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77

  “好好,不用这么认真,我只是好奇。其实你这么穿倒也不差,很有游侠味道。改日我亲手给你打造一套甲胄武器,和蕃人交往时时刻刻都有危险,他们和狼差不多,只要你露出弱点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撕咬,不可不防。”
  富姬表现得越自信洪涛就越担心,她觉得已经对游牧民族有所了解,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自己是没去过这个时代的北方,但却在南宋和蒙古军队打过不少年,意思都差不多。
  “姬谢过官人……只是恐要等许久,不如下次再依官人所言。”
  对于有人关心自己安危富姬还是挺感动的,但和事业比起来她还是更看重后者,一天都不想再耽搁,恨不得马上就出发。可惜没有合适的货物去了也是白去,这件事儿还得由驸马做主。
  “心急了?”富姬的状态洪涛能理解,不管是谁突然发现特别适合自己做的工作,又有机会去做,都会激动不已,事业心越强的人就越受煎熬。
  “……”被驸马看穿了心事让富姬很懊恼,本来自己是个很稳重的人,怎么偏偏在这件事儿上变得如此毛躁了呢。
  “呵呵呵,别不好意思,这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一种磨练,离希望越近就越容易失措。先别急,也别多想,官人我百分百相信你的能力。但上赶着不是买卖,不能他们想让咱们多去咱们就巴巴的跑过去,不需要咱们的时候就爱答不理。这次的货物还没准备好,有一批优质甲胄和武器也是货物的一部分。再安心等些时日,把需要的人手凑齐确保万无一失。”
  富姬的感受洪涛自己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要是再经历一次照样会很令人心动。如何能让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呢?真没有速成的办法,这玩意要分人。有人可能经历过一两次就能控制好心态,有的人经历一辈子依旧我心如初。
  “……姬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富姬对驸马这套人生感悟共鸣挺大,眉毛都皱起来了,满脸的欲言又止。
  “此处没有富姬和驸马,我们俩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有何不可说的。”洪涛还挺得意,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洪拉图了。
  “如若向蕃人出售甲胄武器,姬宁愿回宫去做宫女也不从!”可惜富姬说出来的并不是求解惑,更不是崇拜之言。
  “……嘶……我算白看好你了,是不是吃多了莲儿的肉脯,脑子里都被肉占满了?我来问你,给蕃人百件甲胄刀斧,就算是刀剑不透的宝甲、无往不利的宝刀,他们能靠这些东西影响战局吗?”这个大窝脖给洪涛噎的直翻白眼,哪儿和哪儿啊,合算人家是把自己当汉奸了,自己却还偷偷乐呢。
  “自是不能……可敌长一寸,我短一尺,还望官人明示。”驸马要讲什么富姬还是不太懂,百件神兵利器想打大仗肯定不成,但在局部上确实是让敌人强大了。
  “我又不是送财童子,凭什么要白白把宝甲宝刀送与蕃人?难道我长得像蕃人吗!”洪涛已经快急眼了,都说这么通透了她还不明白,要是脑子这么死性的话,以后还能不能担负重任就得重新衡量了。
  “……”驸马越是急富姬就越想不通,但有一样她是确定的,驸马确实长得不像蕃人。
  “那不结了,你穿着宝甲、拿着宝刀出现,必然会引起蕃人的注目。他们除了烈酒骏马之外最喜这些,到时候你就百般推诿,说是祖传之物,诱得他们以马匹交换,还得是依依不舍,何乐而不为呢?一件甲胄、一把钢刀换三匹、五匹、十匹细马难道亏吗?五名骑着细马的禁军难道还打不过一名穿着宝甲拿着宝刀的蕃人?一人一口咬也咬死了,你这账是怎么算的!看来不让你太快出行是对的,这几日哪儿也别去,就留在府中让宸娘盯着把乘法口诀好好背背、把算盘多扒拉扒拉吧!”
