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477

  完颜部落有完颜部落的诉求,辽国统治者有辽国统治者的想法,两边正好互补,一拍即合。
  之后几年里,完颜乌古乃为了讨好辽国朝廷,出卖了好几个反对辽国统治的生女真部落,借着辽国的力量扫清了异己,俨然成了这片地区里最强大的部落。后来还接受了辽国朝廷的赐封,成为了生女真部落节度使,对东京道的很多事儿都有决策权。
  完颜劾里鉢是完颜乌古乃最喜欢的儿子,从小就带在身边参与政事、四处征战。长大之后完颜劾里鉢也不负众望,接过了父亲的重担,带着完颜部落继续巩固势力范围,同时还积极联络周围的其他中小部落,结成了联盟。
  时也命也,此时辽皇在幽州被洪涛打败,逃回去之后大病不起,辽国内部发生了权利斗争,对东京道生女真部落的监控力度大大降低。
  当初洪涛在幽州收服的靺鞨族伯咄部首领阿速死力返回辽东之后,不光给生女真人带来了大量兵甲利器,还让他们看到了契丹人的虚弱。不过完颜劾里鉢并没马上行动,而是联络更多生女真部落,收拢兵甲利器,暗中积蓄力量。
  这时不得不提一提济州岛了,说起来对生女真部落帮助最大的就属这群奸商。他们为了获取辽东的大木,没少用鲸肉、鲸油、鲸皮从大宋、日本换取铁器,再转手卖给阿速死力。
  不光卖,还偷偷教给他们简单的锻造之法。生女真人能这么快就横扫辽国,除了契丹人内斗太厉害、政治太腐败之外,济州岛也是功不可没。
第869章
王中王2
  完颜劾里鉢灭掉契丹皇族之后,建立了大金,这个金就是完颜部世代居住的按出虎水汉文意译,按出虎在女真语中是金的意思,当地的河流盛产黄金。
  阿速死力的伯咄部本来是仅次于完颜部的生女真力量,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却垄断了和济州岛的贸易,兵甲利器最为整齐,战斗力也很强。
  但阿速死力为人太耿直,那是两代女真奸完颜劾里鉢的对手,就在建国之前两个月,他被骗到完颜部落里,连同几十名心腹死于非命。
  一部分伯咄部归顺了完颜部,另一部分则远遁朝鲜半岛,进入了高丽人的底盘。宸娘所说高丽人和金国人结盟,其实是个误会,不是高丽朝廷和金国朝廷结盟,而是高丽朝廷和迁徙而来的伯咄部结盟,共同抵御金国的入侵。
  这次金兵大举南下幽州,其实不全因为赵佣把金国使节赶了出来,也有洪涛的原因。完颜劾里鉢一直以为支持伯咄部落的是宋人,因为阿速死力每次喝酒都会讲他遇到月神的故事,故事里的月神就是位大宋将领。
  开国皇帝最怕啥?最怕跟着一起打天下的伙伴和自己抢位置。阿速死力是死了,可伯咄部并没被消灭,以他们的战斗力要是再得到大宋帮助,辽东这块地方就别打算平静。老家都摆不平,谈何开疆拓土?
  而且开国之君往往都自信心爆棚,偌大的辽国不到五年就被打得灰飞烟灭,这也助长了金国统治者的气焰。就算完颜劾里鉢能忍住,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也忍不住,不难下给宋人点教训,难以服众啊。
  说来也巧,就在完颜劾里鉢犹豫不决的时候,种家和折家通过契丹降将递来了合作的意图,只需把新军和王诜除掉,幽州的大宋禁军就不会拼死抵抗。这下主战派立刻就占了上风,完颜劾里鉢也恶向胆边生,干了!
  此次率兵南侵的是完颜劾里鉢的两个弟弟,完颜劾孙、完颜麻颇,一东一西,各领两万女真部族兵和四万各族附从兵。
  但完颜麻颇并不在儒州,而是去了永兴,儒州将领是他的侄子完颜阿骨打!
