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788

  何天雷一边说,石泉一边盘算,这林林总总下来需要至少18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留给他们的富裕时间只有一周而已,这可够紧张的。
  “别的我不清楚,不过三楼不用那么麻烦,它们本来就有窗户。”
  娜莎肯定的说道,这座雷达站之前就是她家的,这一群人里就没有比她更了解这儿的。
  “本来就有窗户?”
  “娜莎说的没错。”
  大伊万伸手将娜莎揽在怀里,一边撒着狗粮一边说道,“三楼的窗户是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打开或者封闭的,只不过想打开那些窗户需要起重机帮忙。”
  “用起重机开窗户?”众人大感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窗户需要起重机才能打开?
  “这种建筑也只有一些冷战时代的军用建筑上才能看到,当时苏联士兵把这种建筑叫做苏联积木。”
  大伊万说到一半便转过头,“雅...雷子,你让工程队调两台起重机过来,要能吊起5吨以上重量的那种。”
  “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何天雷闻言直接拨通了工程队老板的电话。
  众人当然知道大伊万这是在故意卖关子,但没办法,这货就好这一口儿,不让他卖卖关子他绝对不会痛快说出来的。
  等何天雷那边挂掉电话,大伊万这才满意的说道,“所谓的苏联积木具体到这栋雷达站上,就是在建造之初预留了窗口,同时单独浇筑刚好能堵住窗户的混凝土块。
  需要的时候,只要通过起重机吊起混凝土块插到窗洞里,最多十分钟就能把一面窗户堵上,而且不会影响防护等级。”
  “这...这特么也行?”石泉算是大开眼界,这种方式简直闻所未闻。
  “有什么不行的?又有什么是苏联做不出来的?”大伊万一副理所当然的口吻,“等下起重机到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这货摆明了想吊胃口,众人也就没有多问。不过,这最先到的并非起重机,反而是两辆面包车。
  “这是过来做早饭的”
  何天雷打开一楼的防爆门解释道,“等下可以跟着一起吃个早饭,这些师傅手艺都挺不错的。”
  石泉看看头顶,再看看那几位风风火火的工地师傅,一时间竟颇有些哭笑不得,这雷达站不正常就算了,没想到用的施工队也透着一股子邪性。
  早晨八点,两辆满载的大巴车相隔着十分钟的时间开进雷达站。
  从这些车里下来的老乡们热络的跟何天雷打了声招呼,有抽烟的就自觉从何天雷身边的箱子里拿上一包烟,随后排着队有说有笑的进入雷达站。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没做梦,石泉甚至有种在老家看邻居盖房子的错觉。
  而与此同时,雷达站一楼的小食堂也已经开始“营业”,这提供的早餐也是稀罕。五位师傅不干别的只管炸油条,剩下那三位师傅有负责随时补充豆浆、茶叶蛋以及小咸菜的,也有负责把工人们送回来的餐盘推进里面进行清洗的,甚至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擦桌子的。
  这足足一百多号工人的早餐竟然就靠这么8个人就轻轻松松的解决了。关键这是哪?这是贝加尔湖,都跑这么老远了竟然还能吃上油条豆浆茶叶蛋,这打死石泉都想不到。
  “走吧,咱也去尝尝。”
  石泉说这话的时候,刘小野早就拉着艾琳娜过去排队了。
  拿上两根热腾腾外焦里嫩的油条,再端一大碗香浓的豆浆,最后夹一叠小咸菜再顺个茶叶蛋。就这么一顿在国内简简单单的早餐差点儿把石泉吃的掉眼泪。
  不管是新加入的刘小野还是来了大半年的何天雷,他们其实很难体会到石泉受过的苦。
  想当初借住乌拉古董店的时候,他为什么天天自己做早饭?吃不惯只是表象,想家那才是真的,哪怕如今混出个人摸样了,也还是老样子。
  这可不止石泉一个,放眼在这雷达站里讨生活的一百多口子老乡,有一个算一谁不是这样?
  石泉是没时间回去,他们是不舍得花钱买张大几千的机票回去,最后也只能靠着这么一顿最普通不过的华夏早点抚慰下乡愁罢了。
  细嚼慢咽的享受完了一顿早餐,已经大半年不见的包工头张守诚终于带着两台起重机姗姗来迟。
  “张老板好久不见啊!”
