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788

  “而且我打电话咨询过吕谷先生”
  抱着冰糖的咸鱼补充道,“根据吕谷先生说,那两本回忆录的作者在战争结束前相互并不认识,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机组,连航线都不一样,仅仅只是在葡萄机场有交集而已。”
  “还活着吗?”盯着俩黑眼圈的艾琳娜问道。
  “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咸鱼遗憾的摇了摇头。
  大伊万丢下手中的马克笔,“所以如果这两本回忆录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当天那架兔八哥运输机不但遭遇了大雾,而且还很可能遇到了招核战斗机。并且他很可能并没有迷航,至少飞过了你们华夏的怒江?”
  石泉合上笔记本,“这就是第三个疑惑,当天招核军的战斗机到底有没有来过。”
  “或者我们去翻翻招核军的历史档案?”娜莎异想天开的问道。
  “他们的历史档案早就在战败之后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了,里面根本没几个字是真话。”
  石泉摇摇头,“我准备拜托吕谷先生找一找有没有当时葡萄机场附近防空部队的资料,或许能从他们那里找到些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你刚刚提到的第一个问题,那架运输机为什么非要在葡萄降落。”大伊万皱着眉头说道,“我总觉得这里面或许藏着些秘密。”
  “希望这次你的乌鸦嘴可以命中”娜莎由衷的说道。
  “这叫推测”大伊万不乐意的纠正道。
  “就当是推测吧,这些疑问我会一并发给吕谷先生。”
  石泉没给这两口子斗嘴的机会,“在等待回复的这段时间,大家也别闲着,尽量找找相关的资料。”
  “老板,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咸鱼忧心忡忡的说道,“那里可绝对算不上安全,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愚人节那天出发,这次算是官方挖掘活动。”
  石泉直到这个时候,才从笔记本里抽出一份邀请函,“吕谷先生搞到的,我们相当于得到当地官方的邀请过去的,所以安全问题不用太担心。”
  “所以能不能带武器?”咸鱼继续不知死活的刨根问底儿。
  “你说呢?”
  石泉将邀请函又夹回了笔记本,想想这个小团队里的咸鱼和被他带坏的邓书香,最终还是不放心的嘱咐道,“最多带点儿防卫武器就行了,伊万车里的那些单兵防空导弹之类的夸张家伙都不许带下船,咱们是去做客的,不是过去杀人放火的。”
  “懂了懂了”咸鱼比着手势连连说道。
  “真懂了?”石泉狐疑的问道。
  “真懂了,老板放心,绝对不会带惹麻烦的东西。”咸鱼拍着胸脯保证道。
  “等上了船,我让初晴监督你。”
  只不过石泉并不知道,他的威胁对咸鱼来说不但毫无杀伤力,甚至对方可以说有些期待。
  结束这次会议,已经忙碌了好几天的众人不约而同的暂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着疲惫的精神。
  时间一晃又过了两天,吕谷先生赶在众人出发之前,将他找到的资料发到了石泉的邮箱里。这份资料并不算多,但内容却足够帮他们确定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
  还不等打酱油的刘小野等人赶到会议室,石泉便对照着邮箱里的内容说道,“吕谷先生帮我们确定了几件事,首先,那架飞机是从个华夏的山城作为出发点,以蛙跳的方式第一站降落中甸,第二站降落葡萄,第三站降落萨地亚。”
  随着一个个地名从石泉的嘴里蹦出来,大伊万也用醒目的红色图钉在卫星地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扎上。而坐在石泉旁边的艾琳娜在用电子版的卫星地图规划了一番飞行路线之后立刻问道,“伊万,C46运输机的最大航程是多少?”
  “最大航程大概两千公里没问题”
  大伊万指着地图上的航线说道,“但据我的了解,这些驼峰航线上的飞机基本上不会选择在当时的华夏加油,他们都是在从牛尿国或者缅甸起飞之前加满燃油,这样虽然会降低运输机的飞行性能,但却可以尽可能运送更多的物资以及节省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他回来的时候,最多也只能飞1000公里,甚至考虑到翻跃驼峰,他的燃油很可能是根本支撑不到1000公里?”