  洪涛已经好久没逮着人喷了,皇帝宰相是不敢、府中的家人是不愿、工匠们是不忍,现在富姬送上门来,正好,先痛快痛快嘴吧。她比较皮实,光呵护无法提高,必须多敲打。
  “……”富姬这次听明白了,然后就不说话了,低着头也不认错也不求饶,还犯上了小脾气。
  主要是驸马说得太难听了,还让宸娘盯着自己背口诀,这不是在说自己不如一个几岁的小孩嘛,就算错了也不能这么损人啊。
  “哎呀,出去跑一次脾气涨了不少啊,都敢用沉默对抗了!莲儿,把她拉下去家法伺候!”有的人需要哄,有的人就不能哄,富姬就属于后者,她要是拧起来两个莲儿也拗不过。
  怎么办呢?凉拌,给她一个台阶下,等这股子脾气犯过之后也就没事儿了。此时莲儿就派上了用场,说是让她拉下去执行家法,其实哪儿有什么家法,就算有她也打不动富姬,就是个说辞。
  “遵命!”如果说没偷听那才叫怪了,屋里的喊声还没落莲儿就冲了进来,一把拉住富姬的胳膊就往外拽。
  “紫菊、紫菊,快来帮忙,敢和官人顶嘴,看我不打烂她的屁股!”可惜富姬还是没转过弯来,死拧在原地不肯动。于是莲儿就开始叫援兵了,紫菊也是偷听集团的一份子,否则怎么会这么巧就从书房门口路过,两个小丫头连拉带拽的终于把富姬拉走了。
  “家事不平、何以平天下!”人是拉走了,也避免了尴尬,但洪涛依旧高兴不起来。
  这刚几个人啊,就这么难摆布,以后还要继续扩大自己的小集团规模,到时候可怎么领导呢?
  要论剽窃借鉴改良发明啥的,再难自己也不会灰心,那是越挫越勇。可一到当领导人的问题上,自己就不由自主的憷头,稍有麻烦就会感到深深的无力。这可能就是天性吧,活了好几辈子依旧没改,只能说是略有进步,速度还比较慢。
  感叹归感叹,该干的工作还得干。今天是不用去水虎翼继续弄火药,但甲胄的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就算完全按照山纹甲的形制做,也得给工匠们一个大致的规格,否则让他们如何下手呢。
  接着画吧,现在洪涛觉得这幅身体好像还真有当画家的天赋,自己的制图水平提高的很快,用毛笔也能画出极细的线条,还笔直。
第170章
演习
  只休息了一天,其实只休息了一个晚上,不对,晚上和莲儿复习功课更累,早上还被富姬弄的连懒觉都没睡成。
  从这一天起直到7月初,洪涛基本就没闲着,今天去乌金行看看平炉,明天去水虎翼关注火箭的制造进度,时不常还得指导一下武家父子的锻造工作。
  冷锻的中碳钢甲片厚度从1毫米增加到了3毫米,才能在100米外勉强抵御住钢制箭头的直接命中不致被穿透,要是换成宋朝禁军和西夏军队普遍使用的铁质箭头,1毫米也能凑合,1.5毫米厚基本就安全了。
  原本禁军的山纹甲片厚度在3毫米以上,采用中碳钢甲片可以把重量降低百分之四十多,防御力基本持平,这也算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但洪涛还是不太满意,他打算把厚度继续降低,以1毫米为准,由此而减弱的防御力用其它办法弥补。
  比如说在金属甲胄内再穿一层链甲或者皮甲,硬软相结合防御穿刺攻击的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当外层硬甲片受到攻击时会先向内弯曲变形,卸掉一部分力量,使得箭头无法继续穿透,即便是撕开了表层硬甲,也会被内层的皮甲或者链甲所阻挡,不至于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
  但这样的话就要求外层甲片得比中碳钢还坚硬,有可能做到吗?答案是必须有,而且不太难,就是加工起来比较慢且精细。
