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477

  自打皇帝说让自己带着赵佣出征北朝,洪涛就明白谁是太子了。这件事儿本身也没什么争议,宋朝的皇家继承顺序以长为尊。
  赵佣虽然行六,可是他前面五个哥哥都挂了,只要不傻不残,太子之位原本就该是他的。而且赵佣还是神宗皇帝和朱贵妃的嫡子,向皇后还没儿子,所以名正言顺。
  “……驸马与吴王妃琼林苑份子之事甚善,凡事不可不留余地。老夫要去为皇子准备车驾,即日起延安郡王将随军起居,驸马要和宸娘好生交代,莫要再随意欺凌了,嘿嘿嘿……”
  但裴英所答非所问,从吴王妃说到宸娘,就是不提太子的事儿。说完还甩着袍袖走了,一边走一边怪笑,不再搭理洪涛。
  “嘿我个暴脾气,回到皇宫本官就拿你没辙了是吧?信不信我去奏请陛下,让你继续陪伴郡王殿下!”洪涛这个气啊,这也太孙子,翻脸就不认人。
  “……仔细想想老夫的话,以驸马的头脑不难得出答案,此事万万不可与长公主说起。”洪涛说的很对,裴英一回到皇宫立马就底气足了,不再怕任何威胁。
  “你的话……都是尼玛废话,这和长公主……嘶……”洪涛更糊涂了,裴英屁也没说让自己仔细琢磨什么?
  来回踱了几圈又突然瞪圆了眼,裴英还真不是啥都没说,他只是不敢明说,这事儿也没法明说。
  吴王是谁?神宗皇帝的亲弟弟,高太后的亲儿子,和皇帝是一奶同胞。宋朝有个比较特殊的规矩,继位者不见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可以是皇帝的兄弟。
  宋太宗赵光义就是接了哥哥赵光胤的班,宋英宗赵曙干脆就是宋仁宗从堂兄家过继的养子。从这一点上讲宋代皇家还是有点人情味儿的,并没因为皇位搞得互相厮杀,也并没有非把皇帝延续到自己这一脉的思想,只要是赵家人谁都可以商量。
  但就是因为有这个先例也才容易出现麻烦,洪涛相信吴王本人并没这个意思,可是自己那位丈母娘高太后就保不准了。
  她是位很自律、很强势、也很保守的太后,在后宫里基本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但对亲生儿子神宗皇帝搞的新政这位皇太后是非常非常反对的,甚至超过了司马光。
  可惜宋朝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她拿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也没办法,唯一的指望可能就是找个不支持新政的皇帝继位。
  赵佣、赵倜、赵佖这三位皇子原本也没有什么立场,他们连新政到底是什么都不太清楚,按常理由谁继位都一样。
  神宗皇帝把三位皇子送到了自己这里,其实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布儿子们也是新政的继承者,别瞎琢磨了。可是他忘了,他有个很强势的亲妈。
  自己那位丈母娘恐怕还有高招儿,既然无法确定亲孙子能站在反对新政这边,那不如来个更保险的,比如说由吴王继位。
  亲弟弟接亲哥哥的班儿也没什么不对的,满朝文武想必也不会太反对。吴王必须是新政的反对者,虽然他娶了王安石的前儿媳。
  这下神宗皇帝有点慌了,他必须要让儿子立功、立大功,以此堵住亲妈和朝臣的嘴,到时候谁也无法提出由一个废物王爷顶替有功皇子继承皇位的提议,所以才会如此着急。他是怕儿子的功还没立上就先闭眼,那真是死不瞑目。
  “大舅哥啊,你倒是有可能瞑目,可你妹夫我就有可能被挫骨扬灰了。”想通了事情的由来,洪涛觉得自己真倒霉。不光卷进了皇家废立的事情,还是其中一派的领头人。
  想不干都不成,敢说半个不字神宗皇帝就得气疯。自己是他最后的希望,谁敢活生生毁掉皇帝的唯一希望?
  “姑丈,父皇终于肯让本王去前线立功了,我要和宸娘一样成为大将军。”父子俩聊了半个多时辰,就在洪涛打算先坐在石栏上休息会儿的时候才出来,小脸上全是兴奋。
  “嗯,大将军好,不过在成为大将军之前还得劳其心志苦其肌肤啊。”洪涛嘴上说的义正言辞,可脸上全是狞笑。
  对不住了小子,你爹就会折腾我,我还没法还手。这回父债子偿,我先折腾折腾你再说。啥未来的皇帝,太远了顾不上,先过过瘾吧。
  “本王不怕苦!”赵佣一点都没觉出危险,还美呢。
  “驸马还是不要太过肆意妄为……”裴英正在前面带路出宫,身后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虽然没回头看驸马的表情也猜到了什么。
  “老大人还是省省吧,难道你想让殿下成为名不副实的花架子?”现在洪涛一点都不怕这个老宦官了,不光要怼,还得拉着未来的皇帝一起怼,我让你再废话。
  “本王要当真的大将军,本王不怕吃苦!”赵佣碰上这么一位姑父和洪涛碰上神宗皇帝这么一个大舅哥差不多,只是年纪小未曾察觉,心甘情愿的当枪使。
  “不许乘车,此地离府上不过一里路,随本官跑回去。若是跑不过本官,晚上没饭吃!”
