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477

  宋朝已经算李朝历代里金融业最发达的了,大城市里出现了抵当所、交引库、检校库之类的国有金融机构,和后世的国家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信托机构差不多。
  只是这些机构大多面向国家机构和大宗交易,普通百姓和小商人根本就接触不到,更别说投资。就好像后世的个人就算到了金融街,也只能看着两边的高楼大厦干瞪眼一样,不带玩。
  顺风邮局推出的个人存款业务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让民间资本能活起来,流动的铜钱总比埋在罐子里的铜钱有价值。
  大部分人缺乏投资眼光没关系,洪涛这里有的是能挣钱的项目,不仅仅限于国内,中亚、日本、东南亚甚至辽东女真人的地盘都可以涉足,还没有行业限制,从针头线脑到矿石木材,甚至船只大炮都能买卖。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来源就是个大问题了,光靠洪涛这点家底儿远远不够用。这时候他又把古人想了起来,不是说过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有后世银行现成的资本运作模式摆着,干嘛不拿来用用呢?
  顺风邮局就是干这个用的,先通过异地汇兑在民间获得一定的信用,再把手悄悄伸向每个人的钱包。这和打窝子钓鱼是一个道理,不把鱼儿们都聚过来,光靠鱼钩上那点鱼饵,哪辈子才能有鱼咬钩啊。
  一枚湟州金币放在家里放一辈子充其量也还是一枚湟州金币,赶上灾荒年景或者战乱时期还得贬值。但只要你把它存入顺风邮局或者湟州银行、大名府银行,每个月就能凭空多出来几十枚铜钱。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不到半成的红利就很多了,总比把钱放在家里啥都没有还容易招贼强。
  如果你的存款达到一定数额,还可以参加定期保本返利存储项目。获得的红利就不止是半成了,按照项目不同、期限不同最高可以达到五成,低点的也有三成左右。
  这种存款模式其实就是后世的保本理财项目,银行会拿着老百姓的存款去进行投资,获得高额回报之后分一部分红利给储户。
  再说得白一些,就是银行找到个项目能挣钱,但是手头钱不够,咋办呢?集资呗,把老百姓的钱凑到一起不就够了。挣了钱拿出一部分当做红利返还给储户,大部分还是落到银行手里了。
  在这个过程里银行除了要担负一部分偿还风险外,基本就是空手套白狼,甚至一分钱都没掏,全靠别人的钱挣钱。
  其实个人这么玩也成,但集资面太窄,信用保证也不够。换成银行,它因为其它业务建立了信用,有一定的资产可以赔付,相对靠谱一点。如果再有政府做背书的话,那就予取予夺了,忽悠谁谁瞎。
  当然了,洪涛没这么狠,也不想去忽悠老百姓手里的钱。他这么做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挣钱,依旧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把更多的人拉上他自己的贼船。
  除了针对个人的业务,邮局和银行还针对商人推出了小额抵押商业贷款。这个业务对有些地方的宋人来讲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儿,湟州银行和大名府银行自成立之初就搞过小额农业贷款,想来意思应该差不多。
  确实差不多,它比普通私人借贷合适多了,用一年也不过三成利钱,只是有比较严格的贷款审批手续,还需要提供等值的财产或者不动产做为抵押物,以确保放贷方不会亏本。
  高利贷都有人敢借,这种低息贷款更不乏顾客。当然了,刚开始肯定有很多铤而走险的赌棍和江湖骗子来碰碰运气。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想满足顺风邮局的放贷条件真不是几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
  每个邮局都有专业的审核团队,每份由柜台审核批准的放贷申请都要由审核团队再进行更严格的复查,其中包括实地勘验,想瞒过这些人的眼睛真不太容易。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把柜台和审核团队都瞒过去了,也顺利的拿到了贷款去挥霍,到期无法归还。那恭喜你,这笔钱就是你的卖身钱,除非你死了,否则总会有一天会被人抓住。
  有些人会丢掉身上的一个零件成为明显的残废,必须特别明显,然后扔到繁华大街上任人品头论足,起到威慑效果。
  剩下的人则会被送上海船运到一个不知名的海岛当一辈子苦力,直到累死连块坟地都没有,尸体和鲸鱼骨头混在一起被扔进窑炉里煅烧成粉末。
  当然了,大部分能通过审核获得贷款的人还是有正当用途的,这些人里大部分会成为商人,然后就离不开邮局系统了,古人不是说过嘛,食髓知味。
  这些白手起家的商人有的可能很小,有的可能会慢慢发展长大,可不管是大是小,都会影响他们身边的人,让越来越多的宋人知道过想好日子不光靠勤劳,还有邮局和银行的助力。
  当越来越多的宋人走上商人之路时,洪涛的贼船上就又多了一个很有冲劲儿、很有能量、胆子还很大的阶级,他们可不像种地的农民习惯于逆来顺受,谁要从他们兜里掏钱,真得费点力气。
  那洪涛这个贼船的船主能获得什么好处呢?特别简单,势力!或者叫权利。
  船上的人越多,共同利益者就越多,谁再想破坏这条船就会是船上所有人的死敌。假如船上的人数足够多,就会从量变产生质变,这条船就不再是贼船了,而是变成了政府!