  具体办法就是后期热处理,别忘了洪涛的专业就是金属热处理,即便是个混子,那也得混好几年才能毕业,多少知道一些专业知识。
  这种热处理方式叫做表层渗碳硬化,简单的说就是把熟铁或者钢材与含碳介质放到一起加热,然后用缓慢降温的方式进行淬火。
  只要把温度和时间控制好,钢材与介质接触的表层就会变成高碳钢甚至生铁,硬度提高了不少。而另一面依旧是钢材,还保持着原本的硬度与韧性。
  这就等于把一种硬度单一的材料弄成了两层,一面很硬但缺乏韧性、一面保持原有的硬度和韧性。
  但这个办法不是后世发明的,也不是洪涛的创造。早在一战时英国人和德国人弄的战舰装甲就是这个原理,连穿甲炮弹都能有效抵御,降低厚度之后抵御箭矢当然没问题。
  可是目前洪涛还做不到,一是没有合格的保温炉与含碳量比较恒定的介质,二是没有时间去进行没完没了的试验。
  二旬的时间转眼即逝,皇帝还等着看一窝蜂的表现呢,甲胄的综合防御能力已经有了提高,暂时就先不去弄更复杂的表面渗碳硬化处理了吧。这次洪涛长记性了,在没有百分百把握之前再也不敢和外人随便吹牛,牛逼税太高,交不起啊。
  另一个让他耗费时间的就是花膏的熬制,割苞工作很简单,花匠们学一次就会,但熬制提纯的火候是个经验活儿,不去盯着点真不成。
  别以为熬制花膏是个轻松活儿,这玩意最初的味道非常难闻,就和熬制人尿差不多,熏得人都睁不开眼。
  而且熬制场地还不能随便安置,只有琼林苑里最保险。于是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整个琼林苑内都弥漫着一股子尿骚味道,就连洪涛身上也有,还是挥之不去洗也洗不掉的状态。
  因此可没少扔衣服,一身一身的被莲儿扔进了垃圾堆,她是坚决不许公主的房里也染上此种令人作呕的臭味。
  总共不到三亩地的一期花苗,出了多少花膏呢?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居然有两公斤多!
  怪不得千年后还有那么多人拼了命的弄这些玩意,太尼玛暴利了,除了人工之外基本就没有成本,只要能卖出去十分之一就比大部分买卖赚钱。
  不过以洪涛的奸商本性,这两公斤多的花膏里杂质还是不少的。本来应该蒸五次的工序被他减少为两次,只要花膏稍稍散发出香气就算合格,哪怕颜色并不是油黑发亮也可以忍受。
  古人哪儿懂什么叫高品质、高纯度的花膏啊,最开始必须循序渐进,等他们瘾头大了、有更高需求时再把更纯的产品拿出来,还能再卖出更高的价格。到时候他们想讨价还价都没资本了,必须狠狠的宰一刀。
  七月十五这一天,金明池附近突然出现了很多侍卫司的大内禁军,把南北两个入口全都封锁了,就连东西两岸的围墙外也十步一岗五步一哨。能摆出如此排场的只能是皇帝,同行者不光有两位宰相,还有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王韶。
  这个老头算是因祸得福,被洪涛用煤焦油误打误撞治好了恶疾,又因推举炼铁有功被王安石重新拉回了阵营里,并向皇帝极力推荐,一下子就当上了国防部副部长。
  他们跟着皇帝不是游山玩水来的,更没打算再举办一次龙舟赛,而是要来看军事演习。这个词儿也是洪涛说走嘴被神宗皇帝记录在案的,觉得挺贴切,干脆就给挪用了。
  “都尉可有把握?君前无戏言,若是拿不准,我去和陛下再多恳求些时日与你。”
  这些人里敢明目张胆向着驸马的只有王韶一个,估计他也想开了,自己的命就是被驸马所救,这事儿想瞒也瞒不住,索性反其道为之,就算会引来御史的弹劾,那也总比落个知恩不报的坏名声强。
