花了,但依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它们掉下来。
  “怕也没用,将军百战死,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越怕死的越快。”敢不让眼泪掉下来,洪涛真忍不了,再补上一句,看你掉不掉!
  “兵法上是怎么说的,未料胜先料败。你看看你,从昨天开始就惦记着用这把小刀杀敌,难道说夏人都是被抓住的山鸡,说抹了脖子就抹了脖子。得意忘形是要遭报应的,以前官人讲的话你都忘了。做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刻都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能做超出个人能力的事儿!”
  宸娘最终还是被说哭了,刀也不磨了,杀敌立功的事儿也不提了,连带着一车人的心情都不太好,沉甸甸的。
  洪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些新军和特种兵们成长的太顺了,总以为凭借犀利的弓弩、火箭就能随随便便把夏人打败。
  自己没法为了锻炼军队就故意打败仗,更不能控制夏人的战斗强度,只能用这种方式稍微提醒提醒。
第330章
梁家有女
  西夏国都兴庆府,是一座完全仿照唐宋风格建造的城市,六十多年前由李德明的助手贺承真修建,李元昊称帝后就以此为都城。
  这座城市位于黄河西岸,西边靠着贺兰山,依山傍水,位置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宁夏首府银川市。
  银川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高耸的贺兰山挡住了来自西北的冷空气,黄河冲积出了大片淤积平原,气候好、地表水充沛,自古就是适宜耕种的好地方。
  所以在这片平原上不仅仅有兴庆府一座都城,还有定州、怀州、静州、顺州等一大堆小城市,乃西夏王朝的膏腴之地。
  兴庆府所在之内河湖密布,很难把城市修建的特别规整,但李德明依旧努力让这座城市更符合左右对称、南北贯通的规制。
  它的东西稍长、南北略窄,是个长方形。最长的地方不过五里,城墙很高大,由取自贺兰山的石料垒砌,外面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整座城市分成了外城和宫城两圈,宫城以外是居民区,宫城之内则是西夏王朝的最高军政部门皇宫。外城分六门,东南面的南熏门和东北面的德胜门外有很大的瓮城,称为南北两关。
  据讹力命介绍,兴庆府是按照佛的形状建设的,不过这个佛是头向东脚冲西趴在大地上的。城东的高台寺即是佛头、南北两关是佛的手、长方形的城市就是佛身、城西贺兰山麓的离宫佛院就是佛足。听起来吧,好像还真有点意思。
  但听在洪涛耳朵里,啥风水堪舆都是瞎扯,佛像之说更是牵强,他只是觉得这座城就是开封的缩小版。有三座城门的名字都是一样的,城内也是用街坊制,总共二十四坊。
  宫城比外城规整多了,是个正方形,且在城市的正中央。它的门比较多,一边三个,正门也在南侧,曰摄智门。进了此门就是奏殿,是西夏朝廷开朝会的地方。
  西夏的这一任皇帝叫李秉常,但此时坐在宝座上的却是位风韵犹存的中年女人。看年纪也就三十出头,如果洪涛在场,肯定得问问这个女人是怎么保养的。
  都四十了,整天玩宫斗,从十几岁就开始害完这个害那个,连自己夫婿一家人都舍出去了,在这么紧张的气氛里怎么就一点不憔悴呢?
  这位就是传说中的西夏梁太后,今年四十岁整。这四十年她过得太刺激了,自打十五岁在弟弟家里遇见刚登基两年的西夏皇帝李谅祚后就没闲着。
  先是蛊惑李谅祚诱杀了大权在握的没藏讹庞家族,然后又嫁给了比她小几岁的李谅祚,成为了第二任皇后。
  没藏讹庞家族就是她丈夫的家族,她的丈夫和李谅祚还是表兄弟,李谅祚应该叫她表嫂。而上一任没藏皇后是她的小姑子,公爹没藏讹庞还是当朝国舅,这个乱啊。
  可是没藏讹庞父子俩欺负李谅祚年岁小,手揽大权、权倾朝野,没想到最终倒在了梁氏这个汉族女子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