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77

  “焦炭窑目前还派不上用场,它只能为炼铁提供合格的燃料,没有足够数量的高品质铁矿石,燃料再多也是枉然。”
  想从洪涛嘴里挤出干货,光用嘴忽悠肯定是不够的。这不,他又开始玩太极拳了,让你知道能得到什么,但就是不给你弄出来!
  “京兆府乃朝廷重镇,都尉初去恐难以立足,某倒是想了一个万全之策,想听否?”鸡贼碰上鸡贼,每句话都透着一股子讨价还价的味道。王安石出价了,要替驸马解决货场问题。
  “其实炼铁也不是太麻烦,大批量目前还达不到,小批量的试产还是有可能的。只是一切全凭天意,人力不可控亦……”
  这个价格很难不让洪涛动心,自己和富姬对京兆府都不熟,朱八斤出了开封这一亩三分地也成了废物,要是能有一处比较稳妥的落脚地,确实帮助很大。
  可是吧,光有这个意向还不够,洪涛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别聊什么人品不人品的,要求政客有人品本来就是极度幼稚的表现。
  “大头水在禁军中广为使用之后效果显着,超过四成以上的伤者都能不肿不脓几日结痂,陛下闻讯甚是欣慰,前日还曾就如何赏赐都尉问过某的意见。驸马既然有意京兆府,老夫不如顺水推舟,奏请陛下辟出一块皇庄做为发运使存货之处。但修建维护费用还需自筹,都尉意下如何?”
  王安石听懂了,给好处就能炼出铁来,不给好处就练不出来,天意呗。这个借口太尼玛无耻了,但天意不可违,继续开价吧!
  “王相高意,诜不日就宰杀牲畜祭祀上天,定要为陛下、为大宋求得天意,届时再请王相亲临指教。”
  洪涛真想飞起一脚把这个家伙踢死,合算聊来聊去他啥也不付出,本钱都是皇帝的,好处他至少得拿三分之一,真是奸到家了。他如果不做官弄个私企啥的,保准能成为大宋五十强之一,搞不好还是首富,太能算计了。
  “如此甚好,下面的宴席老夫就不叨扰了,就此别过。”条件谈拢了,面子也给足了,王安石打算开熘。
  说实话他也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人员太杂乱,凑在一起除了互相吹捧、互相交换点小利,没什么实质内容。他是一国首辅,真看不上这点小利,更没必要去给别人当嫁衣裳。
  “别别别,今日王相既来之则安之,下官还得借王相之威名免掉诸多麻烦。不如去下官书房一叙,刚才我忘了一件事儿,正好有个小器物想请老大人品鉴品鉴。”
  想跑?姥姥!洪涛也不想去和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虚情假意,更不敢保证自己不烦,万一脾气上来把公主的兴致扫了岂不是大大的不美。王安石一走自己就失去了掩护,所以付出点代价把他留住也是值得的。
  “也好,老夫对驸马的厨艺多有耳闻,不知书房中可否小酌?”听到驸马提起小器物,王安石的眼角就是一抽抽。
  这位说话水份太大,花膏当时也说做小技、宝绘堂的印刷之法也不值一提、大头水和香水更成了游戏之作,这次一本正经的提到了小器物,按照逻辑分析想来也该不小。
  “那是自然,今日炎热不宜涮肉,改为公主亲创天妇罗如何?宸娘,去厨房告诉聋婆婆速速做些天妇罗,官人要与王相公在书房叙话,外人不许打扰。”
  其实洪涛觉得自己选错了行,不该去当数学家、冶金专家和毒师,真正适合自己的应该是厨子。
  这几个月为了让自己吃得舒心一点真是没少发明食物,每一样都获得了全府上下的一致好评,无一例外。
  涮肉自是不用说,只要来了客人必点此菜。还有用铁炉烤出来的奶香炊饼、里面带着果料的酸奶、用奶油搅拌的蔬菜水果沙拉。
  最终日本菜也没逃脱被剽窃的命运,寿司、天妇罗、四喜饭都成了驸马的创造,把府上的两位大厨唬得一愣一愣的。几十岁的大老娘们,哭天抹泪的磕着头求驸马传授绝技,宁可两年不要工钱甘当小学徒。
  洪涛自然乐意教,教会了她们自己不就可以偷懒了嘛。再好的食物,如果需要自己费劲儿去做的话,他都觉得索然无味,必须饭来张口才吃得香甜。
  至于说她们学成之后会不会出去开店挣钱,洪涛才不会去操这份心呢。只要不缺了自己吃,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最好连外卖快递都学会,以后就能省下厨娘的工钱,天天叫外卖吃了。
  “这、这是驸马所为!”当一个个颜色鲜艳、做工精细的漆盒被端上来,王安石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些食物好吃不好吃先放一边,造型和器具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它们不再是单纯的食物,已经带上了文化气息,超然脱俗。
  让王安石吃惊的不是食物,而是这份意境。在他看来,被马踢过脑袋之后的驸马半点文化人的味道都没有了,一身都是俗气,难道说脑袋上的病好了?
