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09

  这时许应的开场感言已接近尾声。
  “老朽在此召集论农原是为解三郡旱情之急。”
  “不想工师先制水车后作翻车,三郡旱情已不足为虑。”
  “诸位论农之后可将水车、翻车制法带回各地造福一方百姓。”
  “今日老朽有幸请到工师亲临,诸位若有不解之处可乘此时机提出。”
  ……
  沈兵暗道原来请我参加论农还有这用处,当免费讲解员来的?
  然而事已至此沈兵也无法拒绝,只得一一回答各路神仙提的问题。
  通常沈兵都能轻松解答,水车原本就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整个拆开来就那点东西,但还是有些问题有些新意。
  “工师,若是属地不产竹,又如何以竹筒舀水?”
  “用木桶替代?”
  这让沈兵迟疑了下。
  不产竹的确是个麻烦,古时交通可不像现代这么方便,火车一运就一大堆。
  而用木桶替代也不现实。
  因为木桶制作须将木板一块块锉成凹形,拼接成桶后再用麻绳捆实。
  这在纯以手工制作时代工作量相当大,而水车又要用到许多木桶。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
  “可以以方形桶取代。”
  说着就将右手立在左手上方解释道:
  “两端封闭,直板竖直横板稍往上斜,便可若竹筒一般蓄水、倒水。”
  这其实需要一点“举一反三”的能力,生活中需要圆形木桶,但水车却不需要,就算不严实会漏些水也没什么影响。
  一众农家弟子也是有学问的人,马上就明白如何操作,纷纷点头称赞。
  这时张格却“哼”了一声,问:
  “不知工师对三郡屯田、休田之窘况可有想法?”
  许应意外的望了张格一眼,说:
  “张格,这是屯田的问题。如何能问工师?”
  也难怪许应奇怪。
  屯田、休田是许应和王翦之间讨论协商的问题,拿出来问沈兵就有为难的味道了。
  张格却拱手答道:
  “先生,当前三郡之急除了旱情之外便是休田规划了。”
  “问问又有何妨?”
  “集思广益讨论一番说不定便能寻到解决之法。”
  许应心下虽有些许不满,但听张格说的也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沈兵却是一脸懵,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屯田、休田的窘况是怎么回事。
  许应见此便解释道:
  “若是按常理,我等今年应只屯一半田。”
  “明年再屯另一半,如此交替便可保持耕地肥力。”
  “可大将军却严令要屯所有耕地。”
  “如此一来……”
  这么一说沈兵就明白了。
  王翦那是为了明年的战事所以急着明年高产。
  而为了耕地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保证产量又要求耕地要耕一年休一年。
  于是就出现冲突:
  今年若是把所有田都屯完明年该怎么屯?
  还有后年、大后年……肥力逐渐下降于是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第九十一章
代田法
  “何不施肥?”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肥力不足就施肥,这是常识。
  不过沈兵马上就意识到没这么简单。
  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应等人没什么反应,而张格脸上却有些许得意之色。
  另一方面是沈兵想到,如果施肥就可以解决的话,那农家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果然,就听许应回答:
  “工师,施肥虽好,但肥却远不及耕地多啊!”
  沈兵一愣,想了想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秦人并非不知道用粪便施肥,也不是没有厕所,而是很多时候都在野外随地解决。
  男人早出晚归在田里耕作,总不能期间还老远跑回来如厕吧。
  军队就更是如此了,行军到这就随意搭个简易厕所,行军到那就再搭一个……结果屯田时自然就没有足够的农家肥了。
  不过这对沈兵来说却算不上什么问题。
  “可以制作沤肥!”沈兵说。
  沤肥是我国古时常用的一种简易积肥、制肥方法,不过秦时农业生产落后,显然还没有沤肥技术。
  许应奇道:“何为沤肥?”
  沈兵回答:
  “便是收集人粪尿、烂叶、动物粪便以及杂草等混合堆积。”
  “再用糊泥密封使其腐熟,十数天便可成肥。”
  许应半信半疑的望向沈兵:
  “这……当真可成肥?”
  张格则笑道:
  “工师莫不是情急之下糊言乱语?”
  “如此制肥能否增收又无人能知。”
  “若用此法屯田,两年后发现收成少时,我等又找谁理论去?”
  许应怒目朝张格一瞪,道:
  “张格,不得无礼!”
  张格却又假作公道的回道:
  “先生,此事关系到三郡万亩良田非同小可。”
  “若这沤肥非但不能起到肥效却会毒害作物,到时三郡之地颗粒无收……”
  座下众人无不纷纷点头表示有理。
  张格这些话虽是咄咄逼人却让人无从反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