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88

  黑底白框的万字符、椭圆形的机尾、圆润的机锥以及依稀可见的编号,石泉的心中已经渐渐有了答案。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架二战德国装备量颇大的He-111轰炸机,但具体是什么型号他可就分不清了。
  打从入行挖土党开始,石泉就没想过能挖到飞机,这可不是有点历史知识储备就行的,至少还要精通各种航空知识,能看懂航空线路等等。
  听大伊万说,乌克兰有几个无聊的退役战斗机飞行员做的就是寻找飞机的买卖,听说前几年这几个人还被美国一家打捞公司邀请到太平战场去挖盟军飞机赚了不少钱。
  知道了自己挖的是什么,石泉返回房车从工具箱里翻出卷尺开始量距离。
  He-111机头到机尾全长16.4米,换句话说,只要从立尾往前量10米左右就能找到飞机中间位置的机顶舱,如果这架飞机有加装了机枪的机顶舱就证明它很可能是早期型号。而越早期的机型往往越珍贵。
  如果能找到机顶舱,往机头方向再量六米左右,就能找到机头射击舱和投弹观察舱,无论哪一个,只要玻璃没碎都能进入飞机内部。
  先量10米,石泉挥舞着工兵铲仅仅往下挖了不到一米深便找到了密布蜘蛛网裂痕的机顶舱。
  用手轻轻擦干净已经氧化泛黄的玻璃外表,隐约可以看到机顶舱里趴伏在机枪上的射手尸体。
  轻轻给机顶舱盖上一锹泥土,石泉继续往前量了六米再次往下挖掘。
  这次足足挖了将近两米左右才挖到已经完全破碎的驾驶舱,腥臭的淤泥已经将机舱内的空间完全填满,他甚至发现了一条钻进烂泥里躲避寒冬的泥鳅。
  再次给机舱盖上泥土,石泉测量着距离找到了两侧的机翼。
  万幸,也许是当年失事飞机在紧急迫降的时候特意选中的这片泥塘,也有可能这片泥塘当年还是个小湖泊,总之如今这架飞机至少表面上看异常的完整,不管是机尾机翼还是两个发动机全都整整齐齐的仍旧连接在一起,唯一的损伤只有机头的撞击伤。
  挖到飞机固然是好事,但这种“事故机”根本卖不了钱。
  对它有兴趣的公立博物馆几乎不可能从挖土党手里购买藏品,他不找个理由举报你就不错了。
  至于私人博物馆,他们只对那种还能发动还能飞并且非常稀有或者独特的老飞机感兴趣。
  毕竟私人博物馆的建立目的大多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藏品顺便拿到一些减税政策,至于所谓的追溯历史之类的大帽子,那些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够了。
  但是就这么把这架飞机丢在这儿石泉又不甘心,挖土党虽然挑食,但可没有浪费的习惯,挖都挖到了,哪怕只为了拍个视频也得给它全刨出来才行。
  不过这次和当初挖豹式可不一样,豹式是拿来卖的,自然越隐秘越好,但这注定卖不出的玩意儿,最好还是走正规流程,这能带来不少好处。
  想明白了处理方法,石泉将电话拨给了仍在彼得堡陪娜莎父女的大伊万。
  “尤里,别告诉我你又挖到宝贝了。”
  电话刚一接通,大伊万便早有预料的说道。
  “还真被你说中了。”
  石泉讪笑,把发现飞机的事情简单解释了一遍。
  电话另一头,开着免提的大伊万三人面面相觑,挖土党什么时候效率这么高了?他这才回斯摩棱斯克多久?有一周吗?竟然又发现了一架飞机?!
  “你打算怎么处理这架飞机?”
  安德烈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就像你说的,这架飞机虽然很珍贵,但根本卖不出去。”
  “我打算把它挖出来。”
  石泉一边说一边整理思路,“我需要伊万帮我拿到挖掘许可,如果您的博物馆对这架飞机不感兴趣的话我准备把它捐给斯摩棱斯克博物馆。”
  “不错的决定。”
  大伊万插话道:“等下我会帮你解决挖掘许可,大概最晚今天晚上就能送到乌拉古董店。你还需要别的帮助吗?”
  “还真有,我感觉这架飞机上弄不好还有没来得及丢掉的航弹,所以我可能需要能妥善处理爆炸物的专业人员帮忙。”
  “这样吧,你就在原地等,我现在就联系斯摩棱斯克博物馆的人,我让他们过去帮忙,你到时候就在现场看热闹就行。”
  安德烈说到这里,突发奇想道“我帮你联系下记者,尤里,也许你要出名了。”
  “记者?”
