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788

  “开局不利啊...”
  石泉看着那两枚位于拉多加湖里的黑色箭头难受的直嘬牙花子,这还是第一次黑色比其他颜色箭头更多的情况。
  打开大伊万给打印好的全彩卫星地图,石泉对照着箭头的位置在地图上找了一圈,还好还好,这两枚箭头都位于拉多加湖中的两座小岛上,得亏了这是卫星图,如果是普通手机地图估计根本不会显示这两座看起来只有针鼻儿大的小岛。
  暂时没管这两枚黑色箭头,石泉把注意力转向了那枚绿色箭头。
  它位于和奥西诺维茨隔着拉多加湖相望的科博纳港,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仅仅30公里左右,但如果沿着拉多加湖岸边开车过去的话却有将近120公里的路程要走。反过来说,这也是冰上生命之路的意义所在之一,它不但绕过了德军的封锁,更缩短了路程。
  同时这枚绿色箭头所在的科博纳港还是拉多加湖冰上生命之路的起点,从这里,一袋袋的面粉,一箱箱的药品和武器弹药被冰上运输队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到了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脑子里复习着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资料,石泉兄弟俩傻等了二十多分钟,博物馆的主展厅终于开门迎来了今天的第一批游客。
  跟何天雷约定了等下在外面集合的时间,石泉拿着个小笔记本装模作样的钻进了博物馆。
  就算那位卡佳奶奶再急,他也不可能一点儿铺垫没有的直奔箭头标记的埋藏点。而这座馆藏有大量关于拉多加湖冰上公路的博物馆就是他接下来行动的最佳背锅侠。
  虽然只是过来敷衍了事,但石泉却没有走马观花,这里的很多资料能帮他理清接下来寻找的重点方向。
  别的不说,单单展馆里那张冰上公路的线路图介绍就是一大助力。
  这条东起科博纳港西至奥西诺维茨的冰上生命线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时最多每两周就必须更换一次路线。
  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躲避德军的空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拉多加湖冬季只有沿岸会结冰,而这些脆弱的冰层根本无法长时间经受重压,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经常更换航线,让这些救命的冰层歇一歇冻一冻。
  这样既躲开了德军的空袭又避免了运输物资的汽车掉进冰窟窿里的危险,同时也能躲开德军飞机空投下来的罐头炸弹,避免沿着冰上生命通道逃离列宁格勒的灾民以及同样饥饿的运输队会忍不住捡拾那些只要打开就会爆炸的铁皮罐头。
  在博物馆里逛了一圈,石泉惊奇的发现了大伊万提供的那张卡佳奶奶和运输队的合影。只不过这张放大了好几倍的照片里完全没提到那支失踪的运输队,倒是详细描述了卡佳奶奶这些拉多加湖冰上生命之路的引航员。
  根据这里的介绍,在当时的拉多加湖冰面上有至少500名引航员,他们大多都是像卡佳奶奶一样的女人。不分昼夜,不分狂风还是暴雪,这些坚强的苏联女兵每隔一公里一人站在随时有可能破碎的拉多加湖冰面上举着红色信号灯为运输队指引方向。
  他们还负责随时准备救助落水的运输兵以及快被冻僵的灾民,而与此同时,还要时刻防备着来自德国飞机的袭扰。
  这些德国飞行员知道只要能躲过拉多加湖两岸的高炮飞到结冰的湖面上就没人敢怎么样他们,因为一旦他们被击落,坠毁的飞机肯定就砸烂冰面,当时的列宁格勒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灾难。
  所以他们会飞的足够低,甚至低到能让这些披着白布罩的苏联女兵能看到他们脸上猥琐笑容的高度。而后者哪怕身上装备着足够射杀这些飞行员的武器也只能为了大局选择趴在雪地上等待空袭过去。
  相比那些顶风冒雪的运输队,这些引航员的伤亡比例更高,因为他们在每天只能配给200克食物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手里的信号灯不灭,保证及时救助需要帮助的运输队,更要随时监测冰层的坚固程度。
  卡佳在俄罗斯文化中只是个再不普通不过的名字,但至少她被官方和媒体记录在案并且得到了英雄该有的体面。
  但更多的生命之路引航员却根本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他们或者她们死于低温,死于落水,死于长期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更多的则死于德国飞机的空袭。同时,他们很少能留下尸体,大多都直接被送进了冰冷的拉多加湖。
  因为当时没有人有时间、有多余的力气去帮他们收尸,而且牺牲士兵宁愿战友把他们沉湖也总好过被那些忍着饥饿逃离列宁格勒的难民拿来果腹。
  很难想象这被围困的900多天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个名叫塔妮娅的小女孩涂鸦般写下的日记却让包括石泉在内的每一位参观者不寒而栗:
  1941.12.28
12:30
热尼亚去世了
  1942.1.25
15:00
奶奶去世了
  1942.3.17
5:00
列卡去世了
  1942.4.13
2:00
瓦夏叔叔去世了
  1942.5.10
16:00
阿廖沙叔叔去世了
  1942.5.13
7:30
妈妈去世了,萨维切夫一家都没了,只剩下塔妮娅一个人了....