  “老大人不必忧虑,这世上哪儿有百分百把握的事儿,想必官家也能理解,具体结果如何还是尽人事听天命吧。但有一事诜还需老大人回禀陛下,就是那些禁军。他们并不熟悉新器械,贸然操作恐有不妥,不如由我来亲自为陛下演示。”
  把握还是有的,前一天洪涛已经先搞了一场小型演习,就是怕关键时刻掉链子。可是算来算去没算到演习操作人员的关节,演练场就在水虎翼北面的荒地里,但任何无关人员都不许靠近,其中也包括水虎翼里的几位指挥。
  这些天都是他们帮着自己试验的,虽说一窝蜂也没什么高精端的操作方式,但由几个头一次接触的士兵来演示洪涛还是很不放心。
  皇帝这么做肯定是考虑到了保密和安全问题,必须派信任的兵将上场,这一点洪涛也能理解。既然是为了保密和安全,那由自己这个发明者、督造者代替,想来也是可以的吧。
  “煳涂,此事定不是陛下所为,罪在侍卫司和诸班直,某这就去与陛下禀明!”
  洪涛所担忧的问题王韶马上就理解了,然后又怒了,也不管在什么场合,迈着大步就走向了为皇帝观礼临时搭建的木台,还气势汹汹的。
  “……唉,你这个副部长肯定也是短命鬼!”见此情景洪涛也只能摇头,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当官,哪怕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性格决定命运,这么不管不顾的熊哥别说玩政治,带兵打仗都不太合适,除非独领一军。
  不管皇帝怎么看王韶,洪涛的请求并没拒绝,裴中贵很快就把口谕传了下来,演习操作手变成了驸马,再过半个时辰马上开始。
  “陛下,此甲重27斤半,共有1563片甲页,全由百炼钢锻打而成,批于牛羊身充当士卒马匹圈于百步之外,臣将在这里发射一窝蜂。”
  演习场的一端早就做好了准备,二十头浑身绑着甲胄,头上还戴着半盔的绵羊被木桩牢牢固定在原地动弹不得,它们就是模拟的西夏士兵。在这群羊中间还有两头老迈的黄牛,也是顶盔贯甲,这是在模拟西夏的军马。
第171章
一窝峰
  洪涛并没穿戴甲胄,甚至连衣服都没换,只是在手中拿着一个金属面具,可以套在脑袋上,向上一掀就能把脸露出来,放下之后只能从两道细缝中看到双眼,很是怪异。
  “驸马所戴为何物?”面具并不新鲜,禁军将领中也有不少喜欢戴着面具上阵的。一方面是加强防御,一方面也可以威慑对手。
  但洪涛戴的这副面具有点特殊,表情既不威严也不狰狞,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只动物的脸,可又带着人一般的笑容。
  “应该是老鼠的面容,驸马甚至怪异,臣从来没听说过有戴着老鼠面孔上阵杀敌的。”王安石眼神挺好,早就认出了面具上的嘴脸是什么玩意,一边向皇帝解释还一边加以嘲讽。
  “荒唐!堂堂禁军都虞候,竟做出如此不堪之事……也罢,让他速速演来,如若和他所言有半点出入,定严惩不贷!”被王安石一提醒皇帝终于看明白了,确实是个老鼠脸,然后一拍椅子扶手,又发飙了。
  “陛下息怒,蕃人常把鬼神做成面具,摸样还要怪异几分。臣认为老鼠也无不可,应不算过错,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王安石和司马光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皇帝发怒,半个劝慰的字都不说。倒不是他们愿意看着驸马被惩罚,而是事先已经和皇帝沟通好了。
  今天不管演习结果如何驸马都只有一个结果,受罚远窜!只可惜这件事儿王韶不知道,老头还在努力为救命恩人求情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