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609

  “可今时不同往日,今趟我军已被楚军包围……”
  沈兵瞪了苍一眼打断了他的话:
  “少说几句,否则我也保不了你!”
  苍赶忙应声,然后就灰溜溜的退下了。
  身为啬夫麻烦的一点就在这里,他已不像之前小兵那样随口议论而应该考虑对整体的影响。
  否则沈兵这啬夫若是慌得手无足措手下五百余人哪还有对敌的信心?
  苍这个工师也该如此,只不过他似乎还没适应。
  就在这时,前方隐隐传来一阵“隆隆”的马蹄声,接着就有人大叫:
  “楚军,楚军来了!”
  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远处果然有一道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不久,一面“项”字大旗就跃入沈兵眼帘中。
  “项”?
  难道是击败秦军李信的项燕?
  也就是项羽的祖父?
  又是一员名将啊,居然一个个都被沈兵给撞到了。
  先是李牧这下又是项燕,而且还很不巧都是敌人。
  城头也发现了这边的敌情,立时就敲响了战鼓,秦军兵士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武器一排排站好准备迎敌。
  蒙良速度也快,他带着亲卫“呼啦”一下就围在沈兵周围。
  沉默了一会儿,蒙良就小声问沈兵:
  “啬夫,我等是不是该回城避上一避了?”
  沈兵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个建议。
  丢下部下独自回城?这让他往后还怎么当这个啬夫!
  蒙良却在心里暗自叫苦:
  大王给他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沈兵。
  可是现在……
  沈兵若是要在战场他是不是也得在战场了?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往后再多几次呢?
  大王的事是重要,但再重要也没有自己小命重要不是?
  正在蒙良焦急时,就有一名传令兵策马出城跑到沈兵面前叫道:
  “工啬夫,将军有请!”
  沈兵应了声,就叫上马夫备车。
  蒙良不由松了一口气,暗道总算可以回城了,这命令来得真及时。
  不想沈兵下一句就交待道:
  “左啬夫,此处便交给你了。”
  “我去去就来!”
  蒙良一下就急了:
  “啬夫且慢……属下不该与啬夫同去吗?”
  沈兵回道:
  “将军只叫我,你去作甚?”
  “何况若是你我都去了,此地谁来指挥?!”
  说着沈兵便不再理他自顾自跨上马车。
  蒙良无言以对,只能望着沈兵的马车绝尘而去。
  再看看另一边的楚军,已是下马布阵准备开战了,蒙良那脸上是一道黑线……
  在沈兵登上城头见到杨端和时,城下的秦楚两军就展开了厮杀。
  这只是场小战。
  楚军不过是试探下秦军想知道秦军的实力和士气而已。
  杨端和知道这个,沈兵也知道这个,所以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杨端和坐在一张折叠凳上,面前的案桌上放着一张地图。
  见沈兵上来就扬了扬头示意他在旁边坐下。
  然后看也没看城下的战场,眉头紧锁的说道:
  “仓库粮食被淹不多,但百姓手里的粮食大多被淹,啬夫可有良策?”
  杨端和虽没有往细里说,但沈兵却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大梁百姓的粮食被淹,就意味着百姓要饿肚子。
  百姓饿肚子就有可能造反。
  如果不希望百姓造反就得分粮……
  但百姓人数众多,这粮食往下一分,军粮岂不就没有了?
  让百姓把手里的粮食晒干?
  沈兵看了看阴沉沉的天……这天气可不是晒粮食的,而是让它们发芽的。
第一百四十五章
配给制
  想了想,沈兵就说道: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办法!”
  “属下以为我等该实施配给制!”
  杨端和不由奇道:
  “何为配给制?”
  配给制其实很多国家都用过,不过大多是近现代。
  比如二战期间物资紧缺时的德国及被德国封锁时的英国都用过。
  沈兵解释道:
  “简而言之,就是将所有粮食收为国有统一调配。”
  “这样就能尽可能让最多的人活下去。”
  这是很明显的。
  百姓手里的存粮数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其次受灾数量也不同。
  若是存粮不多又都被淹了只怕几天时间粮食就发芽保存不住了。
  接着就等着饿死?或是眼看着粮食长成麦苗再烂掉?
  而另一边却有人存着大量的粮食不愿意拿出来救济。
  这样下去是什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粮食还有却不断有人被饿死,甚至由此还会出现许多纷争,比如偷粮、抢粮之类的。
  实行配给制可以尽可能避免这情况发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