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6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6/788

  “现在呢?”何天雷饶有兴致的追问道。
  “早就不那么做了,卢布虽然一直在贬值,但它至少还是钞票。”大伊万略有些无奈的说道,“反正除了当地生活的海豹海象北极熊之类的极地动物之外,没有谁真正在乎那里的环境。与其把那么大一笔钱丢进北冰洋,还不如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既然那里在战后就修建了军事基地,我们也就没必要去找了。”
  “其实可以去看看”
  大伊万终究没能忍住,“就算那里什么都没有,我们也可以帮忙清理下没人要的垃圾,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这才是你的本来目的吧?”石泉无奈摇头,他早就看出来自己这搭档想干嘛了,“娜莎,还有其他可能吗?”
  娜莎闻言将投影仪打出的地图切回了刚刚那一张,这才继续说道,“如果他们没去格鲁吉亚地,第二个有可能让他们活下来的就是正北方向两百公里外的鲁道夫岛,那里在二战时就建有气象站。
  但是如果那些海员们真的选择去这里,相当于横穿了整个群岛。而且根据鲁道夫岛的历史记录,他们并没有在二战时救助过任何海员。”
  “先假设他们并没有离开萨利姆岛吧”石泉放下笔记本,“至少相比海员,那条商船也许更好找一些。”
  “老板,我劝你还是别太乐观。”
  坐在会议室靠门位置的海宁接过了话题,“冰海打捞坦克和打捞沉船是两码事。就算我们能找到那艘沉船,就算它沉在了那座岛附近的浅水区,想从冰层里把它捞上来也是个难以想象的大工程。”
  “这一点不用担心”
  娜莎笑着说道,“我们要做的只是确定那艘船的位置就可以了,后续的打捞会由官方组织开展。”
  “就算后续打捞由官方负责,我们也不能真的空着手回来。”石泉看向海宁,“所以该做的准备还是要有,至少也要带些东西回来证明我们确实找到了那艘船。”
  海宁闻言比了个OK的手势,“我对张大副上次使用的采冰工具做了重新设计,另外还准备了足够多的水下探测机器人和浮袋,虽然沉船捞不上来,但几十吨的坦克绝对没问题。”
  “接下来能不能从安德烈先生手里把那辆豹式坦克换回来,就看大家了”石泉开着玩笑说道。
  安排好了关于安德烈的委托,众人的话题自然转移到了紧随其后寻找驼峰航线的事情上。在石泉的示意下,咸鱼先给每个人发了一本A4纸装订的资料。
  “你们看到的资料是卡森先生和他的父亲这几十年来寻找的资料线索。咸鱼这些天已经把上面的内容全都翻译成了对应的汉语和俄语。大家这些天没事儿勤翻一翻,如果有什么想法就先记下来,等我们登上哈士奇号邮轮之后再一起碰一碰。”
  “想在这种环境里找到半个多世纪前失事的运输机,只靠我们那些探险车可不够。”
  大伊万说道这里抬起头,“尤里,我们还需要足够多的直升机和足够多的直升机操作员才行。”
  “这些我来想办法解决”
  石泉可不想把会议无限的了拉长,“暂时先以安德烈先生的委托为主,这两天大家做好该做的各种准备,一周之后,我们出发去摩尔曼斯克港。”
  结束了简短的会议,众人各自开始了准备。从石泉最需要的不同年代的地图,到紧急采购并且交由海宁带人改装的那几辆大脚车。再到咸鱼塞进行李箱的各种武器,以及刘小野大批量采购的各种急救药品。甚至就连邓师傅都仔细的把他那套厨刀打磨了一遍。
  短短一周之后,众人搭乘安德烈的飞机赶到摩尔曼斯克港的时候,那十几辆大脚车也已经提前送进了刚刚靠港不久的哈士奇号邮轮。
  等到那些在北极度过了十几天旅程的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登上码头,石泉等人这才拎着各自的行李,远远的跟着第二批飞到这里集合的游客们一起登上了哈士奇号邮轮。
  刚一上船,众人便看到仍旧坐在轮椅上的尼涅尔正带着十几条甩着鲜红舌头,穿着黑色燕尾服的哈士奇在甲板上欢迎着登船的游客。
