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77

  “宸娘是怕官人有了孩子,就不再疼爱你了吗?”
  是全府上下都高兴吗?真不是,至少有一个人就不太高兴。洪涛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人,也立刻明白了她为何不高兴。这是个失去过父母一次的孩子,她怕再次失去。
  “……”心事被人看了出来,宸娘没有太慌乱,因为这个人是驸马。在孩子心底里已经认为这个人最亲切,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事都不会责难。
  “放心吧,官人这里很大,容得下好几个孩子。但以后你要帮官人照看小弟弟小妹妹,让他们像你一样聪明懂事。”
  对于这个问题洪涛从来没考虑过,也不打算多费心。什么嫡子庶出的,在自己这里没任何差别。自己能不能活到他们长大都是问题,考虑那么多有毛用。
  假如将来真的牵扯到继承问题也好办,长子继承不就完了,其他孩子该干嘛就干嘛去,别总指望一辈子坑爹。
  至于说长子是否合适继承家业,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在不合适继承与骨肉相残之间,洪涛坚定的选择前者。
  宁可一代不如一代,也不能因为继承问题多生枝杈。除非明确了长子是个败家子,否则就不能坏了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嘛。
  “那官人还会带宸娘回家找娘娘吗?”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搞不太懂家乡和娘娘之间的具体关联,且总是太执着。
  “自然要去,到时候宸娘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我们一家人都去。”对于这个问题洪涛的嘴皮子都快说薄了,却还需一遍遍的承诺。
  什么时候她才能明白家乡和娘娘并不是必然联系呢,天知道,蒙一天算一天吧。人有了希望才能活得更充实,家乡恐怕就是这孩子内心最坚定的希望,能给她干嘛不呢。
  宸娘高兴了,洪涛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床上换了一个女人,莲儿又名正言顺的躺了上去,还躺得那么自然随意,就好像这张床本来就该是她的。
第166章
赶鸭子上架
  “封建余毒真害人,妇女同胞站起来!”
  洪涛恨的不是莲儿鸠占鹊巢,恨的是自己拿这只鸠没辙,下不去手。再想想这位新女主人睡觉的德性,就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更悲观了,这真是肉体精神的双重折磨。
  可能是听到了男主人内心的呼喊,莲儿表现得很出乎意料,她这一宿也没怎么折腾。然后洪涛反倒更睡不着了,总琢磨着下一刻那条富有青春活力的腿会不会蹬过来。
  想着想着窗外就亮了,随着莲儿起身去跑步锻炼,洪涛才算彻底放松闭上了双眼。
  好景不长,很快莲儿又回来了,还带着紫菊,一句去前堂接旨,两个小丫头就忙不迭的往迷迷煳煳的驸马身上套衣服。
  裤子还没穿上呢洗脸水又端了过来,等一切收拾停当,洪涛发现自己居然一直没睁眼,还处于半睡眠状态,真是神了。
  “裴中贵说是大大的好事,能让裴大人亲自跑一趟的肯定也不会是小事。妾身觉得这一天早晚会来,我家官人乃天神下凡,凭什么就不能飞黄腾达!”
  看到男主人的眼还没睁开,两个小丫头干脆一人一只手牵着往外拖,边走边汇报着她们打听来的消息,语气里满满都是兴奋。
  “裴大人和府上有没有什么渊源?”一听是裴中贵来了,洪涛马上睁开了眼。昨天在崇政殿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个老太监多次暗示过自己,看样子像是有点倾向性!
