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540

  反正在星辰科技的强势冲击之下,人心惶惶总是在所难免,毕竟那可是零点一纳米次世代制程啊。
  总裁斯万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公司前庭花园里,一群窃窃私语的员工,心中突然有种悲凉的感觉升起,令他在空调很足的房间里打了一个冷战。
  斯万不知道员工们在聊什么,但可以想象,应该和星辰科技有关,和英特尔集团的命运有关。
  其实就在今天,从华夏那边偷来的CPU样本,已经送达最高实验室,英特尔集团的工程团队,正在对星辰CPU做秘密测试。
  星辰科技没有偷偷摸摸搞半导体,他们搞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大工程,许多公司都收到了星辰CPU的工程板,以便于测试性能,做系统和硬件兼容什么的,为不久后大规模商用做准备。
  在这种公开的环境下,英特尔集团的商业间谍能够搞到几块样品,也并非什么稀罕的事情。
  而星辰科技的态度很霸气,不怕你们看,就喜欢你们看了也不懂,气急败坏的样子。
  斯万之所以能够如此气定神闲,是因为他已经见过了那块星辰CPU,体积非常大,和英特尔自己出品的酷睿系列差不多。
  这让斯万长出了一口气,因为根据经验,制程越高的芯片体积越小,星辰科技的CPU好大一坨,应该也没有很超前制程的吧,两纳米?一纳米?
  只要不进入一纳米之下,英特尔就还存在追赶的希望,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人都明白,工艺这个东西,往往需要漫长的磨合时间,无法一蹴而就。
  就像三星,台积电,英特尔,格罗方德,这些半导体制造厂所使用的设备,全都一模一样,但他们最终的制程却差了很多,台积电五纳米都出来了,中东狗大户的格罗方德,才做到十几纳米,原因无它,经验和工艺技巧不同而已。
  就算星辰科技的技术早已逆天,那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调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能达到巅峰状态。
  砰~
  穿着实验室防尘服的金色卷发男,粗暴推开斯万总裁的办公室,径直走了进来,他是克鲁泽,时年五十三岁,英特尔集团首席科学家,拥有一半日耳曼血统和一半拉丁血统。
  克鲁泽无视了斯万总裁喊他的名字,两只眼睛仿佛见了鬼一样失去神采,变的空洞洞,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两只手揪住头发,全身剧烈的颤抖。
  “见鬼!你究竟是怎么了嘛?振作一点,给我振作一点!”斯万摇晃克鲁泽的身体,由于没来得及擦香水,他今天的味道很重。
  “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
  “然后呢?”
  “他们做到了,他们做到了零点一纳米制程!”克鲁泽脸色苍白的嘟囔,“魔鬼,那些华夏人绝对是上帝派来折磨我们的魔鬼!要知道,这才是他们的第一版CPU,还只是工程版!天知道他们的工艺成熟后,又会有怎样的进步!”
  “输了,这场战争我们已经彻彻底底的输了!零点一纳米制程,石墨烯晶圆,凭借这些技术,华夏人将横扫整个世界!”
  斯万感觉脑袋懵懵的,有点听不懂首席科学家的话。
  根据经验,如果星辰科技第一版就能达到零点一纳米,日后提高的空间无疑巨大,华夏人的技术底线在哪?零点零一纳米,又或者零点零零一纳米?
  “不对啊!”斯万惊叫道:“华夏那边秘密送来的CPU,明明那么大一颗,怎么可能采用了零点一纳米制程?”
  这的确很难理解,零点一纳米制程的CPU,应该体积很小,比一颗豌豆大不到哪里去才对,而从华夏偷来的样品,明明那么大一坨。
  克鲁泽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虽然我不知道公司是从哪里得到的那块CPU,但我可以肯定,送到实验室里的,并不是普通版本,而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存在。”
  “特殊?”斯万嘟囔。
  克鲁泽点了点头,“除了拥有二十四核心处理器之外,那块CPU内部,还集成了128GB容量的内存,外加50TB容量的闪存。”
  “总裁先生,您听明白了吗?那并不是一块单纯的CPU,而是CPU加上内存以及闪存,在加上内存控制器,数据寻址器,读取写入器的超级一体化中央核心!像这种超级核心,本应该只存在科幻电影里,星辰科技却把它们全部实现了!”
  啊!!!
  斯万发出一声惨叫,整个人呆若木鸡,眼睛变的血红。
  内存这个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插在计算机主板上的内存条,通常为DDR制式,而闪存就是芯片化的硬盘,硬盘越大,就能装越多的小电影。
  星辰科技还真是异想天开,居然把CPU,内存,闪存,缓存,还有各种控制器,全都集成到一块去了!
  偷来的那块CPU看起来挺大的一坨,其实并不是因为制程低,而是因为里面的东西多!50TB闪存集成,这得装多少小电影啊!
