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609

  从此时情况看沈兵根本不需要担心原料问题,因为“野生”及“遗弃”的苎麻完全是供过于求。
  这些苎麻被收割进入纺织作坊后,就进入纺织作坊的生产周期。
  前后不过十余天,第一批布料就顺利生产出来,由于初期规模不大每天产量只有一百余匹……不过这速度已经让扶苏等人瞪目结舌了。
  正如之前所言,人力织布织上一匹需要月余时间。
  而且这还是起早贪黑一有闲暇就织布的结果:
  一年大概织十一到十二匹布,刚好够五口之家一套夏装一套冬装。
  其中冬装需要的布更多,而小孩需要的布更少,如此平衡差别不太多。
  另外往年旧衣缝缝补补再穿上几年,就可以省下几匹布出售贴补家用,要是为当兵在外的儿子多几身换洗,那就紧张了。
  这就是寻常百姓家的精打细算。
  可是现在,沈兵整出这纺织作坊,轻轻松松的就日产一百匹布……这已相当于一百个手工熟练的妇人织上一个多月了。
  而且纺织作坊进入生产周期后就是每天都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布。
  扶苏随随便便一算……这要是一年下来,这纺织作坊岂不是抵得上数千妇人的工作量?
  而且这还算不上什么,因为目前只有两百余具水力织机,若是继续扩大作坊规模增加设备,这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沈兵没有忙着扩大规模,因为他觉得在此之前可以对这水力织机做一些合理的改进。
  这水力织机其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但就像之前投石机也要慢慢升级自己才能始终保持技术优势一样,水力织机的改进也应该一步步来。
  然而有些东西的改进却是迫在眉睫。
  比如一具水车只推动一具织机会出现水力及水车浪费的问题,只需要对主轴进行一个简单的串联再增加水力,一具水车完全可以推动五具甚至更多织机。
  另一方面布匹也需要投入市场后进一步检验其质量,否则大规模批量生产后才发现问题损失就大了。
  所以十天后沈兵就让蒙良将生产出的布匹运送到雁门郡售卖……
  蒙良虽说不是商人出身,但以他的身份以及到处都有狐朋狗友,去哪里打通关系甚至设下一个零售部都不是大问题。
  意料之中,这批布运抵云中郡后不过半天时间就一售而空:一匹四十五钱质量又是难得的上乘,不被抢光才是怪事。
  就像计划的一样,布匹售出后马上就换成粮食运回云中郡。
  这过程甚至不需缴税……
  战国时期商人及工人的税收其实很难征收。
  商人还算好,比如有固定的商铺或是在集市售卖,这些地方郡府有办法参与的就可以征收。
  若只是临时的交易地方都没来得及参与,比如像蒙良这样千余匹布运来只半天便就地售完……确切的说并不是集中在雁门郡出售,而是一路运往雁门郡的路上就沿途出售。
  只不过沿途大多是穷苦百姓购买力不强,且主要是以物易物……云中郡的布匹就支持以粮食换布匹。
  这类的交易政府想征到税都难。
  其实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对街头的小商小贩或者偷税漏税都是防不胜防。
  工籍更不必说了,这个地方打下零工拿到工钱就走人换个地方,地方根本就不知道、不确定也无法跟踪每个工人都赚了多少钱要缴多少税。
  只有农民的征税才是固定且易实施的:根据你拥有的田地来征,怎么也跑不掉。
  这也是古时重农抑商且工籍地位低的原因之一。
  不过当然,沈兵为了不让人抓住把柄同时也是为了长期发展,所以让蒙良主动到雁门郡郡守那报备并缴税。
  初时一切都很顺利。
  云中郡距离雁门郡不过一百六十公里。
  五天一个来回,运去的是布匹带回的就是一车车粮食。
  只不过粮食与布匹的体积不一样,所以还有盈余的钱。
  蒙良似乎很享受这过程,他回来就对沈兵说道:
  “将军,此去一趟又能一路观光又能与酒友相聚,还能售布赚钱。”
  “往后有这等好事便交给属下了。”
  这方面蒙良其实是有点逆反心理。
  他其实并不缺钱,且从小到大都衣食无忧。
  但也因此被周边乃至家人定义为“纨绔子弟”……这种从来没赚过钱花的都是家人给的钱的人,一旦自己会赚钱就会有一种新的体验。
  甚至可以说这不只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骄傲”、“自信”、“自豪”。
  要说有什么能收服这种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只怕只有这种来自其内心的自豪感了。
第三百二十章
价格战
  这么来回几次情况就出现了变化,蒙良飞鸽传书回来说送往雁门郡的布匹卖不出去,原因是雁门郡的布价降到了三十八钱一匹。
  沈兵一听就愣了。
  如果是云中郡生产的布卖三十八钱一匹的话还有得赚,而且还是大赚。
  但雁门郡的布卖三十八钱……只怕连原料和人工费都赚不回来。
  要知道它原本是卖五十钱的,有十钱的利润已是顶天了,那这三十八钱岂不是亏本?
  既是这样,雁门郡又如何能将价格压到这地步?
  想了想沈兵就明白了,是有人想垄断雁门郡的布业与云中郡打价格战。
  沈兵一脸懵……手工织布居然想跟水力织布打价格战?
  沈兵猜的没错,雁门郡布业一直是由一个叫陈涌的商人把持着,且这陈涌还凭借着多年赚来的家底召募了数十个护院……说是护院其实就是地痞无赖。
  通常作奸犯科在大秦境内相对较少,尤其是结党营私就更是为秦律所不容。
  但雁门郡本身就是地处偏远且才从赵国手里收复不久,秦律还没能得到贯彻实施。
  其实是雁门郡吴肖希望能借助陈涌之手管理雁门郡……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吴肖由一个燕国降将来治理雁门郡难免会碰到人心不服、情况不明等状况,于是想先留着这些人先稳定局势再说。
  云中郡的布匹第一次到雁门郡售卖时其实就引起陈涌的注意了。
  如果是寻常商人,陈涌手下的那批人早就开始打人抢货了。
  但一看护着布匹的是秦国商人的打扮,手里还拿着家伙,于是就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秦国商人”其实是蒙良的亲卫,只因秦律规定士伍不得经商,乔装成商人一是为了避嫌二是为免吓着百姓不来买布,于是才出此下策。
  此时秦人和原赵人还是很容易区分的,比如衣着、束发、口音等都不一样。
  雁门郡才刚纳入秦国版图不久,整个雁门郡的百姓都可以说是“刁民”,护院看到秦国商人当然不敢造次。
  于是护院只能飞报陈涌,陈涌一思量,道:
  “或许只是那些秦人急需用钱是以贱卖布匹,千余匹也不算多,卖完也就是了。”
  陈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希望的。
  然而事实却让他失望了,这些秦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布匹运到雁中郡出售,且一运就是近千匹。
  这还了得?
  这么下去不是砸了他陈涌的饭碗?
  但陈涌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敢与秦人动粗……这时的秦人那可是上民,若是闹大了到郡守那也是帮着秦人说话。
  于是陈涌就决定压低布价。
  用他的话说,就是:
  “我等压低布价,让这些秦商的布无法售出,他们自然会转去其它地方售卖。”
  “到时我等再将布价调回,甚至涨至更高。”
  陈涌这如意算盘打的是很响,而且等秦商走后他将布价一涨……实际上对他而言就没什么损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