  把主力交给刚刚三十岁的完颜阿骨打,自己跑去永兴合适嘛?要是别的侄子,肯定不合适,但这位侄子不可同日而语,他是完颜劾里鉢最看重的儿子,别看刚刚三十岁,却已经是位身经百战的悍将,且足智多谋。
  此次南侵,完颜劾里鉢之所以把完颜阿骨打交给自己,意图很明显,西路军明显比东路军占便宜,这里不光有西路军,还有永兴、文德的三万多金兵主力,力量更强,更容易获得军功。
  说白了吧,这位太子爷就是来镀金的,为将来继承皇位做准备呢。打赢三次对契丹人的战争,也不如南侵一次大宋功劳大,毕竟穷富不一样,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样。
  完颜劾里鉢怎会看不出哥哥的这种意图,干脆也就不去碍事了,把兵权交给侄子,自己带着少量亲随部队往永兴一待,说起来也好听,给年轻人机会,咱盯着蔚州的宋军掩护侄子侧翼!
  宸娘的情报部门只打听到了金兵的大概部署,根本不知道金兵将领叫啥,洪涛自然也不知道对面的是完颜阿骨打,啥心理负担都没有,带着三千新军,把武器弹药用油布一包,划着木排一艘接一艘的就钻进了浩瀚的芦苇荡,很快不见了踪影。
  王三十三则带着三千新军轻装简从、每人双马,不急不缓的渡过了妫河,前行了一里多,全体下马,从背包里拿出铁锹,开始挖沟。
  完颜阿骨打并没驻扎在儒州城内,女真人世代生活在山野间,有座新毛皮帐篷就觉得很舒服了,城市让他们离开了最熟悉的环境,睡觉都睡不踏实。
  此时他正和几名金兵将领站在城东的一处高地上,轮流用一架望远镜查看几里外那些人影的动静,时不时交头接耳一番。
  望远镜是从党项人手里买来的,那些党项贵族虽然把国家丢掉了,不得不屈从于金国。但他们并没安于现状,念念不忘复国,手中还有四万多兵马,龟缩在原本的黑山威福军司,一面说归顺大金,一面又和阻卜人勾勾搭搭。
  不过党项人的武器倒是很受金兵的喜欢,比如说这种叫做望远镜的东西,简直就是将领的千里眼。有了它之后,只要没有遮挡,几里之内全都历历在目。
  “大王,宋人可是要放水?”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头绪,一名副将开始瞎猜。
  “此地东高西低,沟挖的再深,水也只向低处流。”完颜阿骨打都没用正眼看,这尼玛都是啥见解。
  “末将听闻新军打仗诡计百出,风雪雷电、洪水滚石皆可成兵,不可不防。”又一名老年将领发话了,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虑。
  “又是听伯咄部说的吧,以后不要再提及此事,免得招来杀身之祸。拓及猛安听令,率你部兵马出城迎战,无号令不得退却!”
