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477

  一听说光迎接不够,后面还有接风宴,洪涛立马就请上了病假。圣旨只说听调遣,没说不许病。其实大舅哥为啥给于侍郎弄张圣旨洪涛心里很明白,不就是怕自己捣乱谁也管不住嘛。
  于侍郎当然也不介意疯驸马缺席,压根儿也不想看到这张脸,要不是驸马身为大名知府,是名正言顺的地方主官,迎接仪式也别参加才好呢。
  估计在场的其他官员,包括王韶和沈括在内也希望驸马赶紧走,光看那张不情不愿的臭脸就让人心里哆嗦,再待下去保不齐会突然发疯,把辽国使节咬了可就麻烦了。
  “知府大人且慢,本官也不善饮酒,更不喜南朝菜肴。不过驸马菜的名号在开封城里尽人皆知,驸马酒更是纯厚刚烈,不知可否让本官一解口舌之欲?”
  连招呼都没打就想溜号,可惜天不遂人愿,背后传来了一声浑厚的男中音,把洪涛的脚步钉住了。人家都点名道姓了,假装听不见显然不合适。
  看来王韶说的没错,什么辽国使团,这帮孙子就是冲着自己来的。想必凉州一役带给辽国的震动比北宋还大,保不齐早就派使节去西夏打听过自己的事情。
  转身一看,四五米外站着一高一矮、一壮一瘦两个人,都没戴帽子,也都是髡发,袍子和裤子似皮似麻。
  说话的是高大壮,周边的头发都编成小辫,每根上面都挂着小饰品,很有嘻哈范儿。只是一脸大胡子收拾的不太利落,看上去有些邋遢。
  “这位大人好耳力,您是……”刚才介绍的时候洪涛是真没听,也没主意看,光留意队伍里有没有年轻漂亮小姑娘了,结果很失望,一个都没有。
  “大辽兰陵郡王、南院枢密使萧兀纳。这位是新晋南院枢密副使萧特里,本官族侄,对驸马菜和驸马酒早有耳闻,可否赐之?”
  别看这两位的打扮长相有点粗狂,但说起话来一板一眼很是规整,口音有但不重。沈括说过,契丹有一部分贵族,尤其是皇族和后族,对中原文化非常热衷。
  他们从小就学习汉字、汉话、写文章作诗的水平不敢说和北宋进士水平相当,但也差不太多。这两位又都姓萧,想必是契丹皇后一族,有这种造诣不足为奇。
  “于大人已经备好了酒宴,要不改日本官登门再请?”
  是不是后族、姓耶律还是姓萧洪涛根本不关心,再过一两年全得姓一个字儿,死!请他们吃饭纯属浪费粮食,更浪费绿荷和紫菊的时间,还是算了吧。
  “无妨无妨,本官明日即将陪同使节返京,兰陵郡王和开国公还要在府城盘桓些许。王大人是主,这待客之道就不用本官多言了。”
  什么玩意最可恨?不是敌人,而是关键时刻出卖自己人的内奸。于侍郎此时在洪涛眼里就是内奸,不帮着自己人解脱还故意找麻烦,让自己下不来台。
  “那成吧,还有没有想蹭饭的了?要有一起去,本官的驸马菜轻易不做,做一次就管饱,想吃的赶紧随本官回府,现在不去再想吃可就没机会了啊。黄蜂,派人通知绿荷紫菊,让她们回府准备准备。呃……萧……郡王是吧,本官还要去河边抓两条鱼入菜,您二位是先去府上喝茶,还是随本官一起溜达溜达?”
  既然躲不过去,还有猪队友挖坑,洪涛索性也不装了。啥礼节不礼节的,临阵磨枪都来不及,平时啥样就啥样吧。只要记住一点,别动手打人,估计大舅哥也不会埋怨自己。
  “开国侯会抓鱼!本官倒要见识见识,同去、同去!”请是请了,除了小个枢密使有兴趣之外,辽国使团里没有第三人站出来想吃驸马菜。看来他们肯定商量好了,两个枢密使就是专门对付自己的,其他人不参与。
  “备车!”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洪涛在战略层面上很藐视对手,但在战术层面上非常重视。连马都不骑了,而是要上驸马车。
  这两个辽国枢密使到底怀着什么心思真摸不透,万一他们突然对自己下手,小个的还好说,那个高大壮真不好对付,就算黄蜂在身边瞬间也挡不住两个啊。
第552章
徒有虚名
  洪涛去河边还真是抓鱼,黄河大鲤鱼。此时的黄河比后世富饶的多,不用任何添加剂、小药、香料,只需把米饭粒揉成团挂在钩上,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刻钟,必有鳍尾红灿灿的大鲤鱼上钩,运气好还能钓上黄灿灿的金鲤。
  味道嘛,肯定不如海鱼好吃,因为刺多,生吃还有点土腥味儿。但聊胜于无,想吃新鲜海鱼没可能,只要手艺好照样能把鱼刺剔干净,再用醋、白酒和姜末多腌一会儿土腥味也就淡了。
  “夏天捺钵旁边有个淖尔,里面也有好多鱼,和王丈抓的差不多大。”两位辽国官员到不讲究,就蹲在洪涛身边看着,还对钓上来的鱼进行了评价,只是这个称呼有点别扭。
  但洪涛没法纠正,按照唐礼,士大夫之间交往称呼对方为某丈是很文雅的用词,宋朝也很流行。
  “淖尔……这不是蒙古话吗?”一个大宋开国侯坐在栈桥上,旁边还蹲着辽国兰陵郡王和南院枢密副使,要是换个地方见面立马就得先动手为强,可现在不光不能打还得找话聊。
  “蒙古?”
