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540

  公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非常难搞的工业软件领域做出成绩,全靠这四位的丰富从业经验,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
  当然了,软件中心从半年前的一千两百人,扩充到现在的近两千人,还有很多从全球请回来的高手坐镇,卫家宁他们四个,只不过是这批精英中的代表人物而已。
  风力发电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当大家讨论完这些事情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中午。
  罗佳让行政部把食堂的午餐打包送过来,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讨论。
  基础材料和流体力学软件都已经有了方向,罗佳又开始分配机电,电传,测绘,气象,等等其他项目的负责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星辰科技这一次,精英尽出。
  全公司五千名研究员的规模,除了光学,显示这些部门的留守职员外,其余所有力量,都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为风力发电项目服务。
  ……
  德国,库克斯港。
  就在星辰科技开始关于卡门涡街效应发电的研究同时,西门子和莱茵集团的深海储能实验,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说起海上风力发电这件事,欧洲技术发达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北海。
  北海的风力资源,远高于我国沿海地区,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气候恶劣,常年刮着凛冽的海风。
  在这样的环境下,住在海边无异于受罪,用来发电却再适合不过。
  所以,欧洲人从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北海的风力资源。
  再加上大国博弈的影响,欧洲很不喜欢把自己的能源命脉交给俄罗斯,即便苏联已经解体几十年了,欧洲大陆还是时刻防备着北方的战斗民族。
  虽然北海出产全球最高质量的原油,中东也和欧洲的关系不错,但除了原油之外,俄罗斯真正的杀手锏,其实是天然气。
  通过管道,经由乌克兰运送到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从中东运来的LNG低廉的多,欧洲就像吸毒上瘾的病人一样,即不喜欢俄罗斯,生活中还离不开他们。
  反正基于以上很多种原因,导致了整个欧洲对核能和风能的疯狂研究和开发,出现了阿海珐,西门子,维塔斯为首的,一系列核能以及风能巨头。
  平心而论,欧洲的核能技术和风能技术,都是高于我国的,以华锐为首的风机制造商,参考了很多西门子的设计,而中广核的三代核电站,也是引进的阿海珐技术。
  这一次,面对星辰科技在风电和储能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德国人又一次站了出来。
  西门子和莱茵集团,正式进行深海储能技术大规模测试,同时还联合了丹麦巨头马士基,维塔斯,准备搞一个规模空前的欧洲风能联合体。
  参加测试的不仅有德国和丹麦的专家,还有很多北美以及欧洲本土知名学者,他们在北海沿岸顶着凛冽的风,兴奋的读取测试展开后产生的各项数据。
  到目前为止,测试很顺利。
  正如罗佳预言的那样,深海储能是一个天才的设计,摆脱了环境的限制,直接利用水压作为天然能量储存介质,而且在造价方面也非常低廉。
  如果不是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横空出世,深海储能应该就是全球最好的技术。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超级电容和深海储能各有千秋,超级电容的优势是每度电仅仅三分钱成本,而深海储能成本虽然高,但建造速度快,不占用陆地空间。
  随着测试进行,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实验中心的数百名专家,为此欢欣鼓舞,他们都认为找到了对付华夏人最好的办法,有了深海储能技术,就能缩短和星辰科技之间的差距。
  而且德国人从二战的经验中,汲取了足够的教训。
  他们终于明白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队友的道理。
  如果不是屡战屡败的盟友意呆利,如果不是狂妄的霓虹人偷袭珍珠港,导致北美全面参战,很可能今天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在说德语了。
  反正日耳曼人学聪明了,他们给自己选择的第一个盟友,就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国家,北美。
  贝尔实验室的杰瑞恩,洛斯实验室的琼斯,他们已经来到德国一个多星期,并且亲眼目睹了这项伟大的实验。
  对于未来新能源来说,仅有电池是不够的,储能和绿色发电,也不可或缺。
  假设德国人愿意转让他们的技术,对北美以及所有和华夏有贸易竞争的国家,都将极为有利。
  而德国人是否愿意转让深海储能技术呢?
