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77

  “……官人下过海?”珠宝商一听威尼斯这个词,脸上标志性的奸笑立马就没了,抱拳拱手,一嘴字正腔圆的官话,比洪涛口音还纯正。
  “官人我神游过绿衣大食、白衣大食、贝都因人的毡帐、耶路撒冷的圣殿、君士坦丁堡、罗马城、威尼斯水城!如果你从西边渡海而来,应该……”
  女人们才不管真假,只要好看她们都喜欢。洪涛对那些玻璃珠子没兴趣,更插不上嘴,闲着也是闲的,干脆就和摊主扯会儿蛋吧。这些话和宋人讲没几个能听明白的,但这个珠宝商说不定能听懂。
  “官人所言和家父一般无二,想是去过的。小人祖籍亚丁,居于此已三代有余,每代成年之时都要熟背回家路线,可惜路途遥远力有不逮,终不可成行。”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洪涛说得太详细了,大部分情况珠宝商都不清楚,但他很向往,摊位也不管了,凑到洪涛身边谆谆受教。
  洪涛当然也没办法让他回家,而且还规劝他最好别回去。家乡这个词听着挺美,可很多时候离近了一看,满满的全是失望。
  现在他可以在大城市里摆摊卖假宝石蒙人,养活一大家子人,真要是回到了老家,保不齐连家乡人都要排斥这些离家许久的外乡人。再说了,现在的海路是那么好走的嘛,气候、季风、海盗、战乱,赶上哪一个都得要命。
  这个忠告也没白说,宝石商人深以为然,然后用一折的价格连卖带送的给驸马府每位女眷都拿了一颗假宝石。
  洪涛也没反对,人家不是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慷慨相赠,如果商人都这么情绪化早就饿死了。
  他之所以大出血是怕自己当着众人道破他这些假宝石的来历,自己占了便宜,自然也就别去砸人家买卖了,这就叫双赢。
  至于这些宝石值多少钱,洪涛觉得不重要。它们就是烧制玻璃时的副产品,在威尼斯当地可以说一文钱不值,还得花钱找人清理。但到了中东地区的大食商人手里,就得算上点运费了。
  而且物以稀为贵,一文钱一个不算坑人。再越洋跨海途经万里弄到大宋来,卖百文钱好像也不算多,自己花十文钱买入应该算赚了。
  物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对它的需求,只要看看女人们互相攀比谁手里的宝石漂亮,还有孩子们拿着它冲太阳看的笑脸,洪涛觉得这就算值了,有钱难买乐意!
第102章
家贼不用防
  和这位蒲姓大食商人后裔不一样,相国寺庙会上还有很多纯正的外国商人,胡人、大食人、东南亚人、日本人、高丽人、契丹人都有。他们大部分能说一点汉话,所卖的物品也多是他们国家的特产。
  胡人最爱卖毛毯和金饰、大食人多经营珍贵香料、日本人和高丽人最穷,弄个海螺壳或者珊瑚就当宝贝。
  东南亚人最孙子,他们的货物只有一种,铜铸的佛像,各种各样教派不一,而且要价非常高,有点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意思。
  莲儿除了喜欢吃零食、喜欢看杂耍之外,对穿戴首饰之类的杂物还真没什么兴趣。此时已经进了院子深处,卖书的摊位越来越多,她就更没兴趣了。
  于是拉着许东来当起了义务保安员,在队伍外圈来回巡视。因为相国寺里贼偷不少,而且还是个销赃的大窝点,被偷了东西基本就没找回来的希望了,报了开封府也是枉然。
  “官人、官人,他怎么也来此贩卖货物了,莫不是偷了宝绘堂的物件,跑这里销赃的吧!黄蜂,快与官人把这厮抓住,带回去好生拷问!”很快她就发现了情况,不是贼偷,而是远处的一个书摊。
  别的书商卖书都是在地上铺一块麻布或者一块木板,把书平铺于上,多的能有几十本,少的只有几本。
  可这个书商与众不同,书是按摞放在架起的木板上,每摞也得几十本,整整齐齐的码放了几十摞。
  书商就站在中间,左右手各高举一本书,和面前的客户滔滔不绝的白话着。距离有点远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这个书商洪涛认识,高翠峰!
