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609

  冒顿成为单于之后,左贤王自然就由他儿子挛鞮稽粥接任……稽粥就是后来继冒顿单于之后的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可以说是完成了冒顿单于未完成的鸿愿:攻伐月氏杀了月氏王平定西域。
  此时的稽粥不过十余岁,初生牛犊不畏虎的他想也不想就说道:
  “单于,给我五千人马,我去把那沈兵的人头拿来!”
  冒顿两眼一瞪,说道:
  “如果你以为自己现在已经能打败猛虎,那么还没等你长到打败猛虎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它的食物了!”
  稽粥反问:
  “沈兵是猛虎吗?”
  冒顿点了点头:
  “它是比东胡王还要凶猛得多的猛虎。”
  “你还想带五千人马去拿他的人头吗?”
  稽粥摇了摇头,回答:
  “等我长大,总有一天会打败他!”
  冒顿点了点头。
  右贤王熏狁【yǔn】原是冒顿的部将,在冒顿任单于后他就升任右贤王统领匈奴大军。
  熏狁问冒顿:
  “东胡如此强大且步步进逼,单于都没有皱一下眉头。”
  “为什么秦军只是增援了十万军队到九原,单于就如此担忧?”
  “单于是担心秦军会到草原来杀死我们的勇士抢走我们的牛羊吗?”
  冒顿摇了摇头。
  熏狁又问:
  “单于是担心秦军会夺走我们的领地吗?”
  冒顿又摇了摇头。
  熏狁奇道:
  “那单于担心的是……”
  冒顿指着羊皮地图说道:
  “五原,我担心的他们夺走五原。”
  这才是正常反应,秦军打下九原当然是继续以九原扩大战果占领黄河上游的后套,而像嬴政那样直接下令北击匈奴要将其连根拔起……这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熏狁是个典型的匈奴勇士,他当然不知道五原的价值,于是只望着地图上那个圈发愣。
  倒还是稽粥看出了些名堂:
  “如果秦军夺了五原,我们在河西的勇士就没了退路!”
  冒顿欣慰的点了点头,他一直以中原的兵法教导稽粥,此时看来已有些成效。
  “所以!”冒顿下了结论:“我们要么撤出河西,要么守五原。”
  稽粥回答:
  “土地是国之根本,哪能轻易撤出?”
  熏狁迟疑着说道:
  “那就是……守五原?”
  “可那是一座中原的城,我们不知该怎么守!”
  顿了下,熏狁就说道:
  “我们可以用骑兵把他们打退!”
  冒顿摇了摇头,说道:
  “还记得九原一战么?”
  “秦人还会像那场战斗一样进攻五原。”
  冒顿这话一说熏狁就不敢再说话了。
  “震天雷”的响声至今还让熏狁心惊胆寒,他左腿甚至还留有一道疤,那是从“震天雷”里飞出的尖刺划开的……匈奴人不知道“霹雳火球”是何物,就称之为“震天雷”。
  迟疑了一会儿,熏狁才问了声:
  “那么,我们该如何守住五原?”
  冒顿将目光投向帐蓬外的草原,若有所思的说道:
  “我听说……秦人正学我们一样骑马射箭,他们试图在骑射方面超过我们。”
  “也许,我们也应该像秦人一样学习守城。”
  “这样才有可能打败他们!”
  不得不说冒顿的想法确是有过人之处。
  首先是后套虽说也是块地形平坦的平原适合骑战,问题是它周围群山环绕南面又有黄河所阻,不像北面蒙古高原一样开阔空旷可以进行远距离机动作战。
  在这种地形情况下与秦军作战,而秦军手里又有“震天雷”,想要守住五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其次,就是五原有个现成的城池。
  如果像放弃九原一样连守都不守就放弃,那岂不是太浪费了?
  再次,就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秦军与匈奴骑军各有长处。
  此时秦军在学习匈奴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匈奴为何不能学习秦军的长处?
  当然,冒顿不会天真的以为从没守过城的他们头一回守城就能将五原守住。
  冒顿为此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五原城内的守与城外骑兵的机动作战相结合,另外再持续攻击骚扰秦军的补给线。
  于是冒顿当即下令一万匈奴骑兵进驻五原并修复城门及城墙,另外再在城内储备一定的食物及箭矢。
  另两万骑兵则在云中、九原一带实施骚扰并寻找战机。
  而冒顿自己,则带三万骑兵在五原城外与五原配合。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就连战争也不例外。
  它的确有许多消极影响,比如生命、财产、破坏……但同时它也有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战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适者生存”法则。
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守兼备
  在沈兵和杨端和做进攻五原的准备时,直道就开工了。
  之所以直道比驰道更早开工,沈兵认为嬴政是出于私心或者也可以说是那句预言……
  “亡秦者胡也”,如果这预言是对的,就说明国内不会出问题,问题是在国外的胡人。
  于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江山能坐稳同时也是为了仙人能尽早为他炼制“长生不老”药,当然得先对付北方的匈奴。
  因此嬴政是毫不吝啬首批就将五万劳工分布在规划好的秦直道上。
  嬴政共将秦直道分为十一段,每段视情况百余里分配四千余劳工。
  十一段同时动工,后期还会不断投入更多劳工,计划在一年到两年内完工。
  听到这个后沈兵不得不感叹嬴政的大手笔,动不动就是数万劳工整一个大工程。
  不过想想也觉得不奇怪。
  战争刚结束,那大批不放心使用的战俘马上就可以转为劳工。
  另外还有犯了秦律的百姓……此时整个中原都是秦国的,犯了什么事动不动就充作劳役,另外还有连坐制度,那劳工可以说是源源不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