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540

  北美,加利福尼亚州。
  视频终于播放完毕了,然而办公室里却依旧鸦雀无声,只能听到德纳普和杰瑞恩粗重喘息的声音,那声音宛如两只绝望的野兽,被逼入了死角。
  “这怎么可能!”
  几分钟的沉默后,德纳普终于站了起来,他奋力挥动手臂,而后又去按重播键,似乎他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一切,认为那并不真实。
  杰瑞恩拉住好友的手臂,沉声道:“算了,不用再看了,我们都是科学家,罗佳介绍的一切,都无懈可击,这点我们很清楚,只是人类惯有的侥幸心理,让我们一时无法接受。”
  噗通~
  德纳普恍若失神,一屁股坐回沙发,目光呆滞,脸色煞白,不断念叨着同样一句话,“不可能……这不可能……”
  杰瑞恩摇了摇头,他很理解老友的痛苦,超声波电机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宝贝,潜心研究数十年,结果却在和星辰科技的对抗中,输的一塌糊涂,这对德纳普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杰瑞恩站了起来,皱眉走到窗边,任凭阳光落在身上,可不知为何,加州的艳阳不再让他觉得温暖,办公室里充满一股寒意,仿佛有人偷偷打开空调,令杰瑞恩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一次又一次,星辰科技打碎西方的信心,做到了列强所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种情况实在太糟糕了,看着来自华夏的那群野蛮人在全世界肆无忌惮,西方科技界却无力反抗。
  杰瑞恩安慰德纳普道:“振作起来我的老朋友,你们可是大名鼎鼎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超声波电机不过是你们所掌握无数种黑科技之一,就算被星辰科技反超了,也没什么了不起。”
  “都说超声波电机属于太空时代,可是他们有了超声波电机又能怎么样?能登陆火星吗?能探索遥远的冥王星和伊波拉带吗?”
  “不能!”
  “科技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由千千万万项技术共同组成,一个超声波电机不算什么,想要对我们发起挑战,除非他们能把所有的科技差距,全部补上!”
  “不要忘了我的朋友,早在一九六九年,我们就登上月球了!而那时候的华夏,还没有正式开始他们的工业化呢,这不是几十年的差距,而是几百年的差距!”
  “想要挑战我们,华夏人还早的很!”
  德纳普听了杰瑞恩博士的话,不仅没有受到鼓舞,反而发出一串苦笑。
  “或许你说的都有道理,但不要忘记,星辰科技才刚刚创立四年啊!”德纳普全身抽搐,痛心疾首的喊道。
  ……
  沪都,浦东区,中芯国际。
  唐博云擦干眼泪,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两鬓已经花白,额头上的皱纹宛如刻刀雕琢,到了这把年纪,早该看透这世上的一切。
  可得知星辰科技的超声波电机,在技术指标上,全面超越无比强大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之后,唐总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他平复激动的情绪,走出洗手间,看到本应严肃的公司,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都在兴奋的议论着。
  “什么叫牛叉?这就是!”
  “先搞定工业软件,再上超声波电机,星辰科技简直是用一己之力,拉着华夏科技界向前跑啊!”
  “这下咱们有福了,超声波电机对解决我们目前棘手的机台精度问题,应该很有帮助吧?”
  “错不了,研发部已经疯了,都挤在实验室里呢。”
  “下班后等我。”
  “干什么?”
  “我请客,今晚好好喝两杯!”
  作为公司老总,唐博云看着乱糟糟的办公室,不由板起脸来,想要训斥两句,可不知为什么刚刚开口,鼻子竟然有点酸。
  他想到这些年来公司背负的骂声,作为国家不惜代价支持的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是花了国家很多很多钱的。
  然而当台积电和三星纷纷冲刺5纳米,甚至更低制程的时候,中芯国际依旧在22纳米打转。
  为此,群众没少戳中芯国际的脊梁骨,而中芯国际的员工们,也觉得非常委屈,顶级科技的追赶不是种大白菜,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啊。
  “算了,让大家高兴一下也好。”唐博云心中暗想。
  不久前,星辰科技的工业软件,让中芯国际的老客户华为,中兴,紫光展锐,摆脱了软件层面被列强卡脖子的尴尬局面,那时候公司里就已经很高兴了。
  紧接着又是超声波电机,一次次的奇迹叠加在一起,终于大家再也忍不住,开始了爆发式庆祝。
  唐博云没有理会乱哄哄的办公室,任凭年轻人们去闹,自己转身来了实验室,换上防尘服,走进去,见到了公司一众研发主力。
  他们正在对机台进行研究,想知道全自动机台如果换成超声波电机驱动的话,对生产线的良品率会有多大的影响。
  不了解内行的人或许根本不清楚,半导体制造业的良品率问题,一直非常严重。
  良品率不仅是中芯国际的难题,也困扰着台积电,格罗方德,三星,甚至不可一世的英特尔。
  想当初,台积电推出7纳米技术的时候,他们的老对手三星憋了好几个月,最终只拿出个8纳米技术。
  生产线都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三星的制程,会比台积电低一个纳米呢?
