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609

  这可难为了这些步兵,要知道这些重装步兵平均负重在四十公斤左右,若为了防护或是多带些粮食,则可能达到五十公斤,差不多就相当于背着一个人作战。
  虽然塞琉西步兵身强力壮训练有素,但这负重要是步行还好,一旦加快速度奔跑起来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的动作也没有神武军快。
  其实并非没有神武军快,而是神武军先头部队冲出包围圈时在两侧抛下几枚霹雳火球,硬生生的将第二军团的合围阻住。
  接着,神武军一突出包围圈就掉转马头奔向了北坡……
  阿凯夫斯有种上当的感觉。
第五百二十九章
擒贼擒王
  “回防北坡!”阿凯夫斯大声下令。
  第一亲卫团当下就将后军转为前军,前军转为后军往从南坡转向北坡。
  这对第一亲卫团而言并非难事,他们已经在平时的训练中无数次演练过了,现在自然驾轻就熟。
  阿凯夫斯心下有些疑惑,丝国军从更陡的北坡进攻又能有什么作用呢?难道不是重复上一回的战斗经过?
  甚至阿凯夫斯还认为丝国军队会更凶险,因为第二亲卫团已经在山下并做好包围丝国军的准备。到时,丝国军就插翅也难飞了。
  下一秒阿凯夫斯就明白了……由于北坡更陡,山顶距离山脚的直线距离更短,甚至都在火绳枪的射程之内。
  于是,几排丝国军士兵就站在山脚下举枪对准山顶棱线,塞琉西军一冒头,就“砰砰砰”一排子弹。
  塞琉西军士兵一排排倒下,尸体在山丘顶堆积之后马上又成为后方进攻部队的阻碍,塞琉西军一时竟攻不上去。
  此时,秦军却分出一部精锐手持刀盾长枪高喊着朝山项阵地猛攻而来。
  由于北坡是一片空白无人防守,因此秦军在北坡的进攻速度很快,只眨眼工夫就冲近了山顶阵地。
  而塞琉西军在火枪的打击下才刚刚攻过山顶阵地。
  这时阿凯夫斯又发现一个让塞琉西军尴尬的地方,塞琉西军无法组成枪盾。
  塞琉西军的超长枪并非只需第一排,而是后续三排甚至五排长枪兵用超长枪组成一道枪墙。
  兵力上没什么问题,塞琉西兵依旧是第一亲卫军团,依旧有两千余人……原本有三千人,南坡一战时死伤五百余人。
  问题在于山顶阵地有一个由反斜面到正斜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刀盾等短兵器基本没有影响,但对塞琉西军手里的超长枪……那就是由这个角度自上而下的转变成另一角度,在这转化的过程中后方长枪根本无法与前排长枪组成枪墙。
  更严重的还是,当敌人冲近山顶阵地时,塞琉西军手里的超长枪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放下对敌。
  于是,当秦军冲上了山顶阵地时,面对的就是一群群毫无抵抗能力也几乎没有攻击力的敌人。
  秦军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举起刀枪对着敌人就是一阵乱砍乱杀。
  这情况下,任第一亲卫团是阿凯夫斯的精锐也是束手无策,纷纷丢下超长枪后退,而后方的塞琉西军又不知道另一边发生什么继续往上顶,许多逃跑的塞琉西士兵就被穿在自己人的超长枪下。
  这时秦军又抽出“霹雳火球”点燃了朝山顶阵地另一面猛抛……“霹雳火球”是球形的,抛到另一面就会到处乱滚。
  塞琉西士兵看着那球形的玩意滴溜溜的滚到脚边不由惊慌失措,阵形马上就出现一片不小的骚乱。
  随着一片轰响,这骚乱又进一步扩大。
  到处都是崩溃逃跑的士兵,他们居高临下反冲回来将原本严整的队形冲得一片散乱,很快就失去了塞琉西精锐应有的样子,而丝国军队则紧追其后步步进逼。
  阿凯夫斯见情况不妙,赶忙带着卫兵要撤退,然而前后都是士兵挤成一堆,想挪下脚都不容易,又哪能轻易逃得掉。
  王贲正在突击队中,他远远看到一名将军在山顶处冲着部下呼喝……塞琉西的将军很容易识别,他们的头盔上都有很明显的弧形头饰,身旁往往还有个长方形军旗,一眼就能看到。
  王贲将长枪往该方向一指,喝道:“拿下敌酋者,赏金百两,生死不论!”