第155章
真有其人!
  “王相不可吃着饭骂厨子,再着急也得等吃完再骂啊!”洪涛很清楚王安石要表达什么意思,虽然这些食物的配色、配器都不是自己原创,全是从后世记忆中抄来的,但也不能当面如此羞辱自己,太过分了吧。
  “惭愧、惭愧……老夫多有失礼……”被驸马责怪之后,王安石立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确实,如此问真的和骂人无异,眼看到嘴的美食又被驸马挡住了,为了一饱口舌之欲,赶紧赔礼道歉吧。
  “嘶……此乃大头水!”光吃还不够,洪涛又拿来一个细口瓷瓶和两只极小的白瓷杯,倒满之后端给了王安石。
  这位正往嘴里塞鲜虾天妇罗呢,也没仔细看一仰脖就灌了下去,红晕马上穿透了老脸上的厚皮返了出来。
  “非也,这是府上独创头锅烧酒,不外卖,每季只做三坛,其一送给皇太后、其二进献陛下、其三嘛,当然是自己喝喽……”
  看着王安石那个没出息样儿,洪涛愈发感觉良好,胸脯也挺起来了,嘴角也撇开了,端着小瓷杯轻轻一抿,再叉起一个寿司咬了半口。
  没错,是叉,他用筷子不太利落,于是就让彭大特制了几把白铜叉勺,在府中吃饭叉勺和筷子并用,怎么方便怎么来。
  “可惜、可惜!”王安石瞥了一眼驸马,慢慢把几个漆盒都划拉到自己这边用胳膊护住,才说出了真心话。
  食物是真不错,色香味俱全,还带着鲜明的文化气息。可对面这个食客真不给力,吃个饭就和大螃蟹似的,举着个勺不勺、叉非叉的家伙满桌子划拉,非常掉价儿。
  “切,嘴快有嘴慢无……哦对了,王相可识得一位开国侯,名曰王子纯。前几日我去他府上送请柬,丫鬟说他曾拓边千里,我朝真有此等人物?”
  洪涛其实没啥正事要和王安石讲,闲聊呗,反正不能让他走的太快,怎么也得等聚会过半。闲聊就得找到双方都有话可讲的话题,说什么呢?突然想起了那位开国侯,这个话题挺合适。
  “哦?都尉去请王韶王子纯了,他可来否?”一听到开国侯的名字,王安石终于把头从食盒中抬了起来。其实他的吃相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有脸嘲笑别人呢。
  “想是没来吧,我去的时候管家说他卧病在床,想是不会好这么快。”洪涛趁机把两个食盒往自己这边拽了拽,这位吃白食速度太快、胃口太好,瞬间就下去了三分之一。
  “此人乃国之栋梁,可惜为名所累,难以再续辉煌。”王安石显然是认得这位开国侯,只是说起来有些踌躇。
  “他真的拓边千里啦?”洪涛对别的信息都不太关注,只是想搞明白人家是怎么混到爵位的,如果不难自己不妨也去试试。
  “何止千里,你可听闻过平戎策?”鉴于驸马的病情,王安石也搞不清这位到底记得什么又忘了什么,只能从头来。
  “前几日听丫鬟提过一次,还无缘拜读……”又是平戎策,听上去应该是有关打仗的书籍。但高翠峰给自己搜罗了几乎所有现存的军事书籍,其中并没有这一本。
  “拜读?哈哈哈哈哈……若想拜读,都尉恐是要去和陛下讨要了……”听了驸马的回答,王安石差点把一嘴食物全喷出来,伸脖瞪眼好不容易咽完,都没来得急去擦拭胡子上的酒水就开始爆笑起来。
  “大爷个蛋!老东西你等着,看一会儿本发运使怎么调戏你!”洪涛知道自己肯定又是哪儿猜错了,被人嘲笑是必须要记仇的,好在报仇的机会很快就要来临,先不急,听他如何说。
  有了可口的食物、沁人的酒水、虚心求教的听众,王安石也就不着急走了,一边吃一边喝一边笑,把王韶是何许人详详细细的给洪涛讲了一遍。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年纪和王安石算一辈,比驸马大了快20岁。
  这位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学霸,27岁登进士第,2年后又去考制科,结果失手了,心灰意懒之下辞官不做,开始了游历生涯,要遍访西北名山大川,找到解决国家顽症之法。
  制科是一种特殊的科举,有点像后世的特招。由白身直接考制科没有进士风光,但进士及第之后再考取制科,就和后世的大本毕业又续了研究生差不多,算是锦上添花。
  王韶估计是落榜之后觉得颜面无光,所以远离了朝廷,没想到阴差阳错,这近十年的游历生涯让他对宋夏两国战争有了切身体会,并从中得出了自己的对策。
  熙宁元年,宋神宗继位的第二年便和王安石推行变法,王韶一看,这位新皇帝有点魄力啊,祖宗法度都要改,那自己是不是也该为国家出出力呢?于是他就把这些年对宋夏战争的研究心得写了写,托人交给了王安石。
  当时王安石还不是参知政事,但刚刚给皇帝上完《本朝百年无事扎子》,深得神宗皇帝器重,在朝堂中风头正劲。他也在寻找一位有军事才能的统兵之人,打算政事和兵事相辅相成,交相呼应,这才符合变法的目标。
  看到平戎策之后王安石高兴了,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统兵之人自己送上门了,立刻就把平戎策推荐给了神宗皇帝。