  “莫要乱讲,娘子,差人去听听他在说些什么,卖的又是何种书。”
  高翠峰做贼洪涛是不信的,谁家的贼会偷这么多笨重的书本,还不如直接把铜模拿走卖了省事呢。
  但他为什么要跑到庙会来卖书洪涛也想不通,宝绘堂也不是刊印话本、小说、小广告的私人小作坊,更不是出版商,没有零售的必要。
  公主派过去的人很讲究,是驸马八个小妾之一,名叫蔡二娘。她以前没事就喜欢写写画画,平时很少出后院。别说高翠峰不认识,就连洪涛自己看着都面生,换身衣服换个头型,走大街上指定不敢认。
  自打被驸马下放到飞鹰社和宝绘堂里上班之后,这些小妾们倒也不悲伤,因为驸马府解除了她们的卖身契,现在她们都是自由人了,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没一个主动提出离开驸马府,照例还住在原本各自的房里,只是贴身丫鬟什么的没有了。
  “他并未售卖,是在关扑。妾身也赢得一本,官人请看。”蔡二娘去了不大会功夫就拿着一本书回来了。按照她的说法,高翠峰并不是在卖书,而是在玩一种赌博游戏。
  他把宝绘堂刊印的经书和其它几本雕版印刷的经书放到一起,让大家在一米以外的距离上看。随便在任何一本书上读出两句话,就送一本宝绘堂刊印的经书。读不出来也没关系,只需再拉来一个参加关扑的人,就不用付任何代价。
  “不去做买卖而选择给人当秘书真是屈才了!”蔡二娘还没说完洪涛就明白高翠峰在干什么了,这家伙是在给宝绘堂变相做广告呢,这就和后世很多商家发赠品是一个性质。
  不过他选择的地点很有讲究,相国寺,庙会只是附加属性,寺庙才是它的本职,香火还特别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明百姓都喜欢到这里烧柱香。
  在这里送经书,还有意引导大家注意宝绘堂刊本与其它刊本在印刷清晰度上的区别,虽然一句自夸的话也没说,甚至连宝绘堂的招牌都没挂出来,但每本书上都有,这个广告做得挺高明。
  “记下来,着朱八斤协助高翠峰在城内选择合适之所,为宝绘堂开办店铺。”
  这些日子光顾着其它产业了,没怎么考虑宝绘堂的事情,现在看来是时候让它露出峥嵘,真正进入宋朝的印刷出版行业里扑腾扑腾,仅靠那点朝廷给的业务连高翠峰都不满意了。
  而且宝绘堂必须从驸马府脱离出去,至少营业机构要离开。否则大客户来了,想看看样本什么的,总不能都往驸马府里带吧。就算自己乐意带,人家还不一定乐意来呢。
  来的时候兴致盎然,走的时候恋恋不舍,这就是来相国寺逛庙会的感受。
  这里太大了,摊位太多了,每样东西都不错,都想买。但每个人只有一贯钱,虽然这笔钱已经很不少了,可钱这个玩意也怕热闹,大家一起花的时候它就没的特别快。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有一个人是兴趣索然的,洪涛只逛了一小会儿就自己跑到河边码头看槽船卸货去了。
  也不是看卸货,而是在观察槽船的结构。这都快成职业病了,只要遇到一艘船,不管大小,洪涛都想凑过去仔细看看。
  除此之外,码头上有很多壮劳力等着被雇佣,这也是洪涛想了解的一个方面。
  毕竟过不了几个月自己也得大批量雇佣劳动力了,不管是种树、熬蜡还是炼焦、制造蜂窝煤,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朱八斤懂是他懂,自己可以不参与具体事务,但大事小情必须明白,不能真当甩手掌柜的。
  “这工资也不低啊!”了解的结果就是感叹,这些码头装卸工的工资真不低。
  每人每天差不多要150文工钱,如果超出了定额还有奖励。就算没有奖金,一个月小5贯钱也不少了。要知道自己的好友苏轼在黄州做副团练,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五贯钱。
  洪涛丝毫没觉得这些装卸工不该拿那么多钱,人家也是汗流浃背卖力气挣的。后世不是有句话嘛,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吧,剥削这个玩意很神奇,当你处于被剥削阶级的时候,恨不得一口把老板咬死才过瘾,给多少工钱都不嫌多。
  可一旦换个位置,所有思想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发多少工资都嫌多,怎么看工人怎么觉得他们还能再多干点活。后世不是有句名言嘛,屁股决定脑袋,哲理啊!