  这些新增的业务会有人光顾吗?事实证明这几年的信用真不是白攒的,很多种植户、畜牧户、拓荒民和商贩都乐意把自己的钱放到银行或者邮局里享受红利。
  虽然一开始还达不到万民踊跃的程度,但只要沉下心慢慢等,每个月的红利发放都是存款业务的活广告。
  三个月、半年之后,亲眼见到别人从邮局里按月白拿钱花的百姓就会忍不住也来试试。一传十十传百,这种事儿历来是以光速传播的。当然了,前提是必须保证储户的存款安全,否则坏消息会以超光速传播。
  有了这些存款,洪涛就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其实他才是全国最大的奸商和吸血鬼,坐在家里屁也不用干,就能从存入邮局的每一文铜板上咬掉一小块。
  别看这块特别小,小到几乎看不见,可架不住积少成多。如果有人能拿到顺风邮局的账目帮洪涛算算的话,马上就会发现这是一笔让皇帝看了都心惊胆战的巨款,国库和它比简直就是零钱袋。
  这笔钱还会越来越多,直到把所有人的闲钱都吞进去为止。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反复走卒谁也逃不掉。社会习惯养成比较难,可一旦养成也没人能随便改变,只要这个习惯是对人有益的。
第729章
女儿换儿子
  “相夫教子也没什么不好,可总得有的教才成……”看看,又来了,富姬这次回来每隔一个时辰就得提一遍孩子的话题。
  估计是周一日的三胞胎把她刺激狠了,对于古代女人来讲,没孩子在家族里就没未来,没未来就没地位。
  也不能怪富姬思想守旧,她这种思维模真不旧,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亘古不变的真理,甚至到了后世依旧如此。
  “先答应我的条件,别想打岔!”这次洪涛没从善如流赶紧辛勤耕耘,继续逼着富姬答应放弃驼队领队的职务。
  这件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每次想起来洪涛都能把自己从睡梦中吓醒。自打神宗皇帝驾崩之后,花膏的事情就没人再提了,现在的知情人恐怕只有自己和王安石。
  以前花膏的收入分成都是由裴英亲自提取,具体拿回去再如何分配洪涛也不清楚。但这个服侍了三朝皇帝的老太监没有继续为皇家效力的机会了,神宗皇帝驾崩没半年他也无疾而终,然后花膏的收入也没人管了。
  洪涛一直都在等着王安石和新皇帝张嘴向自己要这笔钱,再划下个道道说明以后该接着干还是收摊子。可这两位就和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儿一样,时隔两年多依旧没有任何表示。
  越是这样就越难以让人放心,为了保险起见洪涛干脆把花膏作坊挪到了济州岛,湟州的花膏田也烧了,要说还和花膏有关的就仅剩下富姬的驼队了。
  原本驼队也是要解散的,可富姬说即便不做花膏生意驼队依旧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洪涛操心也不会牵扯凉王府。
  另外靠驼队讨生活的已经有上百号人,算上他们的家属怕是有千人了。这些人已经习惯了整日颠沛流离的日子,解散之后该如何安排也是个大问题。
  富姬还提出一个让洪涛不得不重新考虑驼队未来的假设,驼队相对隐蔽且独立,就算儿童团的成员也不太清楚其内部人员构成。
  这对洪涛而言是个很有利的事儿,也是他喜欢的套路,手上总得有点不为人所知的牌才会觉得安全有保证。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洪涛才允许驼队继续存留下去,接着向西夏和辽国贩运纯度更高的花膏,一边攫取巨额利润,一边获取两国的军事情报。
  虽然不再是统领一方的边军将领了,可洪涛的注意力依旧有一部分盯在北面那两个国家上,只要它们不亡怕是要盯一辈子了。
  存留是存留,这时的驼队已经不是当年奉旨走私的驼队了,失去了来自官方的保护,危险性增加了好几倍。施铜他们可以习惯这种生活,也可以损失,但富姬不成,她的价值远比走私花膏的利润高。
  “……以后不去也就是了,何必如此认真。”对于夫君的禁令富姬还是能理解的,这是关心,即便很不情愿也得答应。
  “这么说以前还是去了!敢对夫君阴奉阳违,家法伺候!”可惜撒娇没起作用,洪涛听出了点问题,合算这二年富姬依旧没闲着。
  那还等什么,赶紧动手惩罚吧。顺便也把下一次耕耘的时间再拖拖,这些日子不分白天黑夜的劳作,身体真有点吃不消了。
