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788

  “然后你就拍下了那张照片?”大伊万的语气依旧将信将疑,显然一时半会儿还没消化掉照片带来的震惊。
  斯拉法点点头,“在我刚刚拍完那张照片之后不久,那块冰山就飘走了,然后在94年的1月13号,同样一次特大暴风雪中,我再次见到了那块浮冰。”
  一边说着,这老头儿一边从铁皮糖果盒子里掏出第二张照片,在这张彩色照片里,那架飞机被拍得更加清晰,甚至还能隐约看到机舱里的飞行员尸体。而相比上一张照片,这块浮冰不但没有变小,反而看起来更大了!
  科罗廖夫开口怂恿道,“尤里,伊万,有没有兴趣去找到这架飞机?”
  “没兴趣!”石泉想都不带想的异口同声的说道。
  “为什么?”
  “因为这种大海捞针的事情就是在浪费生命”
  石泉将照片还给斯拉法,“就像您说的,就算这块浮冰飘到阿拉斯加都不奇怪,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块浮冰也许早就已经融化了都说不定。”
  他这番话倒是点醒了脑袋发热的大伊万,这货冷静下来指着照片上的飞机肯定的说道,“毫无疑问,这架bv138应该隶属于曾经驻扎在挪威北部的二战德国第406海岸飞行大队,也只有他们的飞机才最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迫降到北冰洋的浮冰上。
  但就像尤里说的,找到这架飞机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有这个时间我们宁愿去酒吧里和乌克兰小妞儿聊聊人生和梦想。”
  “你看,我就说没有任何一支探险队愿意做这种蠢事的”斯拉法早有预料般的朝老朋友说道。
  “我还以为能找到托尔男爵的探险队会有信心找到这架飞机,没想到连你们都打起了退堂鼓。”科罗廖夫颇为失望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么说还有其他探险队也见过这张照片?”大伊万说话不过脑子,问出了个蠢问题。
  “几乎每一艘搭乘莱蒙托夫号破冰船经过这里的探险队都被他拉着来我这里参观过这两张照片。”
  斯拉法憋着笑解释道,“这老家伙肯定是给安德烈工作太久带坏了,他这些年可没少开着破冰船找那些沿途遇到的浮冰的麻烦,甚至因为这个,这条航道上的人还送给他一个‘浮冰克星’的绰号。”
  “斯拉法!闭嘴!”科罗廖夫船长低声喊道。
  “船长先生,这架飞机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面对石泉的提问,科罗廖夫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再次端起酒杯嘀咕道,“有个屁的特殊含义,我只是好奇那架飞机上有什么而已。”
  得,看来这老头儿还真像是斯拉法说的那样被安德烈给带坏了。石泉兄弟三个看向船长的眼神透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既然你们来了,就在这儿享用一顿晚餐吧,抱歉,因为极夜的存在这里暂时只能提供晚餐。”斯拉法适时的将相框收进铁皮糖果盒子,总算是岔开话题帮老朋友解了围。
  “又来这一套...”
  科罗廖夫丢下杯子,拎起壁炉边的小铁桶去灯塔外面装了满满一大桶积雪回来放在了壁炉边。
  趁着积雪融化的功夫,俩老头儿亲自下厨开始忙活,反倒是石泉兄弟三个无所事事的跑到灯塔顶上去逛了一圈。
  这灯塔三楼被改造成了一间仓库,里面大大小小的箱子里装的几乎全都是气象日志。
  除了这些对斯拉法相当于命根子一样的气象日志,在正对着海面的窗子后面还架着一台年代感十足的铜制天文望远镜。透过这架天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北极星,也不知道楼下那个气象专家是不是有转行天文学家的打算。
  从仓库再往上走,穿过两个闲置的楼层之后,便是一圈圈沿着灯塔内壁盘旋而上的楼梯,而在灯塔的最顶层,四周一圈足有三米高的玻璃窗挡住了凛冽的寒风。
  在灯塔的正中央,八枚比人还高的玻璃透镜将中心昏黄的灯光聚焦成光柱刺破了窗外的黑暗。这亮度也就站在楼梯上看看,他们可不敢上去,不然肯定会被晃瞎眼。
  “尤里,你对那架水上飞机真没想法?”大伊万坐在冰凉的台阶上问道。
  “咱们下次来这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呢,而且科罗廖夫船长都在这条航道上跑了多少年了都没遇到那架飞机,你觉得凭咱们几个就能找到?”
  “说的也是”
  大伊万语气中满是遗憾,“那块浮冰能幸运的躲过新地岛那枚氢弹爆破,却很难躲过全球气候变暖。”
  “行了,保护地球的重任就交给神奇的瑞典小姑娘就够了。”石泉一边说一边往下走,“咱们还是去跟那两个老头儿喝一杯吧。”
  “可惜这儿没有和钢管儿黏在一起的乌克兰小妞儿,那肯定比什么瑞典小姑娘受欢迎。”大伊万嘀咕了一句这才起身追着石泉兄弟俩回到了二楼。
  屁股底下坐着核反应堆用餐绝对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更让石泉兄弟三个大感意外的是这位北极气象专家的厨艺竟然意外的好,而且做出来的菜式根本就不俄式。
  按照这老头儿的说法,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无聊,但也让他有了充足的时间享受生活,平时除了气象研究,他最大的爱好便是研究菜谱,而且很显然,他对菜谱的研究远比高深的气象研究更能打动今天的访客。
  围着温暖的壁炉享用了一顿绝对算得上美味的晚餐,喝的微醺的兄弟三个跟随着科罗廖夫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了和59号矿场一样孤独的热核灯塔。
  一行人刚刚登上莱蒙托夫号破冰船的甲板,灯塔上的光束便开始了长短不一的闪烁。
  “他在给我们发送摩斯电码,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一路顺风。”何天雷站在石泉身后说道。
  “又是一个宁愿活在苏联时代的人啊”大伊万叹息着朝灯塔的方向挥挥手。
  “他?”
