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38

第七十九章
  很明显的是,这些日军并不知道山岭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这从他们还在排着散兵队形朝山岭前进可以看得出来。
  这让人似乎有点难以想像,日本海军航空兵甚至都朝山岭投下了补给。
  但是张弛想,这应该还是日军陆海军之间没有对话通话造成的……虽然日本航空兵看到了山岭有兵,但误以为那是自己人所以不轰炸同时也没有向陆军发出警告,而陆军则以为天上到处都是自己人的飞机在飞,如果有危险的话它们一定会告诉自己的,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状况。
  张弛猜的没错。
  指挥这支部队的日军少佐长泽英夫少佐,他得到的命令是在美国人撤退后就马上对驻守在马坦尼考河的中国军队的侧翼发起进攻。
  长泽英夫不敢忘记丸山政男对他的叮嘱:“这次战斗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敌人赶走,而是将敌人消灭,明白吗?”
  对于丸山政男这句话,长泽英夫是心领神会……如果只是把敌人赶走的话,那不过是场小胜,敌人退到第二道防线后就可以继续作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皇军夺取瓜岛控制机场的时间。
  但是如果消灭或是围困这支军队那就不一样了,那将会使敌人的防线出现一个空白,使皇军能轻而易举的突入机场一举将中美联军的整个防线摧毁。
  应该说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原因一是美军的防御大多是建立在防御正面用子弹和炮弹炸出一道火墙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弱点就是打近战,所以一旦这样的防线被日军突破而发展成近战,那么美军的战斗力就会成级数的下降甚至会崩溃,到时中国军队就会从中间被分割成几个无法联系的几个部份了。
  更重要的还是,驻守在马坦尼考河的地形还有一个特点,它有一面是环海的。
  一面环海也就意味着要包围马坦尼考河的中国军队就只需要包围三面……中国军队总不可能从海里逃生吧,他们没有逃生工具不说,海面也早已被日本海军的军舰给封锁了,甚至日本海军的军舰和航空兵还可以为日军夺取马坦尼考河的战斗提供火力支援。
  所以,长泽英夫认为要歼灭这支中国军队应该没有很大的困难。
  首先在兵力上,第16联队三千余人再加上自己的第三大队一千多人,总兵力达到四千多人。以四千多人的兵力围歼两千人的中国军队……这对日军来说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了。(注:日军一直以为驻守瓜岛的中美联军只有一万人,所以估计驻守马坦尼考河的中国军队不会超过两千人。实际上是整整一个团三千余人。)
  其次,就是日军还有海军及海军航空兵的协同,那又是军舰又是飞机的,所以长泽英夫想……围歼马坦尼考河的中国军队当然是手到擒来的事,如果这样还让中国人跑掉的话,自己就要剖腹谢罪了。
  应该说英雄所见略同,长泽英夫首先看上的也是位于马坦尼考河以东的那个山岭,他的计划是:部队占领山岭后马上分为两个部份:
  一部份兵力两个中队四百人左右,这些人就安排在山岭一带驻防守住有可能的中国人的突围。
  另一部份兵力为四个中队八百人左右……其中两个步兵中队外加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这个部份的任务,就是通过山岭穿挺插到马坦尼考河的后方,将驻守在马坦尼考河的中国军队硬生生的从伦加防御圈里挖出来。(注:日军精锐部队在大队一级常配有装备两门步兵炮的炮兵小队)。
  但长泽英夫没想到的是,由于自己的轻敌及相信航空部队会把最新情况告知陆军,同时也是担心行动会过早的暴露自己穿插的意图,所以他甚至都没有派人去侦察或是抢占山岭,这直接导致第三大队还没来得及分兵就在山岭处被拦下了。
  而此时日军第三大队甚至还不知道山岭上有敌人埋伏,依旧端着步枪朝山岭前进。
  想了想,张弛就朝身边的粱参谋下令道:“命令炮兵部队,朝树林开炮!”
  “是!”粱参谋应了声,但离开时眼里不由有些疑惑。
  他原本以为张弛会让炮兵部队朝山岭与丛林间的开阔地开炮的,因为这片开阔地才是日军朝我军阵地冲锋的地段,这可以很好的配合一营打击日军有生力量并挡住他们的进攻。
  而朝丛林开炮……谁也不知道丛林里还有没有鬼子。
  但粱参谋没有多问,很快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很快空中就传来了炮弹的呼啸声,那是美军的榴炮团再加上新一团的榴炮营及各种口径的迫炮部队打来的,炮弹从各个方向带着尖锐的啸声倾泻到三百米外的丛林中,霎时就将丛林炸得笼罩在一团火光和烟雾中,时不时的还有树枝、树干被炸裂爆开时的噼啪声。
  这一来日军的损失可就大了……走在前头的是步兵中队,跟在后头的则是日军的炮兵中队及后勤部队,他们正用骡马拖着火炮或是背着弹药箱,被这轮火炮一炸,不仅是那些重装备基本报废,部队使用的弹药也有相当一部份销毁在炮火中。
  接着长泽英夫就下了一个命令:“前进!占领山岭!”