  神武军将士大喝一声就全力往阿凯夫斯方向进攻。
  阿凯夫斯见事情不妙,赶忙摘下头盔混到士兵群中想乘乱逃走。
  然而却哪里还来得及,王贲紧紧盯着目标,从部下手里接过已装好弹的火绳枪瞄准没戴头盔的阿凯夫斯,一扣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弹丸就飞射而出正中阿凯夫斯右肩。
  并非王贲枪法好,也不是火绳枪精度高,而是此时敌我间距离不过十余米,便是凭感觉也有相当的精度。
  阿凯夫斯大叫一声倒地不起,由于人群密集且挤成一团,想救他的亲卫竟近不得身。
  不只近不得身,阿凯夫斯还是逃兵的踩踏下惨叫连连。
  等王贲一众人赶到时,发现阿凯夫斯已经被踩死了……名燥一时的塞琉西大将军,不是死在敌人手里却是被自己亲手培养的亲卫军团踩踏而死,也是一种悲哀。
  王贲赶上前举起青铜剑“咯嚓”一声将阿凯夫斯的脑袋砍下,然后冲着四周的塞琉西兵大喊:“尔等主将业已授首,还不快快受降?”
  虽说中原和西欧在文化和军事上有许多差异,但若是主将被杀还是会对部队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及混乱的,尤其这还是塞琉西联军,尤其阿凯夫斯还是联军之首塞琉西军的主帅。
  正全速赶往玛尔山丘增援的提格兰看到溃败下来的塞琉西亲卫军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因为这代表玛尔山丘已经失守。
  提格兰只希望阿凯夫斯能跟着这些溃兵一起逃出来,但很快他就失望了,因为他远远的看到塞琉西军旗在斜插在玛尔山丘上,旁边还有一名丝国将军手举人头向周围示威。
  “是阿凯夫斯!”提格兰说:“我们来得太迟了!”
  赫克托尔在知道阿凯夫斯战死时震惊不已。
  他虽然知道那支从包围圈里冲出去的骑兵会搞出大乱子,但也没想到它才出去不久就攻下玛尔山丘并杀了阿凯夫斯。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马其顿军队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敌人挡住。
  然而战争就是战争,它从来就没有“如果”。
  赫克托尔本想戴罪立功继续驻守,但转念一想……如果继续守下去或者打了胜仗,等塞琉西联军稳定下来时,第一件事岂不就是追究马其顿将敌人放出包围圈的责任?
  但是……如果把这场仗打成烂仗,那么就有可能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于是赫克托尔就对部下说道:“做好撤军的准备,塞琉西军队已经被丝国军队打败了,他们近三万大军居然抵挡不住三千敌人的进攻!”
第五百三十章
长生不老药
  赫克托尔带着马其顿军队一撤,塞琉西联军便就此崩溃。
  原因是这几支队伍不管是谁,只要单独面对秦军都无法与之匹敌,尤其是在之前几次大战之后他们更是明白这一点。
  因此,阿凯夫斯的死以及赫克托尔的动摇,就使各国的私心全都暴露出来……若是走得迟了,岂非变得独自在后头对阵秦军为他人作挡箭牌?
  于是马其顿一撤罗马也跟着撤,托勒密紧随其后。
  不过托勒密却是后来者居上……托勒密是埃及军队,他们大多是轻装,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马都要比其它国家的重装步兵要快得多。
  走在最后的是塞琉西的部队。
  这一来是因为他们的位置更远,二来是阿凯夫斯战死无人指挥,结果部队乱成一团三五成群的不成规模。
  沈兵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尤其他所领的数万大军清一色的都是骑军,这时就正是追杀敌人的时候。
  于是城门一开,大军便倾巢出动四处追杀。
  一时满地都是塞琉西联军士兵的尸体,还有被他们丢弃的超长枪、盾牌盔甲等。
  沈兵命令部队主要追杀罗马军队。
  原因是沈兵知道在往后数十年里罗马将崛起并成为欧洲的统治者,出于平衡势力的战略考虑,当然要打击强大的而扶植弱小的。
  沈兵甚至还派出使者与托勒密和马其顿两军联系,希望能与这两国结盟。
  之所以选择这两国,是因为秦军原本就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甚至这场战争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当罗马崛起时,马其顿和埃及必然就有与秦军结盟的需要……那时塞琉西在安息等国的骚乱下自身难保了,当然无力助其抵抗罗马,能帮得上他们的就只有秦国。
  因此,沈兵下令只要是托勒密和马其顿两国的部队就一律放行。
  这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就是罗马与塞琉西都以为自己被出卖了,托勒密和马其顿其实早就投靠了丝国。
  这其中尤其是马其顿,赫克托尔放丝国骑军出城直接导致了阿凯夫斯兵败身亡。
  虽然赫克托尔其实并没有投靠秦军,但这样的事又岂是三言两语解释一番就能罢休的,这直接导致欧洲四国互相猜忌再也无法组成联军了。
  至于塞琉西,沈兵认为只需要把安息和大宛收服了就差不多了,甚至安息可能比塞琉西还危险,因为史上就是安息的壮大导致塞琉西的灭亡。
  从这点考虑,沈兵打算在蓝氏和霍木桑两城扶植角斗士出身的贾拉里势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