  “哈哈!石老弟咱可不好久没见!”一脸福相的张守诚小跑着过来跟石泉用力握了握手。
  “生意怎么样?”石泉散了支烟笑着问道。
  “多亏了石老弟这么一个大单,为了接这趟活儿老哥我可以是找老乡借了不少人过来。”张守诚给石泉点上烟,“石老弟,你这找起重机过来是?”
  “这你得问他。”石泉退了一步给大伊万让出了空间。
  “等下听我指挥就行,你们跟着娜莎走,我给你演示一遍你就明白了。”
  大伊万说完,这小两口便默契的跑回房车里取来了垂降设备和两台对讲机。
  众人跟着大伊万爬上顶楼,这货熟练的固定好绳子之后直接往下滑到了三楼的位置。
  “这栋雷达站三楼的外墙上能找到吊装环,只要用起重机勾住这个环就行了。娜莎,接下来交给你了。”
  “等我消息”娜莎回了一句,这才带着众人直奔三楼对应的房间。
  这房间是个根本就没有窗户的大会议室,娜莎打开灯之后用手里的小锤子沿着墙壁一番敲打,很快便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里有块儿木板,把木板取下来你们就知道了。”娜莎一边说着,一边给张守诚带来的工人让开了位置。
第123章
窗户、十字架、船
  “80!80!80!”
  雷达站三楼,刘小野踮着脚一边好奇的看着用锤子砸墙的工人,一边嘀嘀咕咕的自娱自乐。
  没让大家等待多久,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从墙体上剥落,露出了隐藏在里面的金属卡榫。
  这墙上的金属卡榫呈“非”字形,中间是个涂满了黄油的纯金属拉环。
  “伊万,准备好了吗?”娜莎抄起手台问道。
  “已经挂好了,随时可以开始。”闻言,娜莎戴上手套,亲自扳动了金属拉环。
  “咔哒”一声,八枚粗壮厚实的钢制卡榫在拉环的联动下解除了锁定。
  “开始吧!”
  娜莎刚刚松开对讲机发射键,固定着卡榫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便在起重机的拉动下斜着向上脱离了墙体,厚度足有一米五的高标号钢筋混凝土墙壁缓缓露出个一米见方的窗口。
  在这向内倾斜的窗台上还有整整四排涂满了黄油粗的吓人的不锈钢轴承。
  “这就是伊万说的苏联积木。”娜莎顺着正往里倒灌寒风的窗户指向外面仍旧悬在半空的混凝土块,“那些积木找个地方存好,有需要的时候反向操作装回来就行,它们的规格都是统一的。”
  “我干工程快20年了,还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包工头张守诚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简直丧心病狂...”石泉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种设计恐怕也就苏联时代的那些疯子们想的出来。
  “冷战给苏联带来的威胁和恐惧,这些都是被逼出来的。”
  娜莎脱掉沾满了黄油的手套随手丢出窗外,“那些拆下来的混凝土积木你可以弄个通风干燥的棚子存放起来,说不定哪天你还要把他们装回去呢。”
  “张老板,这事儿麻烦你了。”
  石泉说完,不死心的问道,“娜莎,二楼有没有这样的设计?”
  “二楼敢这样弄,这座雷达站早就垮了。”
  大伊万从窗口爬进来,一边解下身上的安全绳一边替娜莎道,“怎么样?我们没骗你吧。”
  “可是这有必要吗?”石泉依旧没琢磨明白其意义何在。
  “很有必要。”何天雷指着窗户,“你可别小看只是多开了几个床戶,一旦这里被围攻,多开的这些窗户只要架上机枪就能让瞬间给这座雷达站提供装备的防御火力。”
  “他说的没错。”
  大伊万指了指头顶,“这座雷达站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充当火力堡垒的功能,你觉得它是用来防御谁的?”
  还特么能防御谁?
  石泉暗骂,有可能把战线推进到贝加尔湖的只能是华夏,难不成还是美国?
  “这些天你们打算怎么安排?”石泉一边往楼下走一边问道。
  “如果你这儿没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和娜莎准备回家。”
  “你们两个呢?”石泉看向艾琳娜和刘小野。
  “我准备在贝加尔湖周围玩几天就回白俄了。”艾琳娜摆弄着自己的卷烟器,“1月11号我就赶回来。”
  石泉轻车熟路的接过艾琳娜递来的手卷叼在嘴里,“晚点儿也每关系,拍卖会20号开始,你18号之前回来就行。”
  “多谢老板!”
  艾琳娜收起打火机,“那我就先走啦,小野,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