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788

  石泉打量着玻璃框里的手稿地图,最终还是认怂的摇摇头离开了满地草稿纸的会议室。这上面根本分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地图视野的帮助。
  只不过如今地图视野上还有一枚代表着钻石的金色箭头没有消失,这份手稿地图也根本没办法吸收,不然的话,石泉早就开启他最擅长的根据答案反推过程游戏了。
  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看似徒劳的推演过程中,经过了20多天的改装,三台车终于又被送回了木材厂。
  “雷子,介绍下改装成果吧。”石泉围着三台车转了一圈好奇的问道。
  “首先最核心的是给发动机和中央脊管加了一层保温毯,原理类似咱们上学时候用的电褥子,但更高级更复杂一些,全自动电脑控制的。”
  等石泉翻译完,何天雷继续说道,“另外油箱和房车的水箱以及电池组模块也都加上了恒温装置,包括管线都做了保温处理。”
  何天雷带着石泉兄弟俩分别在车头车尾找到了两个类似横向放置的煤气罐一样的东西,“每辆车的车头车尾还额外假装了一套悬浮气囊,落水之后按动开关这东西就会释放出一个超大气囊,这是为勒拿河准备的,万一咱们在冰面上行驶的时候掉进河里至少不会沉下去。”
  “这东西管用?”石泉一脸怀疑的问道。
  “我在改装厂见他们试验过,一台更重的卡车都能飘起来,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东西是一次性的。”
  何天雷最后指着固定在车厢侧面的履带说道,“另外,每辆车还能根据需要把后面两轮变成履带,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同时前轮也能拆下来换成履带轮,接触面积更大,更适合雪地,但速度更慢也更废油。”
  “我觉得咱们可以出发去试车了。”
  大伊万顶着俩黑眼圈,“不管找没找到线索,先出发吧,我已经受够了天天面对那些手稿的折磨了。”
  “你来安排托运,越早越好!”
  石泉同样着急,眼下已经八月底,如果在他们赶到雅库茨克之前勒拿河封冻,那么他们就要在冰面上多跑好几百公里,危险性无疑将会成倍的增加。
  不过这段时间天天查资料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石泉和大伊万已经把本尼特岛和离它不远的新西伯利亚群岛的资料全部掌握的滚瓜烂熟。
  这多少也能为接下来的探险提供些帮助,剩下的就只能等找到那些钻石消除掉地图视野里的金色箭头之后,看看手稿里的那份涂鸦是否能提供些线索了。
  “雷子,过来帮忙,赶紧把集装箱里的东西搬上车。”
  石泉将集装箱钥匙丢给何天雷,他自己则爬上房车,打开了手机软件连上了挂在紧急舱门上的那枚杜鲁门公交卡...
第56章
打仗还是探险?
  客货混装列车已经在西伯利亚铁路上连续跑了五天,再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将抵达远东小城乌鲁沙。
  车窗外,飞速向后略去的林海在清晨的微光中带出黑色的残影,偶尔对面驶过的列车将明灭不定的灯光打在宽敞的车厢里映衬着石泉兄弟三个脸上的疲惫。
  连续坐了五天的火车,即便兄弟三个包下了两个最豪华的头等客舱,但那窄的跟刀片儿似的硬板床睡起来绝对算不上舒服。
  昏黄的阅读灯下,石泉抱着个疯马皮笔记本规划着即将开始的探险之旅。
  只不过,地图视野中那越来越近的金色箭头却像瓶儿撩人的绿茶一样勾动着他的心思。
  “如果这次能有个大收获,就此收手回家养老倒也不错。”
  一路上,这个念头已经不止一次的冒出来,那毕竟是十几公斤的钻石,哪怕和大伊万甚至何天雷一起平分,大概都够他们后半生过的潇潇洒洒。
  甚至如果石泉再多个心眼儿找机会独吞,不敢说做个亿万富翁,至少在冰城老家买上十几个商铺后半辈子靠收租都能活的无比滋润。
  “财帛动人心啊”
  石泉自嘲的摇摇头,再一次掀开皮夹克的下摆,从硬牛皮制成的腋下枪套里拔出了半个小时前才保养过一遍的P210手枪。
  一支手枪,一个随枪弹匣,两个备用弹匣,总共21发空尖弹,另外,腰包的夹层里还用松紧织带固定着整整50发子弹。
  自从在白俄和那位博斯克俱乐部的胖加里起过冲突之后,这些便成了石泉最基础的防身配置。
  将三支弹匣里的子弹取出来用眼镜布擦拭了一遍又挨个装进去,烦躁的情绪也终于冷静下来,还是那句话,好多事儿就不能往深了琢磨,想多了就会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好人。
  “砰砰砰”
  舱门象征性的响了三声,大伊万钻了进来,“马上就要乌鲁沙了,准备下车吧。”
  石泉点点头,起身跟着钻出了客舱。门外,何天雷拎着个样式笨拙的小皮箱子,搭在手腕上的冲锋衣刚好盖住了连接他的手腕和箱子把手的手铐。
  这里面装的是那些固定在相框里的托尔男爵手稿,这东西如果丢了,这次极地探险基本上也就失败了九成,所以兄弟三个才想出来这么一个虽然夸张但绝对好用的电影桥段。
  随着火车一点点儿的减速,当舱门开启,还没等兄弟三个下车,外面的冷空气便让他们三个齐齐打了个哆嗦,这温度最多不超过五度!二话不说先把衣服披上,兄弟三个这才去办提车手续。
  乌鲁沙这个小城因金矿而生,以西伯利亚铁路的停靠车站为出发点,城市的发展中心死心眼儿似的一路往北专门跟那片原始森林过不去。
  伐木工砍掉林子制成木材赚走第一笔钱,矿工们上来开矿赚走第二笔钱。然后那些既没有树也没有黄金的荒地就成了城市发展的首选之地,开发商也好,当地农民也好,守着这点儿小地方再赚第三笔钱。
  总的来说,这地方既有斯大林式的豪华建筑,也有千篇一律的赫鲁晓夫楼,更有一大片一大片用彩钢瓦盖起来的小棚子。
  金矿的存在让这里的贫富差距比俄联邦其他地方更大,在这里,一夜暴毙的倒霉蛋远比一夜暴富的幸运儿要多的多。
  但也许是因为抗造的毛子们与生俱来的乐观,这里除了喝醉的酒鬼比其他地方多了一些之外,走过的行人表面上还是比较开心的,至于心里是否在MMP,那就只有他们当地人自己知道了。
  石泉兄弟三个对于乌鲁沙来说只不过是个别有用心的匆匆过客而已,他们唯一带走的也只不过是三份味道还算不错的早餐而已。
  直到车子开出了城,大伊万这才挑了个没人的地方再次停车。都不用招呼,石泉何天雷兄弟俩主动下车钻进了大伊万座驾的货柜。
  “这次的防身武器是安德烈帮咱们准备的,听说档次稍微高了些。”
  大伊万掀开货柜角落的一块厚重帆布,露出了一个看起来异常结实的木头箱子。这箱子是列车路过伊尔库茨克的时候安德烈安排人装进货柜的。
  掀开盖子,这里面的东西看的兄弟三个直眼晕。
  “伊万,你把这叫档次稍微高了些?你确定咱们是去北极探险不是去打仗的?”
