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教父(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793

  ……
  而在希洪当地,对于希洪竞技自然是只有赞美,只有夸奖,唯有褒奖了!
  “这是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座冠军奖杯,这场比赛的每一分钟,我们都将永记心中,这一天,这个日子,我们将永远镌刻下来,这是希洪的节日!我们为之欢呼,这是我们的节日!”
  记者米特拉在第二天早上的《希洪之声》的号外上刊登了一篇充满了激情的文章。他在里面这样写道:“……冠军是如此的美丽,冠军的光环是如此的耀眼,从今天开始,我们不用在活在缅怀过去的记忆中了,只因为,我们有了新的骄傲——李昂教练和他的希洪竞技!尽管我们现在也许还不够强大,但是,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座冠军奖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一座……”
  希洪几乎所有当地媒体——除了和李昂有旧怨的《希洪邮报》之外——都在头版报道了希洪竞技队夺冠之后的盛况。对于三个月之前还几乎濒临阵级的希洪竞技队来说,球迷们简直是从谷底到了山峰,这种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简直是太棒了,所有人都是幸福的。
  当然,除了《希洪邮报》,这家和李昂彻底闹翻,被李昂封杀,随后又被希洪竞技俱乐部点名为不受欢迎的媒体,此时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他们当时和李昂闹翻,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不看好李昂,认为李昂早晚下课滚蛋,得罪这样的一个中国人是毫无压力的,但是现在,他们当初不看好,以为可以任意欺负的软柿子,却成了希洪竞技的救世主,成了这座城市的救世主,这可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啊……
第325章
跳出来一个人
  2004年5月7日这一天,希洪这座城市,盛装迎接城市英雄的回归。
  这座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都出来迎接夺冠归来的希洪竞技队。
  在埃尔莫利农球场,俱乐部举办了盛大的仪式,球员们纷纷亮相,迎接他们的是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
  当最后时刻,球队主教练李昂同球队队长米古尔·科巴斯一起拎着冠军奖杯出来的时候,整个球场沸腾如喷发的活火山。
  而几乎是在同时,从港口的方向,传来了一声接一声的响亮的汽笛声。
  是时,停泊在希洪港的65艘各类型舰艇,鸣笛三声。
  以兹为贺。
  ……
  傍晚,李昂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酒吧里和赫苏斯·费尔南德罗·托米雷斯见面。
  李昂简单询问了他所青睐的那个法国球员情况。
  将这些情况记在心里,李昂做了决定,踢完下一场联赛,看起来自己需要去法国一趟了。
  “我看了这个球员踢球,还是不错的。”托米雷斯露出惊讶的表情,“你从哪里知道有这么一个球员的?我问了法国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球员。”
  李昂就随口打了个哈哈,将这件事糊弄过去了。
  最后,再次确认了某个法国球员现在确实是相当落魄之后,李昂开心的笑了。
  ……
  临告别前,李昂突然问托米雷斯,“赫苏斯,有没有想过跟我干?”
  “跟你干?什么意思?”独立球探先生故意惊讶的看着李昂。
  李昂就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是聪明人,怎么可能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托米雷斯就笑了,“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喜欢独来独往。”
  李昂就耸耸肩,“这可真遗憾,嘿,伙计,你也许错过了一个相当刺激和有成就感的工作啊。”
  两个人也算是熟悉了,听着李昂“开玩笑”,托米雷斯笑了笑没有理会,虽然李昂带领希洪竞技赢得了国王杯的冠军,但是,在托米雷斯的眼里,李昂依然没有能够“收编”他的实力,而且,他自由自在惯了。
  李昂和托米雷斯挥手作别,他知道,自己以后和托米雷斯的来往估计要少了很多,即使是有需要找这个人,也需要特别注意了。
  今天托米雷斯虽然也是无意间问出了那个问题,但是,李昂已经有了警惕之心了。
  他是一个重生者,对于未来的熟知,看人极准,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还能够说是眼光准,但是次数多了,就会引起怀疑了,别人也许不会想到他是一个重生者,但是,最低限度也会怀疑他有问题,这个有问题指的是有超能力之类的……他可不愿意被当做是小白鼠。
  当然,如果托米雷斯愿意被他“收编”,再签下一些保密协议,双方成为了共同利益体,李昂虽然不能够说对托米雷斯放心,但是,最起码有些事情是能够继续交给托米雷斯去做的……只可惜,独立球探先生看不上李昂这座小庙。
  上了出租车,李昂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纸,这张纸上面写了七八个名字,如果托米雷斯愿意被“收编”,李昂就考虑将这张纸交给托米雷斯,请他帮忙寻找这上面的七八个球员,但是现在,暂时没有这个必要了。
  李昂想了想,将这张纸撕得粉碎,然后打开车窗,撒了出去,漫起一小片纸屑……
  自己要不要考虑组建一个球探团队呢?李昂突发奇想。
  ……
  希洪竞技捧起国王杯冠军的后续影响力依然在发酵,在西班牙足坛,已经有人开始关注这支还在西乙联赛挣扎的昔日劲旅了。
  而希洪竞技的总经理贝妮塔·阿朗戈确实是比较有能力的,她趁机开展对希洪竞技的宣传公关力度,借着这股东风,希洪竞技队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知道贝妮塔是怎么想的,她选择的炒作话题之一是颇为有意思的:神秘而年轻的中国主教练,和年轻美丽的俱乐部总经理,希洪竞技的这对年轻的组合,很是能够吸引眼球。
  当然,李昂希洪竞技听到的也并非都是好话。
  比如在西班牙《共和报》上有自己专栏的足球评论的维尔加·斯特拉伦先生,就在赛后第二天向李昂和希洪竞技开炮。
  这位评论员先生在比赛后的评述中为皇马鸣不平,认为希洪竞技队是靠着卑鄙的手段才赢得冠军的。这位斯特拉伦先生认为,皇家马德里在这场决赛中可以分为两个节点,一个是齐达内被罚下前,一个是被齐达内被罚下后,齐达内被罚下前,皇马二比一领先,而随后的那个进球,也是来源于齐达内创造的任意球,而在齐达内被罚下后,希洪竞技面临的防守压力大减,才有机会去进攻,最终连入三球,逆转夺冠的!
