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40

  “我去,这么烧钱!?”
  “那可不,小道消息说,星辰科技的材料研究中心,每年预算都是十个亿起步,上不封顶,烧老钱了!”
  “你们越是这么说,我就越佩服星辰科技,你瞧他们的卡门涡街发电阵列,传说那个阵列用的碳纤维骨架,达到了惊人的T5000级别!全世界只有星辰科技能造这么高强度的碳纤维,连东丽都要甘拜下风。”
  科技工作者们议论纷纷,之前星辰科技一直在全球挖角,签下了无数牛人,但全都没有这次来的轰动。
  原因很简单,因为曹原是石墨烯领域,公认的全球第一天才,二十岁就开宗立派的存在!
  而且曹原实在太年轻了,他比罗佳还小一岁,今年才刚刚二十一,未来他会在材料学领域取得何种成就,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科技界对于星辰科技,集齐了材料学最有名的三大天才这件事,充满期待,巴不得马上就能见到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
  但罗佳本人,对于材料学研究的难度,还是有着十分清醒认识的。
  做过材料学的人都知道,各大科研院所里面,顶级材料其实是很多的,性能也非常之好,但为什么不把这些材料投入生产呢?
  主要是因为性价比,就拿塑料这个东西来说,你买个塑料盆,十块钱左右也就差不多了,而拥有顶级性能的航天塑料,造价要达到一万元,这么贵的价格,大规模生产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航天器材需要的时候,才稍微造那么一点。
  由此可见,材料学这个东西,不仅研发难度高,所用的器材动辄几千万,先进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北美,密歇根州,底特律。
  松下公司的总裁长荣周作,始终没有搞懂,为什么北美人要把这场重要会议的地点,定在底特律?
  谁都知道,底特律是一座已经衰败的城市,犯罪率居高不下,稍有能力的人早已搬出这座废城,留下的多是流氓和毒贩。
  飞机在底特律大都会机场停下,会议主办方派来的专车,带着长荣周作穿过破败的市区,来到这次会议所在的酒店。
  当看到窗外一栋栋废弃的大楼,和街角蜷缩的毒虫,曾经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工厂里长满了杂草,围墙一片片的倒塌之后。
  长荣周作终于明白了,北美人并不傻,他们真的是用心良苦,之所以选择底特律,是为了让大家亲眼看一看,这座因为汽车产业而兴旺的城市,如今已经变成了什么鬼样子。
  假设无法战胜那群华夏人,底特律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长荣周作脸色变的严峻,和他搭乘同一趟航班的索尼总裁吉田宪一郎,也阴沉着一张脸,所有从全世界来到这里的会议参与者,都感到压抑,无以伦比的压抑。
  当晚,主办方的欢迎酒会,在酒店的顶楼举行。
  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每个人都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萧条和破败,黑暗夜色中不时传来的枪声,提醒与会的每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经济的支撑,人性也会随之崩塌,而这样的一天,距离大家并不遥远,因为那群野蛮的华夏人,他们真的已经来了。
  到第二天,会议开始的时候,这群全球最强大巨头企业的领导者们,已经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共识。
  彼此间的恩恩怨怨应该暂时放下,最重要的是华夏人,他们是文明世界最大的挑战者,也是所有麻烦的缔造者。
  首先发言的是科学界人士,他们来自贝尔实验室,洛斯实验室,德国联邦物理实验室,来自首尔大学,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等。
  所有这些科学界的专家沉痛宣布,想要破解卡门涡街发电阵列的努力,全都失败了。
  科学界在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和精力之后,没有找到任何控制卡门涡街效应的诀窍,它就像一只被放出笼子的恶魔,除了星辰科技,谁也无法降服这股强大的力量。
  按照星辰科技的路子,科学家们能够释放这种力量,却学不会如何控制,一座座实验阵列轰然倒下,砸碎的不仅是金钱,还将科学家们的信心,也一并彻底粉碎!
  来自贝尔实验室的杰瑞恩博士,做了最后的总结陈词。
  他嘴角抽动,苦笑了两声,“各位尊敬的来宾,我不得不沉重的向大家宣布,想要在短时间内,破解卡门涡街发电技术的努力,已经失败了。”
  “虽然我们科学界,将会在以后更久远的时间里继续努力,但是很抱歉,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无法拿出各位需要的新能源发电技术,至于破解这项技术还需要多少年,我们也无法预测。”
  当杰瑞恩博士说完自己的陈词之后,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长大了嘴巴,目瞪口呆。
  霓虹人觉得,北美人应该有能力实现破解,毕竟他们是全球科研第一。
  北美人觉得,德国人可能有机会,毕竟德国人向来比较严谨,哥廷根大学的流体力学研究,向来是全球顶尖的。
  而德国人则把目光转向霓虹,觉得霓虹这些年科技发展的很好,华夏人和霓虹人,又都是东方人,或许霓虹科学家有机会破解这项技术。
  几个月后,全球科学家聚在一起交流才发现,感情大家的努力全都失败了!根本就没有人能破解星辰科技的技术,连门儿都没有!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电池,储能,发电,三位一体,共同组成了新能源的未来架构。
  如果发电这一项无法完成的话,未来整体架构中,就会缺少最关键的一环,没有电,造再多电池,造再多电动汽车,只怕也没用吧?