  石泉从箱子里拿起一支军绿色的长筒,“别告诉我这特么是RPG火箭筒!”
  大伊万在短暂的失神后干巴巴的点了点头,“RPG-26一次性火箭筒,能摧毁轻型坦克的单兵火箭筒,还好一共只有三枚。”
  “三枚已经不少了,这东西用上一枚都算是大事儿了”石泉一边说着,一边将三枚火箭筒拿开,“安德烈和你说了什么?”
  “他说担心会有他的竞争对手跟着咱们,如果有谁威胁到咱们的安全,只要别让太多人看见,剩下的不用考虑太多后果。”
  大伊万说完,也拿起一支RPG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可是这也太夸张了。”
  “你还知道夸张?”
  石泉从箱子的第二层取出来一支造型怪异的冲锋枪,摸索着拆下滚筒式弹匣问道,“这个应该是野牛冲锋枪吧?听说是俩枪械设计大师的公子合作开发的?”
  大伊万放下火箭筒,也拿起来一支把玩了一番这才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它是AK枪族的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的儿子,和SVD狙击步枪的设计师德拉贡诺夫的儿子合作开发出来的。
  虽然设计中规中矩,但优点是足够成熟稳定,精准度高而且故障率非常低,最重要的是非常适合新手使用。不过这枪在俄罗斯可不好弄到,这次探险结束咱们想办法把它们留下来。”
  这箱子里野牛冲锋枪虽然只有三支,但压满子弹的备用滚筒式弹匣却足有15个,这就相当于每人带了足足300多发备用弹药!
  “早知道安德烈这么仗义,咱们就不费劲带着那些老枪过来了。”
  石泉将野牛冲锋枪挂在脖子上,然后又抱起来RPG火箭筒让何天雷帮忙给他拍了一张。
  只不过这照片拍出来压根儿不像兰博那么唬人,反倒像是帮着八路军打扫战场的二嘎子似的。
  “这些东西杀伤力太大了,这就是纯粹拿来杀人的,根本不是用来防身的。”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咱们自己的老枪吧,这些大家伙估计要等咱们离开陆地才能拿出来显摆了。”
  大伊万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手上却很诚实的把火箭筒和冲锋枪挂在脖子上,怀里抱着属于他的五个备用弹匣就这么大刺刺儿的沿着伸缩梯子离开货柜钻进了驾驶室。
  “咱哥俩儿也别客气了。”
  石泉有样学样儿,抱着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准备下去,“雷子,这一路上警醒着点儿,赶紧不对先开枪,就算不打死也先打残了再说。”
  何天雷默不作声的点点头,拿起箱子里剩下的所有东西放回了自己的车上。
  收好了武器,兄弟三个重新下车,大伊万早就已经打开一张卫星地图说道,“咱们的第一站是270公里外的滕达,路很好认,一路向东,看到A360公路直接北上就行,等到了腾达咱们在那停一天,那里也是那位钻石仓库保管员前往欧洲之前最后停留的地方。”
  “不用这么赶”
  石泉随便在地图上标注的红线中间选择了个大概的位置,“今天赶到这里就行,等到了地方找个风景好点儿的地方露营一晚上,明天中午咱们开到滕达就行。”
  大伊万笑着收起地图,“也行,反正咱们的时间还很充裕,慢慢走也来得及。”
  “你打头出发吧,路上能慢点儿就慢点儿,不然痕迹太明显了。”
  “没问题,这一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大伊万摆摆手,“出发吧。”
  重新钻进驾驶室,石泉侧过头扫了眼固定在副驾驶位正前方枪架上的冲锋枪,再看看挂在副驾靠背后面的火箭筒,最后再看看手中的方向盘以及仰躺在仪表台上晒太阳的冰糖,他一时间竟然有种生活在末世的错觉。
  三台车迎着朝阳一路向东,坑坑洼洼的公路两侧是一片连着一片的针叶林,往往隔着十几公里才能看到一栋简陋的小房子。
  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一旦发生点儿交通事故,司机们便只能自救。
  这些小房子便是为冬天在荒原上跑运输的司机们准备的,等到路面开始降雪,沿途经过的司机便会在路过的小房子里外放一些最廉价但至少能填饱肚子的食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