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540

  “之所以我们要去考察汽车零部件,是因为电动汽车是一个系统集成工程,我们的电动汽车,不仅应该只在电池和电控方面领先,而是应该在所有方面,都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觉得电池和电控领先了,就万事无忧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一向是我们星辰科技的传统。”
  “既然传统如此,那就让我们来加把劲,将电动汽车这个东西彻底做绝,不要给对手留下任何咸鱼翻身的机会,断了他们的念想。”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同时感到心中的激情再次燃烧。
  在结束发电,储能等等一系列电气研究之后,硬汉天团经过短暂的休整,终于要再次上路了。
  罗佳拿起墨水笔,在白板上写下电机两个字。
  这个结果不出意料,大家都很清楚,电机是一辆电动汽车除了电池,电控,车身,底盘之外,最重要的子系统,电机的问题早晚要解决。
  罗佳指了指白板上自己写的两个字说,“电机的问题意义深远,我们要开始大力储备相关技术,因为电机这个东西,不仅汽车要用,船舶要用,坦克要用,将来我们解决机床问题,机器人问题,甚至是电动飞机的问题,也都离不开电机。”
  “众所周知,技术是一套复杂的系统,需要提前研究,做技术储备,就好比我们的工业EDA软件,那是我们为进入半导体行业所做的战略储备,没有EDA的情况下,不是说不能搞芯片,而是搞不好,但普通百姓并不知道这种情况,最近网络上有一种声音,说我们星辰科技,已经做到这么大的规模,为什么还不去解决半导体问题?”
  “对此,我们应该不加理会,继续按照自己的原定路线前进,毕竟普通百姓并不了解半导体的难度,以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随便搞搞,而是只要搞,就要搞到最好的决心。”
  “电机技术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星辰智能制造的机械手臂,依然用发那科,帝人这些霓虹企业生产的电机,想想也是很心酸啊,或许是时候,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众人纷纷点头,星辰智能这家子公司,是星辰科技为数不多还在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的企业。
  而电机项目的启动,不仅将解决电动汽车的问题,还将弥补公司自身的短板,对此,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期待和兴奋的表情。
  罗佳顿了一顿,继续说,“大家或许不信,我国制造电机的企业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仅仅在新能源目录里的电机企业,就达到了两百四十七家,没上新能源目录的就更多了,而这还仅仅是汽车电机一个领域,机床和机器人用的RV电机,减速电机,并不包括在内。”
  “我们所在的沪都,并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但依然有二十一家企业入选,华域,申沃,创驱,连孚,力信,申江,等等等等,隔壁的江苏和浙江就更多了,特别是江苏,他们竟然有超过七十家制造汽车电机的企业,我看新能源目录的时候,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
  “然而,这么多造汽车电机的企业,真的能用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的,让我们以电动汽车行业的老对手特斯拉为例,他们的电机由湾湾省富田电机制造,但富田电机只负责制造,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由特斯拉自己掌握。”
  罗佳又开始在白板上写字。
  P85型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减速比9.73:1,最高转速15480rpm,电机功率306Kw,峰值扭矩600NM,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
  “P85只是特斯拉基础电机型号,但它的技术参数依旧非常强悍,转速都快接近一万六了,而在我国,只有少部分电机企业,能够达到一万转以上,提高转速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在高转速情况下的稳定。”
  “更厉害的是600NM最大扭矩,特斯拉在转子和定子结构上,采用了很多创新技术,就算用昂贵的铜转子来取代常用的铝转子,也不可能把扭矩一下提高这么多,通过拆解特斯拉的电机,我们发现,他们专门设计了全新的冲片,还针对变频,功率,效率,重量,冷却,几乎所有的电机细节技术,做了全面的优化,最终才有了现在的结果,真可谓不惜血本啊。”
  沈浪坐在角落里静静的听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头脑风暴团的会议,周围坐满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牛级人物,这些人的名字随便拿出任何一个,都足以留在华夏科研史,乃至全球科研史上,被后人铭记。
  这就是星辰科技的实力,经过连续的疯狂扩张之后,头脑风暴团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了三百人规模,而公司的博士数量,也已经即将破万,其中百分之七十在星辰研究院,剩下的,分布在各大子公司。
  要知道,狄五常领导的人力资源部,依旧在全球不断招兵买马,过去人们总说,星辰科技是大牛遍地,博士三千,如今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大牛三百,博士近万,才是更为准确的描述。
  当然了,日后星辰科技的人才扩张速度,将会不可避免变慢,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牛人数量毕竟有限,该挖的人才,总有一天会被挖光。
  所以星辰大学才会横空出世,未来,星辰科技只能走自我培养天才这条路。
  罗佳耸了耸肩膀,“大家看到了,汽车电机这个领域,并没有真正的巨头,于是就成了现在群雄争霸的局面,单单是我国,就有几百家相关企业,特斯拉的技术虽然强,但也没有强到让别人都恐惧的地步。”
  “这和机器人领域所用的RV电机,以及谐波减速电机截然不同,在这两种电机技术方面,全世界都要跑到霓虹采购,帝人和发那科为首的霓虹巨头,已经做到了真正的垄断。”
  “机会是有的,但我们要的绝不仅仅是汽车电机这一个领域,还要一鼓作气,拿出真正划时代的技术。”
  “而这种技术,就是永磁矢量电机和超声波电机!”
