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477

  “你个负心郎,就不能带着你的新军帮一帮诜儿,不用多,只要一万,灭掉西夏的那一万,打高丽人绰绰有余!”
  得,一听说这仗不是手拿把攥、轻而易举,特里公主立马就急了,小腰摇的飞快,希望借此搅乱男人的心智,只要能让他说出一个成字,高丽人就算已经死了。
  “嘶……你就算把我折腾死,我也带不出来多少兵,别说一万了,一千都不成。现在的大宋就像宸娘时候的济州岛一样,谁也不能自己说了算,新军是国家的,目前大宋的主要敌人是金国。说起来也算帮着诜儿了,要不没有新军震慑,你以为高丽人就会束手待毙,他们完全可以向金国求援,这种事儿他们干了又不是一次。”
  如果洪涛有这个权利,不用等特里公主发动最后进攻就会主动提出,只求免除一晚的鱼水欢。可惜他是真没这个本事,带兵攻打高丽,别说赵佣不会答应,促进社委员会也通不过。
  在她们眼里,大宋的事情才是第一位的,高丽是谁?大家很熟吗?特里公主又是谁?就算是养父的儿子,那也不能拿国家利益换私情,这是养父从小就再三重申的,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必须分开算。
  “你就是个怪人,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弄什么代表会,搞得君不君臣不臣、家不家国不国,自己儿子有难都不得救。你滚,滚回大宋去,我们母子不用你管!”
  这个借口特里公主不愿意相信,但又不得不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前的济州岛也是这个德性,屁大点的事儿也得在长老会里坐下一起商议,还得大多数长老举手表决。
  那个宸娘更不是个好东西,小小年纪就一肚子鬼心眼。也难怪,据说她是自己夫君最喜欢的养女,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个坏种。
  “哎哎哎……别打脸……你把我打坏了,丢的还是诜儿的脸,难不成让他说他爹是个废物,在家天天挨她母亲揍!”如果换在平日里,洪涛还真不怕特里公主动手,问题是现在自己受制于人,只能捂着脑袋讲道理。
  “你就是个废物,只会欺负女人……呜呜呜……”这番话算是说道特里公主心坎里去了,她整天和孩子吹有个多么了不起的爹,甚至不避讳当年洪涛打败耶律洪基的战绩。在契丹人心目中,儿子打败父亲并不算大逆不道,更倾向于青出于蓝。
  “堂堂契丹公主,未来的辽东国王太后,怎么也学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别急着哭,我是没法出兵相助,但也不是不帮忙。过些日子就会有王家的大海船过来,装的全都是火枪和火炮。有了这些东西,二郎和萧将军就算拉着一群老妪,照样能把高丽人打得屁滚尿流。放心吧,你和诜儿不会有事儿的,我刚才的意思你没完全理解,我是说诜儿一旦成了王,你就是王太后,我就不能随随便便夜宿王太后的屋里,那要传出去让诜儿怎么去面对国民。”身体保住了,可精神上还得受罪。洪涛最怕和自己亲近的女人哭哭啼啼,那叫一个烦,还不能发火。
  “……那我不管,国王是诜儿,我不住在王宫里就是了,你有那么多一肚子坏水的养子养女,派给诜儿几个辅佐,比我这个只会放马打猎的废公主强多了。我出家,就在岛上出家,到时候你来上香!”说到现在,特里公主才意识到丈夫想表达什么意思,不哭也不闹了。就这么坐在男人身上歪着头想了想,忽悠又乐了。
  “……你这可是亵渎神灵啊!”洪涛被女人的话给惊到了,同时也有一股欣慰。这个女人还真不是利欲熏心之辈,对权利并没那么多向往,只是做为母亲,希望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并不太像过垂帘听政的瘾。仅这一点就很难得,是大多数人,包括男人都割舍不下的。
  “屁的神灵,你的金身还在码头上戳着呢,整天都有岛民去祭拜,过往的海商出航之前也一定要去献上贡品。如果他们知道你此刻就在我屋里求饶不迭,明天就会被雕像砸了。不许和我瞎扯,只管说成与不成!”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一群无神论者和一群神棍混久了,特里公主这个坚定的信徒也堕落了,对神灵再无半点敬畏之心。
第902章
征高丽
  “成是成……只是出家就算了,你先陪诜儿去都城,等他正式登基之后就说身体不适,需回到岛上调养。到时候我也把大宋的军权交出去,什么官都不做,挣好多好多钱,然后带着长公主时不常过来住住,咱们一家人就能经常团聚了。”
  既然特里公主不愿意以国事为重,那洪涛就有充足理由推翻之前的安排。耶律诜并不是只有依仗萧巫纳的助力才能坐稳王位,那只是给特里公主往前走一步的说辞。
  蒋二郎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都和耶律诜年纪相仿,两家连个姻亲,就算契丹贵族再怎么不乐意也得忍着。这样一来还更符合辽东国的安定团结,将来还可以把赵佣的女儿、八嘎的女儿都送到儿子的后宫里去,弄个民族大团结,谁想取而代之,得先问问大宋、日本和蒋家答应不答应。
  对了,联姻的事儿也不能忘了宸娘。她的女儿同样要嫁到大宋、辽东和日本去,儿子要娶大宋的公主、日本的公主,搅合得越乱越好。虽然这样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发生战争,但亲戚之间打架的几率总比陌生人之间小一些,打起来也能有点底线。任何事儿都不能琢磨着如何完全杜绝,能做的就是拼命增加或者降低概率。
  可能是从来没在海岛上生活过,从长公主到孩子们都感到挺新奇,尤其是坐着捕鲸船出航,除了长公主实在不想再受一次晕船之苦,其余的人全都欣喜不已。
  钓鱼、骑小马更是每天的重点游戏内容,期间洪涛还安排了一次飞行表演,让人坐着滑翔机从山顶起飞,围着岛屿中部转了两圈。这让孩子们立刻就惊了,往常只听爹爹说人能像鸟儿一样飞,大姐还说这是爹爹在吹牛,现在全明白了,自己的爹爹就是神啊,他说谁能飞谁就能飞!
