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609

  月氏残部若是想生存下去,就要远远的逃离这片非之地。
  肸顿翕候很幸运,他们穿过西域走过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往西攻打大夏国并降服了该国建立了蓝氏城……蓝氏城就是现在的阿富汗北部巴里黑。
  确切的说,这几乎不存在什么“攻打”和“降服”。
  因为大夏本来就没有大首领,各地城邑设置自己的小首领互不统属形同一盘散沙。
  月氏即便只是残部数千人迁到这里也能轻易将他们收服并尽数变为臣民。
  这是后话。
  月氏王身死,最具实力的肸顿翕候一部又收拢残兵西逃,其余沙州月氏兵士便尽数归降。
  于是沙州就处于秦军的控制之下。
  王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防御并派出兵士将所有的牛羊牲畜都控制在秦军手中。
  对于中原人来说民以食为天的食是“粮食”,但对于西域来说这食就更多的是牛羊牲畜。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沙州的牛羊几乎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据说仅仅只是月氏王的牛羊就有十余万之多。
  这些牛羊分为七处在城外的牧场,其中还有两处被肸顿翕候给赶走了……这是肸顿翕候一行人逃走的资本,否则他们还没走出西域只怕就被饿死了。
  秦军只能说控制了大部份的牲畜并将其赶至沙州。
  之所以要赶到沙州,是因为牛羊这些东西跟粮食不一样。
  若是缴获了粮食而不想让敌人得到,那好办。
  只需在粮食周围堆起木柴做好点火的准备就行了。
  但是牛羊而且动不动就数万头牛羊……那烧可是烧不了的,杀也杀不过来,而且就算烧熟了杀了也一样可以吃,还是会被敌人利用。
  于是就只能将其集中到沙州然后努力防御使其不被敌人抢走。
  只要这些牛羊被秦军牢牢的控制在手里,那么三危山的月氏主力的溃败就是时间问题。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做。
  因为当月氏身死沙州陷落的消息传到三危山时,月氏守军第一时间就军心大乱并四处溃逃了。
  这时丘就却又发挥了作用,他带领着降军将领分多处在三危山游说劝降……三危山长一百多里,丘就却一个人劝不过来。
  劝降的道理很简单,就跟沈兵对丘就却说的一样:
  “秦军无意与月氏为敌。”
  “月氏真正的敌人是匈奴。”
  “现在还有一个机会,那并是归降秦国一同抵抗匈奴!”
  ……
  月氏对匈奴的仇恨是远在秦军之上。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秦军是中原的军队,他的主要目标是中原,且生产水平和生产力远高于周边蛮夷……所以秦更希望的是他们别来骚扰、劫掠,这也是秦筑起长城的原因。
  秦如此,赵如此,燕也是如此。
  甚至秦还因为对牛羊马的需求常与月氏经商,彼此通婚也不在少数。
  这也是秦被中原各国称为“秦蛮”的原因之一,秦国受周边少数民族风俗影响颇多,于是民风彪悍好勇斗狠。
  而匈奴就基本不存在这些交流,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抢牛羊、财物、女人……
  因此月氏寻常百姓甚至都有些怀念与秦国为邻的日子。
  不过寻常百姓怀念并不代表月氏达官贵人也是如此。
  正如之前所言,月氏百姓常常会偷入秦国境内由游牧生活转为耕地的农民……这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转变,由奴隶转为自由人。
  百姓喜欢这样,但这却损害了达官贵人的利益。
  如果每个奴隶都跑到秦国成国自由人变成农民,那月氏还怎么混?
  于是这就动摇了王权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崩溃被同化……
  所以从月氏王及月氏贵族的利益出发,月氏就只能西退只能逃开秦国这个邻居。
  现在月氏王已死,月氏贵族也不知去向,做为月氏寻常百姓的月氏兵士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逃吗?
  天下之大又能逃往何方?
  正拿不定主意时,丘就却等一干月氏降将站出来一说:
  “秦军优待俘虏,你等随我一同降了吧!”
  于是月氏兵士们便纷纷放下武器迎秦军上山。
  这其中有些军官倒是皆力反对。
  军官往往就是月氏贵族,而且是拥有众多奴隶的贵族,他们当然知道一旦降了秦国损失的会是什么。
  然而他们的反对却没有任何意义。
  不仅没有意义还给他们带来了杀身之祸。
  兵士们一商量,若再这样下去就只有在三危山上白白送命,倒不如……
  然后军官的人头就被送到秦军面前。
第四百零四章
月氏王
  匈奴右贤王熏狁听到月氏兵士投降的消息后便大吃一惊,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问着探子:
  “此事当真?”
  “我等已胜利在望,月氏为何会在此时投降?”
  探子回答:
  “据闻秦军派出奇兵,自南面祁连山绕至沙州,出奇不意击杀月氏王并控制了沙州。”
  “三危山失去了后方大营且月氏王被杀,因此无心恋战大多降了秦军!”
  “只有数千残部西逃不知所踪。”
  熏狁愣了好半天也没回过神来。
  良久,才长叹一口气摇头道:
  “我道那沈兵为何明知此战必败却勿自坚持,原来还有这着后手!”
  “出奇兵进攻沙州……这便是沈兵所说的制敌法宝吧!”
  “可叹我等都被这沈兵骗了,还道那法宝是能攻下三危山的物事。”
  “这沈兵真乃奇人也!”
  部将在一侧提醒道:
  “右贤王,那我军进攻肃州一部……”
  熏狁这才反应过来,赶忙下令道:
  “撤,马上令其撤军!”
  部将应了声就赶忙去下令。
  要知道这沙州可是河西走廊的出口,之前匈奴之所以敢分出三万骑军进入河西走廊进攻肃州,那是因为秦军主力已被牵制在三危山无法动弹。
  甚至匈奴进攻肃州还会对秦军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北面、东面是匈奴,西面是月氏驻守的三危山,南面则是祁连山。
  这差不多就是将秦军给包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