第二百四十七章
超声波电机和残酷竞争
  罗佳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
  搞永磁矢量电机大家可以理解,不少熟悉电机技术的头脑风暴团成员,也早就料到,罗佳会挑战电磁电机的顶点,永磁矢量。
  但超声波电机这个东西,和目前所有的电机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就好比算盘和电脑,两者都是计算工具,但彼此却有着代际差距,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罗佳的野心之大,又一次把大家震惊了,他们仿佛回到一年多之前,罗佳突然提出,要搞卡门涡街发电的时候,他的庞大设想,把所有人雷的里嫩外焦。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很符合罗佳的风格,随着星辰科技实力的增强,罗佳野心也在变的越来越大,他开始尝试挑战星球科技的顶峰。
  什么是星球科技呢?
  就是在没有进入星辰大海时代之前,人类所能够达到最强的技术。
  以卡门涡街发电为例,那是核聚变之外,最牛的发电技术,即便有朝一日,人类真的走向星辰大海了,卡门涡街发电技术依旧不会被淘汰,仍然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超声波电机也是如此,这项技术如果搞出来的话,能让人类一直受益,直到很多很多年后。
  这种达到星球科技顶点的技术,想要实现是很难很难的,强如头脑风暴团的成员,也纷纷开始挠头,感觉这回麻烦了,超声波电机这个玩意儿,实在不好弄啊。
  罗佳继续说道:“永磁矢量电机和超声波电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我之所以一次性提出来,是有客观原因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永磁矢量电机,搞永磁材料这个东西,需要消耗大量稀土,而稀土哪国比较多呢?”
  “当然是我国,我国稀土储量占全世界百分之七十。”
  “所以咱们有很强的基础条件,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不用,那不成傻子了吗?”
  “让我们说回特斯拉,在前些年,特斯拉其实是不用永磁电机的,用的是感应电机,虽然马斯克同学很清楚,永磁电机比感应电机要强大许多,但他更明白,永磁材料这个玩意儿,要看我国脸色,哪天要是不卖给他们稀土了,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在沪都建了一个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他之所以在华夏建厂,真是因为看中我国的基础设施发达,和生产效率比较高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工业效率高,全世界都清楚,他如果真有心,工厂早就建了,之所以一直等到现在,是因为他意识到,电动汽车上感应电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能上永磁电机,而永磁电机需要稀土,我们有稀土,所以他就来了。”
  “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霓虹的,据说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刻苦研究,不使用稀土的永磁材料,就是害怕我国万一哪天,不供应稀土了,他们会被卡脖子。”
  罗佳讲到这里,众人发出轻笑,能够卡一下老外的脖子,还是很涨大家士气的。
  我国虽然地大,物产却并不丰富,稀土是为数不多我们能够控制的上游原材料,其余铜,铁,锂,之类的贵金属,都需要从全球进口。
  罗佳之所以搞硅负极电池,而不是锂负极,其中就包含对我国没什么锂矿资源的顾虑。
  就在这时候,罗佳话锋忽然一转,说了一段让所有人笑容凝固的话。
  罗佳淡淡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国虽然占有百分之七十的稀土资源,生产百分之八十的永磁材料钕铁硼,但都是些非常初级的产品,在高级钕铁硼领域,我们的技术实力惨不忍睹,全球三大高级钕铁硼生产商,全部来自霓虹。”
  “排名全球第一的,是住友特种金属,而钕铁硼这种材料本身,就是住友特种金属的研究员佐川真人,在1982年发现的。”
  “排名全球第二的是信越化学,排名第三的是TDK,排名第四的是德国VAC,这四家企业统治了全球高端钕铁硼领域,连我们的卡门涡街发电阵列,也用了产自住友金属的钕铁硼。”
