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38

  于是他就乘着这段时间加紧对许家村发起进攻,希望能消耗掉中国人的弹药而拿下许家村。但最终却是日军的补给跟不上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唉!”面对这种情况长桥勇人不由叹了一口气。
  这一仗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日军包围了中国军人,但长桥却觉得是中国军人从里头包围了外面的日军。
  而就在这时通讯兵就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报告道:“少佐阁下,我们位于八莫和曼德勒的仓库被敌人给炸毁了!”
  “什么?”闻言长桥不由大吃一惊,岭邦的补给几乎都是从八莫和曼德勒这两个方向运来的,这两个地方的仓库被炸毁了,那也就意味着岭邦得不到更多补给了。
  果然,没过多久命令就传下来了:“从现在起,士兵的口粮减半!”
  长桥只能应着“是”,他根本就不敢有什么怨言或是反对意见,更不敢提议撤退,因为那会被当作“软弱”和“耻辱”。
  但长桥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口粮减半的意思就是由每天一个饭团减为半个饭团……这样下去士兵怎么打仗?难道真让他们去吃草吗?
  长桥不敢有反对意见,他的部下就不一样了。
  日军士兵纷纷向长桥表示不满:“饿得连拿枪的力气都没有了,还能作战吗?”
  “这样下去,我们不是死在中国人的枪下,而是被活活饿死的!”
  甚至还有许多士兵反对再次朝许家村进攻,理由是他们看不到一点能够攻下许家村的希望……这在日军士兵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尤其是在被称作精锐的十八师团。
  长桥只有对士兵吼叫道:“既然你们不进攻,那么也就不需要口粮了,把你们的口粮留给那些愿意进攻的人吧!”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一来还真有士兵愿意进攻了,但他们的要求是将双倍的口粮先发给他们。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因为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拿到这双倍的口粮,长桥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士兵们一拿到这双倍的口粮……其实也就是一个饭团,全都没留着,几口就将其吃完了,然后就挺着枪往许家村冲,但这样的冲锋很快就被打了下来。
  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也就算了,活着回来的士兵同样也是一阵沮丧,因为他们太早把口粮吃完了,接下来的时间就要挨饿了。
  这时从前线传来了消息,说是这次进攻虽然没能取得多大的进展,但还是攻下了许家村的一个角落,而且这个角落据说还是中国人的地下粮仓。
  兴奋不已的日军抢上去一看……那哪里是什么地下粮仓,而是中国人修筑的战地厕所。
  以前的中国军队是根本不存在什么厕所的,而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解决了,用来擦腚的也是些树叶、土疙瘩或者树枝什么的,但是在孙布拉蚌训练后,他们就在美国教官的要求下“文明化”了,不仅有战地厕所,而且擦腚必须得用草纸。
  这战地厕所之所以会被日军认为是中国人的粮仓,是因为这个地方被攻下时几个战士正在吃饭,这些饭来不及被带走就一古股脑的倒到粪坑里头了,于是白花花的米饭就像星星一样洒落在黄灿灿的粪便上。
  饿极了的日军士兵哪里会顾上这些,从粪坑里捞出那些米饭在旁边的雨水里洗一洗就往嘴里塞,其它日军士兵也跟着纷纷效仿。
第五十二章
指挥部
  “张……”这天正在张弛带着战士们再一次打退日军进攻的时候,史迪威又联系上了他。
  “我们得到一个惊人的情报!”史迪威说:“也许你不敢相信,日军十八师团的指挥部就在你们前方十几里!”
  “什么?”闻言张弛不由一愣,问:“牟田口廉也?就在我们前方十几里?”
  “不不……”史迪威说:“牟田口廉也不久前升任第十五军司令了,现在担任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的是田中新一。”
  “哦!”这倒是张弛不知道的,不过像他这样一个连长不知道这个消息也不奇怪。
  “这个情报是缅甸独立义勇军给的吗?”张弛问。
  “对!”史迪威回答:“因为岭邦久攻不下,而且日军补给还出现严重的问题,这导致与我们作战的日军第55、第56联队出现了怯战的现像,于是田中新一就将指挥部搬到了前线督战。缅甸独立义勇军的人很快就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我们!”
  闻言张弛不由点了点头,也难怪日军一直打到现在还没有撤退,师团长督战的效果果然有点不一样。
  “我们都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史迪威继续说道:“再加上此时日本人已经快要撑不住了,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强弩之末,所以希尔教官认为反击的时候到了,我们应该乘着这时候打到日本人的指挥部去,你觉得怎么样?”
  “这是我们连的任务吗?”张弛问。
  “是的!”史迪威回答:“希尔教官的计划是这样的,他们会派出一个营的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来增援你们,在空军和炮兵的配合下将围困许家村的日军在短时间内彻底击溃,然后你们连就可以朝盘迈位置也就是日本人的指挥部穿插,同时其它方向的防线也会发起反攻,一举将日军击败!”