  大伊万朝艾琳娜点点头,“而且这架运输机在中甸很可能并没有加油,或许这就是他必须降落葡萄的原因,而且也间接帮我们确定了一个关键信息。”
  见这糙货说道关键点竟然停住了,石泉也懒得和他浪费时间,直接道出了呼之欲出的答案,“这架运输机当时很可能为了躲避招核的战斗机选择临时调转航向,并且低空飞行。而吕谷先生帮我们证实的第二件事情,当时驻扎在葡萄附近的防空部队确实有防御记录。”
  大伊万再次开启了乌鸦嘴模式,“我有感觉,我们几乎已经快要找到答案了。”
  “听你这么说,瞬间觉得可能性不大了。”娜莎故意拍着额头开起了男朋友的玩笑。
第682章
葡萄县
  愚人节当天的下午,曾经把石泉等人从季克西送回伊尔库茨克的那架伊尔76运输机再次起飞,带着俱乐部众人在粗暴的颠簸中飞到菲猴国的吕宋岛。
  根本没有让众人离开机舱,在补充完燃油之后,这架屁股后面耸拉着炮塔的老飞机再度起飞,带着登上飞机的佳雅调头飞往了缅甸仰光。
  早在一天前,平头哥号破冰船就已经靠港了仰光码头,水手们甚至在佳雅的帮助下,还提前把探险车开到了仰光机场。
  为了寻找那架驼峰航线失踪的运输机,这次可着实没少麻烦人,和安德烈借那架伊尔76运输机以及从霍衡那里借道只是最基础的。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把探险车空运到距离仰光机场一千多公里的葡萄机场。
  在这架伊尔76搭载着两辆太拖拉探险车从仰光机场起飞的时候,俱乐部的众人还完全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当初吕谷宁愿分别欠安德烈和霍衡一个人情也要坚持让他们带上探险车。然而当这架满载的运输机在破旧的跑道上降落之后,他们这才明白对方如此坚持的用意。
  这葡萄县与其说是县,倒不如说是个大一些的镇子,而那条自驼峰航线沿用至今的破旧跑道更像是个隔离带一样,在它的西侧,是低矮的铁皮顶木头房子,东边则是广袤的耕地。
  甚至就连至关重要的候机大楼和塔台,也同样沿用二战时代简易机场的布置,完全都是用木头板和长满锈迹的彩钢瓦搭建的。
  倒是承载他有们降落的这条跑道够长,目测至少在2500米左右,如果单看这个长度,或许会认为它完全可以承接大部分的飞机起降。
  但只有真正下了飞机,看到跑道上没有零星散落的羊粪球和烂泥巴才知道,这里和80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完全就是一条野战简易跑道。
  这种起降条件,除了每周四趟往返值飞到蜜汁那的那架老旧ATR-72螺旋桨客机之外。恐怕也就配了毛子飞行员的伊尔76可以运载着两辆沉重的探险车在这里正常起落,如果换了霍衡的那架运输机,恐怕直接掉头就回去了。
  等到两辆探险车开出机舱,碾压着跑道边缘的杂草,穿过“候机大楼”旁边被临时剪开的铁丝网真正进入葡萄县之后,他们对吕谷先生的感激又加深了一层。
  听佳雅带着的那位翻译介绍,这里唯一能接待住宿的木楼,还是当年英国人从华夏抢走葡萄县之后盖的,那栋二层的小楼不但根本住不下俱乐部这么多人,甚至因为电力和基础设施跟不上,想洗个热水澡都要靠烧柴的方式才行。
  如果不把探险车带过来,他们这浩浩荡荡20来号人吃饭住宿都是个麻烦。更别提他们根本不可能是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为了找到那架运输机,指不定要跑多少地方呢,这作为“县城”的葡萄都这种条件了,下面的“乡镇”条件恐怕更加困难。
  然而相比这里略显匮乏的生活条件,葡萄的环境是真的没话说。这片位于喜马拉雅山和高黎贡山夹缝中的小盆地,即便中午的时候,温度也不超过20度。
  静谧的街区两侧种满了茂盛的热带树木,斑驳的水泥路虽然开裂颇多,但因为车流不多,倒也不显得颠簸。
  从喜马拉雅山流淌下来的小溪纵横密布,清澈见底的冰凉溪水里各种小鱼小虾被当地人捞上来,和那些原始耕作种出的蔬菜分门别类的摆在长条木板上。
  偶尔飘过的炊烟和那些洗完澡正光着屁股从小溪里往家里跑的孩子们越发衬托出这里的宁静。
  “这地方真漂亮”艾琳娜忍不住打开了头顶的天窗,仰着脖子呼吸着带着一丝丝冰凉的空气。
