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540

  悄无声息挖走了姓崔的整个团队?
  温成岭差点就把五常兄牛逼这句话喊了出来。
  温成峰喜上眉梢,心想在孙子兵法中,这一招应该叫釜底抽薪!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学生,一直效忠于我!”崔英泰眼珠子都红了,大声嚷嚷。
  罗佳蹙眉道:“效忠你妹!还真把自己当成土皇帝了?我告诉你,在这个地球上,少了谁都一样转。”
  “最讨厌你这种把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的导师了,染色体这种脑力密集型项目,恐怕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你的学生干的吧?明明是团队的力量,凭什么最后却是你站在闪光灯下?”
  罗佳说的都是真话,因为在星辰科技,一切荣誉归功集体,从来就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无论是搞研发的大牛,还是搞后勤扫地的大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
  顿了一顿,罗佳继续说道:“现在全世界都嚷嚷着学习我们和华为,但到头来你们学了个蛋来,并不是把团队成员全部换成男性,就能叫硬汉天团的。”
  “星辰科技之所以是星辰科技,其根本在于,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拿着世界上最高的薪水!享受地球上最好的待遇!”
  “我们的员工从来不是社畜,而是享受高福利和高度自由,不讲求个人,更注重整体荣誉的战斗型科研人员!华为那边也是一样,没有星辰科技之前,华为开出的薪水全华夏最高,任总从来就不吝啬给员工发钱,博士后入职,起薪高达两百万元。”
  “和我们比待遇?比对人才的重视,凭什么!难道就凭首尔大学那排没有名字的诺贝尔奖雕塑!?”
  罗佳回头就是一通怒骂,直接把崔教授骂傻了。
  常言道,骂人不揭短,然而罗佳却似乎没有这种习惯,韩国这个国家最大的缺点,在于无耻和傲慢,首尔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整排诺贝尔奖得主雕塑,雕塑上没有人像,只有基座。
  于是全世界就很纳闷了,你们首尔大学又没拿诺贝尔奖,搞这么多基座干什么?
  然而首尔大学不仅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的宣扬,“反正我们韩国人智商卓越超群,很快就会把全世界都比下去,拿无数诺贝尔奖回来,到那时候,这些基座就用上了。”
  所以就有了全世界大学里的奇葩,首尔大学,给还没有的诺贝尔奖的人立碑,如此自大和无知,怕是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
  学生无耻,无耻一个人,而老师要是无耻,那是要祸害整个国家民族的。
  至于狄五常为何能够将崔英泰的团队,整个挖空,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无论韩国还是霓虹,都不是正常的社会模式,而是典型的权威模式。
  2014年4月16日,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事故本身当然是一场悲剧,值得铭记和惋惜,但自从发生危险到船只沉没,中间整整一个半小时,接到船长命令的同学和乘客们,真就老老实实待在船舱里等待救援,最终跟随船只永久沉入了大洋。
  放在华夏,这样的事情根本无法想象。
  船长说大家不要动,就真的不动了?
  怎么可能!
  你这糟老头坏的很,我信你个鬼!
  透过现象看本质,权威社会最大的悲剧,就是对人性极限的压制,以及年轻人的机会匮乏,当星辰大学的小同学们,已经渐渐开始挑大梁,承担起文化这条战线的重任时候,韩国和霓虹的年轻人,却还跟在老师和前辈身后,默默的论资排辈。
  离开崔英泰的家,众人顿觉神清气爽爽,温家兄弟和许春标直夸狄五常牛逼,挖走崔英泰的团队,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这只是开始。”罗佳说道:“狄五常这家伙在猎头界,早就臭名昭著了,你们以为他来韩国是干什么的?就是来挖墙脚的!”
  “别管他三星还是现代,首尔大学还是成均馆大学,只要锄头舞得好,没有墙头挖不倒,单是半导体这一块,华夏就差着几十万工程师呢,怎么搞?就从韩国人身上搞!”
  许春标蹙眉道:“挖这么多韩国人,能靠谱吗?”
  罗佳笑了笑,“这种忧虑我过去也有,但我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在白人和东亚人之间,还是更愿意相信后者,起码东亚三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问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加班狂魔,团队精神,服从组织安排,也没得挑剔。”
  “然而欧美就彻底不同了,文化差距太大,属于三观不合的范畴,至于黑人和中东人,给多少钱老子也不想要啊。”
  “所以综合来讲,华夏没什么半导体技术,现在大干快上,缺人,缺很多很多人,而没有人就只能挖,与其挖欧美,我更愿意挖东亚,韩国,霓虹,弯弯省,新加坡,等着吧,狄五常可不会放过他们。”
  车辆加速驶向城区,罗佳将脑袋依靠在车窗上,望着外面大雨滂沱,思考着关于第二十四对染色体的事情,耳中滴滴答答的声音,渐渐和雨声融为一体。
第四百一十九章
返回沪都
我们把内存干掉好不好?
  回到下榻的酒店之后,罗佳见到了狄五常,和崔英泰的染色体研究团队,当然,现在这支团队已经集体转入了星辰科技名下,而领导整个生命科学部的温家兄弟,此刻就在现场,大家聊得十分热络。
  算是就职前的欢迎会吧,罗佳让酒店方面开了最豪华的包间,昂贵的唐倍里侬香槟要了整整一打,波士顿龙虾,金枪鱼刺身,双头鲍炖浓汤,一道道好菜全都摆了上来。
  可惜这顿大餐,以沈浪为首的年轻人却无福享用,天才们还在市区,考察当地的夜生活。
  看他们的朋友圈,晚餐吃的是部队火锅,也就是午餐肉炖泡面之类的奇怪东西,在一家简陋的路边小饭馆,喝的是王老吉,少年少女们聚在一起,一个个喜笑颜开,手里捧着碗,碗里是一勺乱炖。
  不得不令人感慨,年轻真是好啊,哪怕聚在一起啃泡面,也是香的,而多数成年女生,内心会被一只名为虚荣的毒蛇缠绕,从而失去当初在路边摊上吃火锅的纯真。
  女拳们总在抱怨,说男人都是花心大萝卜,永远只喜欢十八岁的女生,可是说真心话,其实男人未必就是喜欢十八岁女生的颜,而是喜欢那份简简单单的感觉吧,毕竟大多数男人找的是女友,而不是事儿妈。
  “五常兄,干的漂亮!”
