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788

  石泉和思勤的父亲打了声招呼,动作麻利的爬上车顶,避开太阳能电池板走到了对着东南方向的矮山石壁上。
  这山壁上有一块两米高一米三四宽的截面上确实隐隐约约刻着什么,但也年头太长,风化作用已经让这些字变得模糊不清。而在那些刻字的周围,还能看到砂轮机切割出来的细长沟壑。
  “艾琳娜,拿一包面粉过来。”石泉捏着手台喊道。
  艾琳娜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想都不想翻出一小包面粉,抛给了车顶的石泉。
  撕开面粉袋,石泉抓起一把面粉用力按在那些刻字上缓缓涂抹。细腻的面粉填进刻字的沟壑里留下一道道笔画银钩的斑驳字迹。
  “永元元年秋七月...”
  石泉只读了一句便皱起眉头,这石刻确实是汉字,可是这写的啥意思?不得已,他给这石刻拍下一张照片,拎着剩下的半袋面粉爬下了车顶。
  回到自己的房车里掏出手机,连上车里的WIFI信号,石泉看着搜索出来的结果瞪圆了眼睛。
  “《封燕然山铭》,作者班固?班固?!东汉?!”
  石泉浏览网页的同时惊呼出声,丢下手机跑出房车喊道,“巴图尔大叔!然燕山...不是,杭爱山,杭爱山在哪?”
  “杭爱山?”
  巴图尔愣了愣,下意识的抬手指着视线尽头的那片山峦,“你看到那一片山脉,包括我们现在的位置,都属于杭爱山。那块破石头上写的是什么?”
  “战功!”
  石泉顾不得给巴图尔等人答疑解惑,钻进房车一把关上了舱门。根本不管现在几点掏出卫星电话便拨通了老胡的号码。
  “你小子没事儿从来不给我打电话,这次又怎么了?”
  老胡说话的同时,还能听到麻将碰撞的声音,显然这老头儿的业余生活很丰富。
  “封燕然山铭!”石泉压抑住激动,“我发现了封燕然山铭!”
  “封燕然山铭”老胡停顿片刻,“你在蒙古?去那片景区了?”
  “景区?什么景区?”这下轮到石泉疑惑了。
  “两三年前吧,我记得新闻上就报导过蒙古国发现了《封燕然山铭》石刻,就在乌兰巴托往东不到300公里的杭爱山上,当时我还去那看过。”
  老胡不在意的说道,“你小子就为了这个就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在那边遇到麻烦了?那些放羊娃确实对咱们华夏人态度不是太好,要不然我给你个电话,你...”
  “老胡!”
  石泉打断了对方,“我现在的位置距离乌兰巴托至少600公里,倒是离着蒙古国海军的驻地只有两百多公里的距离。”
  “你在哪!”
  电话另一头儿,搓麻将的声音骤然一停,紧接着石泉便听到老胡跑动以及关门的声音,“你说是在哪?”
  “木伦,你知道木伦吗?木伦往南20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石泉尽可能的详细描述着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
  “你没开玩笑?”老胡严肃的问道。
  “我开个大萝卜玩笑!”
  石泉直接掏出手机将刚刚拍下来的照片发到了老胡的微信上,“照片发你了,我发现这里的时候,几个从美国来这儿盗猎的王八蛋正用切割机想挖走那块石刻呢。”
  “挖下来没有?”
  “那不能够!”
  老胡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你小子跑那破地方干嘛去了?”
  “养家糊口呗!”
  石泉敷衍了一句,“这消息给你了,你要是还像上次喷火坦克的试验资料一样觉得可有可无,我可就把那块石刻想办法凿下来带走自己收藏了啊,这给老祖宗长脸吹牛逼的机会可不好遇到。”
  “你小子要是敢把那块石刻带走,我就在你那条破船的发动机上开个一样大小的窟窿。”
  老胡和蔼的劝住了石泉,“在那儿守着那块儿石刻,我这就找人问问,看看怎么处理。”
第237章
往西300公里
  荒凉的戈壁滩上,几辆卡玛斯和两架看不出型号的商业直升机将刻着《封燕然山铭》的那面岩壁围得严严实实。刚刚搭建好的脚手架上,此时正站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不急不缓的拓印着石刻上的文字。
  脚手架下面,思勤的父亲呼日勒特意穿上了一身崭新的蓝色袍子,结结巴巴的接受着两国记者的采访。离着他不远,那几位偷猎的美国佬正戴着大银镯子站在另一个角度举着小牌牌等待拍照留档。
  直到这个时候,石泉才知道那位巴图尔的另一个身份,这老头儿竟然还是蒙古国反偷猎组织的一员。
  离着考古现场足有上百米,五辆披挂着荒漠伪装网的太脱拉躲在一座小石头山后面丝毫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
  并非石泉不想要这“石刻保护者”或者“发现者”的荣誉,实在是他们来路不正,当初为了图省事儿,俱乐部本就是偷渡过来的,随身带着不少武器弹药不说,那货柜里如今可是装着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块化石和陨石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那些盗猎的也强不到哪去,无非和巴图尔以及思勤一家关系比较好而已。
  而另一方面,这蒙古国再弱好歹也是个主权国家,别看他惹不起两边的邻居,但收拾俱乐部这点儿人和捏死只蚂蚁真没什么区别。要是因为这点儿事找老胡求救,石泉他真丢不起那个人。
  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一个跟着国内专家过来当苦力的年轻小伙儿小跑过来,将一张卷起来的宣纸递给了坐在驾驶室里的石泉,“泉哥,这是刚晾干的拓片,我老师让我替他谢谢你们。”
  石泉接过一米多长的纸筒放在驾驶台上也不下车,弯着腰笑道,“不用谢,咱都是自己人。兄弟,上车给我说说那石刻咋回事?”