  进而又引申出来一个问题,以后还是乖乖听话吧,学院里那些整天说爹爹坏话的人少接触为妙。他们说的都是屁话,大姐的话也少听为妙,爹爹说她是中了苏教授的毒,看来不假。
  二十天之后,长公主一步三回头的上了王家的海船,济州岛再好也得回家。她到不是特别留恋这里,岛太小,刚来的时候新鲜,玩几天也就兴趣寥寥。她是怕坐船,一想起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就有在岛上终老的念头。
  但不走不成,码头外面已经停满了大船,岸上的士兵一队一队的坐着小艇登船,还有大海船不停靠岸,把衣着褴褛但满眼凶光的叫花子往岸上送,不多时他们就全换上了花花绿绿的衣服,每人捧着一个大碗蹲在码头东边玩了命的往肚子里塞大米饭和鲸鱼肉。谁吃完了,就去仓库里领一套皮甲和刀剑弓弩,再排着队上小艇。
  夫君说这些人都是倭人,来自东边大海里的日本岛。他们是受雇前来为济州岛打仗的,对手就是岛北面高丽王国。
  “二郎为何要与高丽人开战?”长公主最熟悉的人就是蒋二郎,她也不清楚耶律诜是奔着辽东王去的,只觉得特里公主母女是夫君放在蒋二郎这里受保护的。
  “有可能是高丽人放屁太响了,扰了二郎的美梦,也可能是他们长得太挫,影响了二郎的心情,打仗这事儿从来也说不清缘由,所以咱们还是赶紧逃命去吧。万一他打输了,高丽人上了岛杀红了眼,谁还管什么大宋摄政王、大长公主,一并砍了多冤啊。”大长公主这话问的就太没有政治觉悟了,打仗哪儿有理由,非要说理由只有五个字:我要、我不给!
  “二郎会输!那她们母子岂不性命危亦,不如一并带回府中,岛上不缺吃喝,但终归是荒岛,不可长久。”得,人还没走呢,就已经是荒岛了。
  “姐姐不要听夫君信口开河,二郎岂是随随便便就与他人征战的人,每次打仗不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然后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咱们不理他,我扶姐姐去舱里熬药,这是当地土人的偏方,可减轻晕船之苦。”
  莲儿这几天很不高兴,她的零食一样都没让上船,岛上除了各种鱼干、海菜,连果子都不产,少吃点还新鲜,天天吃一打嗝都带着臭带鱼味道。而且夫君总是扎在那个辽国废公主房间里,还对那个没名分的野种关怀备至,当着孩子们也不知道收敛,太没规矩了,必须和长公主告告黑状。
  “官人此次怎么没有抢了蒋大人的兵权,难不成此战没有十足把握?”莲儿和长公主都不怎么懂打仗的事儿,但富姬最了解自己夫君是个什么德性。
  他嘴上说不喜欢打仗,只是不喜欢自己人打自己人,换成对付外族,劲头儿足着呢。满肚子都是坑人的坏主意,坑死人不偿命。唯一能让他望而却步的原因就是对战局评估不利,获胜把握不高。
  “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有十足把握,九成九足矣。此战看似济州岛与高丽朝廷之争,实则是大宋与金国的博弈。本王回去又得赶赴幽州巡视,怕是正月十五都难以返还。你们在府中过完灯节再走吧,替官人陪陪长公主。”