  “一切全都完了。”克鲁泽发出一声长叹,“最大的内存和闪存制造商是韩国三星,星辰科技真狠啊,他们不仅要干掉我们,还要一鼓作气,把韩国的支柱三星也弄死。”
  ……
  广东佛山,美的集团总部。
  方洪波挂断罗佳的电话之后,先是皱眉沉默,随即嘴角又弯起一抹老狐狸般的笑容。
  “董事长,罗佳打电话来究竟什么事情?看您笑的开心,应该是什么好消息吧。”助理金泽问道。
  方洪波解释道:“罗佳希望我们把手头的事情先放一放,针对韩国发起一波攻势,目标是LG,三星,现代的空调,三星和LG的电饭煲,微波炉,咖啡机等等。”
  “反正具体来说,就是罗佳希望我们针对韩国对手清场,无论补贴也好,宣传也罢,这个夏天绝不能让韩国同行们闲下来,市场份额能拿下多少,就拿下多少。”
  “清场!?”金泽倒吸一口凉气,“够霸气的啊,据我所知,最近几年在星辰科技的带领下,的确搞过几次轰轰烈烈的清场行动,但行动地点都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东南亚地区。”
  “例如星辰科技著名的群狼战术第一次应用,就是国产电动摩托车进军东南亚,针对以本田,雅马哈,和铃木,川崎为首的霓虹摩托车集团,执行清场大战。”
  “而韩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拥有成熟的消费市场,特别是韩国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空前强大,这一点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都无法比较的,想当年,苹果集团能够在霓虹占据百分之六十市场份额,压着霓虹本土品牌打,什么索尼,京瓷,松下,三洋,全都不是对手。”
  “然而韩国不同,三星和LG,始终占据最畅销手机前两名,老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然而韩国却完全相反,外来和尚很难念经。”
  助理金泽口沫横飞,别看他并不负责韩国市场,却对韩国市场有着非常深的认识,在他看来,罗佳想在韩国清场,无疑会遇到巨大阻力,向来排外的大韩民族,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金泽是优秀的年轻人,然而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悲催的年代,企业界的风气,已经被星辰科技彻底带歪了。
  几年间,硬汉天团横空出世,震惊了整个世界,从那以后,商界有样学样,渐渐形成了雇佣男秘书和男助理的风气,美的是我国最强大的家电集团之一,然而方董事长身边,别说漂亮女秘书,董秘办公室就他妈没有女人,全都是和尚。
  方洪波呵呵一笑,“假设韩国市场真那么容易的话,星辰科技也就不用找我们帮忙了,仔细想想,在韩国清场虽然是巨大的挑战,但也未必不是机会。”
  “随着全球变暖,空调市场最近几年异常火爆,我们和以格力为首的华夏厂家,占据全球百分之六十份额,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日韩厂家,就算罗总不找我们,我们和韩国对手也早晚要展开决战。”
  方洪波说着,微眯起眼睛,眼角余光隐隐有杀气。
  金泽猛地一怔,随着今年年初,华夏电价第四次下调,终于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毛钱一度,电器销售随之井喷。
  华夏电价全世界最低,各家各户该买空调和家电的,早就买完了,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逼着这些家电巨头如果还想继续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境外开火,把LG,三星之类的国际巨头干掉,啃食他们的尸体。
  “那就要看这次清场的力度了,如果再多几家大型集团,一起到针对韩国扫荡的话,应该有机会。”金泽说。
  哈哈哈哈~
  方洪波哈哈大笑了起来,“多几家?刚才在电话里,罗佳可是亲口对我说,他给星辰科技的所有合作伙伴,全部发了邮件!”
  “也就是说,这将是一场华夏商界针对韩国的,全面战争!”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势如潮!
  听了助理金泽的话,方洪波哈哈大笑起来,“你太低估星辰科技的决心了,刚才在电话里,罗佳亲口对我说,他给星辰科技的所有合作伙伴,全部发了邮件!”
  “也就是说,这将是一场华夏商界,针对韩国的全面战争!大到轮船和汽车,小到充电宝和辣白菜,战火将铺满韩国每一寸土地,将在地球每一个角落打响!”
  “等着瞧吧,绝对够韩国喝上一壶的,毕竟这可是极限动员,星辰科技作为当仁不让的武林盟主,能调动的力量堪称恐怖。”
  金泽惊呆了,他无法想象,一场连辣白菜都要寸土必争的商业之战,会是何等惨烈的场面。
  同时他也感到疑惑,星辰科技针对韩国展开大规模围剿,究竟为了什么呢?
  “罗佳的动机我的确不明白,但也不需要明白!”方洪波站起来,双目精光暴涨,在办公室里激动的来回踱步,“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十三亿人要吃肉,而这个世界上的肉一共只有那么多,别人多吃两口,我们就要少吃两口,既然韩国人那么喜欢吃辣白菜,那就请他们把肉让出来,回家啃泡菜去吧!”
  噗呲~
  金泽差点被老板的比喻给逗乐了,但看方洪波一脸严肃样子,实在不像开玩笑,金泽不得不把笑容压住,同时暗暗佩服罗佳的巨大影响力。
  其实罗佳在他的个人专栏节目中,早就已经寓言过,华夏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好发展的项目都已经发展完了,接下来每走一步,都是砸对手的饭碗,必然会爆发激烈的战争!
  摆在华夏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印度模式。
  公元2016年,印度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然而这个纪录究竟有多高呢?
  人均203公斤。
  大家或许并不清楚,人均203公斤粮食意味着什么,这么说吧,我国在1949年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为208.9公斤,也就是说,今天的印度人民,还赶不上我们建国之初。
  时至今日,华夏粮食产量也没有增长太多,人均453.2公斤而已,可问题是,现在哪个华夏人还抓着主粮狂吃?
  要知道,华夏除了粮食,还人均生产25公斤植物油,100公斤白糖,270公斤瓜果,500公斤蔬菜,50公斤肉类,50公斤鱼类……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印度在粮食产量明明如此低的情况下,竟然还大量出口粮食,换取外汇,无外乎媒体惊呼,印度其实只有一亿人,剩下全是两条腿的牲口。
  正因为如此,西方世界从来不觉得印度是个威胁,简直爱死他们了,毕竟印度的人口虽多,却不会和西方争抢资源。
  而同样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华夏,却是西方眼中的罪大恶极。
  北美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访问时,曾亲口说过,如果让华夏十三亿人,过上和澳洲北美一样的生活,那将是一场悲剧,也是这颗星球无法承受的。
  对此,罗佳在公开演讲中曾专门给予解答,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假设地球资源有限,无法承受华夏十三亿人,全部过上顶级生活,那我们就只好把西方全部打回中世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