  然后王韶就成了新党里的一大力主,被授予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之职,谈不上统率重兵,也算可以接触到军事机密之人。吕惠卿、章惇、蔡确是王安石在朝中的左膀右臂,王韶则是他在军中的一杆旗帜。
  王韶也确实有能力,他认为要想打败西夏就应该先收复河、湟二州,切断吐蕃与西夏的交往,并对吐蕃各部落加以分化利用。这样一来宋军可以从南、东两个方向对西夏形成夹攻态势,让西夏首尾不能顾。
  如果让西夏先下手取了这块地方,不光白白获得几万吐蕃兵将,骑兵部队还可以一路南下,直接威胁陇蜀腹地,到时候就成了宋朝这边首尾不能兼顾了。
  那能不能收复河湟二州呢?王韶很有把握,因为这些年西夏正和吐蕃各部落在青塘你来我往的厮杀,吐蕃的唃厮啰各族对西夏李氏非常反感,但他们的实力又不足以长期和西夏对抗。
  假如宋朝能趁机采取分化招安的策略,只要玩的好,不仅能收复大片适合耕种的土地,还能获得不少蕃人归顺,彻底切断西夏南下的念想儿。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王安石没讲,但王韶确实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就横扫熙、河、洮、岷、通远五州,还把当地最大的西羌部族首领给抓了回来,史称熙河开边。
  到了熙宁七年,王韶已经官拜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后进枢密副使。他的兄弟和两个儿子也授官赐绢,一门风光。
  “他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吧?”听到这里洪涛首先觉得王韶是个军事人才,不仅仅会打仗,还会做思想共走,当地的吐蕃、西羌部落被他忽悠的没少包顺,然后就成了对付其它部落的先锋。
  这种人绝对不会是老实人,更谈不上耿直,肯定满肚子都是坏水儿。而且这种人与大宋的主流士人阶层价值观不太符合,他只追求结果不看过程,算是非常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那宋朝士人会容他吗?假如他没建立这么大功勋、没坐上这么高的位子应该没事儿。可恰恰相反,他是又立功又受奖、又得房子又拿地,还萌荫家族,这就有点太招摇了。
第156章
心病难医
  其他士人会怎么想?如果王韶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观是错的。这已经不仅仅是权利斗争,而是意识形态冲突,必须分出胜负。
  那结局就很好猜了,假如王韶是武人出身结局会很惨,好在他是进士第,不会有性命之忧,只需离开朝廷中枢就不会有人追杀。
  说到底宋代的士人争的是思想流派,不是人。但这玩意斗争太激烈的话,就和宗教没啥差别了,很容易走火入魔。
  “……说句大不敬之言,都尉不该做驸马,如能慎言谨行,老夫不及也。”王安石让驸马问的一愣,前面说的都是王韶的辉煌,可这位驸马一语就猜中了后面的结局,洞察力不可谓不敏锐。
  玩政治是需要天赋的,敏锐的洞察力就是重要天赋之一。假如你能比别人提前那么一点看到事态的发展趋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韶会打仗、能打仗、也有胆量打仗不假,可善于统兵之人都有个通病,就是喜欢军令如山,不管对错,我说了你就要执行。换句话讲,这类人性格比较强横,有时候会给人一种独断专行、飞扬跋扈的感觉。
  熙河开边之后,边境地区就基本平定了,没有什么大战役可打,王韶自然也就回到了朝廷中枢。
  他这种性格在大权在握的战区如鱼得水,可回到勾心斗角的朝堂之后,除了得罪人就剩得罪人。最终这位大功臣和最大的两个后台王安石、神宗皇帝都闹翻了,熙宁八年被贬知洪州。
  俗话讲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官场失意,身体也跟着不行了。就在洪涛穿越过来的那一年夏天,这位郁郁不得志的军事天才得了癫狂症,还身染毒疮,从此卧床不起。
  “没想到老大人真病了,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诜会一些岐黄之术,不如由王相引见,去为老大人诊治诊治。”
  经过王安石这么一讲洪涛真信了,不管王韶品行如何,他必须是国家功臣。自己大舅哥为了平衡朝廷各方势力贬了他,那是权宜之计。自己和朝廷没啥关系,以私人名义去探望探望,应该不算什么大错。最主要的是得拉着王安石一起去,有这个大挡箭牌戳在前面,看谁敢随便弹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