  “奴家不知……等嬷嬷从相国寺回来一问便知。”莲儿显然也不太了解这个老太监的过去,但她知道谁有可能知道。
  此时的裴中贵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德性,不管洪涛如何热情、暗示,愣是一丝反应都没有,一字一句的传完了皇帝的口谕,茶水都不喝一口就带着人匆匆回宫复命去了。
  至于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洪涛也琢磨不出来,更没功夫琢磨。因为裴中贵带来的口谕内容太多,不抓紧干的话,完不成皇上的嘱托就真算欺君之罪了。
  制造箭矢并不难,或者说已经造完了,皇帝并没要求马上量产,只是让驸马规划一下量产的可行性。
  制造甲胄应该也不算难,水轮驱动的锻锤出铁水的第二天就装好了,马上被武家利用了起来。谁也不傻,有不费力就能上下翻飞的大铁锤干嘛还要自己抡呢。
  根据武四的需要,又有两台重量更小的锻锤被架了起来,分别用于锻造不同尺寸的铁锭。本来还要再弄几台的,可惜水轮数量不足,彭大暂时没功夫去增建水轮,驸马给的一大堆图纸就够他忙活一阵子的。
  可是昨天被皇帝一忽悠,自己话说得太多,古人不是云了嘛,言多必失,所以牛皮吹大了点,还有一样东西制造起来就非常有难度了。
  但皇帝是点了名要看的,做不出来的话裴中贵倒没说怎么惩罚,却也不是毫无损失。听他的意思,只要皇帝满意了,自己这个驸马就能稍稍突破一点祖制,外放个可以统兵的实差当当。
  这个诱惑可真不小,驸马当官很常见,有个实差也不算太新鲜,但驸马领兵还是实职就非常难得了,至少高翠峰不知道本朝还有哪位驸马获得过这种殊荣。
  没错,不管官职大小,敢让你手握兵权了,必须是皇家极大的信任。以老赵家的传统尿性,这比给个有食邑的爵位都难得,拿王爷都换不来。
  洪涛也确实想离开京城,这里太拘束了,屁大点的事儿都不带隔天的就能传的朝野皆知。别人可能习惯了不觉得难受,可自己这种性格真不习惯。
  地方上就不一样了,即便身边有各种眼线存在,也可以放松不少。只要自己不去碰犯上作乱这根红线,稍微祸乱一下地方,皇帝和宰相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看不见。
  当地官员肯定也会得到新旧两党大佬的提前招呼:别搭理这位驸马都尉,他脑子有病!
  到那时自己这个皇亲国戚就值钱多了,忽悠个大姑娘小媳妇的肯定比在开封城里好使。这里别说忽悠人了,青楼里的女伎听见是驸马都尉来了都不爱热情招待,太伤自尊。
  想一想这些情景洪涛就忍不住流口水,可要想做到这一步还是挺难的,不是担心皇帝说话不算话,而是怕自己没那个能力。
  到底洪涛和皇帝吹了什么牛皮呢,其实也没吹得太大,他就说可以造出一种射程更远、射速更快、覆盖面更广、杀伤力更大的新式弓弩,让禁军能更好的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
  当时主要是在讨论战时内阁的细节,皇帝好像是随口这么一问,洪涛也就随口这么一答,没想到皇帝认真了,还白纸黑字的给写了下来。
  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这位大舅哥恐怕不是随口一问,而自己却真的随口一答,太尼玛坏了。
  这更坚定了洪涛的信念: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千万不能和这些政客天天凑在一块儿。否则就算自己是个穿越者,早晚也得让他们玩死!
  可是想走就得先让皇帝满意,能不能办到呢?说实话,洪涛心里也没底。
  吹牛嘛,谁还追究到底有没有实物,要是都有实物就不是吹牛了,那叫讲述。可问题是和某些人吹牛是得交税的,比如说皇帝……
  那种射程远、射速快、覆盖面广、杀伤力大的弓弩是从后世纪录片里看到的,根本没实际动手制作过,更别提实际使用效果了。
  这玩意据说是按照明朝《武备志》里的记载复原的,使用效果还凑合,在80米之外射击集群目标命中率可达70%左右。
  威力也很惊人,凡是正中目标的假人基本都会被来了个对穿,马匹也深入半箭,就算是擦伤的伤口也非常巨大。
  由此推断,这种远程武器的有效抛射射程可达500米左右,而且射程和威力是可调的,想打多远完全靠箭杆上绑的火药筒装药量来决定。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这是一种原始的火箭,使用黑火药推进。它的优点很多,比如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等等。缺点也不少,首先就是怕下雨,其次是怕风,最后就是无法瞄准射击,只能大面积覆盖。
  因为这种火箭不是一支,而是在一具近两米长、直径三十厘米的木筒里装上几十支箭矢,同时点燃发射。大概对准方向就成,百米距离上散步范围大概在40米左右。用游戏里的术语讲,它是个群体攻击技能。
  它有个很形象也很凶狠的名字叫一窝蜂,有记载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作战时,建文帝一方就使用过这种在当时很先进的武器,具体战果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