  越说越不像话了,要不是看在他一直跟随左右屡立战功,阿骨打都有心抽刀看了。女真族信奉萨满教,很崇拜大自然,伯咄部所言的月神一说很有市场。但现在伯咄部已经被归于女真叛徒了,再公开传扬这些话会极大的扰乱军心。
  “末将遵命……”老将闻言神色一窒,抚胸施礼,拨马走下了高地。
  他就是伯咄部的一员,当年曾经跟着阿速死力在析津府外杀过契丹兵将,也曾亲眼所见月神发威。只可惜老族长被完颜劾里鉢设计杀死,伯咄部四分五裂,他和他的族人才不得不屈从于完颜劾里鉢。
  领兵作战了好几年,每战必身先士卒,可仍旧得不到信任。别看身为猛安,统率三个千人队,可手下皆是辽军降将降卒,骑着最次的战马、用着最破的装备,干着最危险的活儿。
  比如说这次,在完全不了解敌人作战方式的情况下,自己这支部队就是去冒险的。有机会获胜,后面的女真将领会带着主力一拥而上抢夺功劳,没机会获胜,那就听天由命,不会有友军拼死相救,权当是颗弃子。
  金国的兵制在初期比较简单,八个字就能概括:全民皆兵、猛安谋克。
  全民皆兵,这个很好理解,游牧民族大多是这样,凡是部族里能骑马、能拿起武器的男子,都要上阵打仗,没什么服役不服役的规定。
  猛安谋克,是两个名称,猛安和牟克,都来自女真语的音译,意思就是队长。最初这是女真人进山狩猎的组织,几十人或者上百人,总得有个说话算数的。
  后来慢慢转变成了军事组织,谋克最多指挥三百人,十个谋克为一猛安。意思和蒙古帝国的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差不多。
  小规模冲突,一般都是以谋克、猛安为主将,大规模战争,上面就会有个勃极烈统领,还是女真语,翻译过来就是统帅。
  完颜麻颇和完颜阿骨打就是勃极烈,前者叫国论勃极烈,意思是尊贵的统帅。后者叫安班勃极烈,意思是大。
  三千对三千,冷兵器对热兵器,胜负就没什么可期待的了,除非新军的所有弹药都一起受潮,否则没个输。
  但王三十三的指挥能力真不及王大、王三,新军在她手里怎么看怎么别扭。敌人远远的开始列队,她既不召唤炮火支援,也不让组织士兵进入阵地,只在第一线战壕里安排了千把人,剩下的新军士兵还轮着铲子挖土呢。
第870章
王中王3
  看她挖的壕沟倒是和王七有一拼,又深又宽,是个当工兵的好材料。新军士兵在里面不光不用蹲着,个矮点的还得在脚下垫上泥土才能趴在沟沿上正常射击。
  好在第一波进攻的金兵也不是很给力,他们用一个千人队分成了左右两个方向发起冲锋,结果在四百米左右遭到了步枪射击,冲到二百米眼见伤亡太大立刻鸣金收兵。
  第二波、第三波冲锋也差不多,都是一触即收,半点要决一死战的意思都没有,好像是故意来用生命消耗新军的弹药。
  没有第四波冲锋,临近中午的时候,金兵大队兵马从西中东三个方向出现了,这支磨磨蹭蹭和新军交手了一上午的队伍扔下了三百多具尸体,默默的调转马头,走了……
  “敌军弓弩犀利远不能及,末将无能,请安班勃极烈降罪……”阿速拓及回到中军,下马单腿跪地、单手抚胸,面无表情。
  “拓及猛安不用自责,宋人虚实已现,下去休息包扎。击鼓!出阵!”完颜阿骨打还端着望远镜,嘴里说着套话,看都没看老将一眼,下达了攻击命令。
  阿速拓及带兵攻击宋军时,他的眼睛一直没离开望远镜,把对方的大致战术基本搞清楚了。这是军队确实和大宋禁军不太一样,或者说和辽国军队也很不一样,怪不得叫新军,战术很新颖。
  他们在战场上挖沟藏身,然后用不知名的远程弓弩射击敌人,那玩意应该叫火箭,据说党项人就是吃了它的亏,才被破城灭国。
  这种战术很有效,即便骑兵能冲破对方的阵型,也无法打乱阵型为后续部队赢得机会,更无法劈砍杀伤敌人,因为他们都缩在地下,骑兵的刀斧够不着。但敌人却可以藏在沟壑中转着圈的射击,让骑兵陷于被动。
  而且那些沟渠还会给骑兵冲锋造成不小的麻烦,就算不能阻挡,也可以有效延迟。骑兵没了速度,威力还会下降一大截。
  难道说就没办法了吗?完颜阿骨打认为还没那么悲观。这种战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提前设置,假如在敌人刚刚渡河时自己就发起冲锋,让他们没工夫挖沟,怕是和普通的大宋禁军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弓弩犀利一些。
  就算敌人已经挖好了沟渠,自己失去了先机也没关系,只需用骑兵配合步兵一起攻击就可以化解。女真人并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而是游猎采集为主,说白了吧,就是猎户出身。
  打猎并不见得非要骑马,女真兵马既可以上马作战不输于游牧出身的契丹人,也能下马肉搏,和辽国的渤海兵拼个高下。
  现在完颜阿骨打就要采取这种战术来对付那支猥琐的宋人新军了,他的主力不光身着盔甲,还拿着坚固的盾牌。
  这种盾牌由好几层厚牛皮和一种产于辽东的草叶复合而成,重量轻且防御力高,即便是硬弩射中,也不能完全穿透。只要让骑兵靠近那些沟壑,女真士兵就会弃马步战,举着盾牌冲进敌人的藏身处,用利斧和铁骨朵解决战斗。
  “咱们碰上狠人了,下令,全速射击,不要吝啬弹药!”