  这数字很奇怪,也很恶心好不好。
  不多不少,只比台积电低了一个纳米?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良品率,三星当然可以用7纳米制成生产,但一万件产品中,六千件要因为不合格而报废,三星虽然家大业大,但也不敢这么玩啊。
  于是,他们硬着头皮,推出8纳米技术,别看制成仅仅差了一个纳米,但良品率却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三星运行这条生产线,也就不至于赔掉裤子。
  有人可能不理解,一个纳米的差距,良品率竟然差了那么多?
  是,就是差那么多,英特尔算是全球霸主了吧?但你可能未必知道,I5CPU其实很多就是不达标的I7,屏蔽一部分核心和缓存后,当成I5卖给你。
  这就是半导体行业的现实,制程已经到了几个纳米的级别,再往下发展都快要产生电子迁移了,简单来说,就是已经进入了当前科技等级的极限。
  除非有新的技术横空出世,否则良品率永远不会太高,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台积电就要谢天谢地谢祖师爷呢。
  而星辰科技的超声波电机,别看只是一种电机,似乎和半导体行业没什么关系。
  但这种具备纳米级精度的电机,却可以提高机台运行的准确程度,进而提高良品率,解决半导体制造业的大麻烦!
  所以当这种电机问世的时候,疯狂的不是造电机的,而是一群造半导体的!
  “怎么样?”唐博云关切的问道,“换装超声波电机的话,我们的机台能提高多少精度?”
第三百一十章
据说外来物种正在入侵欧洲
  技术部的同事们告诉唐博云,换成超声波电机后,精度提高多少还是未知数,毕竟星辰科技也没有把产品送来测试。
  但可以肯定,有了超声波电机,机台的稳定程度一定会得到提高,晶圆良品率同样也会上升。
  唐博云感到兴奋,他立即给罗佳打去电话。
  两家企业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星辰科技创立第一年,就和中芯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从COMS传感器,到图像解码器,数字电控芯片,这些产品全都由星辰科技半导体部设计,中芯国际负责制造的,目前为止,星辰科技并没有自己的半导体制造线。
  罗佳笑着对唐博云说,“这样吧,你派些人过来拿样品,口说无凭,具体技术细节,你们还是自己测试一下比较好。”
  唐博云满口答应,但他没有派人去星辰科技,而是亲自去了一趟,反正他们两家企业都在沪都,距离并不远。
  此时的星辰科技总部已经人满为患,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都在纷纷赶来,毕竟电机这个东西用途实在太广泛了,连造榨汁机的企业也可以用到。
  虽然超声波电机成本较高,但可以用来攻占高端市场嘛,你想把一台榨汁机卖的比别人更贵,总要有个理由先,采用了顶级超声波电机,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罗佳见到唐博云的时候,刚刚送走几名小家电领域的合作伙伴,他笑着说道:“超声波电机估计是我们有史以来,用途最广泛的产品了,刚才那几位是造洗碗机的,想借我们的技术,推出超静音高速产品。”
  唐博云连连点头,星辰科技创立以来,产品无数,但要说影响力广泛,还真就属超声波电机。
  卡门涡街发电阵列虽然是更大的项目,但罗佳只需要和国家队合作就好了,不像超声波电机,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非常关注,每个人都想要。
  关上门,唐博云神神秘秘的说,“都说你们要开始搞半导体了,大家是老朋友,能不能提前给了准信?”
  “毕竟半导体产业可是很大的,从机电方面入手,搞光刻机,掩膜机是一种路数,从原材料入手,搞晶圆和耗材又是一种路数,从下游入手,进入半导体生产环节,是第三种路数,不知道你们打算朝哪个方向发展?”
  罗佳笑了笑,半导体的确是个巨大的产业,机电上游的代表企业是荷兰ASML,光刻机全球霸主,原材料上游是信越化学,TDK这类做基础材料的,而生产环节的代表室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美光等等。
  总而言之,在半导体这个领域里,目前还活着的全都是高手,无论朝哪个方向都不好走。
  中芯国际是华夏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耗资万亿,排名也就全球第五第六的样子,距离第一集团还差了很远,由此可见,在半导体这个行业混,绝不容易。
  罗佳耸了耸肩,对唐博云说,“唐总放心,如何在半导体领域布局,我们自有一套全盘方案,不会一拍脑门就决定干什么,所有计划早就已经制定,剩下的只是一步步去执行而已。”
  唐博云大喜过望,星辰科技别看创立不久,但步伐一直非常稳,在罗佳掌舵之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有自己一套规划。
  这种战略规划,是大多数初创公司远远无法相比的,多数初创公司往往是追着风口跑,什么赚钱就上什么项目。
  而罗佳显然有着更远大的目标,赔了上千亿的工业软件,如果换成其他纯粹以赚钱为目标的企业,只怕早就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