  富姬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洪涛非常想抢了蒋二郎的海军司令权利,亲自指挥开京登陆战。这一仗基本不会有什么变故,为了准备这一刻,几年前他们就开始记录朝鲜半岛沿海的水文资料,每年每月应该有什么潮汐、多大风浪心知肚明,甚至比生活在当地的高丽人还明白。
  只要海军和陆战队上了岸,高丽军队就不可能挡得住。如果不是为了更多的围歼敌人有生力量,他们恐怕连排兵布阵的机会都没有,来多少就得被打散多少。
  一战灭国!如此唾手可得的光辉战绩,要不是有特殊原因,洪涛怎么可能任其从手边溜走呢。可惜做为总策划,他的眼睛不能只盯在一城一地。济州岛能不能用最短时间打垮高丽人的抵抗情绪,一半取决于济州海军和陆战队的作战能力,一半儿取决于外力。
  假如金国人假意遵守约定,表面上不插手高丽,暗中却给予什么帮助的话,就算济州兵把开京以南的城镇都控制住,高丽朝廷依旧可以在北面的群山中保存政权,以此号召各地高丽百姓继续与侵略者抗争。
  这么一来的话,灭国之战恐怕就不是速战速决了,搞不好要变成持久战。不管济州兵马战斗力如何强,毕竟数量太少,无法全面控制大片领土,拖的时间太长,先被拖垮的不一定是高丽朝廷。
  自己还得助蒋二郎一臂之力,大张旗鼓的去幽州转一圈。只要自己在幽州待着,金国人就不敢搞小动作,拖上两个月,高丽朝廷得不到金国帮助,人心一散,就真的没救了。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在帮蒋二郎,骨子里还是在帮自己儿子,所以也没地方诉苦,更没法讲条件,再苦再累,也得心甘情愿的拉磨。
  大宋中兴二年十一月,高丽国江南、山南、海阳三道突发巨变,有人打着百济王族后裔的旗号起兵攻打安南府、罗州牧、晋州牧,守军不敌,或降或逃,二日克城,十日三道皆没,改奉济州国为主。
  高丽国王名王颙,他和赵佣的叔叔赵颢颇为相似,都是刚刚从侄子手中夺过王位,国内反对之声不绝,屁股还没坐稳呢,南方就出现了叛乱,还打出了百济复国的旗号,想忍也忍不了,立刻调集大军南下镇压。
第903章
征高丽2
  至于说济州国的问题,高丽朝廷还是头一次听说。济州岛不是高丽属地嘛,啥时候出来个济州国呢?再说了,岛上都是耽罗人,和百济王族有个毛关系。正好,一并解决了吧。
  率兵南下的是高丽大将尹瓘,字同玄,五十多岁,科举出身,根红苗正,历仕六朝,是个很有本事、很有脑子的高丽将领,也是王颙的心腹,可见高丽朝廷对这次叛乱还是挺重视的,不光派出了大将,还调集了十万精兵,分成东西两路,直扑安南府。
  说起来快,其实等尹瓘的先锋部队抵达安南府北面的锦江时,已经是1097年的最后一天了,距离叛乱开始一个月有余。
  有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萧巫纳的三千陆战队、六千百济民兵、四千日本雇佣军不光把三道扫平,还又向北、向东扩张了百余里,把岭东道的安东府和岭南道的京山府也纳入了控制范围。
  至此,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四个道基本被攻陷,百济王族后裔于安南府正式迎接济州国王耶律诜登基,建立海东国,向高丽王发出了讨伐令,历数王家三十三条大罪,号召当地百姓拥立海东国。
  除了出兵有名之外,新王耶律诜还下了诏书,要让治下子民全都吃饱穿暖,还不是空头支票,立刻兑现!