  刚出内宫大门,洪涛就开始出坏主意了。他是报复不过夜,一想起自己的女儿将来没准也得吃瓜落,看着眼前的赵佣就是一肚子气。
  “驸马此举不妥,郡王的安全……”裴英也没法死拦着,只好拿安全问题说事儿。
  “嘿嘿嘿,老大人放心吧,本官更怕死,东华门外自有人守候。预备,跑……”看着裴英一脸不情不愿洪涛更高兴了,他不光要跑还要跑赢,争取成为第一个不给太子吃饭的驸马。
  “姑丈使诈……不算、不算……”赵佣怎么想也想不到天下还有如此不要脸的人,和一个小孩子比赛还得耍赖,嘴里喊着,小腿也不闲着,拼了命的追。
  “唉……要变天喽……”裴英看着一大一小越跑越远,低头锤了锤腰腿长叹了一声,扭头返回了宫门内。
第三卷
太行长歌
第515章
开国侯
  元丰八年春,驸马王诜回京履职,以治湟州,收凉州、甘州、肃州,开河西复治西域之功,拜太子太保,赐观文殿学士,知大名府,领大名府路经略安抚使,提点京兆府、河北东西两路坑冶铸钱司,封凉州开国侯。
  要不是元丰改制去掉了文散官职位,这位驸马脑袋上说不定还得加个紫光禄大夫之类的散官,普通奏章的一列已经写不下他的职务全称了。
  和前两次升官相比,这回进步堪称巨大,直接就封侯了。虽然凉州只是个下州,但那也是侯爵,平时就算王安石见到他,也得先拱手叫声王侯。
  而且这个开国侯还不是虚封,食邑千户,每户每年二十五文,随时都可以向凉州地方官府支取。不过洪涛没打算要这笔钱,凉州官府也没这笔开支,只是一种身份的代表,也不能世袭。
  可这次朝中对驸马升官发财的反对之声倒是最小,除了观文殿学士这个荣誉头衔有点争议之外,其它任命和赐封基本没人反对。
  洪涛当然不认为没人反对是因为大家真的无话可说,这帮人要想说,引经据典的连个县官都能说成不应该给。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改变了策略,从硬碰硬的正面对抗改成了捧杀。
  这个招数更阴险也更致命,还非常符合人性。当一个闲散驸马突然成为了国之重臣之后,巨大的成就感往往会冲昏头脑,不知不觉就做出很多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哪怕还能保持冷静,也架不住周围的同僚异口同声的赞美、奉承,好话人人都爱听。但它除了能增加点自信心之外,副作用更大。
  这些人就是打算把自己抬上天,让自己使劲儿扑腾,啥时候把天捅了个窟窿,嗖的一声掉下来,就一了百了、斩干除净了。
  反对赐予自己观文殿学士的官员其实还是比较正派的,他们之所以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个荣誉头衔通常要授予进士出身的官员,假如随便给的话就等于贬值了,失去了必要的荣誉感。
  不过皇帝说了,驸马王诜也不全是军功卓著,他还会写词。于是那首致橡树就被拿了出来,并被裴英当着百官大声朗诵,效果嘛,和驸马这个人一样毁誉参半。
  有的人说这首词情真意切、格调清新,虽然格式有些与众不同,但不失为一首好词。有的人却说这是啥破玩意,既没有词牌也不工整对仗,根本就不是词,算成乡野村夫的儿歌还差不多。
  最终还是苏轼站了出来,从文学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专业点评。洪涛当时并不在场,只听说苏轼那真叫口吐莲花,从古到今、引经据典,从各方面证明这这首致橡树是一种新的词牌体,不光不是粗鄙之作,还开创了诗词的新篇章。
  “本官若是把满江红也写出来,苏大文豪会不会拜我为师呢?”