  他的这个命令在正常情况下是正确的,敌人轰炸的是丛林,丛林虽然可以藏身,但众所周知那是炮火轰炸时的高危地带……因为炮弹往往会被树荫挡住在头顶上爆炸,这会成倍的增加炮弹的杀伤力。
  所以,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部队拉出丛林。
  然而,长泽英夫不知道的是,这也正是张弛所希望的。
  “等我命令!”张弛下令道:“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好久没下这个命令了……自从装备了美式武器以来,远征军为了更好发挥美式装备的火力优势,基本没有等敌人靠近了再打的情形,今天终于又上演了一回。
  此时的粱参谋,也终于知道了张弛让炮兵轰炸丛林的原因。
第八十章
陡坡
  200米。
  日军的队形快而不乱,而且从他们奔跑时大多只是微微猫着腰,就知道他们是从战场上混过来有经验的老兵,他们显然是从炮弹的呼啸声中听出炮弹的炸点,所以基本不担心炮弹会落在他们附近,微微猫腰只是习惯性动作而已。
  这时的张弛就在想,如果不是一营先一步赶到这里并布下埋伏的话,如果日军航空兵没有误会而将情报反馈给日军的话,那么此时只怕就会是一场恶战了。
  但战争没有如果,事实就是鬼子犯了个错误。
  张弛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错误尽可能一棒就将鬼子这支精锐部队打残。
  100米。
  张弛甚至都能听到鬼子奔跑时身上装备互相磕碰时发出的金属声……面前大慨有五百多名日军朝山岭涌来,而丛林中依旧有许多日军不断的涌出来朝山岭奔跑,有些甚至身上着了火还背着弹药箱。
  日军在不要命这一点上可以说不逊于亚州任何一支部队,包括中国。
  不过应该说这也得区别对待,早期的日军那是没话说,一个个如狼似虎的,但到了中期尤其是后期那素质就不敢恭维了。
  许多人以为这是训练的原因,这当然是原因之一……能打仗的老兵都死得差不多了,后期的兵大多是新填补上来的新兵,但问题是日军早期中期就算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也一样不怕死。
  所以,这其实不仅是训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到了后期,连日本人自己也知道他们不可能赢得战争,于是就不愿意再为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付出生命。
  他们失去的是信心,是必胜的信念。
  50米。
  这时的日军已经到了山岭下方,由于山岭下方至山岭有一段比较陡的地势,所以这时在战壕中的张弛反倒看不到敌人,他只感觉敌人在下方不断的往上爬,往上爬。偶尔还能听到日本军官的催促声……
  终于,一名日军探出头,然后双手一撑就爬上了山岭,但这时半站起身的日军不由愣住了,因为他分明看到不远的前方有一道战壕,战壕前的杂草后正探出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着他的方向。
  如果这日军有时间感叹一下,那么他肯定会说:“这么辛苦的跑上来,原来是自投罗网啊!”
  他当然没有时间感叹,因为张弛手中的枪已经响了,那名日军捂着胸口从他刚刚爬上来的陡坡滚了下去。
  相比起炮声来,这声枪响及滚下的鬼子更让日军吃惊,因为这就意味着前面有埋伏。
  但这时知道也已经太迟了,密集的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子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往开阔地,将那些还在朝山岭前进的日军一个个打倒在地上。
  爬在陡坡上的日军此时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进吧,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上方敌人的位置,只要一探头就有可能被敌人击毙。
  退吧,不说大日本军人不轻言撤退,后头还有成片成片的子弹封锁着。
  但他们也仅有这一点时间发愣了,因为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头顶上滴溜溜的滚下一大排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进攻!”长泽英夫大叫一声。
  这时的他们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进攻,因为他们退路也就是那片丛林已经被燃烧弹给炸成了一片火海。
  于是日军就在一片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朝他们未知的防线发起冲锋。
  然而,冲锋也并不意味着有活路。
  一营的兵是一路从缅甸打过来的老兵,甚至他们还大多都是工兵出身的,所以很清楚该怎么利用地形构筑工事……他们并不是将战壕直接建在陡坡边。
  将战壕建在陡坡边的确有好处,那就是只要稍稍从战壕里探出身来就可以打到陡坡上的日军……但这样的工事在实战中其实是很危险的。
  原因一:我军探出身去会看到敌人,也就意味着敌人同样也会看到我军,虽然我军占据地理高度上的优势,但在陡坡上的日军却有火力优势,而且他们也同样可以躲在陡坡上的突出部与我军对射。
  原因二:如果把工事建在陡坡旁,那么当敌人靠得太近时就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比如日军可以将手榴弹抛到我军战壕内,而我军却很难用手榴弹威胁到这些近前的日军……手榴弹是圆的,抛出去后会往下滚。
  再比如,日军只要直接在陡坡面凿个洞装上炸药包,就有可能将离陡坡太近的战壕炸塌。
  原因三:建在陡坡旁的战壕很有可能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军用机枪、掷弹筒的火力压得战壕里的我军抬不起头,接着一个冲锋就杀进了战壕展开近身肉搏。
  所以战士们没有这么做,他们是把战壕构筑在陡坡后二十余米外,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陡坡上的日军根本就不可能将手榴弹甩到我军战壕里,日军的火力也会被陡坡拐角挡着无法发挥,甚至他们的冲锋还会被陡坡拐角给分成了两段……在这个拐角上,日军必须要有一个爬上来的动作然后才能继续发起冲锋,于是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延迟。
  就像现在,日军一排排往拐角上爬……但他们总是一冒头甚至连上面的地形还没看清就被一发发子弹给打了回去,就算有几个日军十分幸运的爬上来,但很快就发现能够发起冲锋的就只有他们几个人,那根本就对敌人的防线构不成威胁。
  这工事的缺点,就是战壕里的战士们看不到躲藏在拐角处的日军。
  但这其实无所谓,因为战士们不需要看见,他们只需要将一枚枚手榴弹往拐角处抛,然后听着陡坡处手榴弹的爆炸以及鬼子传来的一声声惨中也就行了。
  有些聪明的日军,他们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躲在陡坡的上半部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容易被手榴弹炸到……就像之前说的,手榴弹是圆的会往下滚。
  但就算是这样也同样挡不住死神对他们的召唤。
第八十一章
轰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