  斯特拉伦抨击李昂的卑鄙的战术,抨击他为了胜利,采取卑劣的手段激怒齐达内,造成法国人被罚下。斯特拉伦先生甚至给李昂扣上了侮辱足球的大帽子。
  在最后,斯特拉伦还嘲笑了希洪竞技目前深处西乙联赛,并且还一度差点频临降级的处境,“有谁可以想象这样一支第二级别联赛的球队,甚至是一支险些降级的球队,却代表一个国家参加欧洲联盟杯?让希洪竞技去参加欧洲联盟杯,其他国家的人会怎么看?这支球队只会给西班牙足球丢人,意大利人会怎么看?法国人会怎么看?英格兰人会怎么看?德国人会怎么看?他们只会嘲笑说西班牙足球没落了,居然要一个西乙联赛的球队出来踢联盟杯!!!这是耻辱,这是西班牙足球的耻辱!”
  最后,这位斯特拉伦先生还发出呼吁,要将侮辱艺术足球的卑劣的中国人赶出西班牙足坛!
  这就明摆着了,这个人是冲着李昂去的了!
  ……
  李昂是不看《共和报》的,所以,一开始他并不知道那位维尔加·斯特拉伦先生对他和希洪竞技的抨击,不过,其他的媒体记者会向他“好心”的通报此事啊。
  这个“好心人”就是和李昂有不错的合作关系的《希洪之声》的记者米特拉。
  李昂深深的看了米特拉一眼,这位殷勤的送来《共和报》的记者先生微笑着,一点也诶有因为自己“挑唆”和“看好戏”的心态被看穿而有什么不好意思。
  李昂大致看了看《共和报》的报道,尽管他知道米特拉这是想要让他出来和这个家伙打嘴仗,他不愿意被媒体当作枪使唤,尽管是关系不错的媒体。但是,看了那位斯特拉伦先生的对他的抨击,李昂还是相当的不爽。
  最重要的是,维尔加·斯特拉伦,这个名字他没有听说过啊,李昂来西班牙也有接近两年了,对于那些著名的足坛评论家,他也是知道名字的,他在脑海中想了想,确实是没有这个维尔加·斯特拉伦的名字啊。
  那么,结论只有一个,这个在《共和报》上骂自己的家伙是籍籍无名之辈!
  这就让李昂不爽了。
  他觉得自己已然身为“冠军教练”,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指着鼻子骂,这是相当的不爽啊。
  他不介意被人骂,但是,如果无名小卒想要靠着骂他,踩着他上位,那么,对不起,大爷我会生气。
第326章
去法国!
  李昂有些不忿,就问米特拉:“那个混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然后,李昂就知晓了此人的身份,却也并非是全然无名之辈,此人曾经是2000年西班牙奥运会代表团的一位官员,运动学博士,在西班牙体育界也是有些名气的,恩,这人是皇马拥趸,是皇马会员。
  李昂就点点头,显然,让这位斯特拉伦先生如此义愤填膺的讨伐的原因,大体是因为最后那一条因素了。
  于是乎,李昂应战了。
  《希洪之声》第二天的报纸上发表了李昂的文章,李昂回击的观点很简单,很直白,很有力!成王败寇!我们击败了皇马,我们就是冠军!应该享受冠军的荣耀,至于你斯特拉伦先生在一边瞎比比,大体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在作怪吧……至于说齐达内撞人事件,李昂直言,撞人的是齐达内,怎么反倒是挨批评的是卡洛斯?!这是什么道理?!
  李昂直接给斯特拉伦扣上了“羡慕嫉妒恨”的小心眼的皇马球迷的标签。
  反正他和皇马的关系本来就不佳,也不在乎再填一些仇怨了。
  被李昂指着鼻子回骂的斯特拉伦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在当天下午的《共和报》自己的专栏里发表文章反击。
  李昂就有些不爽了,这个家伙居然有专栏,在专栏里骂人,这感觉……应该蛮爽的吧。
  ……
  在这个时候,米特拉也适时的“建议”李昂可以在《希洪之声》上开一个专栏:骂人方便啊。
  这是你的专栏,你想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想怎么骂人就怎么骂人,审查也会比其他的版块要宽松许多的。
  很显然,这正是米特拉积极撺掇李昂回骂斯特拉伦的目的所在。
  李昂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也没有太在意这些事情了,李昂点头答应了,因为他确实是需要一个骂人的专栏啊。
  当然了,李昂也通过自己的专栏能够得到一笔稿费报酬的。
  只是李昂格外提出来,这个专栏不能够对他有什么限制,他什么时候想写了,就写,什么时候不想写,没有时间,报社也不能够催促和强迫他。
  对于这个“近乎无理”的要求,《希洪之声》没有太多的犹豫,直接点头了。
  现在,能够让李昂同意开设专栏就是胜利,其他的,就暂时别去理会了吧。
  后来的事情证明,《希洪之声》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因为这个专栏,《希洪之声》的销量大增,甚至于希洪之外的球迷和读者也会购买《希洪之声》,只是为了想要看看那个希洪竞技的主教练又在报纸上说了什么,又向谁开炮了,又和哪位打嘴仗了。
  斯特拉伦先生就好像是战斗力爆棚的疯狗,咬着李昂不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7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