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609

  “若以黑甲军进城与敌近战便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而属下及置下百余名亲卫皆长于近战。”
  “我等自加入黑甲军以来未建寸功,此战斗胆请为先锋。”
  沈兵一想这说的也对。
  黑甲军之所以能屡立奇功并非因为他们经验丰富或是训练有素,而是他们拥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藤甲及骑射。
  可是现在,他们为了装扮成楚军而不着藤甲,为了攻入城中也必须与楚兵近战,这样一来不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
  虽然这一仗黑甲军可以说稳操胜券……三千黑甲军对两千楚军,而且还是出其不意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能进城几乎就没有悬念。
  问题就是如果楚军顽抗的话,不擅长近战的黑甲军只怕也要伤亡惨重。
  黑甲军可都是百里挑一会骑射的兵士,可不能就这么消耗掉。
  反观王贲及其亲卫,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秦军。
  王贲一身武艺就不说,其置下亲卫也都是王翦置下的精锐。
  他们虽是会骑马,但就像王贲说的那样,他们其实是骑在马上的步兵,进入战场就要下马作战,所以当然长于近战。
  于是沈兵没多想,当下就准了。
  只不过沈兵还交待了句:
  “二五百主此去定要谨慎行事。”
  “若是敌众我寡,便退上一退也未尝不可,莫要逞强使自身陷于险地。”
  王贲心下一阵感动。
  这要是换一名主将,交待的只怕就是“半步不准后退”云云,哪会像沈兵一样让他“莫要逞强”之类的。
  王贲又哪里知道,沈兵就指望他这名将将来能发光发热好助他一臂之力了,否则蹦出来个韩信、项羽这些人来,到时谁来应付?
  然后王贲就带着百余亲卫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屈倬一走出来就引起了王贲的注意,他带着披膊的盔甲及身边的亲卫都在告诉王贲那就是楚军主将,此时定是来迎接他们这支“援军”来的。
  再看看屈倬的眼神,王贲就暗道一声不好,这厮或许是察觉出什么异样了。
  不过王贲依旧不动声色,因为王贲知道屈倬若是想再看清些就得近身,而这就正是他所希望的。
  果然不出王贲所料,屈倬下一刻就快步走上前来察看。
  王贲朝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又朝屈倬方向微微扬头。
  亲卫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哪里还不知道王贲这表情的意思,当下就暗中一个传一个把王贲的命令传了下去。
  正在这时,屈倬大叫:
  “他们是秦人,挡住他们,关上城门!”
  屈倬这命令是对的。
  因为此时秦军才不过只有三、五百人进城。
  只要能将这些秦军挡住并关上城门,楚军依旧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然而,屈倬却没想到他的对手是王贲。
  也没想到其实他自己也与城门一样重要。
  更没想到他已经成为王贲的目标。
  话音刚落,在楚军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说还处于怀疑状态时,王贲已大喊一声:“杀!”
  接着就一拉马头策马冲向屈倬。
  与此同时亲卫个个都跳下马来然后猛的一拍马屁股……战马受惊立时就撒开蹄到处乱窜,只冲得楚军惊呼出声纷纷躲避。
  这并不是说这些楚军素质不好,事实上这些楚军是屈氏训练有素的私兵。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他们没做好心理准备于是便先机尽失。
  乘着这时候,王贲人马已冲到屈倬前,然后纵身一跳就凭着惯性将正要拔剑出鞘的屈倬飞扑在地,接着还没等屈倬反应过来,王贲已抽出一枝箭矢狠狠的扎进他眼中……
  屈倬惨叫一声便倒在地上生死不知,其周边的亲卫甚至都没来得急阻止。
  这时王贲的亲卫已高喊一声手执青铜剑杀了上来……
第二百三十二章
补给
  此战楚军大败。
  其原因并非楚军战力不济,也非楚将愚钝,而是其主将第一时间便被王贲所杀全军处于无人指挥状态。
  另一方面,也是在此深夜楚军守城门的不过八百余人,其余的都在军营内睡得昏昏沉沉对城门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结果秦军轻而易举的冲开了城门又赶到军营将其余楚军包围。
  沈兵没有给楚军任何抵抗的机会,他一声令下,黑甲军就将火箭一批批的射进营内。
  在声声惨叫中,军营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其间不断有楚军兵士想要冲出营门,但营门已被黑甲军用铁链锁死。
  不能怪沈兵狠心,而是他从王贲那知道这批楚军都是精锐。
  若他们像其它楚军一般也就罢了,沈兵或许还能留他们一命。
  但他们是精锐……那么就只有死了才能让沈兵放心。
  军营内撕心裂肺的惨叫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天亮,也震住了汝阴城的所有百姓。
  汝阴与秦军之前占领的楚城不一样。
  之前的楚城都是项燕主动放弃的,其城内的百姓都是老弱病残。
  汝阴却并非如此,它是项燕打算死守之城。
  是以项燕不仅没将百姓撤走,还因为从汝水以西撤回大量百姓且汝水防线需要劳力构筑工事,于是有许多青壮。
  这也是项燕的另一种防御方式,这些青壮平时可用于运输、构筑工事或是修城墙等,战时若是兵力不足就可以将他们武装起来。
  为此项燕还在汝阴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及装备。
  以至于沈兵带人到仓库里一看,所有人都愣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各种盔甲剑刃还有弓弩那是数不胜数,尤其是成捆成捆的箭矢,整整堆满了十余个仓库。
  陈端见此不由咂舌:
  “楚军却是打算要在这里守上几年?”
  陈端只道这话是玩笑,却不知其实是说了实话。
  项燕原本就打算在这守个几年的。
  当初即墨之战不也守了几年?项燕有在汝阴作长期打算也不奇怪。
  何况汝阴还不是一座城,而是以它为据点支撑起一道汝水防线,需要的粮草及装备兵器会远比一座城要多得多。
  于是来自寿春的,还有楚国各贵族的,补给从四面八方各个方向运来,全都储存在这汝阴和城父这两城。
  项燕甚至还要求这两城有一定造箭造兵刃的能力:
  城内有铁矿,有炼铁炉,有铁匠,然后可以打制各种箭簇和兵刃,这其中尤其是箭。
  守城最需要的就是箭,消耗最大的也是箭。
  汝阴城坚墙厚,楚军只要占着地利居高临下的放箭……这场仗就赢一半了。
  汝水防线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箭矢,只要在河岸布有足够多的弓弩手和投石机就不但心敌人能攻过来。
  王贲则苦笑道:
  “可叹我等沿途还想多带些装备和粮食,不想汝阴却是堆积如山取之不尽……”
  陈端笑道:
  “更应感叹的却是项燕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