  回府的时候队伍变小了,孩子和女人们坐车在后面慢慢熘达,洪涛则带着黄蜂先走一步。
  从寺桥到光德坊有两条路可以走,州桥往北沿着皇城西墙,或者从州桥向西,过了都亭西驿再往北。
  第一条路大部分都比较清静,只是拐弯比较多,路面也相对窄;第二条路更宽阔,是整座城市的东西主干道,可路两侧商铺和政府机关比较多,人也比较多。
  洪涛选择的是第二条路,没别的原因,他想过过闹市狂奔的瘾。这玩意就像是在后世的长安街上跑开车跑120公里时速,只是不清楚宋朝有没有交警,会不会扣分罚款。
第103章
吃亏了
  交警还没来同伴先来了,就在要向北拐弯的时候,突然有两匹马从右侧建筑物里冲了出来,强行并道插到了洪涛马前,吓得洪涛只记得拉住缰绳,其它控马的要领都忘了。
  要不是黄蜂控马技术超群,硬生生用他自己的马挤在了中间,洪涛恐怕就得和对方撞在一起了,保不齐还得被马蹄子再来一下,然后指不定又给踢到什么朝代去了呢。
  “我靠!上赶着投胎去啊……”即便是这样,洪涛也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情急间一句后世的口头语就骂了出来,然后就愣住了。
  “……”那两名骑手有一人回头看了看,连速度都没减,单手揪着缰绳,另一只手冲洪涛做了个挥砍的动作,扬长而去。
  这个场面比较起来吧,明显是洪涛这边吃亏了,也明显是洪涛的骑术太次,人家急转弯还单手扶着方向盘,油离配合的天衣无缝。虽然也点了一脚刹车,可没减速,而是甩了一个尾。
  洪涛这边呢,基本就是踩刹车忘了离合和转向,不光车头被人家车尾扫了一下,还熄火了。
  “官人可好?”黄蜂倒是没怎么吃亏,但也没占到任何便宜。不过他可能也没关注这些,第一时间问的就是洪涛的情况。
  “他们不会就是辽国使节吧?”洪涛不是被吓呆了,而是见到那两个骑手的摸样惊呆了。
  他们穿着丝绸长袍,但下身是裤子和皮靴,袍袖也不似宋人那般宽大,比窄袖还窄,更像是后世的大衣袖子。
  最明显的特征还不是衣服,而是两个人的发型。他们都没戴帽子,头顶是光的,四周有一圈头发。这显然不是谢顶造成的中间是飞机场、两边是铁丝网,因为两边的头发很茂盛,还梳着两根尺把长的小辫子,用彩色布条扎着。
  开封城里确实有辽国人和西夏人,但洪涛从来没见过,之所以一口就叫出了他们的来历,还是拜右侧的建筑物所赐,都亭西驿。记得好像谁曾经介绍过,这里是辽国驻宋朝的大使馆,从这里跑出来的人当然大概率是辽国人了。
  “应是辽使随从,下属可去开封府告诉,让此二人到府上登门赔罪。”黄蜂干脆把洪涛的马缰也拽了过去,一边拐上了北向的道路,一边出主意。
  “无妨、无妨……官人我驭马搏杀之技确实不好,但这里特别厉害。等着瞧吧,用不了几年他们就得付出成百上千倍的代价,因为惹了不该惹的人,哼!”
  黄蜂这话说的就没什么诚意,洪涛也看出来了,他很为自家主人的无能而感到羞耻。如果刚才自己马术好一些、胆子再大一点,能纵马追上去和对方讲讲理的话,他应该更乐意陪同,说不定打起来也不会退缩。
  但洪涛不这么认为,即便自己马术够好,能追的上那两位草原民族、能打得过他们,也不会这么做的,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档次。
  一个穿越者不该去冒这样的风险,自己有无数种办法报复,何必非要以己之短克敌所长呢,性价比太低、很没效率。
  现在洪涛反倒觉得心里舒服点了,以前总觉得自己用花膏去害人太缺德,被害的往往还是普通人。
  这下好了,那两个辽国使团的人让自己找到了报复的理由,虽然说这个理由太牵强了,但有总比没有强不是。本身自己就是个无理搅三分的主儿,但凡占着那么一点点理,也能自行发挥到无限大。
  “若有此日,峰斗胆僭越,自愿为先锋!”
  驸马是不是在吹牛撑场面黄蜂无法确定,但他有一种感觉,这位驸马与众不同。太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洪涛这番许诺好像触动了黄蜂的某根神经。
  “呵呵呵……这话确实僭越了,你我一个驸马、一个内官,妄言朝廷兵事是大忌。不过官人我害人的本事远不止兵戎相见,古人不是云了嘛,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且看官人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你若想出力,不如去帮官人找个熟知契丹和党项人内政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黄蜂的表态让洪涛干笑连连,隔了一会儿才接腔,满嘴都是拽词儿,没什么实质内容。
  这个话题太敏感了,洪涛无法确定黄蜂的真意,是在试探自己还是真情流露都不好说。但直接拒绝也不符合洪涛的习惯,他打算也试探试探。
  王安石和司马光给过自己一份有关辽国和西夏的国情报告,这份东西就在崇政殿里放着,想研读随时可以进宫,皇帝还会派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内官帮自己解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