  这些话洪涛自己听着都脸红,不过他确认苏轼的文学造诣是真高,相隔一千年都能看出这首诗的不凡之处。然后又开始畅想了,可惜不是他不想写,而是真记不住满江红的全篇,哪个工科生会背这玩意啊。
  “小丫,算对这道题爹爹有奖。”此时的洪涛正杵着腮帮子坐在书房里盯着女儿做作业呢。
  王小丫已经四岁了,虚岁五岁,简单的个位数加法还不会,让他这位算经作者耿耿于怀,甚至不惜拿出一枚湟州金币诱惑女儿开动脑筋。
  可惜的是回家已经快两旬了,一枚金币都没送出去。女儿在这方面好像特别迟钝,反倒对书画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没事儿就站在自己椅子上抓着毛笔乱画,作品很有后世抽象派大家的风范。
  “侯爷,高大人回来了,带去花厅还是书房?”就在女儿把五加八快算成梅花的时候,绿荷出现在门口。
  “来来来,替本官盯着小丫,这两道题不算对就不许吃果子!”洪涛回京之后第二天就差人去了渭桥镇,通知高翠峰把工作交给王十一主持,收拾收拾带着相关人员赶紧回京。
  既然已经立下了军令状,那就不能再瞻前顾后,三年之内必须做好北伐的准备。否则就是欺君之罪,啥侯爵也扛不住帝王之怒。
  “臭爹爹!”王小丫不光术数方面天生糊涂,还是个小吃货,和莲儿有一拼,非常喜欢甜食,整天就惦记着吃。
  “……二天不许吃蜜果!”还敢骂亲爹,没王法了。可惜洪涛不知道自己刚出屋,绿荷就从腰间的小皮袋里掏出一枚蜜饯塞进了王小丫的嘴。
  古人云家有慈母多败儿,一点都没错。长公主和绿荷一主一仆老说女儿常年见不到亲爹,所以就得多照顾,结果有些偏向溺爱了。
  “大人……哦,不,是王侯……也不对,下官一时都不知该如何称呼了。”
  高翠峰还穿着赶路的短打扮,连装束都没来得及换就上门道喜来了。这不光是驸马的喜事,也是他们这些追随者的喜事,水涨船高嘛。
  “不应该啊老高,谁都能如此浅薄,你却不该。这个侯爵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说好听点是爵位,说不好听的就是上吊绳,保不齐哪天就得把本官活活勒死!”
  洪涛不在意外人和家里人称呼自己的爵位,这是时代的习俗,皇帝封的不让叫能说得通吗?可是明白这事儿内情的人就别跟着掺乱了,三年出兵啊,这个紧箍咒每当有人称自己爵位的时候就收紧一丝。
  “……大人不是只领了大名府路的差遣,想是陛下要练新军对抗北朝,我等把工坊快些建成也就是了,难不成还要协助训练新军?”
  高翠峰只是听说了驸马的新任命,并不清楚驸马和皇帝之间的谈话内容,这一路上还窃喜呢,庆幸驸马没有直接进入北伐前线,这样责任就小多了。
  “哈……哈……呱……呱……老高啊,远离京师消息再灵通也有失漏,具体的安排本官不能和你讲,但绝对没有你说的这么轻松,知道延安郡王吗?”
  洪涛咬着后槽牙绷着脸干笑的声音把院里大树上的乌鸦吓得玩命飞,一边飞一边喊:各位兄弟姐妹扯呼啊,这家不能待啦,太瘆人!
  “下官知道……六皇子不是跟着大人从凉州刚回来,难道出了问题!”高翠峰没往洪涛想让他想的方向想,而是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假如六皇子回来之后身体有个好歹的,那这个侯爵封的可就有点蹊跷了。难道说皇帝只是为了堵大家的嘴,不能因为一位皇子的安危处罚为国开疆拓土的功臣,这才封了明显过份高的侯爵,打算等风头过了再找机会秋后算账!
  “别瞎想,你这心眼都长歪了。郡王殿下什么事儿都没有,有事儿的是本官。官家让六皇子继续跟着我去大名府赴任,给你一刻钟想明白了再回话。”
  古人不是云了嘛,近墨者黑。洪涛没事儿就让皇帝折腾一顿,现在也学会了怎么折腾别人。有些问题就得让下属去琢磨,不能说明白。想对了那是应该的,想不到就得乖乖听领导吩咐。要不说当官学问很大呢,全是套路。
  “恕下官斗胆,陛下难不成是在托……”高翠峰真没想一刻钟,五分钟都不到就有了点猜想。
  “你将来即便做不到执宰,当个三司使也绝对没问题。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别多问,问了本官也无法讲,且于事无补。现在你要替本官去大名府打头阵,和当地官员讲清楚,最好别再发生京兆府种凯那样的事情。周家娘子和王七会带人和你同行,她们要把当地的矿山统计分明,并找好未来工坊的修建之处。这件事儿你只有一天考虑时间,要想好再做决定,莫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害了卿卿性命。”
  听了高翠峰的话,洪涛真是佩服他对大宋官场的熟悉程度。这种人就是天生的政客,可惜由于一个进士出身给耽误了,谁说自学就不能成才。
  “大人如此体恤反倒令下官更加惭愧,不必等到明日,本官所属车马皆在新郑门外,不如直接转道大名府驻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