  这几张日记下面的介绍里,这位塔妮娅虽然撑过了封锁期,但最终还是在列宁格勒解救后不久便死于长期的营养不良,时年仅仅12岁。
  从博物馆里出来,石泉守着垃圾桶点上烟三两口抽完总算勉强压抑住了起伏的心绪。
  这座博物馆虽然会让每一位观众在离开前心情变得沉重,但却多少为石泉接下来的寻找提供了一些思路。
  在假设这支运输队没有沉湖的前提下,至少他已经圈定了接下来的寻找范围。如果那支失踪的运输队也是从科博纳港出发的话,那么他要搜索的面积就小了很多。
  而考虑到当时的暴风雪,运输队当时最明智的操作就是尽量靠左尽量靠岸走,这样虽然有可能遇到德军,但至少总比偏航向右最终迷失方向掉进根本没有结冰的拉多加湖中心要好。
  但如果这支运输队的方向彻底跑偏了呢?
  石泉回到房车里,将拉多加湖地图铺在桌子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他虽然没经历过拉多加湖的暴风雪,但却在蒙古国经历过一次草原暴风雪。
  那场暴风雪的狂风夹杂鹅毛大雪的恐怖场景直到现在想起来仍旧让他有些后怕。这还是陆地上,这还是他躲在拥有三防驾驶室的太脱拉房车里。
  很难想象同样的暴风雪如果是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如果驾驶的是只有一层薄木板的雪地摩托,那么大的风吹过来,也许早就在这支运输队的驾驶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吹的偏离了方向。
  如果这个猜测是正确的...
  石泉不由的把注意力投向了拉多加湖的东岸部分,如果把拉多加湖看作一块正方形面包片的话。这块面包片左下角也就是西南方向是列宁格勒,也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左上角紧挨着俄罗斯和芬兰的边境。
  如果再沿着这块面包片的对角线来上一刀,右上角那一半属于卡累利阿如,也就是今是俄联邦的加盟国。
  如果真的偏航的话,这支运输队的位置只有三个可能,一种是向西北错过了圣彼得堡直奔当时的苏芬边界。第二种则是往湖心方向,拉多加湖里有将近700个岛屿,如果他们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在冰面破碎前找到一座小岛暂时栖身。
  可如果他们被暴风雪完全吹反了方向的话,那么他们很可能已经和列宁格勒背道而驰跑到了如今的卡累利阿,也就是这块面包片的右下角附近!