  这些曾在59号矿场兼顾打猎和拉雪橇的小家伙们,如今可不单单是船上的吉祥物,它们那冰雪聪明的小脑袋瓜在尼涅尔的训练下,已经可以熟练的给每个登船的游客分发包括棉手套、帽子、乃至雪镜在内的各种工作。
  按照那位捡来的罗曼船长所说,这些狗子们在尼涅尔的训练下,以后还将兼顾紧急救援的工作。甚至连腿伤未愈的尼涅尔本人,都被他提前分配了个安全员的工作岗位,同时这老头儿也是哈士奇号邮轮上,除了船长以及石泉安排的水手长之外,唯一可以佩枪的存在。
  小插曲过后,众人将行李放回各自的客房,随后来到餐厅,三三两两的找了个位置坐下,一边欣赏着那些能歌善舞的白俄姑娘和小伙子们的才艺表演,一边等待着脚下的邮轮启航。
  “罗曼船长,这些姑娘和小伙子们表现的怎么样?”石泉朝坐在同一桌的罗曼船长问道。
  如今的罗曼船长早已换上了一身和苗船长一样的白色制服,他的腰间也别上了属于他自己的那支美式M1911手枪,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帽子中央的黄金logo变成了一只卡通版的狗爪印。
  “虽然经验上可能有欠缺,但他们做事都很认真努力。”罗曼船长如实评价道。
  石泉点点头,也不避着罗曼,直接朝同一张桌子上,曾经在平头哥号破冰船上担任副水手长的涅涅茨汉子问道,“阿尔秋对吧?希望我没记错你的名字,如实评价一下罗曼船长。”
  刚刚跑完一趟航线的罗曼船长闻言顿时将头看向一边,尽量不给水手长压力。
  不过试试证明他完全是想多了,那位叫做阿尔秋的涅涅茨汉子压根儿就没把他当回事儿,干脆利落的说道,“罗曼船长这一趟航行一共喝了16瓶500毫升的伏特加,其中一瓶还是从邮轮的餐厅酒柜偷出来的。
  因为这件事,罗曼船长被19条哈士奇从一层甲板一直追到了驾驶台,并且有至少50位游客都知道了哈士奇号船长穿的内裤是粉红色的,而且上面还印着美国总统的头像。”
  随着阿尔秋嘴里蹦出来的一个个俄语单词,罗曼船长的脸色也越发的难看,要不是那位水手长阿尔秋最后追了一句“除此之外,他做的不比苗船长差”,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罗曼船长?”石泉忍着笑意看向了坐在对面满脸通红的船长。
  “戒酒是不可能的”罗曼船长梗着脖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少以后换条稍微结实点儿不怕被狗撕烂的裤子”石泉笑着说出了自己唯一的要求,“或者其他颜色的内裤。”
第666章
坦克和潜艇交火
  自摩尔曼斯克港出发,哈士奇号邮轮经过三天的航行,在远远的看过了新地岛遗留的核武器试验场之后,顺利的停靠在了热核灯塔所在的海岸边。
  经过年前包工头老张的施工,在紧挨着热核灯塔的岸边,已经用二十几个装满各种物资的集装箱围出了一片足够百多人活动的营地。
  在这片四方四正的营地边缘,两台风力发电机被牢牢的焊接在装着燃油发电机的集装箱顶部。充足的电力保障也让营地中央的那几栋用原木搭建的房子格外温暖。
  没有跟着那些手举盖格计数器的游客们去热核灯塔里“探险”,石泉等人上岸之后,便驾驶着大脚车,沿着结冰的海岸线直奔几百米之外的平头哥号破冰船。
  悠扬的汽笛声和灯塔顶端的光束交相辉映,已经在这里停靠了一周的平头哥号破冰船调转方向,开往了西北方向一千公里之外的法兰士约瑟夫群岛。
  经过四天的漫长航行,平头哥号破冰船碾压着越来越厚的冰层,最终停在了距离目的地萨利姆岛大概两百米远的位置。
  呼啸的寒风中,厚重的舱门缓缓开启,几辆大脚车呼啸着冲上冰面,蹦蹦跳跳的开上了被冰雪覆盖小岛。
  先观察了一番岛上的地形,石泉攥着手台说道,“伊万,你带人去萨利姆岛北边,和霍尔岛中间的冰冻海峡寻找,那里是最有可能有收获的,别让大家失望。”
  “我从来不让人失望”大伊万格外的自信,踩下油门,驾驶着大脚车沿着小岛边缘往目的地前进。
