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609

  楚国正好是南方,所以不缺毛竹。
  楚步军大多使用青铜剑,所以正好防御。
  当然,这“狼筅”也不只是毛竹。
  它是在毛竹中加上一些铁制倒钩,这些倒钩夹杂在毛竹的枝叶里使敌人无法分辩。
  于是,当不知就里的敌人排着队猛冲上来的时候,就会被这枝叶中的倒钩所伤。
  如果敌人发现了它的危险,那么冲锋速度也会被阻挡……它既可以遮挡敌人视线,又有类似现代“铁丝网”一般有阻滞敌人的作用。
  接着,后排的长枪手就会以困于“狼筅”中的敌人为目标出枪。
  如果有些敌人幸运的从这“狼筅”中闯过,最后要面对的才是剑盾手。
  所以这阵法就是分左右两列各一伍兵士,从前往后分别是剑盾手、狼筅手、三名长枪手,后方再有一伍弓箭手增援。
  沈兵找到了欠,现场画了一张图……这图很简单,就是一个细长的倒钩,比竹枝粗一些又与竹枝神似,混在里头很难被发现。
  欠看看图,就很有信心的说道:
  “副将放心,属下稍倾就将其制好送到府上。”
  沈兵补了句:
  “我需有五万个。”
  欠立时就愣了:
  “五……五万个,这……”
  这数目就超出欠的能力之外了,沈兵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就解释道:
  “我已在上将军那打过招呼,此物由大梁工匠赶制。”
  “你只需监制便可。”
  欠这才松了一口气。
  之所以要五万个,是因为大梁军有七万人。
  如果每十五人需要两个“狼筅”的话,那就差不多要一万之数。
  而一个“狼筅”若是需要装上五个倒钩,那就要五万个。
  这个数字的确有些吓人,但往大军里一分……
第二百章
鸳鸯阵
  第二天大梁军就开始演练阵法。
  用的不是“狼筅”而是毛竹……那五万倒钩还没那么快制好当然也没法上。
  不过其实没多大区别,至少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
  那模样还真是有些说不来:
  每十五人的前头就举着两根三米长顶部削尖的毛竹,而且还都带着枝叶,于是整支队伍就像是躲在密林中似的。
  演练也简单,先分配好剑盾手、长枪手以及弓箭手及位置,然后按平时演练一样摆出各种阵形。
  不过要说麻烦那还是有的。
  因为这鸳鸯阵每队是三伍,那么每两队就是六伍。
  而秦军编制却是以伍为单位,两伍一什由什长指挥,十伍一屯由屯长指挥。
  于是,这鸳鸯阵一队里三伍又怎么指挥呢?
  屯长又指挥几队呢?
  其中免不了就有不合整的情况。
  如果分工不明的话就会存在指挥混乱的问题,于是需要改编。
  沈兵的办法是以屯为单位进行整编。
  原本一个屯长指挥五十人,补充进两伍变为六十人,正好分成四队。
  然后再扩大什长的指挥人数为指挥一队,只不过其中两什要被拆分。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秦军最重要的是基层“伍”这个单位,因为其兵士的户籍是每伍一册然后实施连坐制度。
  只要保持“伍”的建制其它的也就是换个上级然后熟悉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若是要拆“伍”就麻烦了,全军的户籍都要改过,沈兵当然不会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魏呴见到沈兵这样练兵就有些奇怪:
  “副将,属下不解……如此便能解决盔甲问题么?”
  沈兵点了点头:
  “正是,你可有更好的方法?”
  魏呴一时无语,正要说什么却见那杨端和与面色不善的蒙武走了过来。
  原来杨端和正带着蒙武到处巡视,见大梁军正在操练便进营看了一会儿,却不想看到大梁军举着毛竹在校场比来划去,一时将蒙武气得直跺脚。
  “这便是大梁军?”
  “这便是那号称大败楚国水军的沈兵训练出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上阵作战?”
  “练兵岂能如此儿戏!”
  杨端和也是不解,因为他也从没见过带着毛竹上战场情况,于是就和蒙武一起找到了沈兵。
  “副将!”杨端和隔着几步朝沈兵问道:“你这是……”
  沈兵赶忙迎了上去,道:
  “上将军,将军。”
  “属下正在练兵。”
  杨端和知道沈兵会这么练兵必有原因,所以并不急着否定。
  倒是那蒙武按捺不住了:
  “荒谬,何曾有过用毛竹练兵?”
  “不知副将此举是何用意?”
  沈兵回答:
  “蒙将军有所不知,大梁军全军上下皆无爵,是以没有盔甲。”
  “无奈之下属下只有……”
  不等沈兵说完蒙武就打断了他的话:
  “所以你便以毛竹代盔甲?”
  “它可是能挡箭矢?亦或能挡刀枪?”
  沈兵回答:
  “箭矢或不可挡,但刀枪……”
  蒙武“哼”了一声,道:
  “我倒想看看它如何能挡刀枪。”
  沈兵反问了声:
  “如何试法?”
  蒙武也不说话,只朝后挥了挥手,一队亲卫便应声抽剑上前冲阵。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冲阵,而是类似现代的演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