  从最终的结果看好像也没啥大用,因为建文帝最终还是被燕王朱棣打败了。但决定战争胜负的除了武器之外还有更多原因,也不一定是这种武器没效果。
  原本洪涛也没打算在这方面多费心思,有那个时间不如去琢磨琢磨火枪,可就是因为嘴碎又中了大舅哥的圈套,才把这玩意给讲了出来。
  现在再和皇帝说我是说着玩的肯定不成,不管能不能有用都得仔细研究研究。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今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时刻,多费点心思真不亏。
  一窝蜂到底能不能用呢?从理论上讲应该有用,它就是一种不可控火箭,原理和射箭一样,只是用化学能代替了机械能。如果能解决燃料和空气动力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原理上讲肯定比机械能强。
  可理论是理论,往往因为材料和工艺问题无法实现,最终白费力气。这个道理洪涛懂,可现在被皇帝逼的没辙了,能不能实现也得先试试。
第167章
鸭子没上去
  “老彭,先把手里的活儿放一放,帮官人把图上的物件做出来,尺寸都标示清楚了,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让此物摔不坏还得尽量轻,做好之后送到大奥去。”
  有了希望就有动力,洪涛的困意立马没了,一个人钻进书房连早饭都不吃了,遛遛画到中午,才端着饭碗去后苑找到了正在往婴儿床上刻花纹的彭大。
  图纸画的东西真像马蜂窝,只是被拉长了许多,外面是个六边形的长筒,里面还有几十个小圆筒。而且不是一种规格,是两种,大型的有两米多长、怀抱粗细;小型的只有一米多长、大腿粗细。
  另外还有一套图纸画的是箭矢,规格也是两种,长短粗细与那两具大马蜂窝相符。与普通箭矢最明显的区别是箭头下面多了一个竹筒,还不是简单绑在箭杆上的,而是从箭杆中间穿过。
  这就是洪涛在明朝一窝蜂箭基础上改进的新式火箭,假如把火药筒绑在箭杆上,势必要破坏箭矢的平衡和空气动力形态,换成从竹筒中间穿过就能好很多。
  另外这个火药筒还担负着活塞的作用,次竹筒和马蜂窝上的小圆筒尺寸相近,略细一点点,装填的时候正好可以堵住小圆筒。
  点燃引信后,竹筒中喷发的气体会极度膨胀,遇到阻塞会产生高压,把箭矢的发射初速提高。而且这个竹筒还能控制箭矢在圆筒中的姿态,始终保持中心位置,原理上可以减小散布率。至于实际使用效果嘛,谁知道呢,试试看呗。
  彭大是跟着驸马的第一批匠人,从飞羽具开始就和驸马接触,对这类奇思妙想早就习惯了,驸马说怎么做就怎么做,除了技术细节和效果需求之外,多余的一句话都不问,理解能力有了显着提高。
  交待完了彭大这边,洪涛的午饭也基本吃完了,把空碗一放,抱上宸娘带着两位女秘书和一个保镖又去了金明池的水虎翼军营。
  “都尉又是要做什么,这些诸班直和内监为何而来?”还没进军营就看到了王冠的身影,见到洪涛之后就和看到救星一般扑了上来,满脸都是惊恐、满嘴全是疑问。
  士兵们刚刚要用早饭,突然来了一位诸班直虞候,带着一队禁军和几辆牛车把军营给封锁了,许进不许出,也不说是要干什么,可把王冠给吓得够呛。直到洪涛一行人出现他才意识到,这次肯定又是驸马惹的祸,自己吃瓜落了。
  “王兄莫慌,我只是要帮陛下做点东西,此物密不外传,又不适合在宫中制作。陛下问起开封城中何处既保险又安全,我第一个就把王兄的水虎翼军营推荐给了陛下。若王兄觉得不合适,我就让他们搬到乌金行去。”
  洪涛说得这叫一个感人啊,但内容没一个字是真的,听得正好出门迎接的那位太监打扮的中年男人直咧嘴。他显然是知道内幕,但也不能说,只能眼睁睁看着驸马把水虎翼的都虞候耍的团团转。
  “合适!你我亲如兄弟,有何使不得!此营内所有人全凭都尉吩咐,绝无怨言!”一听是皇帝首肯的,王冠的方脸都快笑成长的了,把盔甲敲的叮当响。
  此等直达天听的事求都求不到,当然不能往外推了。驸马也真够朋友,关键时候多说半句话,就够自己这种中下级军官奋斗半辈子的。
  “那就麻烦王兄先给我腾出两座军帐来,周围五十步内任何人不得靠近。人手上就不劳烦兄弟们了,陛下自由安排。”
  洪涛并不是故意要骗王冠,只是为了省事。如果和他把黑火药的配置过程讲清楚,再加上回答问题,没两个时辰搞不定。现在自己缺的就是时间,两旬之后皇帝就要亲自来检阅成果,每分钟都不能耽误。
  “……我明白、我明白!”王冠顺着洪涛的眼神望过去,差点把舌头咬下来。
  驸马所说的劳力居然是那队诸班直的禁军,太牛逼了!这些从宫中出来的诸班直是禁军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勋贵家族中选出来的,随便扒拉一个就有可能是枢密使的侄子。现在居然要来给驸马当苦力用,下面的问题还敢问吗,赶紧该干嘛干嘛去吧。
  “对面可是黄中贵黄大人?”支走了王冠,洪涛又冲着远一点站着的那位太监拱了拱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