  “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霓虹从我们这里买稀土,制造成高端钕铁硼,再卖回给我们,从中赚了不少钱,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造呢,很简单,因为造不出来。”
  “我国方面,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宁波韵升,是产量最大的三家企业,三环每年能产一万八千吨,其他两家的产能在一万吨左右,可惜的是,他们无法提供卡门涡街发电阵列,所需要的高性能钕铁硼,当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直接找住友买了一些。”
  “这几年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最终的胜利,依旧差的很远,虽然在发电阵列中,钕铁硼材料占比并不高,但却绝不能缺少,万一哪天住友不再给我们供货,新能源计划就要中断。”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腾出了手,有了足够的时间和人马,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借着研发永磁矢量电机的机会,把高级钕铁硼的问题给它解决了。”
  “这就是开始永磁矢量电机研究的原因,这个项目研发难度不算太高,又能够解决我们风机阵列重要的原材料问题,属于一举两得。”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的笑意迅速消失,取而代之是一种坚毅的神色,和强烈的使命感,特别是公司材料学三大负责人,季明,朝安邦和曹原,他们早已挺直了腰杆,暗中摩拳擦掌。
  沈浪惊呆了,他发现自己老师真的是一个演讲天才,他的逻辑清晰而理智,谈笑风生之间,所有人迅速形成了强烈共识,紧紧聚拢在老师的身边,执行他所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接下来就是超声波电机了。”罗佳继续说道:“永磁矢量电机,是目前科技条件下最强的电机技术,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研究下一代电机产品,确保今后几十年内,无人可以超越我们。”
  “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之间,而超过20千赫兹,属于人耳无法辨识的频率,被称为超声波。”
  “那什么是超声波电机呢?”
  “简单来说,利用压电材料输入电压变形,使其产生超声波频率的机械振动,再通过摩擦驱动的机械设计,让超声波电机如同电磁电机一样,做旋转或者直线运动,就是超声波电机。”
  “超声波电机不像传统电机那样,利用电磁的交叉力,来获得运动和力矩,超声波电机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超声震荡来运动,让材料的微观变形,通过机械共振放大,再加上摩擦耦合,转换成转子的运动,相比电磁电机,它用压电陶瓷材料盘,代替了复杂的铜线圈和铁芯。”
  “这可是一个好东西啊,超声波电机响应快,控制能够精确到纳米级别,不需要减速齿轮,外形更小巧,电磁兼容性好,不受磁场干扰,还能应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例如真空,极高或者极低的温度,扭力强劲,没有噪音。”
  “这些优越的特性全都集合在超声波电机身上,使其具备了非凡的使用价值,我管这个东西叫太空电机,因为它是一种能够从现在,一直用到人类太空时代的顶级技术!”
  “总而言之,超声波电机意义极其重大,而我们的对手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北美喷气推进实验室,他们把超声波直线电机,用在一种检测航天飞机外壳损伤的爬行器当中,据说,其承重和自重比,能达到惊人的十比一。”
  “第二是霓虹宇宙研究所,他们有两种超声波直线电机,应用在卫星领域,同时还被北美和德国采购,作为导弹领域精确测量器使用。”
  “最后一个,是大名鼎鼎的NASA,虽然NASA从来没有承认过,但根据坊间传闻,他们的火星探测器,使用了基于超声波电机打造的新一代微型机械臂,Mars
ArmⅡ。”
  “由于超声波电机的先进性,Mars
ArmⅡ型机械臂的重量,降低了整整百分之四十,你们应该明白的,对于航天科技来说,百分之四十的减重,究竟意味着什么。”
  随着罗佳的介绍,所有人都变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全球最大的黑科技集中营NASA,已经把超声波电机,用在了火星探测器上,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