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477

第594章
骗来的船队
  三艘武装货船这次出行没出什么纰漏,四十天之后安全返回了大名府码头,船上还带着一千多头活羊。
  开封城里的活羊价格每斤差不多130文,按照每头羊20斤算,一头羊也得两贯多钱。可是到了辽国羊就不值钱了,这批羊是按照每斤40文换回来的。
  生铁的价格在大名府路每斤差不多20文钱,洪涛和萧兀纳说加上运费要40文,还别嫌贵,乌金行的生铁和普通生铁不同,杂质很少,锻打成钢的转化率要高很多,40文占大便宜了。
  其实就算再贵点萧兀纳也乐意要,洪涛之所以也没在价格上追求利益最大化,完全是因为这种交换就一次,犯不上太斤斤计较。
  要不是得装装样子免得对方起疑,他都不打算讨价还价,你说一只羊换一千斤生铁都成,反正换回去也用不上,早晚还得拿回来。
  这一千多头羊洪涛也没打算倒卖赚钱,拿出二百头交给王韶派人送回开封城交给皇帝,算是臣子的一点小礼物。
  再拿出三百头劳军,不是给新军,他们有肉罐头吃从来也不缺嘴,是给修河堤的工程兵和民夫。这些人干的都是造福一方的善事,大鱼大肉供不起,来碗热乎乎的肉汤喝表表心意吧。
  但是干啥好事都不能赔钱,这是洪涛的原则。剩下的一千头羊就不送了,全卖给王浩让他拉回南方去,把三万斤生铁和运费拿回来就成。
  对于王浩而言活羊比生铁还赚钱,拉到南方价格会翻倍的,羊皮也是好东西。从甘凉路购买活羊运输距离太远不好伺候,死亡率一高就不赚钱了。从大名府走水路六七天就能到明州,损耗要小得多。
  “大人,不如让小人的船跟着新军的船一起北上,从海河口直接把活羊拉走,免去进出黄河的麻烦价格还能高一成!”
  王浩刚刚从济州岛运送补给回来,突然被一千头活羊的大单砸到脑袋上,立马就不为白跑两趟海岛郁闷了,笑眯眯的凑上来出谋划策,打算再把南方沿海地区的羊肉市场也垄断。谁能去辽国港口直接拉活羊回来?咱就能,这就叫本事!
  “叔父一次能拉走多少头?”洪涛对王浩的提议好像有点感兴趣。
  “……大人有多少咱家就能拉走多少!”稍稍迟疑了片刻王浩就给出了答案,同时眼仁也成方的了。
  “嚯,叔父这口气有点大了吧,一旦羊肉上市太多肉价必然要跌,恐怕没有啥赚头。”洪涛摇了摇头,觉得王浩有点让钱财蒙住了双眼。
  “不然,活羊可以饲养,可以销往内地,就算掉膘只要草料足够个把月就能恢复。大人能搞来活羊,小人立刻就去联系船只,王家的不够还有其他家。从北往南,杭州、明州、台州、温州、福州、泉州……我估摸着都不一定能到小人家乡这些羊就全卖光了,还得特意留一些到广州,那里的价格更高!”
  算错账的是洪涛,他忘了活羊和羊肉的区别,也不太理解宋人对羊肉的喜爱。尤其是北地的绵羊,肉质味道和南方散养的完全不同,可惜一年到头也见不到有人贩卖。
  王浩的计划还真不是瞎说,每个港口售卖几千头丝毫不是问题,都不用往内陆销售,一趟下来几万头的销量该是有的。
  “那咱们就再跑一趟,十月中旬如何?本官听辽人说起冬天的羊肉比夏天还要肥美几分。他们那边草料不够就得大批宰杀,我们赶在初冬抵达说不定价格还会更低。”有错就改,洪涛立马从善如流,还提出了更可行、更专业的建议。
  “大人英明,天气越冷羊肉就越好卖,本官这就回去准备,再去沿途港口打个招呼……对了,大人,您还没告诉小人到底有多少头羊、需要多少船只运送呢?”只要是赚钱的事儿王浩就啥也不怕,别说去辽国,就算让他开船到天边也没问题。
  “最少也得有三五万头吧,保不齐还有马匹和牛……”洪涛皱着眉头很认真的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给出的数据很保守。
  “咕咚……你们这群天杀的懒货,手脚全麻利点,那是羊,又不是婆娘还得哄着!大人,小人这就走,十月初指定回来!”