  愿意,但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北美的超级五百计划,和德国的超级电池计划,也要共享技术。
  带着这个条件,琼斯博士和杰瑞恩博士,又马不停蹄从欧洲飞回了北美。
  ……
  十月底,宝山基地。
  罗佳在办公室里接到安然的电话,而后他穿了一件外套,离开办公室,去到星辰研究院。
  只见安然和软件中心的白先勇在一起,围着一块大屏幕,不断指指点点。
  工业软件分为很多个品种,而关于流体力学的CFD软件,正是由白先勇领衔开发的,此刻软件部和硬件部正在协同工作,对CFD软件进行最后的调试。
  “罗总,我觉得软件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安然有点激动的对罗佳说,“公司自主研发的CFD软件,功能真是太强大了,我个人认为,比CFX和FLUENT这些传统老牌工业软件,集成度还要更高,也更全面。”
  白先勇十分谦虚的说,“那是因为罗总要求先把CFD做出来,所以整个软件部门最近三个月,都在围绕流体力学下功夫,集合了我们全部的力量。”
  罗佳笑着说,“公司具备了工业软件开发能力,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量身定制,从今往后,硬件部这边如果需要什么特殊的插件,只需要和软件部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白先勇连连点头,“对,工业软件总归还是为工业服务的,我原先就职于西门子公司,西门子的工业软件部门,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为硬件部门量身定制。”
  “这些国际巨头所用的软件,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在工业方面赶超他们,首先就要有自己的软件系统。”
  既然安然觉得公司的CFD软件已经十分成熟,那么接下来罗佳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工业软件推广出去,毕竟投了那么多资源搞工业软件,最终还是要赚钱的。
  目前国内应用流体力学的机构很多,但论到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应该是飞机领域。
  当然了,火箭,导弹,航天这些领域,也需要计算流体力学,但军工航天这一块,罗佳并不了解,他们应该不会用民版的软件吧?
  回到办公室以后,罗佳坐在位置上琢磨,商飞倒是和自己离的很近,关键是一直以来都没什么交集,需要找个人给自己引荐一下。
  罗佳很快就想到了欧阳教授,他不仅是国内知名的学者,似乎也在充当星辰科技和上层沟通的桥梁。
  上次在京城的时候,欧阳教授神神秘秘的告诉罗佳,他的演讲有些人很满意,估计就是代表着高层的意思。
  想到这,罗佳拨通了欧阳教授的电话。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软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欧阳教授的电话处于关机状态。
  这位老人家向来很忙,除了在半官方性质的电动汽车百人会担任会长,他还在清华大学带一批研究生。
  或许他此刻正在上课或者开会,所以才把电话关机了吧。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欧阳教授又把电话打了回来,罗佳笑着和他寒暄了几句,顺便提了提工业软件的事情。
  欧阳教授蹙眉,用很认真的口吻说道:“商飞那边我倒是熟悉,不过CFD软件这个东西,有使用习惯的问题,他们现在已经习惯在法国达索的软件上跑模拟,让他们突然之间换一套软件,工程师们或许会很难适应。”
  “而且你也知道,造飞机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他们对于软件系统的要求不是高,而是苛刻,你们搞国产CFD软件,我当然全力支持,只是你们未必能达到商飞苛刻的要求啊。”
  罗佳说,“您说的这个我当然明白,之所以找您帮忙,就是想试试我们的软件,能不能经得起高标准考验,这就好像造汽车的时候,要把汽车放到高原上,放到沙漠里去进行极限测试,是一样的道理。”
  “就算我们的软件无法达到商飞标准,他们能提一些改进意见,也总是好的。”
  欧阳教授笑了起来,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罗佳的意思,在电话里满口答应,而挂断电话之后,欧阳教授坐在车里,自顾自笑出了声。
  负责开车的是学生孙景涛,他看着后视镜里老师的笑容,好奇问道:“老师,什么事情让您这么高兴?”
  “星辰科技的罗佳。”欧阳教授说,“真是没有想到,他们公司竟然自己设计了CFD软件,想找商飞那边的人测试一下,看他们的软件,能不能达到飞机领域的苛刻标准。”
  孙景涛猛地一怔,“这是好事啊,他们一个民营企业,竟然愿意去搞出力不讨好的工业软件,在国内企业纷纷以赚钱为第一目标的今天,这种精神实在让人佩服,老师,您可一定要帮帮他们啊。”
  “那是当然的,我正在想怎么和商飞那边的人说呢。”欧阳教授说,“工业软件这个东西不容易,星辰科技能迈出这一步,已经令人很高兴了,就算功能差一些,我们也必须支持一把。”
  说完这句话,欧阳教授给商飞打了电话。
  毕竟他也没见过星辰科技的工业软件,究竟什么样子,所以对方问起的时候,欧阳教授说的十分谦虚,表示星辰科技也是第一次搞工业软件,无论如何,请商飞给他们一个机会。
  商飞那边很快就答应了,一来是因为星辰科技名声在外,二来也是为了扶持国产工业软件。
  对我国至关重要的大飞机项目,在法国达索的软件上跑流体力学,商飞其实也不太甘心。
  可他们没有办法,这根本不是达索软件多贵的问题,而是国产的通用流体力学软件,根本达不到飞机设计领域的苛刻标准。
  假设国产软件能用,商飞宁愿花两倍三倍的价格,也要用国产软件,毕竟在大是大非面前,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
  挂断电话之后,欧阳教授再次打给罗佳,将商飞那边的联系人名字以及电话告诉他,让他约个时间去拜访一下。
  罗佳按照欧阳教授的指示,很快就和商飞的杜良玉总工程师取得了联系。
  他们约好明天下午见一面,罗佳把星辰科技的软件带过去,杜良玉那边组织几个人,做初步评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