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609

  扶苏这个公子要是自立造反,那只怕是脑子进水了吧!
  所以,嬴政对扶苏的信任,直接关系到云中郡的自立程度。
  若信任并认定他是继承人,就会给民、给资源、给权力……
  否则嬴政就要担心扶苏尾大不掉最后来个弑父,就像头曼单于先立冒顿之后打算改立一样。
  沈兵明白这其中微妙的关系,这其实与他这个外人无关。
  工业区的冶铁依旧使用旧式高炉。
  在铁这方面沈兵还是保持着足够的谨慎。
  如果说纸是国家宣传工具的话,那么铁这玩意在古时那就代表着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了。
  沈兵不打算让质量上乘的新铁大批量流入市场,甚至其冶铁作坊都是私设不外传。
  它只作为增强云中郡战斗力的兵器制作、存储以及将来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铁,所以钢铁产量才会成为工业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因为这其中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高质量铁的流出,是不是代表云中郡对其它地区及军队的兵器就没有太多的军备优势?
  其次更重要的是……
  如果云中郡大批量生产甚至就成为商品流通,那就不可能对嬴政保密……比如造铁锅、铁碗、铁桶、铁锄、铁犁等等。
  嬴政那边一看,这还了得?
  我大秦军队都还在使用青铜器,你自治的北地就在用如此成熟的铁器甚至大批量生产日用品了?
  再一问扶苏,居然连扶苏也不懂制法……这莫不是要私藏兵器反了么?
  于是沈兵卒,扶苏这个监军也将受牵连。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且比纸更敏感、更严重,沈兵不能不小心。
  沈兵在工业区用旧式高炉冶铁,其实也有迷惑他人之意……云中郡炼出的铁质量上乘?
  只怕未必。
  其也有质量差的铁,且数量还不少。
  至于那用作箭矢及床弩那些质量上乘的铁……那便是在大批量劣铁生产中挑选优质铁用于军队,而并非有什么其它的炼铁方法。
  这么一解释,云中郡出现新铁的情况就解释得通了。
  甚至可以说更合理。
  因为这时代偶尔也有某座名山某个铸剑名师不经意就炼出质量上乘的铁甚至钢并将其制成宝剑,于是一件“神兵”就出炉了。
  让沈兵欣喜若狂的是,嬴政甚至派了一支百余人的“探矿”到云中郡。
  所谓的探矿,就是在该地寻找铁、铜、锡等矿于是可以直接在本地开采而不需要从远处运输。
  这对沈兵妥妥的是好消息。
  首先这说明了嬴政对扶苏和沈兵的信任。
  其次,若真能在云中郡探到了矿,就算只是铜、锡矿,对云中郡也是莫大的帮助。
  因为这才是真正意味着云中郡可以“自治”而不是在关键时刻会被赵高、李斯等人卡脖子。
  比如有朝一日沈兵抗旨不遵反对扶苏自尽……赵高、李斯只要断了往云中郡的矿石来源,云中郡的军力就受限了。
  沈兵当下就好酒好菜的将这些探矿招待了一番。
  为首的是个叫钵的老者。
  后来沈兵才知道他其实只有四十出头,只不过因为生活不易常年劳累看起来显老……古时生活艰苦像这样的百姓有许多。
  钵其实是采草药为生的药农,长年在山中行走寻找,无意间发现了一座铁矿,于是其人生轨迹就变成了“探矿”。
  在这时代发现一座铁矿可是了不得的事。
  因为此时全中原产铁之山只有37处,且均在山上。
  也难怪只有这些采草药的人才能发现。
第三百一十四章
纺织
  钵一上来就给沈兵浇了盆冷水:
  “将军,大王虽派我等来探矿,但小民初步询问之后,以为在云中郡能探到矿的可能性并不大。”
  沈兵疑惑的问:
  “为何?”
  钵回答:
  “只因矿脉多处于深山之中,而云中郡却地处平原,山脉分别在北部及西部处在匈奴控制之中……”
  沈兵想了想就明白钵这话的意思了。
  钵所说的山脉指的是北部阴山、大青山及西部的狼山、贺兰山。
  前者一直都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便是李牧时期也没推到阴山,直到蒙恬出兵才赶走匈奴控制那片区域。
  后者则是被沈兵放弃的后套及西套周边。
  而云中郡,则的确像钵所说的,大面积平原一路空旷,黄河以南甚至是沙漠。
  只不过沈兵还是不明白。
  “敢问老丈。”沈兵不解的问:“为何探矿需要在深山中探?”
  钵一脸懵:
  “若不在深山中探,又有何处能探?”
  沈兵这是被问住了。
  后来沈兵才搞明白这个问题。
  这其实是现代人与古代人对铜、铁、锡矿认识的差距,甚至涅石矿也是如此。
  现代人是知道铜、铁、锡等矿物不一定只在深山才有,包括涅石矿(煤)也是如此。
  但现代人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有现代更先进的探矿设备和理论铺垫,比如打个孔从地表深处钻出土石来然后分析其成分。
  古时没有这些设备,探矿总不能随便找块地就往下挖吧!
  除非是像沈兵一样知道河曲有煤矿于是一挖一个准,否则累死了也找不到铁矿在哪。
  因此古时所说的“探矿”,其实更多的应是“寻矿”。
  也就是去深山中寻找裸露的铁矿石。
  这不需要什么技术,也不需要知识铺垫,只需要能认得铁矿石就成了。
  至于为什么要去深山中寻,则是因为通常只有在山上才会有裸露的矿……因为山体滑坡、塌方等原因裸露出土层于是被发现,平原处想要矿石裸露出地面十分困难也十分罕见。
  因此战国时有明确记载的37处铁矿均为“产铁之山”,包括涅石也是在山上发现。
  于是古时的人就想当然的以为这些矿物都是山生长出来的东西必须在深山中寻找。
  因此就有钵的这种说法……云中郡无山,又哪能寻到矿?
  不过这还真是个难题。
  沈兵之前是粗略的知道煤矿覆盖地且山西这片地区是产矿大省,所以要挖到煤还相对容易。
  此时要找这铜、锡、铁矿而又没有设备,难道真要让兵士一锄一锄的满地挖?
  又或等打下阴山或是收复后套、西套后再考虑矿的问题?
  想了想,沈兵就说道:
  “若是要深山……云中郡确是没有。”
  “但不知老丈可否沿河探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