  五月二十五,据说是长公主去扬州大明寺找高僧求来的良辰吉日,也是高翠峰和王三在凉王府正式结拜为夫妻的日子。
  当他们来给父母磕头时,洪涛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不全是为一对新人高兴,主要是被高翠峰一声父亲大人叫的。
  这位女婿只比自己小九岁,前几天还称兄道弟呢,突然多了这么一个大儿子有点不习惯,还有点占便宜的感觉。
  为啥说是大儿子呢,因为高翠峰是入赘的。他名义上是司马光的族亲,实际上是司马光从小收养的族中孤儿。也不知道他的父母犯了什么错误,一直不让认祖归宗,只能跟了母姓。
  自打决定追随王诜之后高翠峰就等于背叛了家族,更没有家,连个长辈都没有,除了入赘也没别的办法。幸好女方家长比较大度,没有按照入赘的规矩办婚礼,更不会向外透露,多少挽回了点面子。
  入赘的女婿半个儿,这声父亲叫的一点都不冤枉,高翠峰也不觉得亏。但自打看到自己这位老丈人的笑容之后,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为啥笑的这么猥琐呢,通常这种笑容都是在害人成功之后才有的。
  “这是一对儿龙凤怀表,可是准确的感测时辰。不敢说世间独有,但除了你们爹爹的兜里怕是也没地方找去。”
  这声父亲不是白叫的,除了陪嫁之外,古代也是有改口费的风俗。通常富人家都是给入赘的女婿送上一两个丫鬟婆子,或者弄辆车马啥的。有官职门路的还可能为女婿某个一官半职,毕竟是儿子了。
  洪涛的改口费挺特别,长条漆盒里装着一金一银两块怀表。这是得知王三要出嫁之后特意让王鑫和利亚哈姆加班加点赶制的,与普通怀表注重实用功能不同,洪涛特许王鑫显摆一次,把他最拿手的手艺全招呼上。
  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成品必须要多花哨有多花哨,连最细的分针都是用金丝和银丝编出来的,带着非常明显的花纹。再配上十二颗小水晶镶嵌的时间刻度,到了晚上只要有少许光亮就依稀可辨,古代的夜光表!
  看到成品之后,要不是提前说过是给孩子准备的礼物洪涛都有心留下一块。别的玩意太精细了显得累赘,可不管手表还是怀表,都好像越花哨越精美。
  “三姐,先给我看看!”结果怀表到了王三手里还没看清楚长啥模样呢就被王十抢了过去,看样子是不打算还了。
  “妹夫,这块也让我先看看吧。你是朝廷命官,穿金戴银的容易惹人非议,惹到言官就不好了。”王三的怀表没了,高翠峰的也保不住。王二比王十还会说,愣是为了妹夫的前途忍辱负重了。
  “八嘎!我数三下之后就砍她们俩的手!明白了吗,砍手,咔嚓、咔嚓……对对对!一……二……”
  洪涛也不和她们俩废话,大喝一声,堂外就走进来一个瘦高个儿,不管穿啥腰上总是插着一长一短两柄倭刀,脸上也总是没表情。
  “他敢……哎呦……哎呀……娘娘救命啊,爹爹打人啦……啊……”王二比较识时务,见到这个眼生的家伙之后不打算硬碰硬,先把怀表还给了高翠峰。
  但王十比较执拗,非要挑战一下,结果真被八嘎的长刀砍到了手臂,速度之快想躲都躲不开,还是一边一下。疼的她怀表也扔了,捂着胳膊扑到长公主怀里就嚎,光出声不见眼泪。
  当然了,八嘎是用刀背砍的,也没出全力。这位日本武士虽然沉默寡言还不认识字,学习语言的能力也不咋滴,但绝不傻,很会察言观色。
  “你这孩子也是,明知道会吃亏还和爹爹硬顶。夫君下手也忒狠了一些,打出了淤青……”长公主知道王十是假装的,不过看到王十手臂上真有两道淤痕之后确实有点心疼,一边埋怨丈夫,一边狠狠白了八嘎一眼。
  “不白挨打,有奖励……把那副倒霉德性收起来跟为父走,你们先去准备宴席。”王十这套哭闹的把戏能蒙过长公主但对洪涛无用,疼肯定是疼,但比起跟着特种兵训练的日子就轻松多了。
第730章
炸糕女王
  给王十的礼物和她的人一样,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得去后苑。一包黑火药摆在水榭里的石桌上,旁边还放着沙漏和一个纯铜小管子。它只有拇指粗细、两寸来长,王十拿起来摆弄了半天也不知是何物。
  “为父近来新修炼了一套新法门,能让这包火药随时随地燃烧,信不信?”洪涛接过小圆筒又开始逗壳子。
  “……”王十撇着嘴摇摇头,这种戏码从小就看过,啥法门,肯定有窍门。
  “不信是吧,你给个时间,试试灵不灵!”洪涛知道王十不会信,也不解释,背着手智珠在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