  向窗外望去,衰败的底特律触目惊心,他们每个人都在心里大声疾呼,不能输啊!这是民族气运之争,谁也输不起的!
  恐慌的气氛迅速在会议现场蔓延,正当这些企业家感到沮丧和惶恐之时,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用力敲了敲桌子。
  吉田宪一郎抬起头,看向那个人,只见他有着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外表,巨大的鼻子带有一道鹰勾,两只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吉田宪一郎记得,他似乎是白宫派来的代表。
  “请大家静一静,我有话要说。”鹰钩鼻子大步走上演讲台,沉声说道。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决议,星辰科技遭到全球围剿!
  这个有着硕大鹰钩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名叫肖恩·朗,是白宫某个贸易促进委员会派来的代表,总统大人最信任的幕僚之一。
  肖恩轻轻咳嗽了两声,众人便纷纷打起精神,别看他的职务虽然不高,但总统幕僚的身份,令人们不得不对他接下来的发言报以重视,因为他在传递的,可能是来自白宫的声音。
  肖恩目光环视全场,沉声说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手在完成了新能源布局之后,接下来将要在汽车领域发起攻击。”
  “而汽车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从钢铁,铝合金,塑料,到机油,轮胎,玻璃,这个行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十万亿美元,全球有上亿名产业工人,依靠汽车行业领薪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夏的新能源技术的确已经领先了整个世界,所以,我们应该抱着更宽容的态度,和他们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
  “但是能源领域可以合作,汽车,特别是未来的电动汽车领域,却是我们不能丢失的前沿阵地,一旦失去汽车行业的统治权,将使我们的经济倒退至少二十年,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损失。”
  “看看你们脚下的城市吧,底特律的今天,如果变成了我们的明天,将是整个文明世界的悲哀。”
  “所以,我们今后的策略非常简单,在新能源领域,我们选择和华夏合作,而在汽车领域,电池领域,电控领域,一切与汽车相关的领域,我们需要凶猛的进攻,将星辰科技进入汽车行业的企图,扼杀在萌芽之中!”
  肖恩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观察大家的反应。
  有人举手提问道:“我们能在电动汽车领域战胜星辰科技吗?”
  肖恩·朗笑了笑,反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我们会输呢?”
  “看看你的周围吧,丰田,大众,戴姆勒,本田,通用,福特……我们已经聚集起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具实力的汽车企业,在汽车这个领域,我们的实力远远超过星辰科技和他的三个合作伙伴。”
  “比亚迪,长城,吉利?说实话,除了吉利集团旗下的沃尔沃之外,他们根本就是一群汽车行业的杂牌军,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排不上号!”
  “而在电池方面,我们有松下,索尼,西门子,通用电气,我们的电池产量,可以媲美华夏以星辰科技和比亚迪,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联盟。”
  “电控方面,我们有霓虹电装,有大陆集团,有博世集团,有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盟友。”
  “最后在研究领域,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超级实验室,都是我们的盟友!到目前为止,贝尔实验室,洛斯实验室,德国联邦物理技术实验室,已经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调集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林肯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等等等,一切我们能够调动的科研机构!”
  “请大家更不要忘记,在我们的盟友中,还有NASA!”
  “总而言之,这将是一场联盟级别的战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力量和科研力量,几乎全都在我们的联盟里!”
  “而华夏联盟只有一个星辰科技,外加一群不入流的制造商,除去星辰科技,他们的联盟简直一无是处!”
  “我承认,星辰科技非常强大,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科研巨头之一。”
  “但是,就算星辰科技再强,也不可能和整个世界为敌!”
  肖恩·朗的发言,宛如五雷轰顶,震耳欲馈!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用力鼓掌,直到双手通红!
  几百年以来,这个世界的统治权一直属于西方,如果西方完全联合起来的话,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抗衡。
  北美的自信,在于全球前十大实验室中,有八个在北美,全球排名前一百的大学中,有五十一个在北美。
  而且,北美还有NASA!
  这就是北美作为世界盟主的底气所在,别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是霓虹丰田和德国大众,但他们还不是一样,要听从北美的调令,千里迢迢跑到底特律来开会。
  从肖恩·朗的发言里,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力量,全球霸主北美,他们要动真格的了。
  ……
  历史即将证明,七月中旬举行的底特律会议,将成为这场全球科技霸权之争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次会议上,来自西方,以及亲西方的巨头们,组成了一支实力空前的盟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