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40

  “然后呢?”安然和洪涛好奇的问。
  罗佳沉声道:“汽车产业涉及太多利益,我们管不了,但是,在摩托车这个行业里,还是我们说的算。”
  “一鼓作气,拿下东南亚,然后再杀向欧洲,让全世界都看看,我们也是有肌肉的。”
  ……
  一张张最新出版的报纸,摆在老者的办公桌上。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强大,传统媒体日渐衰落,但是在华夏这个地方,报纸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的工具,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权威的声音。
  老者逐一翻阅报纸,他们今天都在显赫位置,刊登了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项目,已经做到实验室后期的地步。
  害怕普通读者不明白,编辑们特意加上注明,实验室后期意味着,理论建设和性能测试全部达标,所差的只是最后两步,环境测试和批建实验。
  其中,环境测试指的是风吹雨淋,日晒冰冻。
  而批建实验是在全国选址,建设几个实验性质的储能中心,让超级电容投入实际使用。
  环境测试星辰科技能做,但批建实验星辰科技自己是做不了的,需要和电网合作,毕竟星辰科技既不生产电力,也没有自己的电网。
  虽然星辰科技已经是全球第一流的巨头企业了,但被官方媒体如此大肆吹捧,却还是第一次。
  连官媒都忍不住,给星辰科技的储能项目,冠以利国利民的标签,可想而知在学术界,在科技界,又会是怎样一场轩然大波。
  一个和普通人根本没什么关系的电容技术,竟然力压各大明星的新闻,成为微博第一热点,这也是罗佳万万没有想到的。
  光刻胶同样是科技界的大事,却连热点前十都没进。
  工业软件更是大国基础,软件部原本准备投入一千两百名顶级精英,但到目前为止,总人数已经突破一千五百人了,而且还在飞快增加,这件事也没有引发太大波澜。
  唯独储能技术,带给学术界和科技界的震撼实在太大,甚至已经直接捅到了最高层,无数大企业,上千万人的饭碗,此刻悬而未决,关注度如此之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欧阳教授来了。”秘书向老者汇报。
  “哦,快请。”
  老者站起身,亲自迎接。
  随后两个人在沙发上坐定,老者为他泡茶,欧阳教授受宠若惊。
  “今天上午的会议怎么样?”老者问。
  欧阳教授十分兴奋说道:“出乎意料的顺利!”
  “星辰科技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昨天他们爆出高密度炭化电容研究成果之后,新能源项目组,各大汽车实验室,还有以我们清华为首的高校课题组,进行整整一夜的讨论。”
  “毫无疑问,从理论上来说,星辰科技的理论建设,堪称无懈可击!”
  “所以今天开会的时候,我们学术界已经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至少技术上反对的声音已经彻底消失了,还有个别教授,顾虑资金和人员的问题。”
  “这也难怪,全力投建充电桩,已经花了不少钱,接下来需要的资金还会更多。”
  老者笑了笑,“是啊,想办大事,就要花大钱。”
  “华夏电网那边已经准备把最近十年的利润,全部砸下去,也就是说,几年之内电网的财务报表,都会呈现出大面积亏损的状态。”
  “不过电网还是很积极的,毕竟全电动化,将会导致电网焕发第二春,规模再翻个一两番,问题不大。”
  “今天叫你来,主要是有件事想问。”
  “您说。”欧阳教授急忙说。
  “罗佳演讲的报告我看了,他特意提到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例如霓虹的钛酸钡电容技术,北美的氧化钨电容技术,全球都在搞的石墨烯技术,还有德国的深海储能技术,这些技术真有那么厉害吗?”老者问。
  技术方面的问题,他是外行,还需要向欧阳教授这样的专家请教。
  欧阳教授面容沉了下来,“说起来惭愧啊,我们毕竟是搞科研的,对于国外的技术也关心,却没有星辰科技那么敏感。”
  “说到底,他们不仅是科研企业,也战斗在全球竞争的第一线,基于这种原因,他们对国外的技术会不会形成威胁,判断比我们这些纯粹坐在实验室里的人,更加准确,也更有发言权。”
  老者微微点头,道理的确如此。
  罗佳从对手的研究方向中,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德国的深海储能技术,被罗佳认为是如临大敌。
  作为冲杀在一线的科研企业,罗佳竟然这么重视德国人的技术,这背后的原因,肯定不简单。
  欧阳教授顿了一顿,“我感觉,星辰科技的判断不会有错,就拿电池技术来说,星辰的300WH电池技术,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松下和索尼的联合实验室,德国物理技术实验室,北美贝尔和洛斯联合实验室。”
  “在他们的实验室里,肯定有比星辰科技更高明的技术,但罗佳和星辰科技十分鸡贼,他们并不以高技术为标准,而是以性价比作为目标。”