  这一路上他们可没闲着,在咨询了包括苗船长、哈士奇号邮轮的罗曼船长,以及退休后在热核灯塔定居的科罗廖夫船长之后,三位船长在细致研究过附近的水文信息之后,给出的一致结论就是,如果他们是当时那艘商船的船长,在身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肯定会把船尽量开到两座小岛中间的位置躲起来。
  等大伊万出发之后,石泉继续攥着手台说道,“雷子,你带着人在小岛南边这一片的冰面和岸边都找找。”
  “这边交给我吧”何天雷干脆的说道。
  和大伊万负责的搜寻点不同,这里是众人结合摩根号商船留下的日志推测出的结论。那艘商船当时既然听到了炮声而且看到火光信号,那们肯定是当时在岛上的人发现了他们,而小岛南侧,是最适合发送信号的位置。
  “根妮雅,海宁,你们就在小岛西边找找,顺便记得去旁边的维尔切克岛看看。”
  石泉继续分配着人手,这两座岛中间的海峡,深度虽然只有几米根本没办法停靠商船,但难保当时活下来的人会不会去那座小岛上定居。毕竟相比萨利姆岛,这座长度仅有一公里的小岛至少没有覆盖那么多的积雪。
  三个小组相继出发之后,石泉也踩下油门,带着另一辆大脚车开往了小岛最北边。这里是最不可能有沉船的地方,不但冰层下的深度很浅,而且岛上的地形也根本不适合扎营。
  等他们分别赶到各自的目的地,过来帮忙的涅涅茨汉子们动作麻利的把探地雷达从车里抬下来,沿着海岸线搜索着藏在冰面之下的商船。
  只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探测才刚刚进行了不到一半个小时,最不可能有发现的石泉这边竟然第一个有了收获。
  原本正在小岛边缘的冰盖上驾车探索的石泉接到消息之后,立刻调转方向赶到了邓书香正在搜索的位置。
  “老板”
  邓书香指着冰面上用鞋底画出来的圈,慢腾腾的说道,“是我用金属探测器扫出来的,刚刚阿萨克又用探地雷达走了一遍。距离地表不到五米,是个七八米长的铁疙瘩。”
  “老板,我估计应该是坦克。”阿萨克从大脚车里下来,将刚刚打印出来的成像图递了过来,“是个金属长方块,要不要把它挖出来?”
  “挖,当然要挖出来。”
  石泉按住挂在肩膀的手台,“雷子,过来帮个忙,我们这儿可能找到一辆坦克。”
  “马上”何天雷回应了一声,等他赶到的时候,大伊万和娜莎也从小岛的另一面赶了过来。
  有主动送上门的劳动力当然没有道理不用,在众人的忙碌中,刚刚一直挂在大脚车尾部的采冰车被装上了摩托锯。
  这件工具在经过海宁的魔改之后从手扶变成了四轮,宽大的车架中间一次性能装上四台可以调整角度的摩托锯。甚至还自带一枚摩托车引擎可以提供缓慢的动力让它自己在冰上慢慢跑。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摩托锯在液压系统的帮助下,一边切割冰面一边缓缓下降。随着邓书香扳动第二根控制杆,这辆钢架小车在坚硬的冰面上一次性切割出四条平行的冰缝。
  在这辆格外好用的采冰车一次次往返中,坚固的冰层很快便打上了一个10米见方的网格。这网格里便是一块块半米见方的冰柱,只要拿着撬棍轻轻一撬,这些冰柱便会从根部断开。
  在众人年前学会的采冰号子中,这些一米长半米见方的冰块被大脚车拉着的爬犁转移到远处堆成了一片半透明的“建筑废墟”。
  将近五米厚的冰层被一米一米的掀开,挖到最后便只剩下一个六米见方的井口,而在这井口的正中央,便是包裹在透明蓝冰里的一台谢尔曼坦克!
  离着坦克最远的角落,那台采冰车暂时停止了切割坚冰的工作,转而四平八稳的站在原地开始在冰层上打洞。
  等到随着旋刀涌上来的冰碴已经掺杂了污浊的泥沙,何天雷立刻关闭了引擎。
  “不到三米”
  何天雷看了眼接上去的钻杆编号,这才肯定的说道,“这里离着小岛不远,应该是冻到底儿了,放心挖吧,不会让海水涌进来。”
  得到信号,在旁边那些一米高的海冰台阶上坐着等待的阿萨克和邓书香等人立刻跳下来给采冰车重新换上了摩托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6/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