  王三十三已经挖了三道壕沟,断断续续的绵延了近一公里远,把妫河上唯一的两座桥梁和渡口都掩护在身后。还没等她想好是不是再挖第四道,就感觉到地面微微震动起来,敌人发起了冲锋。
  这次冲锋才真叫冲锋,大概有五千骑兵黑压压的扑了过来,也没有明显的队列,更不分重点和佯攻,全线突击。新军阵地上马上响起了急促的铜号和铜哨声,士兵们迅速进入战壕,把身上的弹药逃出来摆好,再把枪械检查一下,头一低,趴在战壕边缘开始瞄准。
  “怕不怕?”跟在王三十三身边的是赵俣,此刻小脸煞白、呼吸急促、浑身僵硬,眼珠不错的盯着一里外那条不断变换形状的黑线。
  “……”听到王三十三的问话,赵俣挺了挺胸脯,本想替皇家挣点面子,可惜小心脏真不给力,嘴一撇,眼泪都掉下来了,他真不想死,还没活够啊。
  倒霉姑丈让自己随军前往的时候也没说要以三千敌几万,还是骑兵,这不是那鸡蛋碰石头。也怪自己少不更事,非抢着来前锋营,早知如此,不如慢点张嘴,留在三十四的炮营多好。
  还是赵佶贼啊,他跟着姑丈坐木排去了芦苇荡里,金兵的弓马再纯熟,也不能去水里作战,被蚊虫叮咬几下也死不了人。
  “别怕,经过这一仗你就是合格的军人了。校长说了,将来国家最光荣的不是进士,也不是宰相,而是为国作战的军人。朝廷会在大城市里修建十几丈高的石塔,不供奉神佛,专门供奉士兵英灵,还会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供后人敬仰。”
  王三十三很佩服校长的胆识,这已经不是胆识了,而是熊心豹子胆。亲王,皇帝的亲弟弟,愣是要推到第一线来玩命。弓箭不长眼,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死伤,把亲王弄死了,这份罪过只有校长敢背负,换个人全得怂。
  多说一句,儿童团的孩子对洪涛的称呼有非常严格的区分。只有第一期的孩子可以称呼爹爹,她们也确实是养子女。
  从第二期开始就只能叫先生了,叫爹爹也成,但别让一期的师兄师姐们听见,听见之后就会遭到无情打击。但自打长江学院建成,先生这个称呼又作废了,校长成了新称谓。
  “人都死了,刻个名字管何用?”赵俣非但没觉得光荣,反倒更害怕了。好嘛,合算你们都计划了,就是让我来送死的啊!
  “放心吧,你死不了。一会儿逃跑的时候抓紧我的背包,松手掉队的话,那可就真离死不远了!”王三十三拍了拍赵俣的头,虽然姑丈一再强调不许和亲王们太随意,但私下里,谁都像踢几位亲王一下,或者拍拍他们的脑袋。
  大家都是老百姓,从祖宗八代开始也没指望能近距离接触皇亲国戚,现在皇帝的亲弟弟们来同吃同住了,不摸摸岂不是赔了。
  “逃跑!”赵俣又不淡定了,他觉得吧,做为大宋皇弟,死可以,但必须大义凛然的去死,不能被人像追兔子一般羞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