  “他们现在造的18650电池,成本才八元钱不到,简直快把竞争对手给逼疯了,这价格他们要是敢跟进,全都会赔掉裤子。”
  老者笑了起来,说到星辰科技的鸡贼,那是无人不知。
  最经典的战役,是他们趁着谷歌收费,突然推出自己的星辰系统,杀了谷歌一个措手不及,生生让这家全球最强大的互联网企业,只剩下半条命了。
  而三星和苹果的惨败,也是可以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欧阳教授带着忧虑说,“罗佳的想法是对的,惨烈竞争其实才刚刚开始,一旦各大竞争对手解决了成本问题,无论我们推不推全电动化,他们都要大力推广,因为那才是未来。”
  老者听了欧阳教授的话,身体向后仰。
  他感到历史的洪流正滚滚逼近,压的人喘不过气,然而说服所有人集体转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欧阳教授想了一想,“今天我和罗佳通电话,他告诉了我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老者睁开眼睛,好奇地问。
  “他说,汽车行业是一帮牛叉哄哄的大老爷,他可管不了。”欧阳教授认真的说,“但是时间已经到了,由星辰科技主导的摩托车行业,将由试探性进攻,转向全面清场。”
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到沪都,华夏电网传来好消息
  罗佳和安然从民宿退了房,洪涛也回家取了行李,然后一行三人去到京城南站,搭乘高铁返回沪都。
  经过六个小时的行程,他们终于在天黑前回到了宝山基地。
  正在食堂吃完饭的时候,罗佳的电话忽然响了。
  拿起来一看,是欧阳教授,这个时间刚好会议结束,或许是京城那边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吧。
  罗佳接通电话,对面传来欧阳教授声音,“已经回到沪都了?”
  “嗯,刚进公司大门,您时间掐的够准啊。”罗佳说。
  欧阳教授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我这边也刚结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华夏电网已经决定,从你们那里采购一批超级电容,投建几个测试储能站。”
  “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意义非凡,如果能够获得电网认可的话,你们的超级电容将来就会接到更大规模的订单。”
  罗佳点了点头,“这是好事啊,我们的工厂在余姚,如果电网需要的数量不大,估计库存测试品应该就够他们用了。”
  欧阳教授猛地一怔,“在余姚生产?难道你们把金驹电容厂给买下来了?”
  罗佳说,“是的,除了电容工厂之外,还有配套的高密度碳性材料工厂,在隔壁的慈溪,距离都不算远,至于隔膜,封装,电极,这些配套我们在搞电池项目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规划了。”
  欧阳教授在电话里无限感慨,这就是星辰科技的速度啊。
  一旦决定上马某个项目,实验室和工厂会同时下手,如果国内能够买到现成的工厂,就直接并购,没有现成工厂的话,也会立即选址投建。
  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杀的国际市场血流成河,自然是有原因的。
  星辰科技不仅研发牛叉,投资并购更是毫不手软。
  六大分公司每个月几百亿资金送到总部,这些钱除了用于研发投入之外,星辰科技还在国内展开疯狂扩张。
  位于余姚的金驹电容厂也算国内老牌企业了,但由于技术等级太低,一直被日系厂商压的半死不活。
  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悄悄到了星辰科技的名下,添置了国际一流的机器,聘请了一流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随时准备搞一场大的。
  罗佳笑着说,“这不是未雨绸缪嘛,研发就是为了生产的,我们一贯都是两条线一起抓,另外除了我们自己生产之外,国内有能力的厂家还将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总之,只要电网愿意给订单,我这边的产能就可以立即启动,咱们国家的国情一向如此,产能过剩,技术太差,一旦技术过关之后,放量生产的力度,简直能把外国同行给吓死。”
  欧阳教授对于罗佳的说法深以为然。
  华夏不仅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产能更是高的吓人,但凡能挣到钱的行业,资本就会拼命的涌入。
  而资本大举涌入,又会造成产能过剩,全行业集体亏损的怪局面。
  罗佳到目前为止买了不少工厂,但钱还真没花的太离谱,因为他买的都是亏损工厂,然后做技术改造。
  欧阳教授给了罗佳一个人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人是华夏电网的项目主管,罗佳转手又把电话给了洪涛,商务接洽是他的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