  “哦对了,应该叫鞑靼对吧?正好,我想问问两位大人,鞑靼人现在是啥情况?”
  聊什么呢,宋国和辽国就别聊了,得找个不相关的话题。这也是话赶话,洪涛突然想起了眼下蒙古高原上受冻的成吉思汗,或者他爹、爷爷啥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吐蕃人、回鹘人相比,鞑靼人好像更可怕一些。
  宋人对鞑靼人的了解几乎空白,知道这个名字的都不多。但辽国内部本身就有鞑靼部落,他们多少也应该知道点情况。
  “鞑靼人?在我们那边称为阻卜人,住在镇州附近,开国侯认识他们?”这一杆子捅的有点远,萧兀纳一脸的迷茫,还有点警惕。
  “不认识,本官镇守凉州时从沙漠里抓到过几个鞑靼……阻卜人,他们说是从辽国来的。本官很纳闷,贵国人怎么跑到凉州去了。”瞎话那不是张嘴就来嘛,还特别靠谱且没法查证,爱信不信。
  “阻卜人想必是南下迷了路才进入了夏国……哦,是贵国境内。我没去过镇州,不太了解当地的事情。说起凉州倒有个问题想请开国侯解惑,几千新军是如何面对两个军司合击还能全歼。我和西夏人打过仗,且打败了,自愧不如。”
  萧兀纳可能真没去过阻卜人聚居的镇州,也可能是不想聊这个话题,一句带过,顺势问起了他感兴趣的。
  “嘿,你还真不吃亏啊……想知道我是怎么打败西夏人,特别简单,本官会神仙法术,可以呼风唤雨。轻则降下天雷、重则山崩地裂,区区几万西夏兵将不足挂齿。”
  这种谈话方式很没意思,双方谁都没有半点基本信任,就比谁的嘴皮子利落、编瞎话的能力强。洪涛很善于此道,也爱说爱聊,却不喜欢平白无故的浪费时间,说话也是有成本滴。
  “世上岂有这种法术,难不成是神仙下凡!南朝汉人就是奸猾,不想答可以,欺我二人痴傻为何!”萧兀纳显然是理解了这番屁话,但那位一直没吱声的南院枢密副使不太乐意了。
  “哈,南朝汉人奸猾?这可真是贼喊捉贼、颠倒黑白。本官再奸猾也是以本来面目示人,这位特里大人雄雌难辨,难道北朝契丹人就很实在?”
  对方的反驳在理,世上哪儿有神仙,纯属胡说八道,确实有蒙傻子的嫌疑。但这是官场惯例,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通常是编个明显的瞎话,用来提醒对方不要再追问。
  可这位辽国南院枢密副使居然急眼了,只能说明一个事儿,他根本不是官员。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他,而是她,女扮男装!
  洪涛早就看出此人身份有问题,她的髡发是真、胡子是假;脸手的皮肤不太细腻、但眼睫毛太长;有长袍罩着一举一动像个男人,可一上马就把大腿和腰臀露了出来。
  以洪涛这双看遍天下裸女,而心中无码的神眼,立刻就确定这是一个年轻女人。原本不打算揭露,这个女人真引不起自己的兴趣。
  她皮肤粗糙、肤色古铜,长相还凑合,身材也算高挑,可髡发的女人太超前,洪涛自认欣赏不了这种美,也就没了挑逗的兴趣。
  但她没有自知之明,还敢用诚信问题反驳自己,那就别留什么面子了。最好能把她挤兑急,双方不欢而散,不光省了一顿饭菜,还不用去回答那么多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本宫外出时一向如此打扮,听好,我乃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小女耶律特里,你很怕吗!”洪涛的指责并未让对方语塞,反倒更理直气壮了,还上前一步,挺胸昂首露出蔑视的神情。
  “大人尽管处之,末将应付的来。”率先对这句话有反应的是黄蜂,因为驸马在揭穿对方身份时就起身站到了自己身后,意图很明显,怕对方暴起伤人。
  “本官已有长公主和两位妾氏,男女授受不亲,还是有点距离的好。”硬怼?不合适,洪涛怎么看萧兀纳怎么觉得打不过,再加上一个女扮男装的耶律特里,黄蜂应付起来不见得能万无一失。
  武打小说里不是说过嘛,江湖中有几种人最难对付,其中就有和尚和女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为妙。
  “既然是公主殿下驾到,还是去馆驿中歇息比较妥当。本官这里人员杂乱,恐有差池。来人啊,护送两位大人回馆驿……”说到底洪涛也没敢从黄蜂身后站出来,只是稍稍露出半个身体,下了逐客令。
  对方是辽国公主,至于她为啥会跟着使团一起来,还乔装打扮,谁知道呢。有了这个身份反倒好办,还聊个屁、吃个毛。
  “本宫不太明白,堂堂大宋开国侯,孤军剿灭西夏甘肃、白马两大军司的大将军,为何对一个女人如此惧怕?南朝汉人都如你这般言而无信,说好的驸马菜和驸马酒也不请了?”