  张弛嗯了一声。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还是同意这个作战计划的。因为在这个计划里,只要张弛所带的连穿插到指定位置并捣毁日军指挥部,那么日军本来就汲汲可危的防线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但问题就是日军并不像史迪威等人想像的那么脆弱。
  史迪威及希尔总教官都是美国人,他们是不相信一支部队在基本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战斗力……这如果是美军在同样的情况下,只怕根本不用打,早就崩溃了。
  但眼前的这支军队不是美军,而是日军。
  日军的特点就是有近乎变态的顽强,他们总是能在别人无法想像的困境中坚持下来,所以张弛相信日军还没到史迪威所说的“强弩之末”的地步。
  也正因为这样,张弛认为史迪威和希尔总教官过于乐观了……击溃围困许家村的日军并不难,这支日军在围困许家村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早就因为不停的进攻而死伤惨重,甚至士气都被打得差不多了。
  在这时候如果一个营的步兵再加上坦克部队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增援上来,围困许家村的日军很快就会被击溃。
  但是击溃这些日军后就真的能够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像赶鸭子一样追着他们一路穿插到日军指挥部吗?
  张弛并不这么认为。
  原因是日军有很严格的军规,他们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是坚决不能撤退的,否则的话,就算活着逃回去也会被枪毙或是被要求剖腹。
  所以,日军就算被击溃也不会逃,他们会原地分散成为散兵,这些散兵甚至还会继续作战,直到他们接到撤退的命令为止。
  而这些散兵在丛林中却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日军士兵的枪法很好,每一名日军都可以说是一名准狙击手,一旦他们分散到丛林里或是躲在树上,那么张弛所带的这个连只怕还没穿插到一半就所剩无几了。
  怎么才能完成穿插任务呢?
  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张弛就说道:“将军,我对这个计划没有意见,但我们连需要一个坦克连的配合,最好还有几辆谢尔曼坦克!”
  “坦克?”闻言史迪威不由一愣,顿了一会儿后他才说道:“你的意思是……让坦克沿着山路穿插?”
  “对!”张弛回答:“而且进攻时间最好是傍晚,我需要黑夜的掩护!”
  “可是……黑夜中让坦克在并不宽敞的山路中行驶……这似乎并不合理!”史迪威对张弛的想法充满了怀疑:“而且山路也并非通往盘迈!”
  史迪威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坦克这玩意更适合在宽敞平坦的地形上使用,而在狭窄的山路上使用一方面是火力无法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很容易遭到伏击,甚至有些路段坦克都不知道有没有办法通过。
  从理论上来讲的确是这样,但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有时从军事理论上来看是兵家大忌,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却是一着好棋。
  比如此时的军显然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在山路上使用坦克,比如日军缺乏补给和弹药更缺乏反坦克武器,再比如日军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很清楚他们指挥部的位置,更重要的还是日军指挥部距离许家村只有十几里……这十几里路如果打得快的话,只需要不到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于是这支步坦协同的部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支奇兵。
  当然,这其中的危险也是有的,但在战场上危险与成功往往成正比……越危险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不过张弛当然也不会是一拍脑门会把这件事给定下的,想了想张弛又继续说道:“另外,我需要缅甸独立义勇军对这条山路做更详细的侦察,有可能的话还需要他们的配合!如果这些都能做得到的话,那么我就没有问题了!”
  “嗯!”电话那头的史迪威最终还是同意了张弛这个看似很不明智的建议。
  史迪威之所以会同意,是因为这跟他原本定下的计划没有多大的冲突,这不过就是多投入十几辆坦克而已。
  相对于有可能击溃日军两个联队来说,十几辆坦克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第五十三章
反攻(一)
  其实张弛用的这战术也不能完全说是犯了兵家大忌。
  原因是这其实就是德国用坦克发起迂回包抄的“闪电战”战术,只不过德军用的“闪电战”是大规模的装甲兵团,而张弛这一次用的只有一个坦克连外加一个步兵连。
  当然,德军“闪电战”绝不是只用装甲兵团穿插包围这么简单,他们在穿插包围前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派出侦察机侦察敌情、路况,派出伪装人员或是伞兵抢先一步控制桥梁、公路旁的高地等要点,有时甚至还要修路……这些都是保证装甲部队能够快速穿插的必要条件。
  同样张弛也是这么做的。
  张弛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让美军侦察机从空中详细的拍下许军村至盘迈的山路,然后这些照片会被制成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详细到哪里会有多少度的弯道哪里会有陡坡等。
  这个模型再以手册和数据的形势发到每一个即将担任穿插任务的坦克驾驶员手中,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弯道的角度坡度等背下来,之后再进行模拟演练……史迪威对他们的要求是,即使是闭着眼睛也要能够把这段十余里的公路开下来。
  当然,这说法有点夸张了,坦克在实际的作战中是打打停停的,而且战斗有可能十分紧张,驾驶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将这段蜿蜒曲折的山路记在心里并能够凭着记忆分毫不差的行驶。
  这样做只是让驾驶员尽可能的熟悉这段山路,到时只要车外的步兵一点小小的提示就能让他们记起前面的路该怎么走。
  第二个准备就是让缅甸独立义勇军方面对这段路进行详细的路面侦察。
  侦察的结果是大多路段都适合坦克行驶,只有两处位置坦克也许很难通过。
  这两处位置一个是被岩石卡住两侧另一个则是在雨季中的塌方使得路面变窄。
  但这些问题却很容易解决,缅甸独立义勇军的人大行其道的在这两个地方修路……日军又哪里会知道这些缅甸独立义勇军修路是为了让中国人的坦克通过,他们还以为缅甸人修路是为了方便往前运送补给,于是不但没有起疑心反而冲着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直说“日缅友好”。
  第三个准备就是需要缅甸独立义勇军的配合。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这么狭窄的山路上,只要随便一辆坦克被日军给击毁,那都意味着装甲部队很可能无法前进接着就被赶来的日军包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