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609

  “本君永生难忘,将来本君若是能侥幸求得一命,必报副将救命之恩。”
  沈兵赶忙回答:
  “昌平君言重了,属下不过是动动口舌而已,昌平君不必放在心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武
  昌平君希望沈兵能为其作证。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
  因为此时昌平君的处境十分尴尬,沈兵与昌平君定下的这策略对嬴政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对嬴政直说了吧,比如昌平君打算逃回楚国成为楚王之后再怎么怎么滴……
  生性多疑的嬴政能信吗?
  嬴政一听这计策肯定就会想:
  你小子这是把寡人当三岁小儿吧?
  你逃回楚国成了楚王到时还能来降?
  到时岂不是放虎归山?
  于是不仅不会同意反而还会将昌平君软禁甚至关押起来。
  这要是不说吧……
  有一天昌平君劝说了项燕等人来降,说这是早就计划好云云。
  到时嬴政又怎会轻易相信?
  嬴政只道昌平君这是墙头草,被秦军所攻见复国无望这才带人来降的。
  所以只有沈兵作证才可以证明这一切,到时才能更好取信嬴政也可以有更多资本讨价还价。
  沈兵很干脆的应了下来。
  毕竟这是好事,这可是劝降了昌平君并带着楚国残部来降给秦国少了许多麻烦,自然又是大功一件。
  当沈兵回军营时,就见蒙良已在门外焦急的等着他了。
  一见沈兵回来,蒙良赶忙迎了上来行礼道:
  “沈副将救我。”
  沈兵不由奇道:
  “何事如此惊慌?”
  也难怪沈兵疑惑,要知道这蒙良可是庞臣蒙嘉之子,在这军营里又有什么能害得了他!
  那蒙良却回答:
  “副将有所不知,那从邯郸赶来的十万秦军就要到了。”
  沈兵笑了下,一边走进副将府一边反问:
  “那十万秦军到了又与你何干?难道他们是来捉你的不成?”
  蒙良回答:
  “这倒不是,只不过……那领兵的却是蒙武将军。”
  沈兵“哦”了一声,心下更是奇怪。
  蒙武是蒙骜的儿子,蒙嘉又是蒙骜的弟弟,那这蒙良岂不就是蒙武的堂弟?
  这有个当将军的堂兄领兵前来蒙良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会是一副大祸临头的样子。
  蒙良显然知道沈兵在想什么,于是叹了口气道:
  “副将有所不知,家父与堂兄一家素来不和。”
  “今趟若是让堂兄寻个由头把我派上战场……”
  听到这沈兵就明白了,原来蒙良还是担心蒙武借此机会公报私仇。
  这似乎不奇怪,蒙骜是秦国名将,而蒙嘉却是庞臣。
  自古名将和庞臣就是对立的,所以他两人关系自是好不到哪去,于是蒙武自然也不耻蒙嘉一系的作事风格。
  也难怪这蒙良有个当将军的堂兄却要到砲师去承功。
  蒙良拱手对沈兵说道:
  “副将,若是那蒙武要将我等调到他置下,还请副将……”
  沈兵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
  “这个……我不过是一名副将,而蒙武却是将军。”
  “若是将军有令,我这个副将哪还有不从之理?”
  蒙良脸色唰的就白了:
  “副将,这万万不可,若我到了他置下,可是九死一生啊……”
  沈兵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蒙武身为一军之将,考虑的多是攻城杀敌,又如何会想成心为难你?”
  “只怕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心上。”
  “你便放宽心吧!”
  蒙良这才稍松了口气:
  “他要是没把我放在心上才好。”
  “总之,副将到时千万要护着属下!”
  “蒙良感激不尽!”
  沈兵无奈只能答应了。
  沈兵猜的没错,蒙武的确没把蒙良放在心上。
  秦军这十万大军是三天后才赶到的。
  邯郸距大梁只五百多里,本应十余天就能赶到。
  但因为两城之间道路被淹,这十万大军只能绕了远路,足足二十余天才到大梁。
  这也是沈兵打算明年开春再攻楚的原因之一。
  河水未退菏泽一片,军队补给都很难运送。
  除非将黑甲军摆在河道上巡逻护航,否是都无法用船运。
  但这样一来黑甲军又会被绊住手脚无法脱身。
  杨端和免不了又要为沈兵引荐一番。
  这蒙武已是四十几岁的老将,他只看了沈兵一眼微微点头然后就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蒙武才对杨端和拱手说道:
  “上将军,据闻暂定攻楚方略是沿汴水下陈城再攻淮水。”
  “属下以为不妥。”
  杨端和问:
  “有何不妥?”
  蒙武回答:
  “我军若是攻淮河便是孤军深入楚地。”
  “此方略虽可将淮北楚军退路切断,然我军亦是四面受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