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609

  沈兵又问:
  “火神使者可以很多?”
  往利清摇了摇头:
  “只有一个。”
  “他会给我们部落带来光明和希望!”
  沈兵说:
  “这便是了!”
  “这只是火折子,我们部队很多人都有!”
  “若我是火神使者,他们也可以是。”
  “所以我也不是,你听明白了吗?”
  往利清点了点头:
  “听明白了!”
  沈兵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听明白就好。”
  这让沈兵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还要做些思想工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不想往利清补了一句:
  “但我问过,火折子是你制出给他们的……”
  “除了火神使者,还有谁能制出火折子?”
  沈兵呆愣当场,这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想了想,沈兵就将火折子递了上去,说道:
  “不若如此,我将火折子给你。”
  “往后别把我当作火神使者……”
  往利清立时就瞪大了眼睛,一脸兴奋和期盼,激动的说道:
  “你是说,把它给我?”
  沈兵点了点头:
  “是的!给你!”
  “往后你我两清,知道两清是吗?我跟那什么火神无关……”
  往利清连连点头,回道:
  “知道,明白!”
  然后伸出双手。
  沈兵把火折子往往利清手里一放,说道:
  “成交!”
  但很快就发觉不对了,因为往利清望着火折子的表情一脸虔诚,她甚至不敢合拢双手,而是捧着火折子跪地朝沈兵拜了拜……
  沈兵突然意识到什么,刚想抢回火折子,却不想往利清已起身跑回村民前,举着火折子兴奋的大喊几句。
  沈兵虽是听不懂,但估计也是火神使者赐与部落神火之类的,接着村民们又跪倒一片大声称颂,之后还挺有仪式感的一个个接过,再将火折子小心翼翼的收入一个皮囊里包了几层裹好。
  往利清还跑了回来对沈兵说道:
  “使者放心,我等会用生命保存好神火的!”
  沈兵发现自己从没这么愚蠢过,他居然会用火折子与往利清做交易……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话说现代的神话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那封神榜里的什么神、什么仙,很可能是确有其人。
  只不过在不发达的原始、奴隶社会,他们没有文字纪录,某人做了什么什么事被口耳相传,很容易就被夸大、被神化然后一代代传了下去。
  若干年后,沈兵说不准也会变成了什么神。
  沈兵不敢再多解释了,因为他知道往利清等人认定的事,自己再解释也是俞描俞黑,甚至还会被认为是“高深莫测”。
  沈兵能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让往利清及其部下换成秦军褐服……河内兵虽是带有备用盔甲足够装备这三百余人,但秦律却规定无爵者不得着甲,沈兵也只能作罢。
  这么做是为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往利清一行与拓跋氏的着装十分相似,确切的说根本就没区别。
  沈兵有时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区分敌我的。
  后来想想,他们是以姓氏为部落,友军都是自小长大的伙伴,何况才只这么几百人,要分清当然不难。
  他们可以识别,但现在与秦军一同作战……万一拓跋氏杀进秦军阵内近身肉搏,到时秦军无法识别敌我就麻烦了。
  所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服装必须得换。
  初时往利清还反对,说是不习惯。
  但沈兵将脸一板,说道:
  “这是火神的命令,你们要违抗么?”
  于是往利清等人就认了,接二连三的换上褐衣。
  看来当这火神的使者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这些“野人”更容易指挥。
  至于换上褐衣的“野人”有些不伦不类的……也随他们,只要秦军能识别就行。
  另一件事,就是给那些野人配发武器。
  像玩具般的弓箭换成了秦军制式弓,木矛换成长枪。
  青铜剑就算了,估计他们也用不来,一不小心还会把自己伤着了。
  所以这些“野人”还真是不省心。
第三百八十三章
猎人
  拓跋氏是在夜间发起进攻的。
  这很聪明。
  沈兵认为这是拓跋氏在之前的试探性进攻中知道秦强弩的射程要比他们的弓箭远得多。
  事实上不只是强弩,弓箭的射程也更远。
  拓跋氏与往利氏使用的弓箭差不多,都是由硬木所制。
  这样的弓有射程不足、穿透力弱、精度差、易损坏、不易携带等缺点,即便拉力相同也是如此。
  其中不易携带是因为这种硬木弓想要更强的拉力和韧性必须将弓体做长。
  而中原的弓则精良得多,其选自拓木或是榆木,也有用竹……以竹为干的弓是给那些无力开弓的新兵使用,反正也杀不了敌,干脆用差的弓练练手。
  且中原的弓不只是木质这么简单。
  制好弓身后还要一层层的铺上牛筋以增加其韧性,最后再用麻绳缠绕。
  据说一张上好的弓是取材韧性极强的紫衫木,从头到尾整个流程需两到三年才制成。
  军队所用的批量生产的弓没那么考究,制作流程不过数月。
  但这也比“野人”所用的硬木弓要好得多。
  让沈兵有些意外的倒是这些“野人”的臂力。
  沈兵初时给往利氏用的是竹弓……因为沈兵以为他们应该没多大力道,用这一百二十秦斤的弓就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