  石泉一个头两个大,还没等他拒绝,电话另一头的大伊万已经挂断了电话。
  “这家伙和大部分华夏人一样,不喜欢让自己变得更加出名。”
  大伊万将头转向一边的娜莎,“亲爱的,那个汉语词汇叫什么来着?”
  “低调!”
  娜莎毫不犹豫的说道,“华夏人真的是个非常矛盾民族,他们的中老年人往往行事出人意料甚至完全不在乎周围人的目光,但年轻的一代反而更愿意站在幕后享受看不到的掌声。”
  “不管他喜不喜欢低调,这次是个不错的机会,一定的知名度能给他带来不小的帮助。”安德烈盖棺定论的说道。
第44章
危险来源
  就像大伊万分析的一样,石泉蹲在泥塘边缘举着手机一脸懵逼。
  华夏有句老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若非必要,他是真的不想在挖土党圈子里变得太有名,苟在幕后偷偷挖宝占尽便宜不是很好吗?
  不管他愿不愿意,当天下午,两辆卡玛斯拉着十几号穿着不同颜色制服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
  跟着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同赶来的还有一位拎着话筒的长腿毛妹。
  盯着话筒上那个家喻户晓的红边白心五角星,石泉只觉得眼皮子跳个不停。
  安德烈这个老头儿竟然喊来了红星电视台!
  这家国营电视台的节目主要以宣传爱国主义为主,因为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红星电视台被观众们戏称为唯一一家拥有俄联邦三军总司令权利的电视台。
  这说法可一点不夸张,这家电视台的记者几乎能随意的进出俄罗斯绝大部分的军事基地。
  不管是白杨发射车还是最新型的坦克、战斗机,这群带星的记者们但凡想上去体验下驾驶感受之类的要求还从没被拒绝过!
  再看看国内的农业军事频道,简直没法比!
  这个台的记者可要好好对待,他们也是出了名的敢问敢说,一个应对不好说错了话答错了题可就彻底完蛋了。
  “你好,我是红星电视台实习记者叶莲娜。”
  “你好,我是石泉,你可以称呼我的俄罗斯名字尤里。”
  金发毛妹脱掉手套和石泉轻轻握在一起,身后的摄像机还没开机,这个颜值颇高的妹子便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好尤里,我听说你是华夏人?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在这里挖掘二战遗物?”
  “这是采访内容?”
  “当然不,只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
  叶莲娜笑道,“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来自华夏的挖土党。”
  “大家都是二战历史的爱好者,我认为,在追寻历史真相道路上的人是不分国籍的。”
  石泉对此早有准备:“而且我本身是一家古董店的员工和一家探险俱乐部的员工。”
  “古董店?俱乐部?”
  叶丽娜顿时兴趣大增,修长的手指头打了个清脆的响指,跟在身后的摄影师麻利的打开了摄像机。
  石泉知道,正式的采访已经开始了。
  身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初步挖掘工作,这么好的背景可是少有,石泉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给乌拉古董店以及龙和熊探险俱乐部打了一波广告,顺便捡着能说的把自己的个人经历讲了个大概。
  听着石泉娓娓道来这一年多的经历,叶莲娜不断引导着话题谈到了身后的飞机上面。
  “大概就是这样,我只是个追寻二战历史真相的爱好者,所以才联系博物馆过来,希望能给这架飞机一个好的归宿。同时也希望能借助这架飞机提醒世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叭叭叭一套大学时候死记硬背的小词儿过去,叶莲娜满意的不得了,要是人人都有这个觉悟这个思想高度,以后的的采访得省多少事儿?
  暂时结束了采访,石泉找了个能看到挖掘点全景的半山腰老老实实的看热闹。
  相比他这个野路子,博物馆的的这群人不管是技能还是装备都要专业的多。
  这几个人分工合作,先从机翼两侧往下挖,然后转向往机腹小心推进。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随着一个身穿橘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吹响哨子,所有的工作人员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有序撤场。
  “谢尔盖,发生什么了?”
  石泉一头雾水的拉住负责和自己对接的博物馆工作人员。
  谢尔盖拉着石泉一边往半山腰上跑一边解释道:“毫无疑问,这是一架1939年之前生产的早期型的He111。这从机身中间的射击舱就能看出来。后期型号已经取消了这种设计。”
  “所以?”
  跟在石泉身边的叶莲娜不明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