  听到这个数字王浩的心脏病差点犯了,咽了好几口唾沫也没想出该如何应承,只能拿船上的水手说项,借此掩盖心中的无比激动。
  驸马说正事的时候向来留有余量,他说三五万指不定就是六七万,他说保不齐有牛马,百分之八十就真可能有。这是一笔横财,光靠王家吞不下去,必须赶紧回去联络其他海商加盟。
  另外还有下家也得提前打好招呼,几百头羊随便找个熟人就办了,但上千头、几千头的数量级就不能搞突然袭击了,说不定还得去联系内地的大买家。处理这些事儿都需要时间,别看现在刚刚七月中旬,可一点都不富裕。
  “三五万头羊……这怕是要上百万斤生铁,大人难不成还要从渭桥镇调运?”有王浩在场黄蜂始终没开口询问,可心中早就开了锅。
  用生铁换活羊的目的驸马解释过,鱼饵也。可如今这个鱼饵有点太大了,扔一团叫鱼饵,扔几麻袋下去那还是鱼饵吗?不成喂鱼了,更别指望能把鱼钓上来,都吃饱了。
  “呵,术数学的不错嘛,都会心算了。你恐怕还不知道,本官这次不用生铁与辽人交换了,待王掌柜的船队一来,装上去的全是罐头、滑轮弩、马蜂窝、霹雳弹,新军用啥本官就装啥,全给辽人送去。怎么样,想不想去官家哪里给本官告个黑状啥的?就说本官与辽国公主有奸情,打算叛国投敌!”
  洪涛突然表情夸张的道出了一个秘密,有关下一次与辽国交换货物的秘密,说得那叫一个笃实,还咬着后槽牙。
  “……大人准备北上了?!”黄蜂看着眼前这张扭曲的脸,突然咧嘴笑了。
  “算你还不糊涂,别忘了本官的叮嘱,要寸步不离延安郡王身边!”现在洪涛已经不怕走漏风声了,就算自己每天到大街打着标语游行,对战况也无关紧要,不到二个多月的时间啥也改变不了。
  “那王掌柜他……大人您……”黄蜂早就知道北伐的事儿,几月份出发对他而言没什么区别。
  不过还有个事儿比较纳闷,既然是去打仗,船上装的又都是军用物资,那王浩他们岂不是白跑了,这很不符合驸马的一贯作风。
  “本官可没骗人,届时辽国南京附近的牛羊马匹都归他们,想拉走多少就拉走多少。至于说运什么过去王掌柜好像并没问吧?他要把王家闺女许配给你了,否则你怎么会为他家操这份心!”
  这个问题问到了洪涛的伤疤上,他就是故意忽悠王浩和其他海商的。不忽悠没辙,和他们说出船帮自己运军需品,还得去辽人的海港,他们敢吗?
  但不能承认自己是故意骗人,还是骗合作伙伴,这个名声要是传出去太伤人品了。所以问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居心叵测滴,必须受到打击。
  “馆驿里的辽国使节正在收拾行装,听杂役说他们好像要北返,周大人让属下来问问大人该如何处置。”
  黄蜂遭受类似精神攻击的次数数不胜数,在这方面驸马比小人还小人,专门喜欢挑别人的软肋捅,半点也和他经常自我标榜的君子沾不上边。但想靠嘴皮子打败他也是没啥希望,黄蜂干脆改谈正事儿。
  “全部扣下送到新军军营里看押,另外告诉周大人清理计划可以开始了。”
第595章
摊牌
  其实从七月初开始,只要不瞎就能发现大名府路不太正常,隔三差五会有槽船停靠,送货的接货的不再是商人而是新军。货物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装上箱车之后一队队从府城里穿街而过,源源不断的向北而去。
  这么多箱车别说大名府路百姓没见过,放到开封城也是壮观的奇景。唯一不会对此感到太稀奇的就是湟州和甘凉路人,在他们眼中箱车队就代表着战争,驸马王诜又要出手了。
  没错,准备了足足三年,耗费了皇帝几乎一半内帑和洪涛全部财产的北伐终于要拉开序幕了。在登台亮相之前洪涛还要做一件能让朝堂上吵翻天的事儿,抓捕辽国人。
  大名府路所有的辽人,不管是来干嘛的只要没有户籍一律抓起来,没有任何罪名,其中当然也包括馆驿里的辽国使团,还有一部分被山川督察院证实与辽人有紧密接触的宋人。
  这么做的目的不光是怕他们提前走漏风声,还要把北宋朝廷完完全全的拖入到战争状态中来。你们不是犹豫不决吗?得嘞,我帮你们下决心。
  古人讲究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一旦代表国家出使的使节没有受到礼遇基本就和宣战差不多。等到出兵前几天再把这些辽人客商和使团释放,给他们时间北返,把宋人要发动进攻的消息带回去,这事儿就算坐实了。
  任北宋朝廷怎么解释也是没用的,想不打都不成。我一个人在前面打,你们都在后面看热闹?别逗了,咱是搅屎棍子,你们就是屎,谁都别闲着一起来吧。
  帅司大人又发飙了!这是大名府路百姓的感觉。可是这次没人再敢明目张胆的对抗,有关这位大人和神灵有关系的传说正流行,谁敢和神对着干啊。
  再说了,抓辽人也不算错,那些和辽人走得太近的宋人被抓也算活该,并不影响百姓的生活,权当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疯驸马又发疯了!这是朝臣们的感觉。不是疯子谁会这么嘬死啊,自己嘬死就算了,还拉着大家一起嘬死,真尼玛可恨!
