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540

  幸好在场老总的随行人员中,有懂技术的工程师,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份资料的非凡之处。
  “不会吧,这是一种永磁矢量电机!?”
  “似乎是这样的……”
  “难道说星辰科技已经突破了矢量控制技术?”
  “很有可能,毕竟他们可是星辰科技啊!”
  现场很快就炸开了锅,所有人都处在极度兴奋和困惑之中,永磁矢量电机,是所有电磁电机的终点,简单来说,达到永久磁性和矢量控制的程度,传统电机就算发展到头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对电机的设计和参数做一些修改,使其能够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
  手机里用微型电机,轮船要用高达几万马力的巨型电机,虽然各种电机型号看上去差距极大,但其根基都是永磁矢量技术。
  作为磁电机顶峰的存在,为它专门开一场全球发布会绝不为过,然而现在,星辰科技随便搞了些影印本,就把技术资料给大家看,似乎对他们来说,永磁矢量电机并不是什么核心技术。
  罗佳环顾四周,见所有人都正注视着自己,一脸疑惑的样子,于是他走上前,习惯性用手指轻轻敲两下话筒。
  “诸位,你们手里拿到的,的确是永磁矢量电机技术,今天把各位请来,就是为了商量在电机领域合作的事情。”
  “简单来说呢,就是我们星辰科技提供技术,提供高级钕铁硼和矢量控制芯片,你们负责生产,最终交给全国的客户使用。”
  罗佳的话音刚落,现场顿时一片哗然,星辰科技搞出了永磁矢量电机?还要和他们合作?
  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大家以为是来吃饭的,结果却被一个巨大的馅饼直接砸中了脑袋!
  “我的天哪,永磁矢量技术!”
  “星辰科技万岁!”
  “这下发达了,我们就要鸟枪换炮了!”
  “永磁矢量电机啊,安川和三菱都没有这样高级的技术!”
  众人纷纷发出惊呼,兴奋的无以附加。
  电机这个东西不像芯片,对生产工艺要求并不高,所以全球才会出现几千家电机企业相互厮杀,这样混乱的场面。
  阻止华夏厂家占领全球市场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
  目前在电机市场,中低端产品几乎全部是华夏制造的,但中高端还有高端产品,完全被境外垄断。
  连星辰科技自己造机械手臂,都要从霓虹进口减速电机,由此可见在这个行业里,中外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
  永磁矢量电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因为永磁矢量电机的能效比极高,占领从低端到中高端这块市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高端市场,罗佳相信,以眼下这些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他们还无法完成任务,因为高端电机要求的不仅仅是功率,更需要匪夷所思的精度,精确到纳米级别才可以。
  想要占领高端电机市场,罗佳现在还缺两个重要的技术,一个是高级轴承技术,另外一个是超声波电机,只有搞定了这两大技术,才能够真正颠覆全球高端电机市场。
  而高级轴承和超声波电机的延伸产品,是号称工业之母的,大型五轴加工中心,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机床领域。
  这就是科技的关联性,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存在,必须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高端电机市场利润丰厚,是罗佳给自己留的肥肉,至于通用电机市场,就让合作伙伴去搞吧,星辰科技只做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块。
  罗佳展开双手,示意所有人静一静,“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请明天到我们公司一聚,商务部备好了茶水,大家签一个合作协议,我们就会派工程师进驻各位的工厂,现场指导生产。”
  说完,罗佳把安然拉了过来,告诉大家如果还有问题,就找安然咨询。
  这下可好,安然身边迅速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饭也不吃了,忙着向安然咨询各种技术细节。
  而合同细节由几个商务和法务部的同事,他们来负责,洪涛最近出差了,否则他今天也应该到场的。
  罗佳把解释的任务甩给安然,拉着几位汽车集团和摩托车集团的老总,找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吩咐服务员上菜,经过一番折腾,他现在有点饿了。
  “罗总,您还有心思吃饭呐?”
  吉利的李老板表情古怪看着罗佳,所有人也都露出了不安和狐疑的神色,似乎他们并不打算品尝名厨料理的这桌上好粤菜。
  罗佳笑了笑,他很清楚众位老总的心思,虽然永磁矢量电机是电机企业负责制造,但最终用到它们的,却是这些电动汽车集团。
  与其在这里陪罗佳吃粤菜,不如去找那些电机企业谈一谈,尽快将永磁矢量电机,用在自家产品之上,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毕竟,战争已经开始了。
  东亚集团在欧洲的进展不能说顺利,欧洲媒体正不遗余力的挖苦他们,说他们制造的电动汽车,也就是仗着星辰科技的电池和电控,在电气性能方面取得了领先,但是在其他方面,完全不是那些全球巨头的对手。
  底盘不够扎实,刹车不够灵敏,减震调教不佳,难以对付复杂的路况,电机转速和功率都非常一般,如此种种缺点,全都被媒体列举出来。
  而保守的欧洲人,并没有因为华夏制造的高续航电动汽车而欣喜若狂,他们正在谨慎的观察。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在欧洲卖的价格,远比华夏要高,华夏卖十万元左右的小型电动轿车,欧洲需要至少两万欧元起步,贵了百分之五十还多。
  罗佳从很早以前就定下规矩,产品卖给家乡人,越便宜越好,卖给外国人,就要赚取足够的利润。
  总而言之,东亚集团在欧洲进展不顺,李老板现在非常焦急。
  而华夏集团由于没有欧美销售渠道,将会主攻东南亚以及美洲市场,他们的进展同样缓慢,毕竟华夏集团虽然是国家队,但技术实力还比不上民营企业。
  想卖掉一辆电动汽车不难,但想把电动汽车卖到比较高的价格,赚取大把利润,却需要拿出些真东西才行。
  服务员送来十二个凉菜的同时,罗佳从怀里掏出一张蓝图,递给了李老板。
  “我把电机企业找来,是为卖技术,把你们找来,则是为了给你们提供弹药。”罗佳淡淡的说,“你们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轮毂电机,是哪家制造的吗?”