  罗佳举杯,向身边的狄五常敬酒,老搭档了,无需太多客套话,二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用筷子夹了两样菜。
  “接下来人力资源部的任务,依然很沉重啊。”罗佳说。
  狄五常轻轻点头,“我知道,在东亚地区展开挖角行动,收拢半导体产业需要的人才,你放心,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毕竟人力资源部又不是只有我自己,是个一千多人的大部门呢,以我们的待遇,放眼全球也是超有竞争力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批来自东亚的半导体人才,与公司签约。”
  罗佳当然相信狄五常的承诺,事实上无论在任何行业,人才争夺都是无法避免的,韩国半导体产业怎么起来的?还不是踩着霓虹和弯弯的肩膀,从对手那里大肆挖掘人才,如今星辰科技不过是如法炮制而已。
  至于东亚人才会不会来华夏工作,当然会,因为人都是现实的,与其疯狂灌输什么家国情怀那套,远不如搞点实惠,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星辰科技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聚集地不假,但钢铁直男们的理想,是用黄金支撑的,大家在公司为了理想奋斗,同时享受着让全世界羡慕嫉妒的高工资和高福利,这也正应了罗佳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切皆有代价。
  ……
  雨终于停了,只是气温还有些低,月上树梢。
  罗佳没有喝太多酒,他找个借口溜走,来到顶楼咖啡厅,给自己点了一杯伯爵茶,刚坐下没有几分钟,温成峰和温成岭便后脚跟了过来,整个宴会期间,他们连一滴酒都没有喝,表现出惊人的克制。
  “不愧是领导生命科学部的人啊。”罗佳感慨道:“你们对手下严格,对自己更严格。”
  温成岭笑了笑,“罗总知道诺维斯基吗?”
  罗佳一怔,“在NBA小牛队打篮球的那个?外号德国战车?”
  温成岭点了点头,“就是他,2019年4月,诺维斯基从NBA光荣退役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二十一年了,我终于可以喝口啤酒了。”
  “从1998年到2019年,诺维斯基的整个NBA生涯里,为了保持竞技状态,没有喝过哪怕一口啤酒,要知道,他可是嗜啤酒如命的德国人啊。”
  “等人体免疫激活技术,以完美无缺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为华夏同胞带来健康的时候,我们会举杯庆祝的,但不是现在。”
  罗佳闻言正色,以茶代酒,敬温家兄弟,心想能遇到这两位神人,恐怕也是一生之幸吧。
  生命科学部在他们管理下,研发工作进展飞快,和安然那样的管理者不同,一个狠字始终贯穿温家兄弟的人生,沉在黄浦江底的实验人体数量庞大,但温家兄弟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失眠过。
  父母的惨死,彻底改变了两个人,他们不娶妻不生子,有着坚不可摧的决心,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疯狂。
  “再给我们几个月时间,我们将带给家乡父老健康。”温成峰颇有些书生意气说道。
  ……
  解决了韩国这边的事情之后,罗佳一行人返回沪都。
  这一次他们没有乘坐慢腾腾的游轮,而是搭乘东航航班,一路顺利的仅用两个小时,就抵达了沪都机场,顺便还享用了一顿十分平庸的机上午餐,外加一杯冰红茶。
  或许将军说得对,罗佳过去可能有些杞人忧天了,阿里的马老板就很喜欢全球旅行讲课,也没见谁绑架他来威胁阿里巴巴不是。
  如果按照仇恨值来排名的话,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应该是北美总统,宗教领袖等等,然而人家还不是照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大不了外出时候做好安保工作就是。
  一路顺利的回到沪都,罗佳刚下飞机,就赶上了头脑风暴团的周一例会,全公司大牛们汇聚一堂,为当前的困难和以后的规划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经验。
  如果头脑风暴团的成员,刚好有事出差在外地,也要通过远程电话系统参加,多年来一直都是这个规矩。
  “欢迎罗总从韩国凯旋而归,已经好几年没出国了,不知这次罗总玩的是否尽兴,有没有给我们带礼物呢?”性格外向的凌峰博士调侃道。
  罗佳呵呵一笑,有些神秘说道:“还别说,这次韩国之行,我还真给大家带回来一件东西。”
  李默然眼睛一亮,“我还以为你对韩国货不感兴趣呢,快说说,你带回来的究竟是什么?”
  “一个想法。”罗佳沉声道:“在首尔的时候,我悄悄跑到三星集团的大本营,也是在那里,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众所周知,我们的目地不是造出一块CPU,也不是搞出一枚逻辑芯片,而是要建立一整套半导体规则和产业,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存在。”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CPU,一套桥接芯片,接下来按照正常的逻辑,我们就应该搞定存储芯片了,有了内存和闪存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CPU,自己的桥接,自己的存储,搭建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计算系统。”
  “关于存储,我是这么考虑的,存储芯片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内存,一个是闪存,内存芯片是CPU和硬盘之间的数据缓冲,而闪存芯片是硬盘的内核。”
  “这种设计似乎有些麻烦,干脆我们把内存干掉好不好?从今往后,世界上只有一种存储芯片,它将绕开缓冲,与CPU直连!”
第四百二十章
星辰计算初代机上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