  可惜对方不吃这一套,连走的意思都没有,还用言语挤兑,一口一个南朝汉人,说得黄蜂直咬牙,不时的用眼角向后撇,希望帅司大人别再继续丢人了。
  “和国事相比,个人荣辱何足挂齿。私下接触外国使节不符大宋律,两位还是不要为难本官,得罪、得罪。黄蜂,务必把两位贵客安全送到驿馆并告之于大人知晓!”
  爱说啥说啥,和洪涛比脸皮厚度的人至今没有得逞过。甩下一顿场面废话之后,把鱼竿往栈桥上一扔,转头便走。还别打算跟着,一队特种兵已经挡在了自家大人身后,没得到命令谁也别想过。
  “挞不也,此人真是王诜?”
  “确实不假,只是和传闻有误。到底是西夏人说谎还是王诜有意隐瞒还需再看看。”
  事已至此这顿饭算是蹭不上了,两名辽国使节上了马被黄蜂和特种兵簇拥着返回城内,一边走一边用契丹语聊了起来。问话的是耶律特里,看萧兀纳回话的态度这位确实像辽国公主。
  “一个连女人都怕的南朝驸马,能做到此位定是仗着裙带之利。甘肃军司本宫不知,白马强镇军司和西北路招讨司交手数次不落下风,岂是那个软蛋能对付,传闻有误!”
  耶律特里确实是辽国公主,还不是随便找个王爷家的公主,如假包换的辽国皇帝三女。她对洪涛的第一印象很负面,干脆说成看不起更恰当。
第553章
突发情况
  别看契丹贵族崇尚汉学,但尚武精神并未消退,从男到女、从小到老,评价人的第一标准就是够不够勇猛,然后再说人品。
  洪涛是既胆小又羸弱,放到南朝士大夫阶层里都算不上出类拔萃,与契丹人的审美标准几乎就是对立的,必须被看不起,进而就开始怀疑他过往功绩的真实性。
  “殿下慢下结论,南朝人向来诡计多端,我们还是依计而行,找机会多看看为好。”萧兀纳比特里公主年长一些,更稳重。虽然也对洪涛的表现不太看得上,但也没那么容易下定论。
  这次辽国使团南下只有一个目的,探听大名府路虚实,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位南朝驸马王诜。这位驸马离开甘凉路不久,一队西夏使节借着朝贡的机会抵达辽国,同时也把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带给了辽人。
  西夏人一直避免谈及宋夏凉州之战的详细细节,但这次却和盘托出,重点突出的就是驸马王诜率领的湟州新军。用意很明显,警告辽国皇帝有个大坏蛋到你们身边了,肯定不怀好意,千万小心。
  辽国君臣都听懂了,也深以为然,然后就有点含糊。辽国会怕宋朝发动战争吗?按理说以前不怕,步兵进攻骑兵是非常非常冒险的举动,可算得上九死一生。
  但这十多年辽国内部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耶律洪基这位皇帝很像后来的宋徽宗,满身都是文采,但当皇帝不灵。
  他甚至比宋徽宗还烂,不光没把国家治理好还引起了继位者之争。先是皇太子妃被权相耶律乙辛诬陷与伶人偷情,接着皇太子也让耶律乙辛诬陷贬黜,最终死在了耶律乙辛手下。
  这皇帝当的连名正言顺的皇太子都保不住,是不是很窝囊?更窝囊的还在后面呢。耶律乙辛觉得皇孙耶律延禧也碍事,又想故伎重演。
  结果被萧兀纳联合耶律洪基的小女儿耶律特里力保皇孙小命,并诛杀了耶律乙辛一党,算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耶律洪基本来想将小女儿耶律特里许配给萧兀纳,但萧兀纳不知为啥拒绝了,只答应任南院枢密使,并主持接待了西夏使节,对驸马王诜出任大名府路经略安抚使一事最为敏感。
  耶律乙辛是诛杀了,跟着他一起密谋造反的官员也被杀了,这些人里不乏百战将领,现在的辽国正虚弱着呢。
  东边的女真人和渤海人、西边的阻卜人都不太安生,耶律洪基手里能用的将领也不太多,到底该先应付东面还是西面或者南面,必须得有个主次之分。
  相比较起来,最大的还是来自南朝的威胁,这种战争一旦打起来规模就不会小,想打就得提早布置,在东西两边采取安抚政策。要是没有这种迹象,那就先把工作重心放到内部平叛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