第104章
纪念碑和奖章
  猜测终究只是猜测,它再精准也永远不如实地去挖挖看来的实在。
  不过在动手之前,临石泉还和博物馆的负责人见了一面。这次见面是卡佳奶奶帮忙安排的,而目的则是让他拿到一张博物馆开具的许可证明,这也是卡佳奶奶唯一能帮到他的地方。
  有这张证明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石泉就可以不受遗址保护区限制合法的在拉多加湖生命之路所涉及的范围内进行二战遗址考察。
  当然,也只是考察而已,所谓“考察”和“挖掘”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找到的东西能否带走。
  金灿灿的兴登堡金币打着转抛上半空然后又打着转准确的落到石泉的手心。石泉拿着考察许可礼貌的告别了年过半百的负责人。
  嗯,考察,我就看看,不碰。
  房车就停在博物馆停车场,兄弟俩跑到湖边花高价租了一条观光快艇直奔位于拉多加湖里离得最近的那枚黑色箭头。
  用了半个多小时抵达小岛,石泉留着何天雷在快艇上等着,他自己则爬上无人小岛溜溜达达的靠近第一个目标。虽然这是一枚黑色箭头,但在没确定其代表的埋藏物是什么之前他并不准备让何天雷过来帮忙。
  这座小岛的面积比当初发现托尔男爵遗物的那个灯塔小岛还要小,满打满算都没有两百平米,小岛上除了几颗叫不出名字的阔叶树之外全是黑色的碎石以及几乎将碎石覆盖的鸟粪。
  抽出小花铲小心翼翼的拔开混杂着鸟粪的泥土,一枚锈蚀的十字型金属尾翼露出地表。
  看着这个比纸杯口略大的金属圈,石泉咽了口唾沫慢慢收回花铲,然后用指尖轻轻碰了碰,等到地图视野里的黑色箭头消失他便如同被蝎子蛰了似的赶紧缩回了手指头。
  得亏没让何天雷上来,这东西是一枚德军的SC10通用航弹,也是德军最常用的10公斤级通用航弹。当年,德军的轰炸机就像窜稀一样在拉多加湖冰上公路上空丢下了成百上千的这种带着恐怖哨音的小炸弹。
  这玩意儿根本就没必要挖出来,万一排爆的时候不小心给引爆了,只要在这座与其说是小岛不如说是礁石上站着的,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了。
  “走吧!往那边开!”
  重新登上快艇上,石泉一刻不停的伸手指了个方向,完全没理会开快艇的那位金发小哥儿张口欲出的疑惑。
  花钱的是大爷这句话放在全世界哪都说得通,金发小哥暗叹快艇上这俩怕不是神经病,一个戴海盗眼罩的不管问什么根本不带搭理他的,另一个能出声儿的则根本对拉多加湖的美丽景色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样子只顾投胎似的赶路。
  而且这一路开过来也不知道他是认识路还是不认识路,看似随手一指想怎么开怎么开,可只要自己方向稍微偏点儿就会及时纠正,没想到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一座小岛。当然,甭管开快艇的小哥怎么想,看在卢布的份儿上最后还是按照石泉的手指导航把快艇开到了第二座小岛边上。
  依旧是何天雷守着快艇,石泉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小岛。
  这座岛比之刚刚那座可大了不少,而且上面竟然还有不少露营过后留下的篝火痕迹,看样子这地方应该经常有人过来玩。
  而这次箭头的位置也更加诡异,竟然就位于其中一个篝火堆痕迹的正下方,甚至就连深度也只有不到50公分!
  点这堆火的人到底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石泉犹豫半晌发现最终还是得自己来,他实在是找不出理由喊何天雷过来排除可能存在的爆炸物。
  小心翼翼的挖掉表层的浮土,最先和石泉手中的小花铲接触的竟然是一块形状并不规则的青石板。
  “这啥情况?”
  虽然石泉并没有掀开这块石板,但在他的手碰到石板的瞬间却成功的让地图视野里的第二枚黑色箭头飘散成了一团雾气。
  难道说扳动这块青石板都有危险?那它下面到底是啥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石泉虽然被勾起了好奇心,不过他也清楚现在可不是冒险的时候。对照地图记下这个紧挨着当年的冰上公路的小岛,石泉重新掩埋好青石板带着满腹的疑惑重新登上了快艇。
  “你们不打算在这里露营吗?”开快艇的金发小哥儿终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要在这儿露营”
  “那你来这儿到底是干嘛的...”
  金发小哥嘀咕了一句这才解释道:“这座小岛上的日出和夕阳在整个拉多加湖都是非常有名的漂亮景色,而且它还紧挨着当年的冰上公路航线,所以有很多游客会在这座岛上露营。”
  “算了,先回出发的那片沙滩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