  “《封燕然山铭》您肯定知道吧?”那年轻小伙费力的爬上驾驶室,扶着眼镜问道。
  “知道,不过知道的不是太久。”
  石泉实话实说,老祖宗大几千年的历史呢,可不是那些建国二三百年的妖艳货可以比的,他不知道一点儿都不丢人。
  那年轻小伙也没当真,笑着解释道,“封燕然山铭的来历我就不细说了,这些资料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查到,说说这块摩崖石刻的意义吧!在2017年4月,蒙古国发现了第一块《封燕然山铭》摩崖石刻,这才终于确定了咱们国家史书上记载的东汉窦宪军队驱赶匈奴的最远疆域位置。”
  “那这块儿呢?”石泉问道。
  小年轻指着放在驾驶台上的拓片,赞叹的说道,“这块摩崖石刻把老祖宗抵御外敌拓展疆域的面积往西推进了整整300多公里。换句话说,泉哥,现在咱们脚踩的位置,在东汉的时候就属于华夏的地盘儿了。”
  “合着我这也算是帮着老祖宗在历史书里开疆拓土了?”石泉挑挑眉毛,恬不知耻的给自己脸上贴金。
  “您这么认为也没错。”
  年轻小伙点点头郑重的说道,“泉哥,如果这块儿摩崖石刻真的是东汉时期留下的,历史恐怕真就要改写了。”
  石泉闻言顿时心满意足,假模假样的谦虚道,“我们这帮人就是土里刨食儿的糙人,改写历史就靠你们了,到时候你们考证出了准确的凿刻年代记得通知我一声就行!”
  “肯定会通知你的!”年轻小伙看了眼窗外视线尽头的那些媒体,“可惜接受采访的不是咱华夏人。”
  “这不挺好嘛”
  石泉乐不可支的调侃道,“我估计蒙古国官方弄不好更难受,这发现石刻的功劳虽然让给他们了,但这下他们的‘去华夏’工作肯定更难做了。”
  “您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可好受多了!”年轻小伙跳下驾驶室,“泉哥,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
  石泉嘀咕了一句,抄起手台喊道,“巴图尔大叔,咱们该出发了!”
  “走吧,真是羡慕呼日勒,没想到他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也能上电视。”巴图尔酸溜溜的抱怨了一句,这才启动了破旧的面包车。
  五辆太脱拉在巴图尔驾驶的面包车带领下一路往北,开往牧场的方向。眼看着后视镜中的那两架直升机消失在视野中,好奇的何天雷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泉子,那些专家怎么说?”
  “咱们也算是帮着老祖宗打江山了。”石泉捏着手台,把刚刚从考古队员那里听来的猜测复述了一遍。
  “值了!这五六天可没白等。”何天雷笑呵呵的说道,“泉子,你说咱们这算不算又干回了老本行?”
  “啥意思”石泉不明所以。
  “还啥意思啊?挖了好几天大骨头,除了个王八壳子屁的收获没有,来这儿转一圈就找着了东汉军队留下的石刻。”
  何天雷笑道,“我估计咱们恐怕是挖过年代最久的战争文物的挖土党了,甩那些老毛子得好几条街。”
  “你快歇会儿吧,甭管是陨石化石还是那块儿石刻,理论上来说可都不是咱们发现的。”
  石泉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有幸能见到《封燕然山铭》已经足够他吹嘘半辈子的了。
  尤其刚刚那个年轻小伙送他的那副石刻拓片,这可是难得的宝贝。他已经暗暗决定,等回去之后,有机会一定要裱起来挂在雷达站最显眼的位置。
  “咱们都在蒙古待了快半个月了,接下来怎么安排?”
  艾琳娜转移了话题问道,对她来说,这次探险虽然顺风顺水,但却并不让她满意,她还在纠结心心念念的恐龙骨头架子呢。
  “先回雷达站,大伊万那边好像查到了些线索。”
  石泉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这一趟下来在蒙古国渡过了十多天的时间,眼下也马上要进入七月份了,可硫磺营地至今都没还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他还指望能从硫磺营地里找到些值钱的大宝贝还债呢。
  俱乐部的车队往北越行越远,两侧的戈壁滩渐渐被青翠的牧草取代,不断起伏的山丘上,羊群也越来越多,等到他们赶回思勤家的牧场时,加尔金正举着相机给那头白色的小骆驼拍照打发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