  科罗廖夫摇摇头,酸溜溜的说道,“他可不是活在苏联时代,他是活在自己的时代,而且活的比所有人都滋润,有时候我都羡慕这个老家伙,也许哪天我决定退休的时候也会来他这里当个房客。”
  “你退休了可就没人往这里送物资补给了。”石泉无情的提醒瞬间打碎了老船长对退休生活的向往。
  “唉!”
  科罗廖夫船长重重的叹了口,抄起手台带着怨气喊道,“大副,启航!”
  悠扬的汽笛声在闪烁的引航灯中响起,莱蒙托夫号破冰船朝着既定的目标缓缓加速。
  自从离开了斯拉法驻守的热核灯塔之后,接下来的航行变的异常顺利。在经过连续4个昼夜的航行之后,莱蒙托夫号破冰船终于安全的开进了北极圈内唯一的一个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常见于世人的介绍中,这里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军港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商港,更是北冰洋考察站的前进基地和俄罗斯北方诸多岛屿的后勤保障基地。当然,这里也是著名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退休养老之地。
  而作为挖土党,这座港口在石泉和大伊万的眼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介绍方式。
  在二次大战期间,大到坦克,小到罐头甚至治疗冻伤的药膏,林林总总有超过400万吨来自盟军国家的军用物资就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苏联的各处战场上。
  当初小胡子为了切断这条给苏联续命的输血管道,竟然狂妄的计划用三天拿下这里,甚至在部队集结之初就带上了已经提前任命好的城防司令和各个部门的官员。
  但事实证明,这根本就是在想屁吃!
  尽管小胡子的飞机窜稀一样从这座城市的上空投下了超过20万颗炸弹炸毁了超过四分之三的建筑,甚至还派来了原本看热闹的海军舰队过来站场帮忙,但根本没用!
  这场原计划3天的战斗硬生生打了三年多都不说,甚至当地的渔民一边打仗还一边捕获了超过85万吨的渔获并生产了超过360万听鱼罐头用于支援苏联各处战场!最关键的是,这场战役苏军还给打赢了!
  现如今,二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曾经被战火荼毒的摩尔曼斯克港重归和平与繁忙。
  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个生产着世界上最昂贵的鱼子酱的北极圈城市近几十年却面临着另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核污染!
第89章
安德烈的人情
  摩尔曼斯克港码头,石泉兄弟三个站在控制室里隔着玻璃静静的打量着这座坐在火药桶上的城市。
  根据大伊万的介绍,整个摩尔曼斯克州拥有超过200座核反应堆,同时距离他们不远,还停放着100多艘早已废弃但却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有效处理的核潜艇。
  而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危险,这里还存放着自苏联至俄罗斯时代积压下来的大量核废料甚至和燃料。
  也因为这些核设施,这里比季克西更加的森严,如果只是流连于各个旅游景点倒是还好,但在这些景点之外,实际却有很多地方不但禁止外国人进入,甚至连拍照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这也是为什么石泉兄弟三个自从到港后连甲板都没上,一直窝在控制室里的主要原因,他们本身手底下就不干净,这个敏感时期还是不要出去招惹麻烦的好。
  “安德烈先生马上就要到了,咱们去船舱口吧。”
  科罗廖夫重新换上他那身笔挺的制服,带上白色的大檐帽走在了最前面。随着舱门打开,冷冽的空气夹杂着雪花飘进船舱里,顺便也带走了舱内让人舒适的温度。
  几乎前后脚,那辆熟悉的营长防弹越野车便带着两辆大G和一辆冷鲜车开进了船舱。
  直等到舱门彻底关闭,安德烈竟然从跟在屁股后面的那台大G里钻了出来。
  “伊万,尤里”
  派头十足的安德烈先后和兄弟俩抱了抱,“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能找到托尔男爵!”
  “运气好而已”
  石泉习惯性的谦虚被安德烈挥手打断,“好了亲爱的尤里,你不该过分的谦虚,就算真的是运气好,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吗?”
  好话赖话都叫你说了,我还能说啥?
  石泉抬手指着不远处的冷鲜柜,“安德烈先生,您是先看看托尔男爵,还是先看看他的遗物?”
  “先看看托尔男爵吧”
  安德烈接过大伊万递过来的钥匙,快步走到货柜前亲自打开了上面的挂锁。
  随着货柜打开,淡淡的冷气从中飘出,这货柜里的东西早就被搬空,取而代之的是科罗廖夫提前好几年为托尔男爵准备的豪华棺材,他们可不会做出把托尔的尸体和各种冷鲜肉混装的蠢事,那样的话安德烈非得杀了他们不可。
  亲手打开棺材,被细心的整理过仪容的托尔男爵静静的躺在白色布垫上,外面还贴心的盖着一层薄薄的毯子算是保住了最后的体面。
  “我终于找到你了...”
  安德烈最后看了一眼,这才心满意足的盖上棺材盖,“把托尔男爵抬到咱们的车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