  “确实漂亮”石泉叹了口气,“在1941年之前,这地方还是我们华夏的,后来被阴国搅屎棍子给特么的抢走了。”
  “这种事阴国流氓可没少做”
  艾琳娜戴上蛤蟆镜趴在车顶不愿下来,石泉也配合着放慢了车速,欣赏着周围的景色的和原住民。如果不是那位向导在无线电里介绍,他们很难想象,这里的原住民祖上竟然和邓书香何天雷他们是老乡,全都是从蒙古一步步牵来的。
  要不是当年阴国逼着华夏签的那一纸《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里,用一句“将葡萄县让给英国”以及一句没出现在协定里的“否则阴国将切断滇缅公路”,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静谧盆地恐怕早就已经被基建狂魔们修通了公路和高铁,通上了24小时不断的电力。
  再次问候了一遍待机王全家,石泉驾驶的探险车,和那辆拉着涅涅茨帮手的宿舍车在佳雅驾驶的那辆敞篷路虎卫士的带领下,穿过葡萄县的中心,最终停在了城外一座紧挨着河道的寺庙旁边。
  “这里就是给大家准备的营地了”
  佳雅动作麻利的从越野车里跳下来,“一周前我们就在这里准备好了足够的油料,不管是发电还是直升机或者探险车加油都没问题,至于蔬菜水果和肉类,在当地就能买到,而且味道比外面要强多了。”
  “这次又要给你添麻烦了”石泉感激的说道。
  “这可比坐办公室有意思多了,而且这些物资,包括我来帮你们,吕谷先生都已经付过费的。”
  穿着一身冲锋衣的佳雅温婉的笑了笑,“未来一个月,或者你们找到那架运输机之前,我都会在这里帮你们看守营地协调物资。如果需要什么额外的帮助也可以随时和我说,从人手到直升机都没问题。”
  再次谢过佳雅,石泉和艾琳娜带着一道过来的阿萨克和邓书香,以及那位景颇语翻译,闲庭信步的游荡在这座颇有历史感的镇子上。
  来这里的游客可不止他们,在几乎每年的一月份到四月份,就有无数的登山客以及打着动植物学家幌子的猎人来这里抓捕一些濒危的漂亮蝴蝶。
  而在雨季前的这一个月,恰恰是他们最为猖獗的时候。虽然那些蝴蝶遭受了无妄之灾,但也给葡萄这个小地方的原住民提供了一条通过做向导赚外快的活路。
  只不过即便如此,这地方也没多少外人,而动用如此阵仗抵达这里的石泉等人更是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
  尤其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是,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至少五六个本地人和外地人。这些人或是拎着亚克力小箱子朝他们推销刚刚捕捉到的漂亮蝴蝶,或者干脆端着一盆长的还算不错的兰花希望卖给他们。
  更有甚者,竟然用鱼篓子装着一些被当地人叫做石虾的不知名小虫子跑上来推销。听那位向导说,这些生长在小溪石头缝里的小虫子还是当地特有的美味。
  只不过那些通体黑乎乎的,仅有大脚趾指甲盖大小的“石虾”看起来实在有些不对胃口,除了那位向导买了一小篓之外,其他人连尝尝的心思都没有。
  在这座与其叫葡萄县不如叫葡萄镇的小地方随意游荡了一个下午,随处可见的梯田和葡萄架倒是把这里衬托的格外祥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这大半天的时间里一趟又一趟频繁起降的伊尔76运输机。用那位向导的话说,葡萄机场上次这么繁忙还是驼峰航线时代。
  直到天色擦黑,随着那架伊尔76再度起飞,俱乐部的10辆太拖拉
  探险车和两辆特意带来的大脚车也在那座寺庙外的荒地上围成了圈子,而在这圈子的中央,还停着大伊万亲自驾驶飞过来的卡32直升机。
  飘荡着饭菜香气的餐车里,邓师傅两口子用下午刚刚买到的新鲜蔬菜和小鱼小虾以及山羊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包括佳雅和那名向导在内,所有人在餐车前排成两队各自打了一份饭菜,就着不限量提供的卡门卡葡萄酒以及营地中央的篝火,一边欣赏视线尽头的雪山被夕阳染红的美丽景色,一边慢悠悠的填饱自己的肚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