  能忍吗?真不能,这回不管皇帝再说什么也不能答应,必须把这个疯子调回来严加管束,一兵一卒也不能给,半点权利都不让沾,最好把爵位也撸了。
  同时还得赶紧派人去大名府传旨,让疯子把辽国使团放了,赔礼外加道歉然后礼送出境。如果疯子摆不平那就得朝堂大佬亲自出面舍脸,好说歹说也得把误会坐实,万万不能引起战端。
  神宗皇帝当然不会把驸马王诜调回来,同时他也知道王诜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可没法明说,只能硬着头皮每天和大臣们打嘴架玩。答应马上派人去大名府路彻查此事,但在人选问题上还得仔细斟酌斟酌。
  这一斟酌就到八月中了,终于达成了勉强一致,还得由裴英出面,换别人总有不同意的。等裴英慢悠悠的出了开封抵达大名府,九月份的秋风已经从北面席卷河北大地,把树叶都吹黄了。
  结果呢,裴英还没见到驸马王诜,他根本不在大名府城。具体在哪儿……留守的大名府签判周一日说不知道,这是军事机密。
  不过周一日又说帅司大人临走前交待了,如果朝廷派人来过问辽国使团的事儿就说不日将释放,具体不日是哪日也不清楚,因为辽国使团也被帅司大人带走了。
  裴英这个气啊,和周一日也说不明白,干脆去找大名府路的二把手王韶。结果还是闭门羹,王韶也没在,具体去哪儿了府上的管家也说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就是大名府路的八千禁军骑兵也都跟着王韶离开,目前整个州城就是个空架子,完全靠府衙、漕司、宪司和仓司的衙役维持秩序。
  至此裴英也全明白了,王诜不会故意躲着不见自己,而是真的带兵出征了。现在还需要担心辽国使团的安危吗?就算把使团里的每个人都封了国公辽宋两国也得刀兵相见了。
  现在需要着急的不是使团,而是边关三个军路的安排布置,总不能真的让驸马孤军深入和辽国厮杀,其他人全在后面看热闹吧。
  可怜这个年近七十的老头还得再往开封跑,这次可真是跑,驸马车也不坐了,换上快马片刻不敢停留,一溜烟钻进了皇宫。
  摊牌,1087年九月二十二日,神宗皇帝破例召开了大朝会,向文武百官宣布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向辽国宣战!战书已经用了皇帝印,只等着中书省加盖印章。
  不加盖也没事儿,散朝之后战书一样会被送到辽国馆驿,就以皇帝本人的身份向辽国宣战。而且劝也没用,因为驸马王诜已经带着新军准备停当,有没有战书都要打。
  这次大朝会的目的就是想问问文武百官想不想收回幽云十六州,想的话就别拖后腿,大家先摒弃前嫌一致对外,谁对谁错等打完仗回来再慢慢评判不迟。
  不想的话皇帝也不强求,马上辞官当堂准奏,如果连民族、国家利益都不足以盖住私欲,这样的官员皇帝也不想要。
  这番话说得把大义全占了,谁退出谁就是只顾个人荣辱、不顾国家得失的小人,还是当着百官公开宣布,谁还敢退。
  但大臣们也不是白给的,你能拿大义压我们,我们也能拿大义怼你。别一口一个国家大义,要是打输了咋办?总不能来个罪己诏就完事吧。你这么干已经把朝堂秩序全破坏了,不可能轻易免责。
  “如果此战不能定乾坤,朕退位!裴英,把拟好的中旨拿给诸位臣工过目。从今日起此旨就悬于大庆殿门前,昭告天下!”
  神宗皇帝也硬气,亮出了杀手锏,要和开国侯共进退,输了就把皇位让出来,你们看谁顺眼、觉得谁能让国家昌盛繁荣就让谁当!
  用皇位打赌,朝臣们没一个赌得起,又不能拍屁股就走,那样何谈忧国忧民?结果就是硬着头皮顶上,再不情不愿也得先把这场仗打完再说。
  当然了,想通过这件事儿逼着神宗皇帝退位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眼中这位皇帝当的真不合格,从上位那天起就没消停过。
  支持王安石新政、启用驸马对西夏用兵、改革官制、现在又要北伐,国家有多少元气也得折腾光。还是赶紧让位吧,换个肯听大臣忠言的上来,最好有唾面自干的风度,才能彰显臣子的忠和君王的徳。
  既然要打仗就得粮草先行,拿着账本这么一扒拉,嘿,国库里还真有不少钱。这些钱哪儿来的呢?新政起到了一定作用,土地改革、官制改革有开源节流的功效。但仔细算一算吧,好像又不得不提那个该死的疯驸马。
  自打他去了湟州,大宋就少了个吃中央补贴的州府,多了个每年纳税的州路。新设立的甘凉路不光能纳税,还逐年提高,同时又成了军马的主要供给地,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军马来源,很多州路已经开始废除耗费钱粮还没啥作用的马政。
  再加上打败了夏国,来自外部的压力大幅减轻,西北各路军费直线下降,这才是国库有所节余的主要原因。
  光这一点还不算完,渭桥镇的作坊,不对,已经真不能称为作坊了,作坊群都不合适。谁见过有上万工匠、面积快赶上长安城大的作坊?还是疯驸马的叫法比较妥帖,工业基地!
  这个工业基地上缴的课税超过了秦凤路和熙河路总和,这还没算上因为它的存在而带动起来的其它州府税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