  “轮毂电机?这个我知道,应该是北美舍弗勒,他们给福特最畅销的皮卡F150,设计的专用轮毂电机,导致整车减重六百一十八公斤!太牛了,直接减重零点六吨呐,续航里程和驾驶轻快感,一下就上了好几个档次!”有人激动的说。
  对汽车来讲,重量永远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保时捷公司为了降低自家跑车的重量,甚至特别定制了更薄的车窗玻璃。
  反正为了减重,增加续航,让车开起来更轻快,各大车企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罗佳笑了笑,“没错,舍弗勒的确是很牛,但你们看看我这个。”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大缺陷全部解决!
  罗佳的话引起众人巨大兴趣,然而蓝图这种东西,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李老板自知读书不多,便将蓝图交给比亚迪的王老板。
  王老板工科硕士出身,早年工作于中科院冶金所,是商人中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展开蓝图,仔细查看,渐渐眉头紧锁起来。
  三大私营汽车厂合并之后,吉利的李老板做了董事局主席,比亚迪的王老板因为懂技术,主管汽车研究院,而长城的魏老板有股子狠劲,主管销售,倒也算各司其职,三剑合璧。
  国家队方面,华夏汽车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长安,而长安属于军方总装备部,所以事实上,是军方的力量控制了华夏汽车集团。
  如此一来,和军方关系密切的罗佳,便取得了巨大便利,他在华夏汽车集团进进出出,简直如同出入自家地盘一般方便。
  京城的那位老将军极为欣赏罗佳,不惜以快八十岁的高龄,亲自带罗佳去各个战区拜码头。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罗佳便在军方,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人脉,从电磁炮的研究,到新型战列舰的设计,星辰科技都有参与其中。
  当然了,这一切是在暗中进行的,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星辰研究院和软件中心,有几百名员工办理了离职手续,而他们离职后的去向,正是军方各大研究院!
  罗佳已经开始把自己麾下的力量,悄悄派去搞电磁炮了!
  华夏汽车集团的总经理林志宇,是极少数了解这件事的人,他对罗佳的建议,向来言听计从,而罗佳也派出星辰科技的力量,帮助华夏汽车集团,提升研发水平和战斗力。
  这就叫投桃报李,在国内各大汽车厂家,普遍沦陷于境外资本的时候,是军人守住了最后的底线,长安一家的销量,等于上汽加广汽,加一汽,再加上东风。
  罗佳清楚看到了这一切,所以他决定不惜代价,帮军方守住长安这块牌子,军方的技术实力不高,那就由星辰科技顶!
  新一代长安汽车的研发工作,有百分之八十,其实是在星辰科技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星辰科技的工程师团队,直接进驻长安工厂,优化流水线和生产工艺。
  在战略方面,让东亚集团去打欧洲市场,华夏集团出征相对难度低的东南亚,也是罗佳的决定。
  这一次在军方力主之下,一千七百万辆合资产能全部被砍掉,壮士断臂,损失惨重,真的有够悲壮,需要给他们一个容易发展的环境,恢复元气。
  说到底,应该还是投脾气的原因吧,军方的血性和星辰科技的阳刚,一脉相承,所以搞到最后,罗佳和国家队始终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却在不知不觉中,和军方走的越来越近。
  近到什么程度呢?
  军方很多人谈到罗佳的时候,总觉他和他手下的硬汉天团,是自己人,是一群信得过的老朋友,有些研发任务搞不定的时候,他们也不客气,直接就给罗佳打电话,问罗佳有没有办法。
  事情发展到现在,好处是罗佳终于有了无比强大的后援,今后当罗佳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将获得华夏大地上,最血性那群人的鼎力支持。
  而坏处,是罗佳现在不太自由,他一直想去看看德国的高精尖工业,如今完全没有机会了,为了安全,罗宁同志和母亲,也不再出国旅行,改在国内了。
  这大概就是凡事皆有代价的又一个例证吧。
  王老板摘下眼镜,用餐巾纸擦了擦眼角,而后继续仔细阅读。
  他忽然觉得,硬汉天团有点讨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