  办法很简单,海东国在四道设立了十二个登记站,凡是愿意成为海东国民、拥护新王的百姓,都可以到登记站登记造册,然后按照人头领取足够渡过冬天的粮食、被褥、厚衣。
  但有个条件,需要检具揭发反对者,并在登记站亲手杀死一名被俘虏的高丽士兵。如果能亲手抓来反抗者,粮食、被褥、厚衣加倍,并优先分配最好的土地。
  管不管用……只需看看每日停靠在四道各个港口的船只数量就知道了,简直是不分昼夜排着队停靠,船上装的都是大米、被褥、衣服和肉干。
  这些船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当地百姓根本搞不清,桅杆上没有任何旗号,船体上也没有任何标记,船上的水手也不和当地人交流,在陆战队的看护下卸完货物,立刻离开港口。
  蒋二郎和萧巫纳为了这次渡海北伐押上了全部家当,济州岛这些年靠贩卖鲸油、鲸肉、鲸皮、龙涎香积攒下来的巨额财富大部分都存在促进社的邮局系统中,现在全都换成了粮食、被褥、衣服和武器装备。
  这些船有一艘算一艘,全部来自大宋海商,邮局和银行开出了高于平日一倍以上的价格帮忙召集来的。其实蒋二郎和萧巫纳根本就不用太考虑后勤,这些工作都被顺丰邮局和各地银行代劳了。就连十多个登记站的管理工作,也是促进社统筹,光是给蒋二郎巩固大后方的促进社成员和民兵就有二千多人。当然了,他们全都变成了济州岛人、日本人,反正没一个大宋人。
  洪涛如此为蒋二郎、萧巫纳卖力气,除了特里公主和耶律诜的原因,还有个秘密交易。蒋二郎和萧巫纳除了要付钱之外,还得把济州岛租给王诜本人九百九十九年,并享受治外法权,租金为每年十条鲸鱼。
  “末将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打算把安北府以南的半岛都让与大宋,区区一座小岛,大人拿去便是,谈何租赁!”当洪涛提出这个条件时,萧巫纳来回来去问了好几遍,依旧不肯签署文件。他不是舍不得,而是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小,心里不踏实。
  以他对这位大宋驸马的了解,那真是无利不早起的典范,给亲生儿子、女儿们讲课都要孩子用劳动换,不是打扫房间就是打扫院子,一文钱的便宜也别想从他身上赚。但这位驸马也是很讲信用的,只要和他达成协议,哪怕亏了也会履约,绝不耍赖。
  在请求促进社暗中帮忙之前,他和蒋二郎已经算计好了能付出的代价,总共有三个档次。最便宜的就是把半岛南边三个道送与大宋,要是还不够,就把半岛割舍一半,开京以南都不要了,如果还不能满足驸马的胃口,得,整个半岛您都拿走得了,但不能马上交付,要等大宋把金国灭了,用辽东之地换。
  算计了半天,驸马只要一个屁大点的小岛,萧巫纳觉得占了大便宜。占别人便宜没关系,唯独不能占这位的便宜,让他恨上你,不用等十年,报应很快就会降临,因为他不是君子。
  “老萧啊,别用老眼光看人。以前本王是为国家出力,不能谈私情,也不可以随随便便出让利益。用不了多久,待本王交出兵权之后,我是我,大宋是大宋。以一家之力,如何治理得了这么多土地。济州岛足矣,我要在上面建造宫殿养老,顺便和二郎争一争捕鲸的产业,补贴家用。以后你们需要担心的就不是我了,而是我的那些养子女,到时候你会怀念我的。”
  也就是萧巫纳这种亡国之人才拿土地当宝贝,这种破地方,白送给大宋洪涛都不要,先不说如何管理和防卫,光开发成本就高的受不了。
  试问北面有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在金国手里,想开荒抢过来就是,大宋百姓谁会乐意拖家带口、漂洋过海,跑到破山区里垦荒,有这个功夫在家乡随便找个山头老老实实种地不好吗。
  话说尹瓘亲率的五万高丽兵在公州遇上了蒋二郎的五千海军,双方隔江而望。尹瓘刚开始还是挺小心的,派出十多支探马趁夜过江查看敌人的虚实,虽然能活着回去的寥寥无几,但只要有一个活着的,就能把敌人数量搞清楚。
  五千……对阵五万!尹瓘就是再谨慎、再小心,也免不得生了轻视之心。辽军厉害不?别说十比一,就算三倍于辽军,高丽兵也敢说百战百胜,一群连盔甲都没有的农夫,手里举着几根棍子,就敢螳臂当车?
  全军渡河!
  尹瓘令旗一挥,高丽兵就开始准备渡河,而且一上来就摆开主力全军出动,间隔半里分五个渡口同时行动。只要能速战速决,平定南方的叛乱,尹瓘琢磨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赶紧回师北面边境去处理女真人的问题。
  据说金国皇帝在大宋那边吃了亏,被逼着废除了金国和高丽国的所有协议,其中也包括边境协议。这下可麻烦了,金国说边境六镇是他们的,高丽朝廷自然不干,双反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扯皮,有时候还会来个局部小冲突,高丽兵是败多胜少,情况不太妙。
  新王登基之后,正筹划着要组建一只精锐骑兵部队,专门用来对抗金国骑兵突袭,这个任务也要落到尹瓘头上,与南边这些所谓的百济王族后裔相比,金国那边的威胁显然要大很多。
  一说起金国的威胁,尹瓘就不太淡定,心里很是烦躁。本来高丽夹在大宋和辽国之间当个墙头草挺舒服的,谁需要的时候都会给高丽好处,也不用高丽出兵出力,含含糊糊表个态就足矣。
  但这些年情况有点变化,大宋不再赏赐财物了,连高丽使节都爱答不理,有点忽视的意思。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那高丽王国面对的情况就要复杂很多。
  以前不管是和大宋,还是辽国,亦或金国,都可以非敌非友从容转变。现在大宋撤出,高丽朝廷就没了选择,必须决定到底和谁当朋友,另一个就是敌人呗。
第904章
征高丽3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